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降雨蓄水方法与蓄水池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255283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然降雨蓄水方法与蓄水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蓄存技术领域,涉及天然降雨的蓄水方法与蓄水池。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用水量越来越大,而地上水流则越来越小,地下水位也越来越低。据新华社电由于长时间对地下水的恶性超采,目前我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已达到15万平方公里,其中华北平原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6个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地面下沉问题。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属缺水城市,尤其是在北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其中水是至关重要的。现有技术,人们解决水的供需矛盾主要着眼于节约用水和水的重复利用上,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不过,即便是这些做法都做得很好,它们仍然只是水的消耗而没有水的补充。当然,对于某个或某些城市来说,“引滦入津”也好,“南水北调”也好,尽管能够解决眼前缺水问题,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从整体来看,虽然此地的水资源得到补充了,但彼地的水资源却加速消耗了。全国一盘棋,从根本上说,仍然只是水的消耗而没有水的补充。本发明认为对待水资源问题,光“节流”不行,还要“开源”。何谓“开源”?“源”头在哪里?这正是本发明所研究的问题。传统思维认为地球上的水是老天赐予的,人力不可再生,城市缺水是用量过大所致。本发明并不否认上述观点,但是,本发明同时还认为,城市缺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恣意破坏。只要看一看城市大地“皮肤”的面貌即可发现,整个城市地表面几乎都被厚厚的硬壳所覆盖,到处的水泥、沥青地面几近窒息了城市大地的呼吸功能。仅有的排水沟河也以能够迅速排除城市积水为目的。因此城市地下水库如同头罩雨伞,无情地将其与地上水隔开(当然并非绝对,城市仍有少部分绿地与地下渗水相通)。这样,缺少地上水的补充,地下水自然是越用越少,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城市缺水及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方法与蓄水池,借以补充城市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态,乃至对整个地下水资源充盈提供一条新途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城市地下建立蓄水池,蓄水池与地上排水道连通,蓄水池可单个存在,也可数个通过管路连成网络,蓄水池可以因地制宜,建成各种形状和规模;蓄水池及其地面上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及抽水装置。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池,建于城市地下,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分为内池和外池两层结构,其内池底面和周围侧壁均不渗水,其外池底面和周围侧壁均设有渗水孔,其外池侧壁高于内池侧壁,地上排水道通入内池。为了连网,在外池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为了加速渗水,在外池的底面向下设有渗水井。这里所说的蓄水池可以因地制宜,建成各种形状和规模。
本发明思路是,利用地下蓄水池将天然降雨收集蓄存起来,一是用来补充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二是用来弥补地下水资源不足。其蓄水池的工作原理是天然降雨通过地上排水道流入蓄水池内池,当内池雨水蓄满后就会自然溢出到外池,并通过渗水孔流入大地。当池内雨水十分充盈时,还会通过外池侧壁和底面的渗水井加速渗水。总之,该蓄水池可以通过内池蓄存固定水量以备生产生活之用,并通过外池最大限度地将地面的雨水疏导到地下水库。由此而使天然降雨得以回收,避免白白跑掉。
本发明的现实意义在于以前,城市降雨,一方面由于地面硬化而使雨水无法渗漏于地下,另一方面积存的雨水均通过各种排水设施被快速排入江河。由此而带来的弊端是一方面天然降落到地上的雨水于城市生产生活无补,于地下水位无补,地下水位只能会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排入江河的雨水引起河水暴涨,使江河水位越来越高,甚至引发水患。而当建立了天然降雨蓄水系统之后,城市再有降雨,一方面,雨水就会沿着地上排水道流入地下蓄水池,雨水十分充盈时,蓄水池不仅可以蓄存足够水量外,而且还可以使雨水迅速渗漏到大地而使地下水位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减小了雨水对江河的排放,缓解了江河的水容量压力,减少和避免水患发生。由此看来,本发明开老天降雨之水为“源”,补城市用水之流,可谓一举多得。
本发明的长远意义在于在城市地下建立天然降雨蓄水系统,可为城市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因为老天降雨是自然规律,地球表面的水分只能靠雨水来补充,除此别无他路。如果城市管理对这种天赐之水不予回收利用而让其付之东流,那么城市地上和地下之水只能越用越少,最终趋于枯竭。如果城市管理对此加以回收利用,那么就可以使这种天赐之水回归大地,让城市地面和地下之水得到补给,再加之节约用水和水的重复利用,那么就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维持城市水的生态平衡。从而为城市发展的水需求提供保障。本发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有赖于政府干预,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障碍,但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附图是本发明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地下蓄水池分为内池和外池两层结构,其内池2底面和周围侧壁均不渗水,其外池3底面和周围侧壁均设有渗水孔4,其外池3侧壁高于内池2侧壁,地上排水道6通入内池2。为了使多个蓄水池联络成网,在外池3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5;为了加速水的渗漏,在外池3的底面向下设有渗水井1。此外,在蓄水池及地面上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及抽水装置,以便观察池内水位情况以及对池水加以提取利用。
实施例,以某一城市为例,建立天然降雨蓄水系统。根据气象信息提供的城市年均降雨量预测年可回收雨水量;根据城市面积预测每单位面积可回收雨水量,根据单位面积区域可回收雨水量设计应建蓄水池容积和个数。根据某特定区域的实际建设布局或单位分布或用水等实际情况设计应建蓄水池的地点、个数及规模。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周密调研、规划和计算,最后将欲建的蓄水池一个一个地落到实处。城市主管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筹建,也可以责成有关部门或单位自建。具体施工方案可以采用前面所述的蓄水池式样。这样的蓄水池可以因地制宜,建成各种形式和规模,其中包括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等水池形状,和10m3、50m3、100m3、200m3等可大可小的水池容积。同时还要解决在何处需要连网,如何与地面湖水沟通,如何与地上设施配套使用等实际问题。系统建设,可以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也可以采用统一规划分散管理,比如规定允许自建部门或单位自行取水用水,对有些过于分散的蓄水池只做蓄水,任其渗漏,补充地下水,而不在地面上加以利用等措施。这样,该城市即可根据当年本市降雨、蓄存、使用等统计信息得出该市当年回收雨水、补充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弥补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其中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也就显而易见了。
本发明如果在全国推广应用,那么对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一定能产生不可低估的技术经济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城市地下建立蓄水池,蓄水池与地上排水道连通;蓄水池可单个存在,也可数个通过管路连成网络;蓄水池可以因地制宜,建成各种形状和规模;蓄水池及其地面上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及抽水装置。
2.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池,建于城市地下,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分为内池(2)和外池(3)两层结构,其内池(2)底面和周围侧壁均不渗水,其外池(3)底面和周围侧壁均设有渗水孔(4),其外池(3)侧壁高于内池(2)侧壁,地上排水道(6)通入内池(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天然降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在外池(3)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天然降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在外池(3)的底面向下设有渗水井(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然降雨蓄水方法与蓄水池,它是针对城市缺水及地下水位下降问题而发明的。其特征是在城市地下建立蓄水池,蓄水池与地上排水道连通。蓄水池分为内池和外池两层结构,其内池底面和周围侧壁均不渗水,其外池底面和周围侧壁均设有渗水孔,其外池侧壁高于内池侧壁,地上排水道通入内池。蓄水池可以因地制宜,建成各种形状和规模,可单个存在,也可以连成网络。此外在蓄水池及其地面上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及抽水装置。本发明利用地下蓄水池将天然降雨收集蓄存起来,一是用来补充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二是用来弥补地下水资源不足。它对于缓解城市用水乃至缓解水资源状况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档编号E03F5/10GK1920191SQ20061004823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胜华, 李志国, 李艳 申请人:李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