取水口拦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5685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取水口拦污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水口拦污装置,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包括用于阻挡大块石头的第一拦污栅(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拦污栅(1)与取水闸(3)之间的第二拦污栅(2),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径是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能够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关闭取水口,从而减轻引水隧洞淤积。
【专利说明】
取水口拦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污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力发电站或者引水管线的位于山区的取水口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取水口是指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部分,是输水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构成了水力发电站及引水管线的取水源头。取水口通常建在河岸和水库岸边,一般设有取水闸用于水流节制。对于设置在山区的取水口,经常出现河道内的松散堆积体和卵石从取水口进入后在引水隧洞内淤积,严重影响了水利发电站或者引水管线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松散堆积体和卵石等物质进入取水口,一般会在取水口上设置拦污栅。通过设置拦污栅,有效地阻挡了河水中的松散堆积体和卵石进入取水口,从而干净的河水可以通过拦污栅进入取水口,然后流入引水隧洞中。
[0003]但是,当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山体上的大量泥沙被雨水冲下后进入河流中,使得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此时含有泥沙的河水会通过拦污栅进入取水口,造成引水隧洞大量淤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关闭取水口的取水闸,以阻止含有泥沙的河水进入取水口。但是由于山区河流处的取水口位置偏僻,加上汛期时操作人员难以达到取水口,且汛期时在取水口处操作取水闸存在很大危险,因此,在汛期时如何关闭取水口以防止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进入引水隧洞是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水口拦污装置,能够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关闭取水口,减轻引水隧洞淤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水口拦污装置,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包括用于阻挡大块石头进入的第一拦污栅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拦污栅与取水闸之间的第二拦污栅,所述第二拦污栅的缝隙或者孔径是所述第一拦污栅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拦污栅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250-150毫米,所述第二拦污栅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15-5毫米。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拦污栅的栅条为角钢、槽钢或者工字钢。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拦污栅的栅条为扁钢,并且相邻的所述扁钢的宽的表面相对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取水口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拦污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取水口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向上穿出。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拦污栅通过驱动件驱动以在所述取水口内上下移动并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穿出。
[0011 ]优选地,在所述取水口上方设置有启闭梁,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启闭梁上,以向上拉动所述第二拦污栅。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手动葫芦。
[0013]优选地,所述取水口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拦污栅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取水口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二条形孔内向上穿出。
[0014]优选地,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取水口的进口处的沉砂池,所述沉砂池位于所述取水口的外侧,所述沉砂池的池底沿着远离所述取水口的进口的方向向下倾斜。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通过在取水口处设置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且所述第二拦污栅的缝隙或者孔径是第一拦污栅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第一拦污栅用于阻挡大块的石头进入取水口,当处于汛期或者雨水量较大时,河水中会混有大量的泥沙、石块和树枝树叶等杂物,这样的河水在进入取水口时,第一拦污栅可以将大块的石块拦住,同时树枝树叶等杂物穿过第一拦污栅后被第二拦污栅阻挡,由于第二拦污栅的缝隙或者孔径相对于第一拦污栅要小很多,因此树枝树叶等杂物会被第二拦污栅拦住,并在第二拦污栅上不断聚集,逐渐将第二拦污栅堵塞,从而可以实现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自动关闭取水口,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能够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阻止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进入取水口,减轻引水隧洞淤积。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I第一拦污栅2第二拦污栅
[0022]3取水闸 4第一条形孔
[0023]5第二条形孔6启闭梁
[0024]7沉砂池8取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且其上下方向与附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27]上述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取水口拦污装置,通过在取水口处设置用于阻挡较大石块的粗的第一拦污栅和用于阻挡树枝树叶等杂物的细的第二拦污栅,当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第一拦污栅能够阻挡大块石块进入,避免大块石块撞击损坏第二拦污栅,同时穿过第一拦污栅的树枝树叶等杂物被第二拦污栅阻挡,并在第二拦污栅上不断聚集,逐渐阻塞第二拦污栅,从而能够达到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关闭取水口的目的。在此技术构思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图1-图2中所示的特定的具体细节结构。例如,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可以采用各种适合的栅格结构,如网状栅格或者条状的栅格,再如,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的安装方式也可以采取各种适合的安装结构。这些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附带予以简略说明。
[0029]适当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本实施方式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阻挡大块石头的第一拦污栅I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拦污栅I与取水闸3之间的第二拦污栅2,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径是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径设置为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即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径远小于第一拦污栅I的缝隙或者孔径,从而在第一拦污栅I能够阻挡大块石头进入的同时,能够使得尺寸相对较小的树枝和树叶等杂物从第一拦污栅I的缝隙或者孔洞进入,这些树枝树叶等杂物不断在第二拦污栅2处聚集,阻塞第二拦污栅2,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可以在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关闭取水口。当汛期或者暴雨天气过后,可以通过人工清理第二拦污栅2上的杂物,使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畅通,以满足平时的取水需求。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拦污栅I和第二拦污栅2均是通过将栅条固定在矩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框架上形成的,栅条与矩形框架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栅条之间通常相互平行设置。当只设置相互平行的一排栅条时,两两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即为上述的第一拦污栅I或者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当设置两排交错的栅条或者使用网状栅条时,栅条之间形成的孔外接圆的直径即是上述的第一拦污栅I或者第二拦污栅2的孔径。
[0032]具体地,对于山区汛期或者暴雨天气时冲下的石块的大小以及树枝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250-150毫米,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15-5毫米。
[0033]为了便于树枝树叶等杂物从第一拦污栅I通过,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栅条之间形成条状的缝隙,缝隙的宽度即上述的第一拦污栅I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250-150毫米。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200毫米,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以分别达到较佳的阻挡较大的石块和阻挡树枝树叶等杂物的效果。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拦污栅的栅条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杆状或管状结构,例如圆杆或者圆管或者方管等。
[0036]为了提高第一拦污栅I强度,保证第一拦污栅I在石块的冲击下基本不变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栅条为角钢、槽钢或者工字钢。例如,第一拦污栅I的栅条可以采用Z50X50X5型号的角钢。或者,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第一拦污栅I的栅条采用的是槽钢,槽钢的开口均朝向右设置。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拦污栅的栅条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杆状或管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栅条为扁钢,并且相邻的所述扁钢的宽的表面相对设置。例如,所述扁钢可以采用50 X 10(宽X厚)扁钢。所述扁钢的宽的表面是指图2中所示出的扁钢的朝左或者朝右的表面,该扁钢的宽的表面与流入取水口的水流方向平行,从而扁钢的窄的表面能够朝向水流方向,以提高扁钢在水中的抗冲击能力。
[0038]当汛期或者暴雨天气过后,需要重新打开取水口8时,可以通过反冲方式或者操作人员进入取水口中清除堵塞在第二拦污栅2上的树枝树叶等杂物。此时,第二拦污栅2固定安装在取水口上。
[0039]为了能够更将方便的清理第二拦污栅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在所述取水口 8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4,所述第二拦污栅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取水口 8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条形孔4内向上穿出。因此,当需要清理第二拦污栅2时,可以将第二拦污栅2向上拉起,从第一条形孔4中拉出,操作人员清理完毕后,再将第二拦污栅2由第一条形孔4放回原位。这样,可以避免采用反冲方式对水源的浪费,并且操作人员无需进入到取水口内,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率。
[0040]由于第二拦污栅2质量较大,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二拦污栅2通过驱动件驱动以在所述取水口内上下移动并从所述第一条形孔4中穿出。
[0041]为了便于驱动件的固定,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所述取水口上方设置有启闭梁6,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启闭梁6上,以向上拉动所述第二拦污栅2。启闭梁6具有固定驱动件的挂钩。启闭梁6可以由钢筋砼形成,并且与取水口的墙体同时制作,形成一体结构。当然,启闭梁6也可以为通过锚栓固定在取水口墙体上的钢梁。
[0042]其中所述驱动件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适当驱动结构,例如卷扬机等。考虑到山区运输条件不便,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手动葫芦。手动葫芦重量较小,便于运输,并且在完成第二拦污栅2的清理操作后,可以取下用于其他取水口处的第二拦污栅2的清理。
[0043]同样地,为了便于第一拦污栅I的清理和修理,在所述取水口8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5,所述第一拦污栅I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取水口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二条形孔5内向上穿出。
[0044]第一拦污栅I从第二条形孔5中向上取出的方式与第二拦污栅2取出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5]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被第一拦污栅I阻挡的石块在取水口处堆积而导致取水口水流不畅,并且为了减少人工清理这些石块的工作量,在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取水口 8的进口处的沉砂池7,所述沉砂池7位于所述取水口 8的外侧,所述沉砂池7的池底沿着远离所述取水口 8的进口的方向向下倾斜。通过设置沉砂池7,可以使下沉的石块向下方滑动,避免这些石块在取水口处堆积。其中沉砂池7的池底的倾斜角度应大于石块在其上的休止角。
[00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水口拦污装置采用在取水口位置布置粗、细两道拦污栅,并结合取水口前的沉砂池的沉沙功能,有效地解决取水口汛期取水防沙的问题。
[00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包括用于阻挡大块石头的第一拦污栅(I)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拦污栅(I)与取水闸(3)之间的第二拦污栅(2),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缝隙或者孔径是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缝隙或者孔径的0.3-0.03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250-150毫米,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相邻的栅条之间的间距为15-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I)的栅条为角钢、槽钢或者工字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拦污栅(2)的栅条为扁钢,并且相邻的所述扁钢的宽的表面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4),所述第二拦污栅(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取水口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条形孔(4)内向上穿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拦污栅(2)通过驱动件驱动以在所述取水口内上下移动并从所述第一条形孔(4)中穿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水口上方设置有启闭梁(6),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启闭梁(6)上,以向上拉动所述第二拦污栅(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手动葫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5),所述第一拦污栅(I)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取水口上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二条形孔(5)内向上穿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口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拦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取水口的进口处的沉砂池(7),所述沉砂池(7)位于所述取水口的外侧,所述沉砂池(7)的池底沿着远离所述取水口的进口的方向向下倾斜。
【文档编号】E02B5/08GK205530138SQ20162029075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张明荣, 谢晓云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四川能源有限公司, 绵竹巴蜀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