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桩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管粧,特别设及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混凝±技术的发展,混凝±管粧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 夕F,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
[0003] 预应力高强混凝±管粧(P肥管粧)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屯、成型工艺,其由于具有单 粧承载力高,沉粧质量可靠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制造成本较高。新型薄壁钢管离屯、混 凝±管粧,简称TSC粧,其外形与常用的PHC粧相似,但内在构造不同。TSC粧的外壳是数毫 米厚的薄壁钢管,内层是混凝±,粧两头Im范围内有错筋和冷拔低碳螺旋钢筋,错筋焊接 在法兰盘上,法兰盘再焊接在钢管上,之后在钢管中注人混凝±,钢管与混凝±在离屯、机高 速旋转下晒合在一起,经蒸气养护后形成TSC粧。狂@-e~R运种新型管粧具有抗弯效果好、 成粧质量优、材料成本低等特点,但单粧承载力、质量不如PHC管粧。
[0004] 目前出现了一种钢混粧,其图1所示,主要包括混凝±粧体1,内置于混凝±粧体1 内的钢筋笼3,混凝±粧体1外局部或通长包覆薄壁钢管2,该结构通过在高强混凝±空屯、 粧体1内配置通长配制的预应力钢筋笼3形成P肥管粧,能够相应的提高其单粧承载力;混 凝±空屯、粧体1外包覆薄壁钢管2,具有抗键击能力强、抗弯效果好、沉粧速度快的优点,结 合常规TSC管粧和P肥管粧的优点,提高管粧的使用范围。
[0005]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制造过程中,由于钢管的膨胀系数与混凝±的膨胀系数 不一样,在钢管2与混凝±粧体1轴向的衔接处,会产生裂纹,该裂纹甚至贯穿整个粧体的 径向面,不符合产品的质量标准,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在钢管与混凝±粧体轴向衔接处 产生裂纹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 粧,包括混凝±粧体,内置于混凝±粧体内的钢筋笼,W及包覆在部分混凝±粧体外的钢 管,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钢管的管口处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 阳00引优选的,所述内坡口在钢管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
[0009] 优选的,所述钢管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钢管管口处扩口后直径大于扩口前直径4~8mm。
[0011] 还提供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包括混凝±粧体,内置于混凝±粧体内 的钢筋笼,W及包覆在部分混凝±粧体外的钢管,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钢管在与混凝±粧体 的轴向衔接处设置有过渡管,该过渡管的一端管口与钢管焊接固定,另一端管口内壁具有 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
[0012] 优选的,所述内坡口在过渡管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
[0013]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在设置有内坡口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
[0014]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管口处扩口后直径大于扩口前直径4~8m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钢管的管口处或者增加的过渡管管口内壁设一延伸至 管口端面的内坡口,该内坡口设置该处钢管或过渡管管口端面厚度大大降低,减少钢管或 过渡管与混凝±粧体在轴向的接触面,减弱裂纹的形成。
[0016] 还通过将带内坡口的管口进行扩口,该扩口使得此处的管口端面内径大于混凝± 粧体的外径,避免混凝±与钢管或过渡管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的裂纹;同时在成形时,膨胀 的混凝±能够通过扩口W及内坡口的导向,向径向侧移动进一步避免内部裂纹的出现。且 扩口结构可防止漏浆现象。
[0017] 此外,内坡口的设置降低了管口处的厚度,利于在混凝±与钢管或混凝±与过渡 管相对膨胀的过程中,起到伸缩形变的作用,降低裂纹的产生。
[0018]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其在经过蒸养后不会产生裂 纹,合格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避免了产品缺陷。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传统结构的钢混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2中扩口前的钢管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A。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过渡管未扩口前结构示意图。
[00巧]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过渡管扩口后结构示意图。
[00%]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S实施例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W27] 实施例一
[0028] 如图2所示,包括混凝±粧体1,内置于混凝±粧体1内的钢筋笼3,W及包覆在部 分混凝±粧体1外的钢管2,钢管2包覆在混凝±粧体1的端部,钢管2的外径与混凝±粧 体1的外径相同,钢筋笼3由若干沿混凝±粧体1轴向延伸且呈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W 及焊接在预应力钢筋外的螺旋髓筋构成。
[0029] 在混凝±粧体1的两端端面设置有与钢筋笼3的预应力钢筋连接的端板5,在未设 置钢管2的混凝±粧体1端部设置有裙板4,裙板4与该侧端板焊接固定。
[0030] 本实施例中,其图3所示,在钢管2的管口处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 21,将钢管2在端面的厚度降至1mm左右,该内坡口 21在钢管轴向的长度60mm。
[00川此外,其图4所示,在钢管2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钢管2管口处扩口后直径大 于扩口前直径4mm。
[0032] 未包覆钢管2的混凝±粧体1与钢筋笼3组成P肥粧结构,而混凝±粧体1与其 外的钢管2W及其内的钢筋笼3组成预应力TSC结构,即YTSC粧。本实施例中,混凝±粧 体1义用的是C80混凝上。
[0033] 下表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钢混粧与传统钢混粧在裂纹缺陷上的参数对比:
[0034]
W35] 实施例二
[0036] 如图5~7所示,包括混凝±粧体1,内置于混凝±粧体1内的钢筋笼3,混凝±粧体 1的端面设置端板5,两端板5分别与钢筋笼3两端的预应力筋连接。
[0037] 在混凝±粧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包覆在粧体外的钢管2,该钢管2的外端与其中一 端板焊接固定,在混凝±粧体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裙板4,裙板4与另一端板焊接固定。
[0038] 本实施例中,钢管2轴向内侧的混凝±粧体1外包覆有过渡管6,该过渡管6的轴 向外端管口与钢管2内端均设置有用于焊接的外坡口,使得过渡管6的轴向外端管口与钢 管2内端焊接固定成一体。
[0039] 过渡管6的另一端管口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该内坡口在过渡管 6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过渡管6总长度250mm左右。
[0040] 另外,在过渡管6在设置有内坡口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过渡管管口处扩口后 直径大于扩口前直径8mm。当然,本实施例中过渡管6的长度、管径W及扩口直径均仅仅是 示例性的,不是局限性的,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0041 ] 柳42] 实施例S
[0043] 如图8所示,包括混凝±粧体1,混凝±粧体1内置有钢筋笼3,在混凝±粧体1的 中部外表面包覆有一段钢管2,混凝±粧体1的两端端面设置有与钢筋笼3的预应力筋端部 连接的端板5,端板5上焊接有包覆在混凝±粧体1端部的裙板4。
[0044] 在钢管2的两端设置有包覆在混凝±粧体1外的过渡管6,各过渡管6的一端管口 与钢管2焊接固定。
[0045] 在过渡管6的另一端管口内壁设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该内坡口在过渡 管6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过渡管6总长度250mm左右,同样,在过渡管6在设置有内坡 口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
[0046]
[0047]W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运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 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包括混凝土粧体,内置于混凝土粧体内的钢筋笼, 以及包覆在部分混凝土粧体外的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管口处内壁具有一延伸至 管口端面的内坡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坡口在钢 管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管口 处采用扩口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管口处 扩口后直径大于扩口前直径4~8mm〇5. -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包括混凝土粧体,内置于混凝土粧体内的钢筋笼, 以及包覆在部分混凝土粧体外的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在与混凝土粧体的轴向衔接 处设置有过渡管,该过渡管的一端管口与钢管焊接固定,另一端管口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 口端面的内坡口。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坡口在过 渡管轴向的长度为60~120mm。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在设 置有内坡口的管口处采用扩口结构。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管口 处扩口后直径大于扩口前直径4~8mm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型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体,内置于混凝土桩体内的钢筋笼,以及包覆在部分混凝土桩体外的钢管,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钢管的管口处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或者,所述钢管在与混凝土桩体的轴向衔接处设置有过渡管,该过渡管的一端管口与钢管焊接固定,另一端管口内壁具有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钢管的管口处或者增加的过渡管管口内壁设一延伸至管口端面的内坡口,该内坡口设置该处钢管或过渡管管口端面厚度大大降低,减少钢管或过渡管与混凝土桩体在轴向的接触面,减弱裂纹的形成。
【IPC分类】E02D5/30, E02D5/58
【公开号】CN204825877
【申请号】CN201520451265
【发明人】姜平平, 陆卫明
【申请人】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