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餐具,具体涉及一种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外出游玩的机会,因此能够为人们随时随地提供餐饮服务的快餐车也应运而生。通常饭菜都是在食堂制作完成后盛放餐盆里面,然后快餐车再将饭菜运输到各地进行贩卖。但是,若是中途运输的时间较长,饭菜就会变冷,食用者就无法食用到热腾腾的饭菜,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饭菜一旦变冷,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美味,还无法销售出去,这不仅是食物的浪费,而且还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对餐盆进行加热保温,在餐盆的底部设置加热管,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对饭菜加热不均匀,容易糊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有效保留食物美味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台本体和循环水栗,所述餐台本体的上表面凹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隔板将所述条形凹槽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个所述隔腔内各自放置有用于盛菜的餐盆,所述餐盆的盆壁与所述隔腔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所述隔腔的连接孔,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循环水栗的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循环水栗的排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连接孔内和所述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加热循环水的发热体。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向条形凹槽内添加一定的水作为对餐盆加热保温的循环水,然后将盛有饭菜的餐盆放置在隔腔内,接着再启动循环水栗和发热体,循环水从进水孔进入到条形凹槽的第一个隔腔内,首先在进水孔内被发热体加热,加热后的循环水在第一个隔腔内对餐盆进行热交换,进而对餐盆加热保温,循环水在餐盆与隔腔之间的间隙内流动,对餐盆四周进行加热,这样加热更加均匀,避免了饭菜糊底,有效的保留了食物的美味。循环水在对第一个隔腔内的餐盆热交换后,自身温度下降,但是在通过连接孔流向下一个隔腔时,又被连接孔内的发热体加热,继续对下一个隔腔内的餐盆进行加热。依次循环下水,使循环水不会冷却,更好的使饭菜保留了热度,同样使美味得到保留。
[0007]作为优化,所述发热体数量为多块,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片或螺旋发热棒中任意一种。可以根据使用情况任意选择一种。
[0008]作为优化,所述进水孔、所述排水孔和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餐盆朝向所述进水孔的一侧且与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相对的外壁上设有人字形分流板,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头部沿水平方向朝向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尾部与所述餐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人字形分流板能够使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流出的循环水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两侧分流。餐盆在隔腔内的摆放位置,可能会导致循环水朝向餐盆的一侧流动,而餐盆的另一侧加热效果就不是很好,这样饭菜的加热也就会不均匀。人字形分流板能够使从进水孔或是连接孔流出的循环水分流成两部分,分别从餐盆的两侧流过,这样使对餐盆的加热更均匀。
[0009]作为优化,所述餐盆的顶部分别朝向所述条形凹槽两侧且沿水平方向向外延展形成有能够搭接在所述餐台本体上表面的搭边,所述餐盆的高度小于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餐盆在放置在隔腔时,餐盆上的搭边分别搭接在餐台本体的上表面上,因为餐盆的高度低于条形凹槽的深度,所以餐盆的底部与条形凹槽之间就会存在间隙,那么就有循环水从底部的间隙流过,进而对餐盆的底部也进行了加热,使对餐盆的加热更加均匀。
[0010]作为优化,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人字形分流板在分流的时候,会对其安装位上的餐盆外壁造成阻挡,循环水流无法对该区域进行加热,设置在人字形分流板上的透水孔使部分循环水通过该透水孔进入到人字形分流板与餐盆之间的区域对餐盆进行加热,进而使餐盆加热更加均匀。
[0011 ] 作为优化,所述餐盆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一侧的侧壁自上往下向后倾斜设置。进入到人字形分流板与餐盆之间区域的循环水在向后倾斜设置的侧壁导向下,朝向餐盆的底部流动,进而还可以对餐盆底部加热,使餐盆加热更加均匀。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对餐盆进行加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餐盆里面的饭菜加热更加均匀,不仅保留了饭菜的热度,还保留食物的美味。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腔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包括餐台本体1和循环水栗2,所述餐台本体1的上表面凹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隔板3将所述条形凹槽分隔成多个隔腔4,每个所述隔腔4内各自放置有用于盛菜的餐盆5,所述餐盆5的盆壁与所述隔腔4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隔板3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所述隔腔4的连接孔6,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循环水栗2的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循环水栗2的排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连接孔6内和所述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加热循环水的发热体8。
[0018]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8数量为多块,所述发热体8为发热片。
[0019]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孔、所述排水孔和所述连接孔6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餐盆5朝向所述进水孔的一侧且与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6相对的外壁上设有人字形分流板9,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的头部沿水平方向朝向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6,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的尾部与所述餐盆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能够使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6流出的循环水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两侧分流。
[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餐盆5的顶部分别朝向所述条形凹槽两侧且沿水平方向向外延展形成有能够搭接在所述餐台本体1上表面的搭边10,所述餐盆5的高度小于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
[0021]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7。
[0022]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餐盆5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9 一侧的侧壁自上往下向后倾斜设置。
[0023]在实施的过程中,所述搭边10的下表面粘贴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餐台本体1的接触面凸设有若干橡胶凸起。增加搭边10与餐台本体1的摩擦力,防止餐车贩卖人员在打菜的时候造成餐盆5在隔腔4内移动,使人字形分流板9更好的与进水孔或连接孔6相对,更好的对循环水分流,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台本体和循环水栗,所述餐台本体的上表面凹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隔板将所述条形凹槽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个所述隔腔内各自放置有用于盛菜的餐盆,所述餐盆的盆壁与所述隔腔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所述隔腔的连接孔,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循环水栗的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循环水栗的排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连接孔内和所述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加热循环水的发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数量为多块,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片或螺旋发热棒中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所述排水孔和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餐盆朝向所述进水孔的一侧且与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相对的外壁上设有人字形分流板,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头部沿水平方向朝向相邻的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尾部与所述餐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人字形分流板能够使所述进水孔或所述连接孔流出的循环水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两侧分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盆的顶部分别朝向所述条形凹槽两侧且沿水平方向向外延展形成有能够搭接在所述餐台本体上表面的搭边,所述餐盆的高度小于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盆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一侧的侧壁自上往下向后倾斜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卖式加热保温餐台,包括餐台本体和循环水泵,餐台本体的上表面凹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隔板将条形凹槽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个隔腔内各自放置有用于盛菜的餐盆,餐盆的盆壁与隔腔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隔腔的连接孔,条形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排水孔连通,循环水泵的排水口与进水孔连通,连接孔内和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加热循环水的发热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对餐盆进行加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餐盆里面的饭菜加热更加均匀,不仅保留了饭菜的热度,还保留食物的美味。
【IPC分类】A47B31/02, A47B31/06
【公开号】CN205093852
【申请号】CN201520795662
【发明人】陈振丰
【申请人】重庆典果成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