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隔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水隔臭器,包括隔气本体、隔气内芯、隔气上盖及隔气密封圈;隔气本体的内壁上端形成台阶,隔气内芯上端形成径向凸缘,隔气内芯置于隔气本体中,凸缘限位于台阶使隔气内芯与隔气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凸缘上形成排水槽,排水槽与第一空腔相通;隔气上盖螺接在隔气本体上端,隔气上盖与隔气本体之间安装隔气密封圈;隔气上盖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插入隔气内芯中,进水管与隔气内芯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排水速率快,且隔气防臭效果好。
【专利说明】—种下水隔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下水隔臭器。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下水隔臭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隔气本体10、隔气内芯20及隔气上盖30组成,隔气内芯20 —体成型于隔气本体10中,隔气上盖30通过卡扣装置卡合在隔气本体10上,且设置在隔气上盖30上的直通管伸入隔气内芯20中。其缺陷在于:
[0003]一,隔气上盖通过卡扣装置卡合在隔气本体上,使得安装拆卸较为不方便,需要借助专用治具才能安装及拆卸。
[0004]二,由于隔气内芯一体成型于隔气本体中,使得清洗较为不方便,需要清洗时,必须借助专用治具才能拆除,而且需要整个装置取下清洗。
[0005]三,水流漫过隔气内芯,溢流进入隔气本体中,使得排水速度慢,通常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0.5L/S,造成溢流不够,水回流至地板上。
[0006]四,水流漫过隔气内芯,溢流进入隔气本体中,使得水封往往小于国家标准要求的50mm,甚至因虹吸而没有水封,防臭效果较差。
[0007]五,出水端只能接波纹管,而无法与直管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排水速率快,且隔气防臭效果好的下水隔臭器。
[000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0010]一种下水隔臭器,包括隔气本体、隔气内芯、隔气上盖及隔气密封圈;隔气本体的内壁上端形成台阶,隔气内芯上端形成径向凸缘,隔气内芯置于隔气本体中,凸缘限位于台阶使隔气内芯与隔气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凸缘上形成排水槽,排水槽与第一空腔相通;隔气上盖螺接在隔气本体上端,隔气上盖与隔气本体之间安装隔气密封圈;隔气上盖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插入隔气内芯中,进水管与隔气内芯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0011]进一步,隔气本体上端形成外螺纹,而隔气上盖形成内螺纹,隔气上盖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与隔气本体螺接。
[0012]进一步,隔气本体下端形成缩径段,缩径段上形成外螺纹。
[0013]进一步,还包括螺母及转换接头;隔气上盖上形成与进水管贯通的凸环,螺母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凸环上,转换接头螺接在螺母中,并插入进水管中。
[0014]进一步,可转动的安装方式为:凸环上端形成径向卡环,对应地,螺母下端形成卡扣,卡扣与卡环扣合使螺母可转动安装在凸环上。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生活用水由隔气上盖的进水管流入,随着进水管的水位上升,而进水管与隔气内芯之间形成的第二空腔中的水位随着上升,进而水流通过排水槽流入隔气内芯与隔气本体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中,进入隔气本体中并由其排出。
[0016]同时,隔气上盖螺接在隔气本体上端,需要清洗时,通过旋转隔气上盖,将隔气内芯取出即可。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一,隔气上盖螺接在隔气本体上端,其安装及拆卸较为方便。
[0018]二,旋转隔气上盖将隔气内芯取出即可对其进行清洗,清洗较为方便。
[0019]三,凸缘上形成排水槽,水流经排水槽流入第一空腔中,流速增加,然后由隔气本体排出,其排水速率远大于0.5L/S。
[0020]四,隔气内芯上端形成径向凸缘,凸缘上形成排水槽,从而形成一层高度不小于50mm的水封。
[0021]同时,隔气本体下端形成缩径段,缩径段上形成外螺纹,使得隔气本体可以螺接下水直管或者下水波纹管,更具通用性。
[0022]而且,在隔气上盖安装转换接头,使得本实用新型进水端可以接直管落水蓝,也可以接螺纹连接落水蓝,进一步增强其通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现有技术局剖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端接下水波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端接下水直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局剖图;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水示意图;
[0031]图9是本实用新型隔气防臭示意图。
[0032]标号说明
[0033]隔气本体10隔气内芯20
[0034]隔气上盖30
[0035]隔气本体I台阶11
[0036]第一空腔12外螺纹(13、14)
[0037]直管15波纹管16
[0038]隔气内芯2凸缘21
[0039]排水槽211第二空腔22
[0040]隔气上盖3内螺纹31
[0041]进水管32凸环33
[0042]卡环331隔气密封圈4
[0043]螺母5卡扣51
[0044]转换接头6垫片7。【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46]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下水隔臭器,包括隔气本体1、隔气内芯2、隔气上盖3及隔气密封圈4。
[0047]隔气本体I的内壁上端形成台阶11,隔气内芯2上端形成径向凸缘21,隔气内芯2置于隔气本体I中,凸缘21限位于台阶11,使隔气内芯2与隔气本体I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2。
[0048]凸缘21上形成排水槽211,排水槽211与第一空腔12相通。排水槽211的作用在于使水流通过,水流通过排水槽211时,水流流过的横截面减小,流速增加。排水槽211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0049]隔气上盖3螺接在隔气本体I上端,本实施例中,隔气本体I上端形成外螺纹13,而隔气上盖3形成内螺纹31,隔气上盖3通过内螺纹31与外螺纹13的配合与隔气本体I螺接。隔气上盖3与隔气本体I螺接,使得隔气上盖3与隔气本体I安装及拆卸较为方便。当然,也可以在隔气上盖3上设置外螺纹,而在隔气本体I上设置内螺纹。隔气上盖3与隔气本体I之间安装隔气密封圈4,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
[0050]隔气上盖3上设置有进水管32,进水管32插入隔气内芯2中,进水管32与隔气内芯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2。
[0051]隔气本体I下端形成缩径段,缩径段上形成外螺纹14,如图4及图5所示,隔气本体I下端通过外螺纹14螺接下水直管15或者下水波纹管16,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005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母5及转换接头6 ;隔气上盖3上形成与进水管32贯通的凸环33,螺母5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凸环33上,本实施例中,凸环33上端形成径向卡环331,对应地,螺母5下端形成卡扣51,卡扣51与卡环331扣合使螺母5可转动安装在凸环33上。转换接头6螺接在螺母5中,螺母5与转换接头6之间设置垫片7。转换接头6与螺母5的配合,进水端可以接直管落水蓝,也可以接螺纹连接落水蓝,进一步增强其通用性。
[0053]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下水示意图,生活用水经直管落水蓝,或者螺纹连接落水蓝流入隔气上盖3的进水管32,随着进水管32的水位上升,第二空腔22中的水位随之上升,水位高度上升至排水槽211高度时,水流通过排水槽211流入第一空腔12中,水流流过的横截面减小,流速增加,排水速率远大于0.5L/S,然后进入隔气本体I中并经下水直管15或者下水波纹管16排出。
[0054]如图9所示,隔气防臭示意图,进水管32与第二空腔22形成连通器,生活用水在进水管32的水位高度与第二空腔22中的水位高度持平形成水封,水封的高度不小于50mm,从而将臭气阻断,隔气防臭效果好。
[00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下水隔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气本体、隔气内芯、隔气上盖及隔气密封圈;隔气本体的内壁上端形成台阶,隔气内芯上端形成径向凸缘,隔气内芯置于隔气本体中,凸缘限位于台阶使隔气内芯与隔气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凸缘上形成排水槽,排水槽与第一空腔相通;隔气上盖螺接在隔气本体上端,隔气上盖与隔气本体之间安装隔气密封圈;隔气上盖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插入隔气内芯中,进水管与隔气内芯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隔臭器,其特征在于:隔气本体上端形成外螺纹,而隔气上盖形成内螺纹,隔气上盖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与隔气本体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隔臭器,其特征在于:隔气本体下端形成缩径段,缩径段上形成外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隔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及转换接头;隔气上盖上形成与进水管贯通的凸环,螺母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凸环上,转换接头螺接在螺母中,并插入进水管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水隔臭器,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安装方式为:凸环上端形成径向卡环,对应地,螺母下端形成卡扣,卡扣与卡环扣合使螺母可转动安装在凸环上。
【文档编号】E03C1/29GK203403490SQ20132044703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刘永茂 申请人: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