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包括:柜体;安装于柜体上部的控制系统;安装于柜体下部的多组密封筒状结构,其内部安装有静音泵;在柜体外部设置有与密封筒状结构入口相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密封筒状结构出口相通的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具有倾斜布置的过滤网,在所述过滤网下方的进水管路壁设置有杂质沉淀筒,该杂质沉淀筒具有一个封闭安装的可开启端。杂质沉淀筒配合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将杂质沉淀集中在杂质沉淀筒中,而不会出现杂质蓄积而影响供水。加之杂质沉淀筒与进水管路之间以锐角连接,这样进水不会对杂质沉淀筒中造成水流扰动而使得杂质无法沉淀,有效解决了流动水体中杂质无法沉积的问题。
【专利说明】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进水端在如果出现杂质则会通过静音泵输送至用户家中,这对于用户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包括:柜体;安装于柜体上部的控制系统;安装于柜体下部的多组密封筒状结构,其内部安装有静音泵;在柜体外部设置有与密封筒状结构入口相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密封筒状结构出口相通的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具有倾斜布置的过滤网,在所述过滤网下方的进水管路壁设置有杂质沉淀筒,该杂质沉淀筒具有一个封闭安装的可开启端。
[0006]所述杂质沉淀筒选用透明材质制成。
[0007]所述可开启端包括一个与杂质沉淀筒自由端所设法兰盘配合的法兰结构,该法兰结构与沉淀筒的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机构。
[0008]所述沉淀筒的轴线与进水管路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杂质沉淀筒配合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将杂质沉淀集中在杂质沉淀筒中,而不会出现杂质蓄积而影响供水。
[0010]加之杂质沉淀筒与进水管路之间以锐角连接,这样进水不会对杂质沉淀筒中造成水流扰动而使得杂质无法沉淀,有效解决了流动水体中杂质无法沉积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的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2的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结构示意图,其省略了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4]实施例1: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包括:柜体I ;安装于柜体上部的控制系统2 ;安装于柜体下部的三组密封筒状结构3,其内部安装有静音泵4 ;在柜体外部设置有与密封筒状结构入口相通的水平状态布置的进水管路5以及与密封筒状结构出口相通的出水管路6,所述进水管路具有倾斜布置的过滤网7,在所述过滤网下方的进水管路壁设置有杂质沉淀筒8,该杂质沉淀筒具有一个封闭安装的可开启端,所述可开启端包括一个与杂质沉淀筒自由端所设法兰盘配合的法兰结构,该法兰结构与沉淀筒的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机构。
[0015]杂质沉淀筒与进水管路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16]由于杂质需要定期清除,杂质沉淀筒选用透明材质制成是较为合适的,诸如透明塑料或者其它透明的树脂材料。
[0017]实施例2:所述沉淀筒的轴线与进水管路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诸如图2中的60°,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包括:柜体;安装于柜体上部的控制系统;安装于柜体下部的多组密封筒状结构,其内部安装有静音泵;在柜体外部设置有与密封筒状结构入口相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密封筒状结构出口相通的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具有倾斜布置的过滤网,在所述过滤网下方的进水管路壁设置有杂质沉淀筒,该杂质沉淀筒具有一个封闭安装的可开启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沉淀筒选用透明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启端包括一个与杂质沉淀筒自由端所设法兰盘配合的法兰结构,该法兰结构与沉淀筒的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的轴线与进水管路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
【文档编号】E03B7/07GK203429701SQ20132055430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陈章铭 申请人:陈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