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河道垃圾清运船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河道垃圾清运船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河道中污物的装置,属于河道污物清运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0002]河道中经常漂浮有各种各样的垃圾,尤其是在大风大雨过后,需要及时将这些污 物清理运走,以免污染河水,影响美观。目前河道的垃圾清理主要靠人工进行,一般是清理 人员划着小船用带网兜的长杆打捞,打捞后再放置在船舱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0003]目前也出现了一些专用的垃圾清理船,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80388U公开的《水 面垃圾清理船》,该清理船包括船体和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包括可调杆、固定杆和铁笼,铁笼 为网格状结构,可调杆与固定杆铰接,在固定杆和可调杆上固定有铁笼,清扫机构通过挂钩 固定于船体的尾部两侧。该清理船采用铁笼收集垃圾,装满垃圾后卸下和运走都不方便。[0004]CN102020004A也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该清理船的船体采用双体设计,由 侦测导航系统、收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卸载系统和推进系统构成;通过侦测导航系 统侦测到水面有垃圾的区域,进而自主导航进行工作实现无人操作,该清理船虽然自动化 程度高,清理效率好,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河道垃圾清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 的河道垃圾清运船。[0006]本实用新型的河道垃圾清运船,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0007]该河道垃圾清运船,包括船体、打捞筛、输送机和收集箱,船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 储运舱和驾驶舱,储运舱的前部安装有输送机,储运舱内放置有收集箱,打捞筛设置于输送 机的前部下方并连接在驾驶舱前部的转轴上,该转轴与设置在驾驶舱中的传动机构连接。[0008]收集箱上设有吊耳,以便于吊起,移出储运舱。[0009]收集箱的底部设有移动轮,使收集箱可在储运舱内移动,[0010]上述河道垃圾清运船使用时,在河道内行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打捞筛做往复摆 动,将打捞起的河道中的污物放置到输送机上,输送机将污物输送到收集箱内。[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打捞筛和输送带相结合的方式打捞河道中的垃圾污物,收集、卸 下和运输污物都非常快捷方便,清理效率高。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俯视图。[0014]图中1、储运舱,2、驾驶舱,3、收集箱,4、输送机,5、打捞筛,6、吊耳,7、移动轮,8、转轴,9、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和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河道垃圾清运船的结构。该河道垃圾清运船主要包 括船体、打捞筛5、输送机4和收集箱3。船体包括左右连接为一体的储运舱I和驾驶舱2, 储运舱I的前部安装有呈倾斜状态(前部向下倾斜)的输送机4,储运舱I内放置有收集箱 3,输送机4的后部位于收集箱3的上方。收集箱3上设有吊耳6,以便于吊起,移出储运舱I。收集箱3的底部设有移动轮7,使收集箱3可在储运舱I内移动,吊起时不会碰到输送机 4。收集箱3可采用现有垃圾箱的结构。打捞筛5设置于输送机4的前部下方并连接在驾 驶舱2前部的转轴8上,转轴8与设置在驾驶舱2中的传动机构9连接。传动机构9带动 转轴8在一定角度(90度)往复转动,打捞筛5随转轴一起往复摆动。[0016]上述河道垃圾清运船的使用过程如下[0017]通过操作驾驶舱2使整个船体在河道内行驶,在传动机构9的带动下,打捞筛5 做往复摆动,将打捞起的河道中的污物放置到输送机4上,输送机4将污物输送到收集箱3 内,在输送过程中可以使大部分污物中的水分滤掉。污物装满收集箱3后,将收集箱3吊出 运走。再放入另一个收集箱,继续打捞。
权利要求1.一种河道垃圾清运船,包括船体、打捞筛、输送机和收集箱,其特征是船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储运舱和驾驶舱,储运舱的前部安装有输送机,储运舱内放置有收集箱,打捞筛设置于输送机的前部下方并连接在驾驶舱前部的转轴上,该转轴与设置在驾驶舱中的传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垃圾清运船,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箱上设有吊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垃圾清运船,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有移动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垃圾清运船,包括船体、打捞筛、输送机和收集箱,船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储运舱和驾驶舱,储运舱的前部安装有输送机,储运舱内放置有收集箱,打捞筛设置于输送机的前部下方并连接在驾驶舱前部的转轴上,该转轴与设置在驾驶舱中的传动机构连接。上述河道垃圾清运船使用时,在河道内行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打捞筛做往复摆动,将打捞起的河道中的污物放置到输送机上,输送机将污物输送到收集箱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打捞筛和输送带相结合的方式打捞河道中的垃圾污物,收集、卸下和运输污物都非常快捷方便,清理效率高。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2828028SQ2012205300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毅宁 申请人:王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