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其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根据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根据确定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专利说明】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一种 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加入电饭煲内的水温不同 时,会影响电饭煲对煮饭量的判断,例如在25°C水温下煮4杯米,需要8分钟可以达到沸腾; 但是在5°C水温下煮4杯米,可能需要12分钟才能达到沸腾;而对应在25°C水温下煮8杯 米,可能正好需要12分钟可以达到沸腾。因此,在不知道初始煮饭水温的情况下,电饭煲可 能将5°C水煮4杯米误认为是25°C水煮8杯米的情况,而煮4杯米和煮8杯米需要的加热 控制参数又是不同的,因此若电饭煲不能识别初始煮饭的水温,可能会对烹饪效果造成较 大的影响。
[0003] 因此,如何能够确保烹饪器具能够根据初始煮饭的水温调节相应的加热控制参 数,以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案,使得烹饪器 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始水 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相应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 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根据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 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根据加热参数的计 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 数;根据确定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 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
[000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烹 饪器具内的水温,进而根据水温确定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使得烹 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 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 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内 的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001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2:1, 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001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1.02:1~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001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1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0014]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9:1~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0015]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0016]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1~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0017]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0018]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550~610瓦。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 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0020] P2= PiX (T3-TV(T3-T4),其中,1\表示基准水温,T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T表示检 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 4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2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之后, 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腾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沸腾维持 阶段。
[0022]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 元,用于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水温与加 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计算单 元,用于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所 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或所述计算单元 计算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控 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烹 饪器具内的水温,进而根据水温确定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使得烹 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 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 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内 的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0026]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 2:1, 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0027]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1.02:1~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0028]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1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0029]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9:1~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0030]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003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1~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003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003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550~610瓦。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 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0035] P2= P : X (T3-T) AT3-T4),其中,1\表示基准水温,T 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T表示检 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 4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2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003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 升温阶段之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腾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 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沸腾温度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沸 腾维持阶段。
[0037]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8]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004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004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烹饪过程的时序示意图;
[0043]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烹饪器具内初始水温的方法的示意 流程图;
[0044]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烹饪器具内初始水温的方法的示 意流程图;
[0045]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控制参数的方 法的示意流程图;
[0046]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控制参数的 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0047]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烹饪过程的时序示意 图;
[0048]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吸水阶段的吸水温度和吸水时间的方法 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0]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 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5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0052]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接收 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步骤104,根据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 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 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步骤 106,根据确定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 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
[0053] 通过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进而根据水温确定烹饪器具 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 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 果。
[0054]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5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 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内 的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0056]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 2:1, 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0057]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1.02:1~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0058]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1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0059]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9:1~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0060]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006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1~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006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006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550~610瓦。
[006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 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0065] P2= P : X (T3-T) AT3-T4),其中,1\表示基准水温,T 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T表示检 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 4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2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006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之后, 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腾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沸腾维持 阶段。
[006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所述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的步 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吸水阶段 时的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控制所述 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吸水阶段。
[0068] 通过根据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烹饪器具在进入吸水阶段时的目标水温和维持 吸水阶段的时间,使得烹饪器具能够根据初始水温灵活设置目标水温和相应的维持时间, 进而能够确保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06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吸水阶段时的目标水温和维 持吸水阶段的时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中,选择与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 温相对应的所述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其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目 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
[0070]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维持吸水阶 段的时间为15分钟;
[007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2分钟;
[007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0分钟;
[007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7°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0分钟;
[0074]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5°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8分钟;
[0075]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0°C,维持吸水阶段的时 间为8分钟。
[0076] 检测烹饪器具内水温的方法可以有以下两个实施例:
[0077] 实施例一:
[0078] 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烹饪指令时,控制所 述烹饪器具不进行加热,并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 温;其中,所述预定时间处于30秒至20分钟之间。
[0079] 实施例二:
[0080] 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烹饪指令时,控制所 述烹饪器具不进行加热,并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在单位时间内 的变化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值,若是,则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 的水温;其中,所述预定温度值处于〇°c至rc之间。
[0081]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均能够提高检测到的水温的精确度。
[008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0083]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 2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水温 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计 算单元206,用于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 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单元208,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204确定的或 所述计算单元206计算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 器具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
[0084] 通过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进而根据水温确定烹饪器具 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 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数与烹饪器具的初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 果。
[0085]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200,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 征:
[008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 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内 的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0087]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 2:1, 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0088]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1.02:1~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0089]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1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0090]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9:1~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009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009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1~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009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0094]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550~610瓦。
[009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 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0096] P2= P : X (T3-T) AT3-T4),其中,1\表示基准水温,T 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T表示检 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 4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2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T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
[009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 加热升温阶段之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腾温度;所述控制单元208还 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202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沸腾温度时,控制所述 烹饪器具进入沸腾维持阶段。
[009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204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208根据所 述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之前,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 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吸水阶段时的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所述控制单元208还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 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吸水阶段。
[0099] 通过根据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确定烹饪器具在进入吸水阶段时的目标水温和维持 吸水阶段的时间,使得烹饪器具能够根据初始水温灵活设置目标水温和相应的维持时间, 进而能够确保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204具体用于,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中, 选择与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相对应的所述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其中,所述 烹饪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目标水温和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具体地:
[0101]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维持吸水阶 段的时间为15分钟;
[0102]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2分钟;
[0103]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60°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0分钟;
[0104]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7°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10分钟;
[0105]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5°C, 维持吸水阶段的时间为8分钟;
[0106]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目标水温为50°C,维持吸水阶段的时 间为8分钟。
[0107] 检测烹饪器具内水温的方法可以有以下两个实施例:
[0108] 实施例一:
[0109] 所述检测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烹饪指令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不进 行加热,并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其中,所述预 定时间处于30秒至20分钟之间。
[0110] 实施例二:
[0111] 所述检测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烹饪指令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不进 行加热,并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是否小 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值,若是,则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其中,所 述预定温度值处于〇°c至rc之间。
[0112]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均能够提高检测到的水温的精确度。
[0113] 以下结合图3至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114]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控制器31、加热器32、温度传 感器33和内锅34。
[0115] 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的一个烹饪过程包括水温检测阶段、加热升温阶段和沸腾 维持阶段。
[0116] 水温检测阶段主要用于检测烹饪器具内的初始水温,检测方法可以有如下两种:
[0117] 方法一:
[0118]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烹饪器具内初始水温的方法,包括:
[0119] 步骤502,在烹饪开始时,加热器不加热,并判断烹饪器具经历的时间t是否达到 tl,若是,则执行步骤506 ;否则,执行步骤504。其中,tl处于30秒至20分钟之间。
[0120] 步骤504,加热器不加热。
[0121] 步骤506,通过温度传感器33检测水温T。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烹饪器具内或 设置在烹饪器具上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
[0122] 方法二:
[0123]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烹饪器具内初始水温的方法,包 括:
[0124] 步骤602,在烹饪开始时,加热器不加热,并判断烹饪器具经历A t时间后,温度传 感器33检测到的温度变化量A T是否满足:0彡A T彡T',若是,则执行步骤606 ;否则,执 行步骤604。其中,T'处于0°C至1°C之间。
[0125] 步骤604,加热器不加热。
[0126] 步骤606,通过温度传感器33检测水温T。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烹饪器具内或 设置在烹饪器具上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
[0127] 加热升温阶段主要是将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加热至沸腾温度,本发明提出了根据烹 饪器具内的初始水温,确定烹饪器具在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控制参数的方案。
[0128] 具体地,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控制 参数的方法,包括:
[0129] 步骤702,水温检测。
[0130] 步骤704,根据检测得到的水温查表选择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 其中,水温与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的对应关系表如表1所示:
[0132] 表 1
[0133] 步骤706,根据选择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控制烹饪器具进入加热升温阶段。
[0134] 步骤708,进入沸腾维持阶段。
[0135]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控制参数的 方法,包括:
[0136] 步骤802,水温检测。
[0137] 步骤804,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加热升温阶段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其中,加热 升温阶段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138] P2 = P1X (T3-T) / (T3-T4);
[0139] 其中,T4表示基准水温,如T4 = 25°C (T4可以是5°C~35°C的范围);T3表示沸 腾温度,如T3 = 95°C (T3可以是85°C~100°C的范围);P1表示在水温为T4时的加热功 率或加热占空比(如PI = 860W或P1 = 0.875:1)。
[0140] 步骤806,根据计算得到的加热功率或加热占空比控制烹饪器具进入加热升温阶 段。
[0141] 步骤808,进入沸腾维持阶段。
[0142]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烹饪器具的一个烹饪过程还包括 吸水阶段,即烹饪器具的一个烹饪过程包括:水温检测阶段、吸水阶段、加热升温阶段和沸 腾维持阶段。
[0143] 在吸水阶段,烹饪器具需要根据水温检测阶段检测到的水温确定在吸水阶段的吸 水温度和吸水时间。
[0144]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吸水阶段的吸水温度和吸水时 间的方法,包括:
[0145] 步骤1002,水温检测。
[0146] 步骤1004,根据检测得到的水温查表选择吸水阶段的吸水温度和吸水时间。其中, 水温与吸水阶段的吸水温度和吸水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表2所示:
[0148] 表 2
[0149] 步骤1006,根据选择的吸水温度和吸水时间控制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
[0150] 步骤1008,进入升温加热阶段。
[015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烹饪器具的 控制方案,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温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加热参数,以确保加热参 数与烹饪器具的初始水温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01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 根据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 热参数,或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 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 根据确定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 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 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 系。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与加热参数之 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 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02:1~ 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 °C且小于或等于1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9:1~ 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8:1~ 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述加 热功率为550~610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 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P2= p iX (τ3-τν(τ3-τ4),其中,τ4表示基准水温,τ 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τ表示检测到 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卩2表 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Τ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之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 腾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沸腾维持阶段。6. -种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水温与加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加热 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或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所述烹饪器具内的 水温,计算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或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烹饪器具在进入 加热升温阶段时的加热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 热升温阶段。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 占空比或加热功率,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与所述加热占空比或所述加热功率成反比例关 系。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与加热参数之 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小于或等于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1:1~1. 2:1,或所 述加热功率为950~10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5°C且小于或等于1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1. 02:1~ 1. 1: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900~95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0 °C且小于或等于1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95:1~1.02: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50~9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15°C且小于或等于2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9:1~ 0. 9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800~85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0°C且小于或等于2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85:1~0. 9: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740~80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25°C且小于或等于30°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8:1~ 0. 85: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80~74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0°C且小于或等于35 °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 0. 72:1~0. 8:1,或所述加热功率为620~680瓦; 若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大于35°C,则所述加热占空比为0. 65:1~0. 72:1,或所述加 热功率为550~610瓦。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 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则所述加热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P2= p iX (τ3-τν(τ3-τ4),其中,τ4表示基准水温,τ 3表示所述沸腾温度,τ表示检测到 的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水温,?:表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卩2表 示烹饪器具在水温为Τ时的加热占空比或加热功率。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加热升温阶段之后,检测所述烹饪器 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沸腾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沸腾温 度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沸腾维持阶段。
【文档编号】G05D23/30GK105852617SQ20151003694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发明人】何毅东, 黄兵, 李新峰, 杨乐, 田茂桥, 李寿军, 毕鹏, 董远, 乔维君, 彭晶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