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柜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讲是一种柜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柜子一般包括多个柜层。由于每个柜层的层高是固定的,一旦需要放置的 物体的高度大于层高,就无法放置在柜子内,故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调节柜层层高的柜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柜子,它包括两个侧板、
一个后板和将柜内空间分隔成多个柜层的多个隔板,至少一个隔板为活动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柜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至少一个隔板为活动结构,这样,人们移动该隔板,如将其折叠或旋转,就能
使得被该隔板分隔的两个柜层出现缺口,且缺口处的高度等于原来两个柜层高度的总和,
即实现了柜层层高的调节,这样,高度大于原来柜层层高的物件就能被放置在移动隔板后
产生的缺口处,故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多个隔板为活动结构,这样,该柜子的多个柜层均能调节高度,能放置 更多高度大于原来柜层的物件,故更加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柜子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柜子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侧板,2、后板,3、柜层,4、连接板,5、活动板II,6、固定板,7、长条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柜子的一种实施例,它包括两个侧板1、一个后板2 和将柜内空间分隔成多个柜层3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为活动结构,即单块隔板的一部分 为固定板6,另一部分为活动板I15。所述的活动板II5铰接在后板2上。所述的活动板II 5与后板2之间设有可使活动板I1 5定位在竖直状态的装置,即所述的活动板I1 5与后板 2上设有配套使用的磁铁或铁件(图中未标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柜子的另一种实施例,它包括两个侧板1、一个后板2和将 柜内空间分隔成多个柜层3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为活动结构,即单块隔板的一部分为固 定板6,另一部分为活动板I1 5。每块活动板II 5包括多块长条形板7和一块弹性材料的连接板4,多块长条形板7彼此紧靠、平行且其上端面与连接板4固定,所述的活动板II 5 的一端与一块固定板6固定,所述的活动板II 5的另一端与另一块固定板6搭接。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如所述的活动结构还可 以是整块隔板为活动板I,所述的活动板I可以铰接在侧板1或后板2上;所述的活动板II 5还可以铰接在侧板1或直接铰接在固定板6上;所述的活动板II 5与后板2之间设有可 使活动板II 5定位在竖直状态的装置还可以是公知的配套的挂钩和挂环等;等。凡在本实 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柜子,它包括两个侧板(1)、一个后板(2)和将柜内空间分隔成多个柜层(3)的多个隔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隔板为活动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结构是指,整块隔板为活动板I。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结构是指,单块隔板的一部分为固定板(6),另一部分为活动板I1(5)。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I或活动板I1(5)均 铰接在侧板(1)或后板(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I或活动板I1(5)与侧板 (1)或后板(2)之间均设有可使活动板I或活动板11(5)定位在竖直状态的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可使活动板I或活动板I1(5)定位在竖 直状态的装置是指,所述的活动板I或活动板11(5)与侧板(1)或后板(2)上设有配套使 用的磁铁和铁件。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I1(5)铰接在固定板(6)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每块活动板I1(5)包括多块长条形板(7) 和一块弹性材料的连接板(4),多块长条形板(7)彼此紧靠、平行且其上端面均与连接板 (4)固定,所述的活动板I1(5)的一端与固定板(6)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4)的另一端搭接在固定 板(6)或侧板(1)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隔板为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柜子,它包括两个侧板(1)、一个后板(2)和将柜内空间分隔成多个柜层(3)的多个隔板,至少一个隔板为活动结构。该柜子能调节柜层层高。
文档编号A47B96/02GK201468554SQ20092019276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孙明敏, 徐晓芳 申请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