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洪消能设施,尤其是涉及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高水头水流从较高位置落下,水流势能将转化为动能,由于水流在下落过程中,下 落高度越大,水流流速越大,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高水头水 流若采用消能效果不好的消能装置,高速水流不仅会对下游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冲刷破坏能 力,而且还由于泄流过程伴随着产生空化、空蚀及雾化等问题,常常会威胁泄流建筑物及下 游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高水头水流消能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将大部分泄洪能量集中至下游,在下 游通过开挖或建尾坎等构建消力池或水垫塘,以底流水跃消能方式消散洪水能量,其特点 是以水与水相互作用为主来完成能量的消散,水雾飘散较大,一般使用于下游有足够宽阔 的河面或闲地,附近没有建筑或人居,允许水跃形成的水雾飘散的情况;2、通过在流道(包 括溢流体、陡坡、陡槽段等)段底部增加粗糙度,增加水流的横向旋滚、掺气及剧烈的紊动, 使部分泄洪能量消除在流道中途,剩余能量由下游的消力池或水垫塘负责消能;其特点是 利用水与水、水与固体边界、水与空气的相互作用来消能,一般适用于水头不高,流量不大, 流道坡度不陡的情况。参阅图1,为常见的一种底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山体1上的溢洪道2的坡 脚处设置一定尺寸和水深的消力池3,洪水通过溢洪道2流入消力池3底部,洪水能量集中 在消力池3内与消力池3中的下部水体碰撞摩擦发生水跃,进行消能。这种消能装置中, 需要在山体边坡上设置专门的曲线型溢洪道2,同时消力池3要具备足够的尺寸和水深,工 程投资较大,占用面积广,特别是消力池3必须保持足够的水深,要求较高。参阅图2,为一 种跳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山体1上的溢洪道2坡脚处设有挑坎4,挑坎4外设 有一定宽度的河道,洪水通过溢洪道2下泄,通过挑坎4跳流入空中,然后落入河道中的水 体内,洪水在空中与空气发生摩擦,在河道中与水体甚至河道底部的岩石发生碰撞,进行消 能,这种消能装置中,山体边坡上的溢洪道同样需要为曲线型,工程投资大,此外,河道要有 一定的宽度和深度,占用场地面积大,不适用于溢洪道底部空间有限的场合。参阅图3,为另 一种面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山体1上溢洪道2的坡脚处设有挑坎4,挑坎4外设 置具有一定尺寸和深度的消力池3,洪水通过溢洪道下泄,通过挑坎4将下泄高速水流引向 消力池3水体表面,洪水的能量集中在消力池3内与消力池3上部水体碰撞摩擦发生水跃, 进行消能。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必须设置曲线型的溢洪道,消力池占地尺寸较大,工程要求高 等缺陷。因此,对于高水头、流量较大的水流消能,而且在电力工程中,坡脚厂区地面没有 足够的建设消力(能)池场地的情况下,上述常用的水流消能方式都不能适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场地较小、可以利用现有的边坡台阶设置、充分对水利消能的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设置在具有边坡台阶 的山坡上,其由消能水槽、透空直墙和消能坎组成,其中透空直墙和消能坎顺次位于所述边 坡台阶处的消能水槽内,且透空直墙垂直于水流方向,位于消能坎的上游侧。透空直墙为垂直墙体,其底部悬空,可供水流通过,上部可以挡水和约束水流,消 能坎可以进一步挡水和约束水流,因此,当洪水从高处落下进入边坡台阶处时,由于透空直 墙的阻挡,引起透空直墙上游侧的水流水位壅高,形成激烈的碰撞旋滚,使水流动能得到部 分消散,实现第一次的消能,此外,从透空直墙下部透空处通过的水流进入消能坎处,并被 消能坎阻挡,引起水流在透空直墙和消能坎之间形成又一次激烈的碰撞旋滚,使水流的动 能进一步消散,实现第二次的消能,经过两次消能后,水流动能基本消散,通过消能坎上表 面平顺流向下游,实现有效的消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边坡台阶设置,占用场地小,消能 效果好。所述消能坎的顶端朝向所述透空直墙方向延伸,进一步将水流引向透空直墙后, 水流的碰撞旋滚更加激烈,提高消能的效果。所述消能坎的垂直截面呈弧形,可以有效地约束水流,提高消能效果,可以平顺的 引导水流变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置紧凑,布局合理,充分的利用了边坡台阶的地形设 置,下游占用场地少,消能效果好。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底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跳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现有技术中面流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坡台阶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图;附图7为图5中B-B向剖视图;1、山体,2、溢洪道,3、消力池,4、挑坎,5、边坡台阶,6、消能水槽,7、透空直墙,8、消能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阅图4-7,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设置在具有三个边坡台阶5的山坡上,其 由消能水槽6、透空直墙7和消能坎8组成,其中在每一个边坡台阶5处的消能水槽6内分 别设置一个透空直墙7和消能坎8,构成一组二次消能结构。其中透空直墙7垂直于水流的 方向,位于消能坎8的上游侧,消能坎8的垂直截面呈弧形,其顶端朝向透空直墙7方向延 伸。参阅图6和7,透空直墙7为垂直墙体,其底部悬空,可供水流通过,上部可以挡水 和约束水流,消能坎8设置在透空直墙7的下游侧,可以进一步挡水和约束水流,当洪水从高处落下进入边坡台阶5处时,由于透空直墙7的阻挡,引起透空直墙7上游侧的水流水位 壅高,形成激烈的碰撞旋滚,使水流动能得到部分消散,实现第一次的消能,此外,从透空直 墙7下部透空处通过的水流进入消能坎8处,并被消能坎阻挡,引起水流顺着弧形的消能坎 8流向透空直墙7侧,在透空直墙和消能坎之间形成又一次激烈的碰撞旋滚,使水流的动能 进一步消散,实现第二次的消能,经过两次消能后,水流动能基本消散。本实施例中,消能水槽6宽10m,高1. 45m,边坡台阶5宽3m,透空直墙7墙厚0. 3m, 高1. 8m,下部透空高0. 5m,消能坎8墙厚0. 3m,高1. 5m,水平宽1. 75m。水头落差62. 4m,分 级高度12m,设计最大排洪流量84. 4m3/s。采用传统消能方案,需要在坡脚处设置15*40m 的消力池,需要占用厂区地面较多,采用本实施例的方式,占用坡脚处地面仅为常规消力池 的1/4左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 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 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设置在具有边坡台阶的山坡上,其特征在于其由消能水槽、透空直墙和消能坎组成,其中透空直墙和消能坎顺次位于所述边坡台阶处的消能水槽内,且透空直墙垂直于水流方向,位于消能坎的上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坎的顶端 朝向所述透空直墙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坎的 垂直截面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水头水流消能装置,设置在具有边坡台阶的山坡上,其由消能水槽、透空直墙和消能坎组成,其中透空直墙和消能坎顺次位于所述边坡台阶处的消能水槽内,且透空直墙垂直于水流方向,位于消能坎的上游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置紧凑,布局合理,充分的利用了边坡台阶的地形设置,下游占用场地少,消能效果好。
文档编号E02B8/06GK201635060SQ20092026315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明, 廖泽球, 徐锡荣, 李维文, 王晓村, 马兆荣 申请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