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经房屋和/或大厦等建筑物的导水管而流下的雨水和/或落在地表面上而经侧槽等流下的雨水汇集而将其在雨水储存部储存时、在雨水即将流入雨水储存部之前的流入通路中将雨水过滤而最终除去雨水中的细小尘埃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雨水过滤装置,公开了一种带过滤装置的雨水斗,其中在由框架形成的雨水斗中配置有将多个配管连接部件组合而形成的配管单元和在该配管单元的连接口安装固定的过滤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带过滤装置的雨水斗中,构成为,雨水从与竖导水管连接的配管连接部件的一个连接口流入,并从在雨水斗的底固定的配管连接部件的连接口排出。此外,在配管单元设置有具有高低差的两个连接口,在这些连接口分别安装固定有过滤袋。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带过滤袋的雨水斗中,即使下级的过滤袋网眼堵塞,雨水仍流入上级的过滤袋,因此,即使将雨水斗设置在树木多的地点或者台风到来,全部流路被堵塞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其结果,初期不仅能除去雨水中的垃圾,而且不受垃圾的种类和/或形状以及降雨时的条件左右,可总是用过滤材料来过滤雨水中的垃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3-13488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
、段落
、图 1、图 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现有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带过滤装置的雨水斗中,如果较长的期间内出现反复降雨,则过滤袋会逐渐堵塞而失去透水性,其结果,屡屡出现从上方的竖导水管和/或斗溢水,不能流畅地进行雨水的收集等障碍。此外,在上述现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带过滤装置的雨水斗中,将雨水斗形成为用框架密闭了的长方体的箱状以使内部的雨水不泄漏,且在固定于竖导水管的配管单元中在位于雨水斗内部的配管连接部件安装有过滤袋, 因此在过滤袋堵塞时,在例如使用工具来取下雨水斗的上壁后,必须从雨水斗内的配管单元的配管连接部件取下过滤袋,存在过滤袋的清洗或更换需要很多工时的不良情况。进而, 在上述现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带过滤装置的雨水斗中,在竖导水管设置收置有配管单元和过滤袋的较大的雨水斗,因此也存在必须确保较宽的设置空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过滤器堵塞而使透水性下降或雨水量超过过滤器所形成的过滤量也不会大幅损害流入通路的雨水流下能力、而能总是维持一定的雨水收集性能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在因长期内的反复降雨而使过滤器的透水性能明显下降了时、可极容易地清洗或更换在铅垂管或铅垂斗内所收置的过滤器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仅需较小地增大设置空间或完全不需要增大空间即可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第一观点,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流入通路12,其将汇集的雨水导向雨水储存部11 ;具有透水性的筒体14,其在流入通路12中雨水即将流入雨水储存部11之前的铅垂管13或铅垂斗的中途在铅垂方向上延伸设置;袋状的过滤器16,其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并且在筒体14内部收置或覆盖筒体 14外部,并在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将雨水中的尘埃捕集;和装卸机构17,为了将在铅垂管13 或铅垂斗所设置的筒体14及过滤器16从铅垂管13或铅垂斗取出并且将它们收置于铅垂管13或铅垂斗,而设置于铅垂管13或铅垂斗,装卸机构17具有能脱离地间隙插入筒体14 的上部的雨水导引管26或筒状的雨水导引部件,由筒体14的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26或雨水导引部件的外周面包围的环状通路30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12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是基于第一观点的发明,还如图1 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铅垂管13由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构成,在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之间设置装卸机构17,装卸机构17具有下端与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连接且上端形成为比下部铅垂管13b直径大、并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漏斗状的固定管22 ;在固定管22内设置且装载筒体14的透水板23 ;下端能脱离地间隙插入固定管22的上部且上端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并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可动管24 ;和与可动管24 —体设置、 构成为能脱离地间隙插入透水板23上的筒体14的上部并能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a的雨水导引管26,通过将可动管24与雨水导引管26 —同沿上部铅垂管13a提起而能将筒体 14和过滤器16从固定管22内取出并能将它们收置在固定管22。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是基于第一观点的发明,还如图7 图10所示,其特征在于,流入通路52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在地下埋设的水平管53 ;进行埋设以使上端露出到地表且连接有水平管53的有底的上部斗54 ;和筒状的铅垂斗56,其上部与上部斗54的底部连接且使从水平管53供给的雨水55从上端开口部56a流下以向雨水储存部51供给,装卸机构64具有在铅垂斗56的中途内表面或下端固着且装载筒体62的透水板66或底板;位于比在透水板66装载的筒体62的上端靠上方处地在铅垂斗56的内表面固着的环状的承受部件67 ;和上端在承受部件67装载且下端间隙插入筒体62的上部的筒状的雨水导引部件68,承受部件67的内径形成为比筒体62的外径大,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铅垂斗56取下,从而能将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铅垂斗56内取出并能将它们收置在铅垂斗56。本发明的第四观点是基于第一至第三观点的发明,还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水性的筒体14由多孔质材料、开孔部件、硬质网或槽部件形成。本发明的第五观点是基于第一至第三观点的发明,还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6形成为筒状,过滤器16的下端由下侧带21能敞开地封闭。发明的效果在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雨水过滤装置中,构成环状通路以使由筒体的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或雨水导引部件的外周面所包围的环状通路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因此,即使发生因大雨而使大量的雨水流下,一部分雨水通过过滤器,但是剩余的雨水不能通过过滤器的情况,也可避免雨水从流入通路上方的导水管等溢出那样的状况。即,在雨量显著增多的情况下,从环状通路溢水而被导向雨水储存部,因此可总是维持雨水的流下性能。此外,即使如上述那样因大雨而使雨水从环状通路溢出,大部分尘埃在降雨初期由过滤器捕捉,在雨下大的时间点,雨水变得极清洁,因此几乎不会影响在雨水储存部中储存的雨水的水质。再有,即使过滤器堵塞而使透水性下降,也不会较大地损害流入通路的雨水流下能力,可总是维持一定的雨水收集性能。再有,当过滤器堵塞时,在将筒体和过滤器通过装卸机构从铅垂管等取出而清洗或更换后,将带过滤器筒体通过装卸机构而在铅垂管等收置。如上所述,在过滤器的堵塞时,可极容易地清洗或更换在铅垂管等收置的过滤器。与为了在竖导水管设置将配管单元和过滤袋收置了的较大的雨水斗而必须确保宽阔的设置空间的现有带过滤装置雨水斗相比,在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雨水过滤装置中, 仅通过使固定管和可动管的直径比铅垂管的直径大以可收置筒体和过滤器并确保预定的雨水流量,因此较小地增大设置空间即可。与为了在竖导水管设置将配管单元和过滤袋收置了的较大的雨水斗而必须确保宽阔的设置空间的现有带过滤装置雨水斗相比,在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雨水过滤装置中, 筒体和过滤器在已设的铅垂斗内收置,因此几乎不增大设置空间即可。在本发明的第四观点的雨水过滤装置中,筒体由多孔质材料、开孔部件、硬质网或槽部件形成,因此可比较容易地得到具有透水性的筒体。在本发明的第五观点的雨水过滤装置中,过滤器形成为筒状,过滤器的下端由下侧带能敞开地封闭,因此如果是过滤器的耐用性达到极限以前的状态,则在长期内不需要更换过滤器,通过将下侧带取下而将过滤器与筒体一同清洗,而可容易地恢复过滤性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图4的A部放大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将该雨水过滤装置的可动管与雨水导引管一同拉起了的状态的与图1 对应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从该雨水过滤装置取出筒体和过滤器的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图4是包括该雨水过滤装置的雨水储存装置的纵剖面构成图。图5是图4中B-B线剖视图。图6是该雨水储存装置的混凝土制框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图10的C部放大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该雨水过滤装置的雨水导引部件从铅垂导水管取下了的状态的与7 对应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该雨水过滤装置的筒体和过滤器从铅垂导水管取出了的状态的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10是包括该雨水过滤装置的除尘管理导水管的纵剖视构成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图12的D部放大纵剖视图。图12是包含该雨水过滤装置的除尘管理导水管的纵剖视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雨水过滤装置10具备将汇集的雨水导向雨水储存部11的流入通路12 ;在流入通路12中雨水刚要流入雨水储存部11前的铅垂管13的中途沿铅垂方向延伸设置的筒体14 ;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袋状过滤器16 ;和为了将在铅垂管13设置的筒体14和过滤器16从铅垂管13取出且在铅垂管13中收置而在铅垂管13设置的装卸机构17。例如,落到房屋的屋顶上的雨在房檐导水管(未图示)汇集,该汇集的雨水在竖导水管(未图示)流下,再通过流入通路12而在雨水储存部11中储存。流入通路12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一端与竖导水管的下端连接且另一端位于雨水储存部11的上方的水平管 18 ;和一端与水平管18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插入雨水储存部11中的上述铅垂管13。该铅垂管13包括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在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和下部铅垂管 13b的上端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再有,在房檐导水管和竖导水管的连接部,设有将与雨水一同流动的树叶和/或小树枝等较大的垃圾除去的网眼较大的网板(未图示)。此外,在竖导水管的中途,优选设置将沙子等较小的垃圾除去的雨水分流工具(未图示)。该雨水分流工具虽然未图示,但具备接受沿上部竖导水管的内周面流下的雨水的环状的凹槽;在该凹槽的底部在周向上排列形成且将凹槽内的雨水导向下水道的多个通孔;和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内径变小的锥形形状且将从凹槽溢出的雨水导向下部竖导水管的内周壁。就该分流工具而言,构成为,在降雨初期的小雨时含有大量在房顶堆积的沙子等的雨水通过分流工具的通孔而全部流向下水道,在降雨强度增大时,比较清洁的雨水从凹槽溢出而通过分流工具的内周壁在下部竖导水管流下。另一方面,筒体14由具有透水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多孔质的陶瓷管)、开孔部件(例如,形成有多个孔的氯乙烯等塑料管)、硬质网(例如,将塑料制的较厚的网形成为圆筒状而成的部件)或槽部件(例如,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的氯乙烯等塑料管) 而形成为圆筒状。该筒体14的内径形成得比铅垂管13的外径和后述的雨水导引管26的外径大。即,在筒体14的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26的外周面之间设置环状通路30 (图1), 雨水导引管26构成为可间隙插入筒体14中。筒体14的高度形成得比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和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之间的预定的间隔小。此外,过滤器16由无纺布或纺布形成为圆筒状。在该实施方式中,过滤器16在筒体14的内部收置。而且,过滤器16的上部在筒体14的上端向外侧折回而在筒体14的上端及外周面被覆盖的状态下由上侧带19在筒体14外周面固定,过滤器16的下端由下侧带21封闭。在该实施方式中,过滤器16形成得比筒体14长。因此,采用以下构成,在将过滤器16的上部固定在筒体14的外周面时,过滤器16的中央部在筒体14中收置,过滤器16的下部向筒体14的下方突出。此外,过滤器16 构成为,通过其网孔(开孔)来进行工作,但是,在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可捕集雨水中的例如 IOOym以上的尘埃。作为上侧带19,优选使用可在取下后再次固定过滤器16的上端的捆扎带,作为下侧带21,优选使用可在取下后再次将过滤器16的下端容易地封闭的捆扎带。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过滤器在筒体内部收置,但是,也可将筒体外部用过滤器覆盖。装卸机构17在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之间设置。即,装卸机构17设置成将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连接而将上部铅垂管13a下端和下部铅垂管13b之间的预定间隔封闭。该装卸机构17具有下端与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连接且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漏斗状的固定管22 ;在固定管22内设置的透水板23 ;上端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且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可动管24 ;和与可动管24 —体设置的雨水导引管26。固定管22包括下端在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固着的固着管部22a ;下端与固着管部22a的上端连接且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扩展的固定锥形管部22b ;和下端与固定锥形管部22b的上端连接的固定大直径管部22c。固着管部22a和固定锥形管部22b与固定大直径管部22c由氯乙烯等塑料一体形成。而且,固定大直径管部22c形成为比下部铅垂管13b和筒体14直径大。在该实施方式中,透水板23由开孔板即形成有多个小孔23a的氯乙烯等塑料板形成。该透水板23构成为,在固定管22中的固定锥形管部22b和固定大直径管部22c的连接部收置,筒体14在该透水板23上装载。这里,在将筒体14在透水板23上装载的状态下,在筒体14的上端和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之间形成的间隔设定在可将筒体14从固定管22取出或在固定管22中收置的范围内。此外,在透水板23的中央,形成可间隙插入过滤器16的下部且比筒体14小的透孔23b。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举出开孔板来作为透水板,但是,也可以是多孔质板、槽板、网状硬质板等。可动管24包括在固定大直径管部22c中可脱离地间隙插入的可动大直径管部 24a ;下端与可动大直径管部24a连接且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缩窄的可动锥形管部24b ;和下端与可动锥形管部24b的上端连接且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的间隙配合管部24c。可动大直径管部24a和可动锥形管部24b与间隙配合管部24c由氯乙烯等塑料一体形成。此夕卜,可动大直径管部24a形成为比上部铅垂管13a和筒体14直径大。再有,雨水导引管26 形成为与间隙配合管部24c相同直径,并从间隙配合管部24c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设置。该雨水导引管26构成为,可脱离地间隙插入装载于透水板23上的筒体14的上部,且可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a。S卩,间隙配合管部24c和雨水导引管26形成为比上部铅垂管13a 直径大且比筒体14直径小。具体地,由筒体14的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26的外周面包围的环状通路30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12的铅垂管13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图 1)。这里,将环状通路30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原因在于,因大雨而使大量的雨水流下,即使一部分雨水通过过滤器16,但是剩余的雨水不能通过过滤器16的情况发生,也可避免雨水从流入通路12上方的导水管等溢出那样的状况,且可总是维持雨水的流下性能。在雨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从上述环状通路30溢水而在可动管24和固定管22内流下以导向雨水储存部11。再有,即使如上述那样因大雨而使雨水从环状通路30溢出,也几乎不会影响在雨水储存部11中储存的雨水的水质。这是因为,大部分尘埃多在降雨初期用过滤器16捕捉,在雨下大的时间点,雨水变得极清洁。此外,筒体14和固定大直径管部22c之间的环状的间隔也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12的铅垂管13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这里,筒体14和固定大直径管部22c之间的环状的间隔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原因在于,使在降雨强度增大时从环状通路30溢出的雨水全部在下部铅垂管13b流下。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雨水储存部11在地上设置,该雨水储存部11在长方形的筒状的混凝土制框体27中收置。在该实施方式中,雨水储存部11通过在隔水板Ila内填充多个储存材料lib和多个废材Ilc而形成。隔水板Ila是合成橡胶系和/或合成树脂系等具有隔水性的板,在其两面通常重合有保护用的无纺布(未图示)。此外,储存材料lib 是通过模具而成型为棱锥台形状的塑料成型体,废材IlC是废管。储存材料li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敞开且在储存材料的侧面形成多个孔(未图示)。另外,废管Ilc通过将直径不同的多个聚氯乙烯(PVC)管和/或聚丙烯(PP)管等树脂制管切断为预定的长度而形成。储存材料lib在雨水储存部11内的外周部填充,废管Ilc填充到由储存材料lib包围的内部。具体地,将多个储存材料lib配置成四边形的筒状且层叠而形成方筒体,在由该方筒体包围的内部在一定的方向上排列填充多个废管11c。再有,作为废材,除了废管之外,还可使用塑料制的杯和/或碗等废容器。混凝土制框体27通过将混凝土制框材27a、27b井架状地多层层叠并互相连接而形成(图4 图6)。混凝土制框材27a、27b是为了在现场进行组装而预先在工厂制造的混凝土部件即预制混凝土部件。该混凝土制框体27在地上设置。此外,在雨水储存部11的下表面设置具有缓冲功能和隔热功能的下部保护板28,且在混凝土制框体27和雨水储存部11之间设置具有缓冲功能和隔热功能的侧部保护板29。下部保护板28和侧部保护板 29通过泡沫苯乙烯和/或泡沫氯乙烯等而形成。进而将露出的雨水储存部11的上表面用土 31覆盖,且在该覆盖土 31上种植草坪等植物(未图示)。在雨水储存部11的下部连接供水管32的基端,且在该供水管32的前端设置水龙头33。即,供水管32的基端与雨水储存部11的各侧面的下部连接,供水管32的前端贯穿侧部保护板29和混凝土制框体27而向框体的外侧突出,在该突出端设置水龙头33。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四个供水管32(图5)。此外,在雨水储存部11的上部连接溢流管34的基端,溢流管34的前端向下方弯曲而向下地形成(图4)。该溢流管34为了排出从雨水储存部11溢出的雨水而设置。再有,下部铅垂管13b、供水管32和溢流管34的向雨水储存部 11的插入部由密封部件(未图示)密封而保持水密性。此外,下部铅垂管13b、供水管32 和溢流管34构成为向雨水储存部11的储存材料lib的内部插入。这是为了使各配管的施工变容易。再有,雨水储存部不是图4和图5所示那样的复杂结构,也可以是内部是空腔的圆筒状或桶状等简单的结构。其次,说明将雨水过滤装置10组装到流入通路12的铅垂管13上的步骤。首先, 将流入通路12的铅垂管13的中途切断而设置预定的间隔。这样,铅垂管13被分割为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其次,将可动管24间隙配合于上部铅垂管13a而将可动管 24在位于比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靠上方处的状态下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将固定管22 的固着部22a嵌入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而通过粘接剂固着。其次,在将透水板23在固定管22中收置后,在将安装有过滤器16的筒体14装载于透水板23上的状态下将其收置于固定管22中。再有,使可动管24沿上部铅垂管13a下降,并将可动管24的可动大直径管部24a间隙插入固定管22的固定大直径管部22c。如上所述,可通过简单的作业将雨水过滤装置10组装于铅垂管13 (图1和图4)。说明如上述那样组装的雨水过滤装置10的动作。在开始下雨时,降到房屋的屋顶的雨在房檐导水管(未图示)汇集而流入竖导水管(未图示)。此时,与水一同流动的树叶和/或小树枝等较大的垃圾由在房檐导水管和竖导水管设置的网板(未图示)捕集而除去。在竖导水管流下的雨水流入雨水分流工具(未图示),用该分流工具将雨水中的沙子等较小的垃圾分离除去。已用雨水分流工具除去了沙子等较小的垃圾的雨水通过水平管18和上部铅垂管13a而流入雨水过滤装置10。该雨水通过间隙配合管部24c和雨水导引管 26而流入筒体14内的过滤器16,由该过滤器16捕集雨水中的细尘埃。通过了过滤器16 的雨水通过下部铅垂管13b而储存到雨水储存部11中。这里,由于降雨初期的含有较多尘埃的雨水的流量较少,因此全部雨水不会从筒体14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26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通路30(图1)溢出地通过过滤器16。即使降雨强度增大,由于过滤器16的表面积较大,因此流入过滤器16的雨水也会全部通过过滤器16。在降雨强度进一步增大时,流入过滤器16的雨水的一部分通过过滤器16,但是, 剩余的雨水不能通过过滤器16。此时,由于在筒体14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26外周面之间设有环状通路30,因此雨水从该环状通路30溢出,通过可动管24、固定管22、透水板23及下部铅垂管13b而在雨水储存部11中储存。其结果,可避免雨水从流入通路12上方的导水管等溢出的状况,可总是维持雨水的流下性能。此外,即使如上述那样因大雨而使雨水从环状通路30溢出,在雨水储存部11储存的雨水的水质也几乎不会下降。这是因为,大部分尘埃在降雨初期由过滤器16捕捉,在雨下大的时间点,雨水变得极清洁。即,在房屋的屋顶堆积的尘埃由降雨初期的雨水冲洗,降雨强度增大后的雨水几乎不含尘埃,因此在雨水储存部11中储存的雨水几乎不包含预定粒径以上(例如粒径100 μ m以上)的尘埃。其结果,即使用洒水喷嘴(未图示)将在雨水储存部11中储存的雨水喷洒到庭院中,洒水喷嘴也几乎不会堵塞。再有,当仅由于在雨水储存部11储存的雨水的水位而使雨水从洒水喷嘴喷射的喷射速度过小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泵(未图示)来使雨水的水压上升。在捕集雨水所含的尘埃而使过滤器16堵塞时,首先将可动管24与雨水导引管26 一同沿上部铅垂管13a提起(图2),在该状态下将筒体14和过滤器16从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固定管22内取出后(图3),沿上部铅垂管13a使可动管24下降。其次,如果是过滤器16的耐用性达到极限以前的状态,则过滤器16在长期时间内不需要更换,上侧带19 保持原样,仅取下下侧带21以清洗过滤器16。这样,可容易地使过滤器16的过滤性能恢复。再有,在确认为过滤器16的耐用性达到极限时,将上侧带19从筒体14取下以更换过滤器16。接着,将已清洗的过滤器16的下端用下侧带21封闭。进而将可动管24与雨水导引管26 —同沿上部铅垂管13a再次提起,在该状态下将带过滤器16的筒体14装载于透水板23上,在将其在构成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固定管22中收置后,沿上部铅垂管13a使可动管24下降。这样,在过滤器16的堵塞时,可极容易地清洗在固定管22和可动管24中收置的过滤器16。第二实施方式图7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雨水储存部51埋设在地下,雨水过滤装置50在将雨水55导向雨水储存部51的流入通路52中设置。该流入通路52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在地下埋设的水平管53 ;进行埋设以使上端露出到地表且连接有水平管53的有底的上部斗54 ;和上部与上部斗54的底部连接且使从水平管53供给的雨水55从上端开口部56a流下以向雨水储存部51供给的筒状的铅垂斗56 (图10)。 上部斗54包括底壁54a、周壁54b和盖板54c。周壁54b形成为可将铅垂斗56的上端包围的大小。水平管53构成为,与周壁54b连通连接,并将落到房屋的屋顶或平台或者地表而汇集的雨水55导向上部斗54。此外,由盖板54c而将周壁54b的上端开口部54d可敞开地封闭。进而在上部斗54的底壁54a上插接铅垂斗56的上部。即,将铅垂斗56的上部插接到上部斗54的底壁54a以在铅垂斗56的上部周围和上部斗54的周壁54b之间形成周槽 54e。而且,构成为,在上述周槽54e,临时储存从水平管53供给的雨水55即流入铅垂斗56 的上端开口部56a前的雨水55。通过临时在周槽54e储存雨水55,而使雨水55所含的沙子等垃圾沉降。构成为,铅垂斗56形成为有底筒状,从水平管53流入上部斗54中的雨水55通过周槽54e而从铅垂斗56的上端开口部56a流入铅垂斗56内。在该铅垂斗56中,从其上端开口部56a流入的雨水55在其内部储存后通过铅垂短管57及雨水供给管58而流入雨水储存部51。雨水供给管58在铅垂斗56在上下留有预定间隔地在两个地点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铅垂短管57分别与在铅垂斗56的内部开口的雨水供给管58的端部连通连接。此外,为了吸收铅垂斗56和雨水储存部5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在雨水供给管58设置斜纹管59。构成为,铅垂短管57朝向铅垂斗56的底部开口,在铅垂斗56中储存的雨水55 从该铅垂短管57的下端进入而上升,在雨水供给管58中流动而向雨水储存部51供给。在铅垂短管57还设置单向阀61。单向阀61构成为,在比该阀61靠下侧的铅垂短管57内的水位为雨水储存部51内的水位以上时允许雨水55从下侧的铅垂短管57内流入雨水储存部51,且在比该阀61靠下侧的铅垂短管57内的水位低于雨水储存部51内的水位时阻止雨水储存部51内的雨水55流到下侧的铅垂短管57内。雨水过滤装置50的筒体62和过滤器63在铅垂斗56设置,在铅垂斗56上也设置将该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铅垂斗56取出并将它们在铅垂斗56中收置的装卸机构64 (图 7 图9)。装卸机构64具有在铅垂斗56的中途内表面固着且装载筒体62的透水板66 ; 位于比在透水板66上装载的筒体62的上端靠上方处地在铅垂斗56的内表面固着的环状的承受部件67 ;和上端在承受部件67装载且下端间隙插入筒体62的上部的筒状的雨水导引部件68。透水板6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水板同样,由开孔板即形成有多个小孔66a的氯乙烯等塑料板形成。在比两个雨水供给管58、58靠上方处、且在透水板66装载筒体62时整个筒体62在铅垂斗56内收置的位置处,在铅垂斗56内表面水平地固着。再有,在透水板66的中央,形成可间隙插入过滤器63的下部且比筒体62小的透孔66b。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举出开孔板来作为透水板,但是,也可以是多孔质板、槽板、网状硬质板等。筒体6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筒体同样,由具有透水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多孔质的陶瓷管)、开孔部件(例如,形成有多个孔的氯乙烯等塑料管)、硬质网(例如,将塑料制的较厚的网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或槽部件(例如,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的氯乙烯等塑料管)而形成为圆筒状。此外,由筒体62的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68的外周面包围的环状通路70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52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图7)。这里,将环状通路70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原因在于,因大雨而使大量的雨水 55流下,即使一部分雨水通过过滤器63,但是剩余的雨水不能通过过滤器63的情况发生, 也可避免雨水55从上部斗54溢出那样的状况,且可总是维持雨水55的流下性能。在雨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从上述环状通路70溢水而在铅垂斗56内流下以被导向雨水储存部51。 再有,即使如上述那样因大雨而使雨水55从环状通路70溢出,也几乎不会影响在雨水储存部51中储存的雨水55的水质。这是因为,大部分尘埃多在降雨初期用过滤器63捕捉,在雨下大的时间点,雨水55变得极清洁。进而,筒体62和铅垂斗56之间的环状的间隔也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52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这里,筒体62 和铅垂斗56之间的环状的间隔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原因在于,使在降雨强度增大了时从筒体62和铅垂斗56之间的环状间隔溢出的雨水55全部在铅垂斗56内流下。承受部件67的外径形成为与铅垂斗56的内径相同,承受部件67的内径形成得比筒体62的外径大。此外,雨水导引部件68包括在承受部件67装载的凸缘部68a ;和间隙插入筒体62的上部的上述筒状部68b。凸缘部68a和筒状部68b由氯乙烯等塑料一体形成。构成为,通过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铅垂斗56取下,从而可将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铅垂斗56取出且可将其在铅垂斗56中收置。再有,图7 图9所示的标记68c是为了在将雨水导引部件68在承受部件67上装载时使其与承受部件67紧贴而在雨水导引部件68上设置的密封部件,标记68d是为了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铅垂斗56取下而在雨水导引部件 68设置的把手。过滤器6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同样地,由无纺布或纺布形成为圆筒状。在该实施方式中,过滤器63在筒体62的内部收置。而且,过滤器63的上部在筒体62的上端向外侧折回而覆盖筒体62的上端及外周面的状态下由上侧带69在筒体62外周面固定,过滤器63的下端由下侧带71封闭。在该实施方式中,过滤器63形成得比筒体62稍长。因此, 构成为,在过滤器63的上部固定在筒体62的外周面时,过滤器63的中央部在筒体62中收置,过滤器63的下部向筒体62的下方稍突出。此外,过滤器63构成为,在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可捕集雨水55中的例如100 μ m以上的尘埃。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过滤器在筒体内部收置,但是,也可以将筒体外部用过滤器覆盖。另一方面,雨水储存部11通过用隔水板51b遮盖组合多个储存材料51a而成的聚合体来形成(图10)。作为储存材料51a,使用通过模具而成型的塑料成型体。由该塑料成型体构成的储存材料51a形成为棱锥台形状,将其纵横地配置后在其上也层叠而得到储存材料51a的聚合体。另一方面,将这些储存材料51a覆盖的隔水板51b是合成橡胶系、合成树脂系等隔水性的板,在其两面通常重合有保护用的无纺布(未图示)。该雨水储存部51 如下形成在挖掘后的地点配置隔水板51b,在其中央部分纵横和上下地配置储存材料51a 而得到聚合体后,使隔水板51b的周围立起而用该隔水板51b来包围储存材料51a的聚合体的周围,进而在储存材料51a的上表面装载隔水板51b的端部,从而通过隔水板51b包入储存材料51a的聚合体。这里,在单个隔水板51b不具有包入储存材料51a的聚合体的大小的情况下,准备多个该隔水板51b而在其端缘热熔敷将其一体化,得到足以将储存材料51a 的聚合体包入的大小且可得到防止其熔敷的部分漏水的隔水板51b。该雨水储存部51构成为,可在储存材料51a的间隙储存雨水55。另一方面,排水管72的一端与上部斗54的周槽连通连接,排水管72的另一端与下水管(未图示)连通连接。该排水管72用于使周槽54e内的雨水55流入下水管,作为排水管72,使用在周围形成有多个小孔72a的所谓有孔管。而且,由于在地下埋设,包括该有孔管的排水管72构成为,使从周槽54e流入的雨水55渗透到周围的地下同时使剩余的雨水55流入下水管。此外,在上部斗54,并排设置与周槽54e连通的沉沙槽73。沉沙槽73 是在底部形成有雨水55可透过的多个贯穿小孔73a的带盖73b的所谓浸透型的斗,其距离上部斗54预定的间隔地与该上部斗54排列埋设,上部斗54和沉沙槽73由连接管74连通连接。上部斗54内的周槽54e通过连接管74而与沉沙槽73连通连接,在该沉沙槽73连通连接排水管72的一端。水平管53和连接管74分别与上部斗54的周壁54b的相对面连接,连接管74的通往周壁54b的连接部设置在比水平管53的通往周壁54b的连接部低的位置。而且,上部斗54的底壁54a上表面形成为从水平管53向连接管74逐渐降低的倾斜面,以使从水平管53流入周槽54e内的雨水55流入连接管74中。此外,周壁54b弯曲或倾斜形成为随着从水平管53侧朝向连接管74侧内表面的宽度减小。在沉沙槽73中的连接有排水管72的侧壁,设有使排水管72的孔面积增大减小以用于调整从周槽54e流入下水管中的雨水流量的调整门73c。而且,通过对调整门73c进行调整以使从周槽54e流入下水管的雨水流量为向铅垂斗56流入的雨水流量以下,从而可增大减小调整从铅垂斗56的上端开口部56a流下到铅垂斗56内的雨水流量。此外,在上部斗54的内部收置网板76。该网板76可从通过取下盖体54c而敞开的上端开口部54d取出且从水平管53侧向连接管74侧逐渐上升地倾斜而在上部斗54内收置。另外,网板76构成为覆盖铅垂斗56的上端开口部56a和周槽54e。而且,网板76从通过水平管53而流入上部斗54中的雨水55捕集树叶和/或小树枝等较大的垃圾。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雨水过滤装置50的动作。在开始下雨时,降到房屋的屋顶和/或路面的雨流入水平管53。此时,与雨水55 —同流动的树叶和/或小树枝等较大的垃圾由在上部斗54设置的网板76捕集而除去,已除去了较大垃圾的雨水55流入上部斗54 的周槽54e。流入该周槽54e的雨水55在周槽54e内流向连接管74,在其中途雨水55所含的沙子等较小的垃圾的一部分沉降而被除去(图10)。接着,通过连接管74而流入沉沙槽73,在这里,雨水55所含的沙子等较小的垃圾的剩余部分沉降而被除去,并被排出到下水道。再有,由于在降雨初期雨水流量小,因此周槽54e内的雨水55的水位没有到达铅垂斗56的上端开口部56a,因而雨水55没有流入铅垂斗56中。另一方面,在降雨强度增大时,流入周槽54e的雨水流量增多,周槽54e内的雨水55的水位达到铅垂斗56的上端开口部56a,雨水55的大部分流入铅垂斗56。在铅垂斗56流下的雨水55通过雨水导引部件68 的筒状部68b而流入过滤器63内,由该过滤器63捕集雨水55中的细小尘埃。通过了过滤器63的雨水55在铅垂斗56内临时储存,在储存量为预定量以上时,通过铅垂短管57和雨水供给管58而在雨水储存部51中储存。在降雨强度进一步增大时,流入过滤器63的雨水的一部分通过过滤器63,但是, 剩余的雨水不能通过过滤器63。此时,由于在简体62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68的筒状部68b 外周面之间设有环状通路70,因此雨水55从该环状通路70溢出,通过透水板66而在铅垂斗56中临时储存,之后,在雨水储存部51中储存(图7和图10)。其结果,可避免雨水55 从上部斗54溢出的状况,可总是维持雨水55的流下性能。此外,即使如上述那样因大雨而使雨水从环状通路70溢出,在雨水储存部51储存的雨水55的水质也几乎不会下降。这是因为,大部分尘埃在降雨初期由过滤器63捕捉,在雨下大的时间点,雨水55变得极清洁。 艮口,在房屋的屋顶堆积的尘埃由降雨初期的雨水冲洗,降雨强度增大后的雨水55几乎不含尘埃,因此在雨水储存部51中储存的雨水几乎不包含预定粒径以上(例如粒径100 μ m以上)的尘埃。其结果,即使用洒水喷嘴(未图示)将在雨水储存部51中储存的雨水喷洒到庭院中,洒水喷嘴也几乎不会堵塞。再有,在雨水储存部51和洒水喷嘴之间,设置用于使从洒水喷嘴喷射的雨水的压力上升的泵(未图示)。当捕集雨水55所含的尘埃使过滤器63堵塞时,首先将盖板54c取下而使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敞开,将网板76取出,接着握住把手68d而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铅垂斗56通过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而取下(图8),之后,将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铅垂斗56通过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取出(图9)。接着,如果是过滤器63的耐用性达到极限以前的状态,则过滤器63在长期时间内不需要更换,上侧带69保持原样,仅取下下侧带71以清洗过滤器63。这样,可容易地使过滤器63的过滤性能恢复。再有,在确认为过滤器63的耐用性达到极限时,将上侧带69从筒体62取下以更换过滤器63。接着,将已清洗的过滤器63的下端用下侧带71封闭。进而将带过滤器63的筒体62从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插入铅垂斗56中,将其在透水板66上装载而在铅垂斗56中收置。接着,握住把手68d而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插入铅垂斗56中,在承受部件67上装载凸缘部68a后,将网板76插入上部斗54中,接着将盖板54c安装于上部斗54 以将上部斗54的上端开口部54d封闭。这样,在过滤器63的堵塞时,可极容易地清洗在铅垂斗56中收置的过滤器63。第三实施方式图11和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图11和图12中,与图7 图10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标记。在该实施方式中,装卸机构64具有在铅垂斗96的下端固着且装载筒体62的底板97 ;位于比在底板97装载的筒体62的上端更靠上方处的方式在铅垂斗 96的内表面固着的环状的承受部件67 ;和上端装载于承受部件67且下端间隙插入筒体62 的上部的筒状的雨水导引部件68 (图11)。铅垂斗96形成得比第二实施方式的铅垂斗短。 在该铅垂斗96的上端形成上端开口部96a,铅垂斗的下端由底板97封闭,在筒体62的下部周面形成多个通孔96b。此外,在铅垂斗96的下部周围连通连接雨水供给管98的一端,雨水供给管98的另一端从其上表面插入雨水储存部51中(图12)。再有,构成为,通过将雨水导引部件68从铅垂斗96取下,从而可将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铅垂斗96取出或在铅垂斗96中收置。上述以外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雨水过滤装置90中,不需要第二实施方式的透水板。上述以外的动作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大体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雨水过滤装置能作为可最终除去流入雨水储存部的雨水中的细小尘埃且在过滤器的堵塞时可极容易地清洗或更换过滤器的装置使用。附图标记的说明10、50、90雨水过滤装置11、51雨水储存部12、52、92 流入通路13铅垂管13a上部铅垂管13b下部铅垂管14、62 筒体16、63 过滤器17、64装卸机构22固定管
23、66 透水板24可动管26雨水导引管30、70环状通路53水平管54上部斗55 雨水56、96 铅垂斗56a、96a铅垂斗的上端开口部67承受部件68雨水导引部件97 底板
1权利要求
1.一种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流入通路(12、52、92),其将汇集的雨水(55)导向雨水储存部(11、51);具有透水性的筒体(14、62),其在所述流入通路(12、52、92)中所述雨水(55)即将流入所述雨水储存部(11、51)之前的铅垂管(13)或铅垂斗(56、96)的中途在铅垂方向上延伸设置;袋状的过滤器(16、63),其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并且在所述筒体(14、62)内部收置或覆盖所述筒体(14、62)外部,并在使所述雨水(55)通过的同时将所述雨水(55)中的尘埃捕集;和装卸机构(17、64),其为了将在所述铅垂管(13)或所述铅垂斗(56、96)设置的所述筒体(14、62)及所述过滤器(16、63)从所述铅垂管(13)或所述铅垂斗(56、96)取出并且将它们收置在所述铅垂管(13)或所述铅垂斗(56、96),而设置在所述铅垂管(13)或所述铅垂斗(56,96),所述装卸机构(17、64)具有能脱离地间隙插入所述筒体(14、62)的上部的雨水导引管 (26)或筒状的雨水导引部件(68),由所述筒体(14、62)的内周面和所述雨水导引管(26)或所述雨水导引部件(68)的外周面所包围的环状通路(30、70)构成为,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所述流入通路(12、52、 92)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管(13)由上部铅垂管(13a)和下部铅垂管(13b)构成,在所述上部铅垂管 (13a)和所述下部铅垂管(13b)之间设置有装卸机构(17),所述装卸机构(17)具有下端与所述下部铅垂管(13b)的上端连接且上端形成为比所述下部铅垂管(13b)直径大、并构成所述铅垂管(13)的一部分的漏斗状的固定管(22); 在所述固定管(22)内设置且装载所述筒体(14)的透水板(23);下端能脱离地间隙插入所述固定管(22)的上部且上端间隙配合于所述上部铅垂管(13a)的下端、并构成所述铅垂管 (13)的一部分的可动管(24);和与所述可动管(24) —体设置、且构成为能脱离地间隙插入所述透水板(23)上的所述筒体(14)的上部并能间隙配合于所述上部铅垂管(13a)的所述雨水导引管(26),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可动管(24)与所述雨水导引管(26) —同沿所述上部铅垂管(13a) 提起,能将所述筒体(14)和过滤器(16)从所述固定管(22)内取出并能将它们收置在所述固定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路(52、92)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在地下埋设的水平管(53);进行埋设以使上端露出到地表且连接有所述水平管(53)的有底的上部斗(54);和筒状的铅垂斗 (56、96),其上部与所述上部斗(54)的底部连接且使从所述水平管(53)供给的雨水(55) 从上端开口部(56a、96a)流下、向雨水储存部(51)供给,所述装卸机构(64)具有在所述铅垂斗(56、96)的中途内表面或下端固着且装载所述筒体(62)的透水板(66)或底板(97);位于比在所述透水板(66)或底板(97)装载的所述筒体(62)的上端靠上方处地在所述铅垂斗(56、96)的内表面固着的环状的承受部件(67); 和上端在所述承受部件(67)装载且下端间隙插入所述筒体(62)的上部的筒状的所述雨水导引部件(68),所述承受部件(67)的内径形成为比所述筒体(62)的外径大,将所述雨水导引部件 (68)从所述铅垂斗(56、96)取下,从而能将所述筒体(62)和过滤器(63)从所述铅垂斗 (56,96)内取出并能将它们收置在所述铅垂斗(56、9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透水性的所述筒体(14、62)由多孔质材料、开孔部件、硬质网或槽部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入通路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16、63)形成为筒状,所述过滤器(16、63)的下端由下侧带(21、71)能敞开地封闭。
全文摘要
用流入通路(12)将汇集的雨水导向雨水储存部(11),具有透水性的筒体(14)在即将流入雨水储存部(11)之前的铅垂管(13)的中途在铅垂方向上延伸设置。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袋状的过滤器(16)在筒体内部收置或覆盖筒体外部,并在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将雨水中的尘埃捕集。为了将在铅垂管设置的筒体及过滤器从铅垂管取出并且将它们在铅垂管收置,而在铅垂管设置装卸机构(17)。装卸机构具有能脱离地间隙插入筒体的上部的雨水导引管(26),由筒体内周面和雨水导引管外周面包围的环状通路(30)具有使得其透水允许量与流入通路的透水最大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积。即使过滤器堵塞而使透水性下降,也不会较大地损失流入通路的雨水流下能力,从而总是维持一定的雨水收集性能。
文档编号E03F5/14GK102472041SQ20098016073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高井征一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托太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