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075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是由包围在支柱四周的钢板组和纤维薄板组成,所述纤维薄板包覆在所述在钢板组的外周,所述支柱与所述钢板组之间填充有灌浆材料,所述灌浆材料内插有多根钢筋;所述钢板组是由四个钢板单元组成,所述钢板单元的横截面呈L型,由两个直板部、一个直角部和两个肋板部组成,所述肋板部与所述直板部之间的夹角呈90度。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钢板组的强度和韧性高,节约钢材,纤维薄板提高了拉伸强度,增强阻尼效果,内部的钢筋增强了水平方向的抗剪切能力,整个加固装置能够有效抵抗震动或者摇晃,同时也增强了支柱的承重能力,有效延长原建筑结构的寿命,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荷载增加、截面设计不足等原因一些建筑的梁板等结构出现了挠度过大、裂缝等现象,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
[0003]建筑结构加固中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预应力加固法和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主要是采用增大截面、粘贴碳纤维、钢板、体外预应力等处理措施,增大截面法能有效提高待加固截面的极限强度和刚度,但是由于该方法属于被动加固法,加固层材料被动粘帖在原结构上,加固好后,加固层新材料为零应力状态,而原材料由于承担了前期恒载,故原材料加固好后已有一定应力水平。从而导致加固好后新旧材料存在一定应力差别,即新材料可能“应力滞后”或“应力超前”。不同的“应变差别”有可能会使得老材料达到强度极限时,另一种新材料还远远未达到其强度极限。这样,不仅不经济,而且其加固效果有限。预应力加固法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带载加固导致后加补强材料“被动”受力、应变滞后的先天不足,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后加补强材料的高抗拉性能,有效提高了其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外加应力的“主动”改善了被加固结构的受力状态,改善了待加固构件的使用性能,提高了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但是该方法对截面的刚度提高有限,且该方法工艺繁琐,所需的锚固装置也较复杂。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抵抗震动或者摇晃,增强承重能力,有效延长原建筑结构的寿命,降低施工难度的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能够有效抵抗震动或者摇晃,增强承重能力,有效延长原建筑结构的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是由包围在支柱四周的钢板组和纤维薄板组成,所述纤维薄板包覆在所述在钢板组的外周,所述支柱与所述钢板组之间填充有灌浆材料,所述灌浆材料内插有多根钢筋;所述钢板组是由四个钢板单元组成,所述钢板单元的横截面呈L型,由两个直板部、一个直角部和两个肋板部组成,每一个钢板单元的构造相同,由钢板单元组成钢板组,便于加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肋板部与所述直板部之间的夹角呈90度,能够保证相邻两个钢板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肋板刚好贴合抵靠在一起,增强了钢板组水平方向的强度和韧性,减小钢板厚度,节约钢材。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直板部和所述直角部的厚度均为1.8?3.0mm,由于上述结构增强了加固效果,因此节约了钢材,钢板厚度无需过厚。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肋板部的厚度为3.4?4.5mm,肋板的厚度比直板部和所述直角部的厚度稍微厚一点,增强水平方向抗拉和抗震能力。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纤维薄板的材料选自聚乙烯、芳纶、碳或维纶中的任意一种。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支柱外面包围钢板组,再通过灌浆材料填充,钢板单元的肋板嵌入到所述灌浆材料内,一方面增强了钢板单元的强度,另一方面,相邻的两个钢板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肋板抵靠在一起,增强了钢板组水平方向的强度和韧性,减小钢板厚度,节约钢材,外层的纤维薄板可以提高拉伸强度,通过与钢板组之间的摩擦来消耗振动能量,增强阻尼效果,内部的钢筋增强了水平方向的抗剪切能力,整个加固装置能够有效抵抗震动或者摇晃,同时也增强了支柱的承重能力,有效延长原建筑结构的寿命,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3]其中,1-支柱,2-钢筋,3-钢板组,30-钢板单元,31-直板部,32-直角部,33-肋板部,4-纤维薄板,5-灌浆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是由包围在支柱I四周的钢板组3和纤维薄板4组成,所述钢板组3是由四个钢板单元30组成;所述钢板单元30的横截面呈L型,由两个直板部31、一个直角部32和两个肋板部33组成,所述肋板部33与所述直板部31之间的夹角呈90度,所述直板部31和所述直角部32的厚度均为1.8?3.0mm,所述肋板部33的厚度为3.4?4.5_;所述纤维薄板4包覆在所述在钢板组3的外周,所述纤维薄板4的材料选自聚乙烯、芳纶、碳或维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支柱I与所述钢板组3之间填充有灌浆材料5,所述灌浆材料5内插有多根钢筋2。
[0016]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效果是这样实现的:支柱I外面包围钢板组3,再通过灌浆材料5填充,钢板单元30的肋板33嵌入到所述灌浆材料5内,一方面增强了钢板单元30的强度,另一方面,相邻的两个钢板单元30之间通过各自的肋板33抵靠在一起,增强了钢板组3水平方向的强度和韧性,减小钢板厚度,节约钢材,外层的纤维薄板4可以提高拉伸强度,通过与钢板组3之间的摩擦来消耗振动能量,增强阻尼效果,内部的钢筋2增强了水平方向的抗剪切能力,整个加固装置能够有效抵抗震动或者摇晃,同时也增强了支柱I的承重能力,有效延长原建筑结构的寿命,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001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包围在支柱(I)四周的钢板组(3)和纤维薄板(4)组成,所述纤维薄板(4)包覆在所述在钢板组(3)的外周,所述支柱(I)与所述钢板组(3)之间填充有灌浆材料(5),所述灌浆材料(5)内插有钢筋(2);所述钢板组(3)是由四个钢板单元(30)组成,所述钢板单元(30)的横截面呈L型,由两个直板部(31)、一个直角部(32)和两个肋板部(33)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部(33)与所述直板部(31)之间的夹角呈9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31)和所述直角部(32)的厚度均为1.8?3.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部(33)的厚度为3.4~4.5mm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薄板(4)的材料选自聚乙稀、芳纟仑、碳或维纟仑中的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E04C3/30GK205421991SQ201620217206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吴红团, 杨志文, 邹明, 袁月, 赵四化, 王冲, 申传波, 张淼
【申请人】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