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菜色追求多元化,需要一些功能多样,适应烹饪不同的菜色的厨具。既要煲汤也要下面条,还要蒸菜或肉;同时还能焖肉,还可以炖汤,甚至有一些还可以在一个厨具上同时完成多个菜色,节能、省时、健康、保健。现在市场上的多功能煲都不能满足以上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及其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包括锅本体、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和纯钛提篮,所述锅本体的锅身采用采用钢钛材料,该锅身的内层为内层是厚0.25-0.32mm纯钛金属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层为0.6-0.8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底部焊2.8-3.2mm铝片和不锈铁底片,直径为ø24cm以上;所述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套在锅本体的内槽中,所述纯钛提篮放置在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上。
优选的,所述锅身的内层为内层是厚0.3mm纯钛金属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层为0.7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锅本体的锅身采用环保纯钛板和不锈钢经过高温,高压复合在一起;
s2、经过拉伸成型,内外打磨光滑,外层的不锈钢既增加强度,也可储热,保证钎焊结合力;
s3、通过钎焊工艺,把铝片和不锈铁底片全面焊接到锅的外底上,再对锅的内壁进行打磨,细砂光处理;
s4、再配上手柄和锅盖;
s5、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采用纯钛板材料,经过冲、拉工艺,成型后经过内外打磨光亮;
s6、纯钛提篮采用纯钛板材料,经过冲、拉成型工艺,成型后经过内外打磨光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及其生产工艺,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以通过各种专用性的设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方便实用,达到节能、环保、保健、养生、健康、便利的全面效果,是市场上独有的高性能、多功能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锅本体、2深度蒸笼、3纯钛提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包括锅本体1、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2和纯钛提篮3,所述锅本体1的锅身采用采用钢钛材料,该锅身的内层为内层是厚0.25-0.32mm纯钛金属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层为0.6-0.8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底部焊2.8-3.2mm铝片和不锈铁底片,直径为ø24cm以上;所述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2套在锅本体1的内槽中,所述纯钛提篮3放置在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2上。
进一步的,所述锅身的内层为内层是厚0.3mm纯钛金属材料制成,该锅身的外层为0.7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钛复合材料汤锅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锅本体的锅身采用环保纯钛板和不锈钢经过高温,高压复合在一起;
s2、经过拉伸成型,内外打磨光滑,外层的不锈钢既增加强度,也可储热,保证钎焊结合力;
s3、通过钎焊工艺,把铝片和不锈铁底片全面焊接到锅的外底上,再对锅的内壁进行打磨,细砂光处理;
s4、再配上手柄和锅盖;
s5、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采用纯钛板材料,经过冲、拉工艺,成型后经过内外打磨光亮;
s6、纯钛提篮采用纯钛板材料,经过冲、拉成型工艺,成型后经过内外打磨光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纯钛和钢的复合材料,外底部焊3mm铝片和不锈铁底片,直径ø24mm以上,大容量,配纯钛金属板带孔的深度蒸笼,配纯钛板带孔提蓝,另配炖盅,(可用陶瓷、纯钛材质);
2、采用纯钛和钢的复合材料锅身,外底部焊3mm铝片和不锈铁底片,适用于任何炉具,铝片增强锅的导热性和均匀性,使食物不易粘底、节能。接触食物采用纯钛材料绝对环保、健康、保健、抗菌,可适当补充钛离子,保证食物不会受到二次污染,健康,保健、养生;
3、单独使用锅本体1可以焖和煮、煲的功能。
4、纯钛带孔的深度蒸笼2可以下面条、灼菜、煲汤,使食物与汤或水自动分离,少去打捞的烦恼,如需过冷水的直接把蒸笼提出与底锅分离过冷水即可,方便、安全、简单,也可以在蒸笼内放入炖盅,做隔水炖汤或炖肉都可以;
5、纯钛提篮3,可以在煲汤或炖汤时同时放上需要蒸的食物,如肉类、包子、馒头都可以,这时省时、节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