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门闩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20832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门闩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车辆门闩
背景技术
一种机动车辆的闭合物,例如用于车辆乘坐室的门,被铰接从而在打开和闭合的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其通常包括门闩,该门闩被容纳在门的内板和外板之间。众所周知,门 闩作用为在门关闭的时候将其闩上并将门锁住在闭合位置,或者解锁并解闩从而可以用手 打开车门。概括的说,门闩具有叉形件和弹簧偏压的锁销杆,该叉形件在车门关闭时接合门 侧柱中的撞针从而闩上车门,并且弹簧偏压的锁销杆接合叉形件并将其保持在闩上位置。 门闩还通常具有释放机构和闭锁机构,该释放机构用于移动锁销到释放叉形件的位置从而 车门可以被解闩并且被打开,该闭锁机构用于使释放机构失效从而阻止未授权的车门解 闩。于2000年4月25日授予Frank Joseph Arabia, Jr.等人的美国专利US 6, 053, 543 示出了一种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典型门闩,该门闩包括闩和释放机构,该专利通过引用结 合入本文。由于弹簧和枢轴的接触点是不变的,由锁销的运动产生的转矩随着弹弹簧变形而 线性增加。因此,使锁销从撞针上脱接的力在行进到端点处最大并且在初始的接合处最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允许相对于锁销的行进路径,使叉形件脱开接合所需要的转矩是可变 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允许通过设置锁销弹簧偏心于锁销杆行进路径而改变力 矢量的方向。因此,锁销转矩随着锁销行进的路径而改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门闩包括叉形件,该叉形件具有在闩上位置和 解闩位置之间运动。还包括锁销,该锁销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上的 运动,当锁销在第一位置时,该锁销与叉形件接合并且将叉形件保持在闩上位置。当锁销 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锁销将叉形件释放以使其运动到解闩位置。锁销弹簧相对于锁销行进 路径偏心地接合锁销并且将其偏压向第一位置。还包括了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用于使锁 销克服锁销弹簧的偏压而运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释放叉形件并且在锁销上产生非线性的扭 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门闩包括叉形件,该叉形件具有在闩上位置和解闩 位置之间运动。门闩包括锁销,该锁销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径路径上的运 动,当锁销在第一位置时,该锁销与叉形件接合并且将叉形件保持在闭锁位置,当锁销移动 到第二位置时,锁销将叉形件释放以使其运动到解闩位置。锁销弹簧将锁销偏压向第一位 置。为了使锁销克服锁销弹簧的偏压而运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释放叉形件,解闩杆可枢转地 与锁销接合。锁销弹簧相对于行进路径与锁销偏心地接合。

在说明书结尾的权利要求书中具体地指出并且清楚地要求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性特点。本实用新型前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门闩在闩上位置的部分前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的车辆门闩在解闩位置的部分前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门闩在闩上位置的后视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门闩在解闩位置的后视立体图;以及图5是示出了传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闩的转矩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将参照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一种车辆门闩10具有包括壳体12,金属框架或面板(未示出),和 后盖(未示出)的组合式外壳。壳体12和金属面板通过三个带凸缘的柱栓14、15和16结 合在一起,该柱栓14、15和16被插穿过壳体12中的三个孔、穿过金属面板中的三个对齐的 孔并且之后将凸缘连接在金属面板上以形成门闩10的前室17。门闩10具有闩机构,该闩机构包括叉形件21和协同工作的锁销22,它们都位于前 室17中,并且分别枢转地安装到柱栓14和15的前部上。叉形件21被压缩弹簧23顺时针 偏压,该弹簧位于在叉形件21后边的壳体12中的曲形槽(未示出)中。弹簧23在第一端 31与叉形件21侧向的凸耳30接合,并且第二端32与曲形槽的壁端(未示出)接合。锁销22通过在该锁销22中的开口 25接合横销34,该开口 25在锁销的第一侧26 与第二侧27之间延伸。横销34可在开口 25内转动,并且延伸穿过为横销34限定出行进 路径46的壳体槽42且延伸进入到后室50中。在图3和图4中可最清楚地看到的后室50 由壳体12和后盖形成,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它们两者在图3和图4所示的视图中都被移除 了。门闩10具有位于后室50中的释放机构51,该释放机构用于释放或者解闩该闩机构。图3和图4中示出了释放机构51的细节。具体地,示出的解闩杆52被保持在第 一柱栓14上并且适合于绕该柱螺栓14按图3和图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解闩杆 52具有在解闩杆后侧55和前侧54之间延伸的间歇杆槽53。间歇杆61保持在间歇杆槽53 中并且可枢转地与解闩杆52接合。间歇杆61的中间部分包括横销34,自此延伸的是第一 臂部62,该第一臂部具有枢转地与间歇杆槽53接合的第一杆枢轴63。第二臂部分64也自 横销34延伸。自第二臂部分64延伸的是第二杆枢轴65,该第二杆枢轴65枢转地与在三件 式的锁定机构72的锁杆71中的槽67接合。锁杆71绕着第二柱栓15旋转,引起门闩10 以公知的方式位于锁定或解锁位置,在下文中将不再详细描述。从图1和图3中可看出,门闩10在闩上位置,并且图2和图4显示门闩10在解闩 位置。当闩机构工作时,锁销22从图1和图3所示的闩上位置顺时针旋转并离开与叉形件 21的闩上的接合位置,从而到达图2和图4所示的释放或解闩位置。这样释放了叉形件21, 从而当车门被打开时,其在锁销弹簧80的偏压下从图1所示的闩上位置自由地顺时针旋转 到图2所示的解闩位置。门闩10的闭锁机构72以常规的方式使位于由壳体12和后盖限 定的后室50中的释放机构51失效。锁销22被锁销弹簧80逆时针地偏压到与叉形件21接合,锁销弹簧80以扭簧示 出,其接合横销34的外周表面35。具体而言,如示范的实施例所示,锁销弹簧80包括第一 指81,第二指82和中央螺旋部分83。锁销弹簧80被保持在相邻于侧边部分19的槽84中。第二指82位在槽84中,并且当锁销弹簧80受到压缩时,其倚靠着侧边部分19。可以理解的是,锁销弹簧80可替代地以任何公知的方式保持就位,包括自壳体后盖延伸的销,其上 放置中央螺旋部分83。如图1所示,锁销22在主闩肩36处接合叉形件21并且与锁销弹簧80的偏压相 反地将叉形件21保持在主闩上位置。锁销22在图2和4所示的解闩位置或者释放位置上 在叉形件21的足部40与其接合。锁销弹簧80总是与横销34接触,并且因此总是处于压 缩状态从而防止发出咯咯的响声或磨损,包括在图1和图3所示的主闩上位置中。现在具体描述,如图1和图3所示,在闩上位置,横销34的外周表面35与锁销弹簧 80在第一指81上相邻于中央螺旋部分83的第一部分87处接触。当希望闭锁门闩10时, 解闩杆52在图3中箭头A表示的方向中运动,引起解闩杆绕着第一柱栓14旋转。之后,间 歇杆槽53约束在第一臂部分62上的第一杆枢轴63,引起间歇杆61和横销34推抵着锁销 弹簧80的第一指81的偏压,并且引起横销34在壳体槽42中沿着进行路径46运动。当横销34在壳体槽42的弧,即行进路径46中运动时,横销34的外周表面35沿 第一指81自第一部分87滑行到相邻于第一指81的端部89并且与中央螺旋部相对的第二 部分88。横销34穿过锁销22的开口 25地被接合,锁销22绕着第一柱栓14旋转,引起锁 销22的锁扣94移动出与叉形件21的主闩上肩36的接合。之后,如图1和图2所示,压缩 弹簧23使得叉形件21顺时针旋转到图2所示的解闩位置。在该运动过程中,撞针90移出 喉部91的后部92,因此释放撞针90。在一相似的方式中,当门闩10在解闩和解锁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叉形件21准 备好接纳撞针90。当具有门闩10的车门关闭时,撞针90进入叉形件21的喉部91,接合喉 部91的后部92并且抵抗压缩弹簧23的偏压逆时针旋转叉形件21直到叉形件21被旋转至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主闩上位置,在该闩上位置上叉形件21将撞针90捕获在喉部91中。 通过锁销22的锁扣94接合叉形件21的主闩肩36,叉形件21被保持在闩上位置。当叉形件21从图2和图4所示的解闩位置逆时针旋转到图1和3所示的主闩上 位置时,在锁销弹簧80充分偏压下,锁扣94沿着叉形件21的周缘运动。在这个进行中,锁 销22的锁扣94在足部40上运动到足部40的边缘41,然后卡扣到与中间的次闩肩38的接 合中。如果车门被牢固地关闭,锁键94继续在斜面43上运动到边缘45,然后卡扣到与主闩 肩36的接合。在上文描述的闭锁运动中,锁销22的运动引起了横销34在壳体槽42内沿行进路 径46运动。横销34的外周表面35沿第一指81从相邻于第一指81的端部89的第二部分 88,朝着相邻于中央螺旋部83的第一部分87滑行。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应用,通过锁销弹簧80施加到锁销22的 锁销转矩相对于锁销22沿进行路径46的位置是变化的。特别地,示出了标准的锁销弹簧 曲线。可以看出,使叉形件21解闩所需的转矩当被施加在解闩杆52上时,总体上随着弹簧 的形变而增加。在特定的初始转矩后,弹簧转矩线性地增加。然而,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锁销弹簧时,如在此示出的和描述的,使叉形件21解 闩所需的转矩当被施加到解闩杆23上时是非线性的。当锁销杆22沿行进路径46运动时, 横销34沿着锁销弹簧80的第一指81运动的能力引起在锁销弹簧80处的解闩力矢量改 变方向。这样的改变方向允许图5中转矩随着行进路径非线性地变化。示出的转矩斜率函数在解闩过程中随着锁销行进的增加是平坦的。因此,操作者在施加初始转矩以解闩门 闩10后,所需的力是不需要增加的,标准的闩也是一样。相反,操作门闩10所需的力明显 较小。如图5所示,在解闩点处,该所需的转矩比标准的门闩少三分之一,S卩,标准门闩需要 300N · mm,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200N · mm。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想到对所公开实施例的多种变型。例如,非线性的转矩可通过 不同于所示出的其他方式被施加到锁销杆22上。例如,不同于示出的扭簧,可以采用不同 的锁销弹簧80。此外,非线性的转矩可以通过改进锁销杆22使其像凸轮一样旋转而施加到 标准压缩弹簧上。 当仅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时,很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 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被改进以包含不是上文所述的,但与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相符的任何数量的变化、变型、替换或等同的设置。此外,尽管描述了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可仅包括所描述的实施 例中的一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是由前述的实施例所限制,而是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所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门闩,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闩上位置和解闩位置之间运动的叉形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上运动的锁销,当所述锁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叉形件接合并且将所述叉形件保持在所述闩上位置,当所述锁销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销释放所述叉形件以使其运动到所述解闩位置;锁销弹簧,其相对于所述锁销的行进路径偏心地与所述锁销接合并且将所述锁销偏压向第一位置;和释放结构,该释放机构用于使该锁销克服锁销弹簧的偏压而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从而释放所述叉形件,并且在所述锁销上产生非线性的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弹簧是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可释放地接附连接到一销上,所述 锁销弹簧偏心地与所述销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销可相对于所述锁销转动并且沿着所 述行进路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销连接到所述释放机构的间歇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释放机构进一步包括解闩杆,所述间歇 杆可枢转地与所述解R杆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间歇杆包括第一杆枢轴,该第一杆枢轴 用于在位于所述的解闩杆中的槽中枢转地接合所述解闩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门闩包括第一柱栓,所述锁销适合于绕 着所述第一柱栓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解闩杆适合于绕着所述第一柱栓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门闩包括第二柱栓,所述叉形件适合 于绕着第二柱栓旋转。
11.一种门闩,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闩上位置和解闩位置之间运动的叉形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进路径上运动的锁销,当所述锁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时,所述锁销与所述叉形件接合并且将所述叉形件保持在所述闩上位置,当所述锁销在第 二位置时,所述锁销释放所述叉形件以使其运动到所述解闩位置;锁销弹簧,其将所述锁销偏压向所述第一位置;和解闩杆,该解闩杆枢转地接合所述锁销以用于使所述锁销克服所述锁销弹簧的偏压而 运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释放叉形件,所述锁销弹簧相对于所述行进路径偏心地与所述锁销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可释放地连接到销上,所述锁销 弹簧偏心地与所述销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门闩包括间歇杆,该间歇杆被放置在 所述解闩杆和所述锁销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间歇杆包括一从其延伸的销,所述销 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锁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弹簧是扭簧,该扭簧具有第一 指,第二指以及螺旋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在所述第一位置与该第一指在 所述第一指的第一部分处接合,该第一指的第一部分相邻于所述中央螺旋部分,并且所述 锁销在所述第二位置与该第一腿部在第二部分处接合,该第二部分与螺旋部分相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门闩,其特征是,所述锁销可释放地连接到一销上,所述第 一腿部与所述销接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闩包括叉形件,该叉形件在闩上位置和解闩位置之间运动。还包括锁销,该锁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径路径上运动,当锁销在第一位置时,该锁销与叉形件接合并且将叉形件保持在闭锁位置。当锁销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该锁销释放叉形件以使其运动到所述解闩位置。锁销弹簧相对于锁销行进路径偏心地接合锁销并且将该锁销偏压向第一位置。还包括了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用于使锁销克服锁销弹簧的偏压而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释放叉形件并且在锁销上产生非线性的扭矩。
文档编号E05C3/06GK201560651SQ20092017994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A·马丁内斯, F·J·瓦兹奎兹, M·阿卡拉 申请人: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