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370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关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3丨02^1203、?60、?6203、0&0、1^02等。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0003]粉煤灰虽然是燃煤过后产生的废料,只要用对地方,也是能变废为宝的,粉煤灰能够提尚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尚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尚混凝土的强度,但是想要大量的使用粉煤灰,就需要加入粉煤灰活化剂,人工搅拌粉煤灰混凝土,非常麻烦,且消耗体力,加大劳动强度,搅拌效率低,且市场上没有一种能够专门用于搅拌粉煤灰混凝土的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所述搅拌室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搅拌室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水口和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所述搅拌室一侧设有仪器放置箱,所述仪器放置箱内设有电动机、第一重量显示屏和第二重量显示屏,所述搅拌室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一支持板和第二支持板,所述第一支持板上各设有第一移动轴,所述第二支持板上设有第二移动轴,所述第一移动轴上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移动轴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中分别设有第一重量感应器和第二重量感应器,所述进水口上设有龙头控制。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重量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重量显示屏,所述第二重量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重量感应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室的底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提把,所述提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支撑柱的底端设有轮胎。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室底部呈锥形。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一移动轴到达进料口内且与第一内壁紧密结合,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二移动轴到达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内且与第二内壁紧密结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进料口,满足了粉煤灰混凝土搅拌,对于粉煤灰活化剂的需求,且通过挡板内的重量感应器,可以直接对所需物料进行称重搅拌,减少了搅拌步骤,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搅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充分应用,既是提高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需要,又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提把;2、电动机;3、第一重量显不屏;4、第二重量显不屏;5、第一支持板;
6、第一挡板;7、第一移动轴;8、第一重量感应器;9、进料口; 10、搅拌叶片;11、龙头控制;12、进水口; 13、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 14、旋转轴;15、阀门;16、出料口; 17、支撑柱;18、轮胎;19、搅拌室;20、第二重量感应器;21、仪器放置箱;22、第一内壁;23、第二支持板;24、第二挡板;25、第二移动轴;26、第二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19,所述搅拌室19内设有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上设有搅拌叶片10,所述搅拌室19的底端设有出料口 16,所述出料口 16上设有阀门15,所述搅拌室19顶端设有进料口 9、进水口12和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 13,所述搅拌室19 一侧设有仪器放置箱21,所述仪器放置箱21内设有电动机2、第一重量显示屏3和第二重量显示屏4,所述搅拌室19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一支持板5和第二支持板23,所述第一支持板5上各设有第一移动轴7,所述第二支持板23上设有第二移动轴25,所述第一移动轴7上各设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二移动轴25上设有第二挡板24,所述第一挡板6中分别设有第一重量感应器8和第二重量感应器20,所述进水口 12上设有龙头控制11。所述第一重量感应器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重量显示屏3,所述第二重量显示屏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重量感应器20。所述搅拌室19的底端设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上设有提把I,所述提把I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柱17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支撑柱17的底端设有轮胎18。所述搅拌室19底部呈锥形。所述第一挡板6通过第一移动轴7到达进料口 16内且与第一内壁22紧密结合,所述第二挡板24通过第二移动轴25到达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 13内且与第二内壁26紧密结合。
[0017]使用时,根据进料口16内的第一重量感应器8来计量需要加入的粉煤灰盒水泥,通过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 13内的第二重量感应器20来计量需要加入的粉煤灰活化剂,通过旋转轴14上的搅拌叶片10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开启出料口 16上的阀门15,放出搅拌好的粉煤灰混凝土。
[0018]该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进料口,满足了粉煤灰混凝土搅拌,对于粉煤灰活化剂的需求,且通过挡板内的重量感应器,可以直接对所需物料进行称重搅拌,减少了搅拌步骤,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搅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充分应用,既是提高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需要,又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19),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9)内设有旋转轴(14 ),所述旋转轴(14 )上设有搅拌叶片(1 ),所述搅拌室(19 )的底端设有出料口(16 ),所述出料口( 16 )上设有阀门(15 ),所述搅拌室(19 )顶端设有进料口( 9 )、进水口( 12 )和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13),所述搅拌室(19)一侧设有仪器放置箱(21),所述仪器放置箱(21)内设有电动机(2)、第一重量显示屏(3)和第二重量显示屏(4),所述搅拌室(19)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一支持板(5)和第二支持板(23),所述第一支持板(5)上各设有第一移动轴(7),所述第二支持板(23)上设有第二移动轴(25),所述第一移动轴(7)上各设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二移动轴(25)上设有第二挡板(24),所述第一挡板(6)中分别设有第一重量感应器(8)和第二重量感应器(20),所述进水口( 12)上设有龙头控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量感应器(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重量显示屏(3),所述第二重量显示屏(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重量感应器(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9)的底端设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上设有提把(1),所述提把(I)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柱(17)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支撑柱(17)的底端设有轮胎(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9)底部呈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6)通过第一移动轴(7)到达进料口(16)内且与内壁(22)紧密结合,所述第二挡板(24)通过第二移动轴(25)到达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 13)内且与内壁(26)紧密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所述搅拌室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搅拌室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水口和粉煤灰活化剂投放口,所述搅拌室一侧设有仪器放置箱,所述仪器放置箱内设有电动机、第一重量显示屏和第二重量显示屏。该种粉煤灰混凝土搅拌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进料口,满足了粉煤灰混凝土搅拌,对于粉煤灰活化剂的需求,且通过挡板内的重量感应器,可以直接对所需物料进行称重搅拌,减少了搅拌步骤,提高了搅拌效率,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充分应用,既是提高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需要,又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IPC分类】B28C7/06, B28C5/12
【公开号】CN205255275
【申请号】CN201521137065
【发明人】赵英华
【申请人】天津恒渤安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