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张开后可确实卡掣定位,折收时又不需要持续施力推动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不论是摆放在客厅、卧室、书房、餐厅等居家环境的各种桌椅,或是学校所使用的课桌椅、办公室的OA办公桌及会议桌等,一般多采用固定式的形态设计,该固定式的桌椅在搬运时相当不便,不使用时又无法折收,而显得相当占空间,于是有业者开发出各种的折叠桌或折叠椅结构,期能利用该可折收的设计,来将桌子或椅子的整体体积减至最小,以便于收藏或搬运。 然,该种现有的折收结构,其张开后并无法有效将桌脚或椅脚做限位,让折叠桌、椅仍会因为外力不慎的反向碰触,而再转回,该相对会造成整个桌子或椅子往下塌陷,让使用者可能会被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使用的安全性将倍受质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桌椅的折收结构,其张开后并无法有效将桌脚或椅脚做限位,让折叠桌、椅仍会因为外力不慎的反向碰触,而再转回,该相对会造成整个桌子或椅子往下塌陷,让使用者可能会被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该折收装置安装在桌椅本体的脚架与固定架间,该脚架与固定架并相枢组,俾令脚架可在固定架上进行张开或折收之动作,且该该折收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支杆、一第二支杆、一弹扣片、一滑动座、一固定座、一弹簧及一定位柱,其中该第一支杆一端设有一第一枢孔与切设有一闪避缺口,使该第一支杆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的固定架上,另一端设有一卡孔与一第二枢孔,上方封闭面中央则设有一穿透孔;该第二支杆一端设有一第三枢孔,以供与该第一支杆的第二枢孔相枢组,另一端设有一第四枢孔,使该第二支杆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的脚架上,又该第三枢孔与第四枢孔的相对内侧间设有一通过孔,且该第二支杆的宽幅小于该第一支杆,该第二支杆置入该第一支杆的内侧中,并在其上转入或转出;该弹扣片具有一 V形状的弹性部,该弹性部开口的二外侧上各形成有一定位卡钮;该滑动座具有一上方透空的座本体,该座本体一端具有一开口,另一端则成为一封闭端,该弹扣片即从上方放入于该座本体内,二该定位卡钮从开口伸出,当该滑动座放入于该第二支杆内,该定位卡钮从通过孔伸出,以卡入于该第一支杆的卡孔内定位,且该座本体底面凸出有一操控块;该固定座与该第二支杆相对合固结,将该滑动座夹合枢套在该第二支杆与该固定座间,该固定座底面并设有一大于操控块的操作孔,以供操控块伸出,相对于该座本体封闭端的一端则形成有一立板,且该立板中央贯设有一通孔;该定位柱具有一长杆状的杆身,杆身一端扩大成为一挡缘,弹簧即套合在杆身上后,使该定位柱以杆身穿过该固定座的通孔,并与该滑动座的封闭端相固结,该弹簧的二端分别撑抵于该挡缘与该立板上,以利用该弹簧的弹力推抵该定位柱外移,而能在常态时将滑动座外拉,使弹扣片能不受到压迫,而呈现弹开状态,挡卡于卡孔内的定位卡钮相对不虞缩回,使脚架在张开状态下不会因为外力的不慎碰触,即再主动转回,该在使用将更安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杆为一断面呈门形状的长条块体。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二枢孔与闪避缺口间在该第一支杆内侧表面设有一定位凸点,该通过孔与第四枢孔间则设有一定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形成在该第二支杆的外表面上。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杆上方在靠近于卡孔一端的封闭面上设有往下倾斜 延伸的贴靠缘。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二支杆为一断面呈门形状的长条块体。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弹扣片邻近于V形转折处的二侧内凹弯折,在该处各形成有一崁合缘,而该滑动座内部二侧则各纵向形成有一凸出状的崁卡缘。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操控块一端设呈斜面状的导引面。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实用新型提供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利用弹簧的弹力推抵定位柱外移,而能在常态时将滑动座外拉,使弹扣片能不受到压迫,而呈现弹开状态,挡卡于卡孔内的定位卡钮相对不虞缩回,使脚架在张开状态下不会因为外力的不慎碰触,即再主动转回,该在使用将更安全,而能避免使用者被塌下的桌子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控制折收时,不用一直施力推动操控块,折收后滑动座又能主动被推回,而不必再次施力将滑动座拉动,利用该结构设计,将具有使用的绝佳便利性,在操作时将更省时、省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桌子上的实施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椅子上的实施例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收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收装置的组合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收装置另一角度的组合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推动滑动座的收折状态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推动滑动座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座被主动推回的状态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折收的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2]本实用新型部份折收装置---10 ;第一支杆---11 ;第一枢孔---111 ;闪避缺口---112 ;卡孔-----113 ;第二枢孔---114 ;定位凸点---115 ;穿透孔----116 ;贴靠缘----117 ;第二支杆---12 ;第二枢孔---121 ;第四枢孔---122 ;通过孔----123 ;定位凹槽---124 ; 弹扣片----13 ;定位卡钮---131 ;炭合缘----132 ;滑动座----14 ;座本体----141 ;开口-----142 ;封闭端----143 ;炭卡缘----144 ;操控块----145 ;导引面----146 ;固定座----15 ;操作孔----151 ;立板-----152 ;通孔-----153 ;弹簧-----16 ;定位柱----17 ;杆身-----171 ;挡缘-----172 ;桌椅本体---20;脚架-----21;固定架----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首先,如图I至图6所示,其折收装置10安装在桌椅本体20的脚架21与固定架22间,该脚架21与固定架22并相枢组,俾令脚架21可在固定架22上进行张开或折收的动作,且该折收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支杆11、一第二支杆12、一弹扣片13、一滑动座14、一固定座15、一弹簧16及一定位柱17,其中,第一支杆11为一断面呈□形状的长条块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一枢孔111与切设有一闪避缺口 112,以令第一支杆11能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20的固定架22上,另一端设有一^^孔113与一第二枢孔114,第二枢孔114与闪避缺口 112间在第一支杆11内侧表面并设有一定位凸点115,又第一支杆11上方的封闭面中央设有一穿透孔116,在靠近于卡孔113 —端的封闭面上则设有往下倾斜延伸的贴靠缘117,第二支杆12为一断面呈门形状的长条块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三枢孔121,以供与第一支杆11的第二枢孔114相枢组,另一端设有一第四枢孔122,让第二支杆12能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20的脚架21上,又第三枢孔121与第四枢孔122的相对内侧间分设有一通过孔123与一定位凹槽124,该定位凹槽124并形成在第二支杆12的外表面上,且因为第二支杆12的宽幅小于第一支杆11,故将令第二支杆12能置入第一支杆11的内侧中,并在其上转入或转出,弹扣片13具有一V形状的弹性部,弹性部近开口的二外侧上各形成有一定位卡钮131,邻近于V形转折的二侧则内凹弯折,以在该处各形成有一崁合缘132,滑动座14具有一上方透空的座本体141,座本体141 一端具有一开口 142,另一端则成为一封闭端143,内部二侧各纵向形成有一凸出状的崁卡缘144,弹扣片13即从上方放入于座本体141内,并令二定位卡钮131从开口 142伸出,当滑动座14放入于第二支杆12内时,将可令定位卡钮131从通过孔123伸出,以卡入于第一支杆11的卡孔113内定位张开状态,又座本体141底面凸出有一操控块145,操控块145 —端并设呈斜面状的导引面146,固定座15与第二支杆12相对合固结,以将滑动座14夹合枢套在第二支杆12与固定座15间,固定座15底面并设有一大于操控块145的操作孔151,以供操控块145伸出,相对于座本体141封闭端143的一端则形成有一立板152,且该立板152中央贯设有一通孔153,定位柱17具有一长杆状的杆身171,杆身171 —端扩大成为一挡缘172,弹簧16即套合在杆身171上后,再令定位柱17以杆身171穿过固定座15的通孔153,并与滑动座14的封闭端143相固结,让弹簧16的二端能分别撑抵于挡缘172与立板152上,以利用弹簧16的弹力推抵定位柱17外移,而能在常态时将滑动座14外拉,使弹扣片13能不受到压迫,而呈现弹开状态,挡卡于卡孔113内的定位卡钮131相对不虞缩回,使脚架21在张开状态下不会因为外力的不慎碰触,即再主动转回,该在使用将更安全,而能避免使用者被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 另当桌椅本体20的脚架21欲折收,以缩小整体体积时,将伸出于操作孔151外的操控块145往朝向卡孔113的方向推动,以带动滑动座14与定位柱17位移,让挡缘172与立板152间的空间变小,弹簧16相对可受迫压缩,以蓄积主动复位的弹力,滑动座14位移时,其开口 142旁的二侧板将会同步压抵弹扣片13内缩,使定位卡钮131能逐渐脱离卡孔113,待滑动座14被推动至行程末端时,其崁卡缘144又会受迫卡入于弹扣片13的崁合缘132中,以利用该卡合的限位,来将弹扣片13限止在内缩状态,让使用者不用一直施力推动操控块145,亦能将脚架21与第一支杆11做枢转的折收请同时由图7及图所8示,又在折收过程,使第二支杆12渐转入于第一支杆11内时,其第一支杆11穿透孔116的孔缘将会顺势与操控块145的导引面146相抵,以利用导引面146的斜面提供推抵请同时由图9及图10所示,配合弹簧16弹力的撑张,让滑动座14能主动平移回原位,崁合缘132同时与崁卡缘144相脱离,以利脚架21张开时,定位卡钮131能再主动弹出卡掣,及当第二支杆12完全转入时,第一支杆11的定位凸点115又会卡入于第二支杆12的定位凹槽124中,以提供确实的定位,俾防止第一支杆11连同脚架21再主动转出。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利用弹簧16的弹力推抵定位柱17外移,而能在常态时将滑动座14外拉,使弹扣片13能不受到压迫,而呈现弹开状态,挡卡于卡孔113内的定位卡钮131相对不虞缩回,使脚架21在张开状态下不会因为外力的不慎碰触,即再主动转回,该在使用将更安全,而能避免使用者被塌下的桌子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二其控制折收时,不用一直施力推动操控块145,折收后滑动座14又能主动被推回,而不必再次施力将滑动座14拉动,利用该结构设计,将具有使用的绝佳便利性,在操作时将更省时、省力。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收装置安装在桌椅本体的脚架与固定架间,所述脚架与固定架并相枢组,且该所述折收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支杆、一第二支杆、一弹扣片、一滑动座、一固定座、一弹簧及一定位柱,其中 所述第一支杆一端设有一第一枢孔与切设有一闪避缺口,使所述第一支杆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的固定架上,另一端设有一卡孔与一第二枢孔,上方封闭面中央则设有一穿透孔; 所述第二支杆一端设有一第三枢孔,以供与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枢孔相枢组,另一端设有一第四枢孔,使所述第二支杆利用枢轴的穿设而枢组在桌椅本体的脚架上,又所述第三枢孔与第四枢孔的相对内侧间设有一通过孔,且所述第二支杆的宽幅小于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置入所述第一支杆的内侧中,并在其上转入或转出; 所述弹扣片具有一 V形状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开口的二外侧上各形成有一定位卡钮; 所述滑动座具有一上方透空的座本体,所述座本体一端具有一开口,另一端则成为一封闭端,所述弹扣片即从上方放入于所述座本体内,二所述定位卡钮从开口伸出,当所述滑动座放入于所述第二支杆内,所述定位卡钮从通过孔伸出,以卡入于所述第一支杆的卡孔内定位,且该座本体底面凸出有一操控块;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二支杆相对合固结,将所述滑动座夹合枢套在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固定座间,所述固定座底面并设有一大于操控块的操作孔,以供操控块伸出,相对于所述座本体封闭端的一端则形成有一立板,且该立板中央贯设有一通孔; 所述定位柱具有一长杆状的杆身,杆身一端扩大成为一挡缘,弹簧即套合在杆身上后,使所述定位柱以杆身穿过所述固定座的通孔,并与所述滑动座的封闭端相固结,所述弹簧的二端分别撑抵于所述挡缘与所述立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为一断面呈门形状的长条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孔与闪避缺口间在所述第一支杆内侧表面设有一定位凸点,所述通过孔与第四枢孔间则设有一定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杆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上方在靠近于卡孔一端的封闭面上设有往下倾斜延伸的贴靠缘。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为一断面呈门形状的长条块体。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片邻近于V形转折处的二侧内凹弯折,在该处各形成有一崁合缘,而所述滑动座内部二侧则各纵向形成有一凸出状的崁卡缘。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块一端设呈斜面状的导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折收装置安装在桌椅本体的脚架与固定架间,该脚架与固定架并相枢组,俾令脚架可在固定架上进行张开或折收的动作,且该折收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支杆、一第二支杆、一弹扣片、一滑动座、一固定座、一弹簧及一定位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桌椅脚架安全折收装置,其利用弹簧的弹力推抵定位柱外移,而能在常态时将滑动座外拉,使弹扣片能不受到压迫,而呈现弹开状态,挡卡于卡孔内的定位卡钮相对不虞缩回,使脚架在张开状态下不会因为外力的不慎碰触,即再主动转回,该在使用将更安全,而能避免使用者被塌下的桌子压伤,或随着椅子而跌坐至地面。
文档编号A47C4/00GK202552729SQ2012200399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陈建文 申请人:陈信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