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管道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楼房的通风管系统的作用一是排除厨房的油烟,二是排除卫生间的异味,以保持住户室内的空气清新。还有楼房内设置的消防烟道,其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将楼道内的浓烟排出,以增加楼内人员通过楼道逃生的机会。
[0003]而实际上,这些楼房内的通风管道系统和消防排烟道的排风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每当到做饭的时间,尽管自己家中还没有做饭,但很多时候还是会闻到其他人家做饭的油烟味。如果打开油烟机,自家厨房内的油烟也要抽排很长时间才能排除干净。人们每天进入自家的卫生间,即使还没有大小便,如果地漏等设施安装不够到位的话,也都会或多或少地闻到一些从下水道逸出的污浊气味。
[0004]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现有楼房中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的自主抽排风作用基本上都是达不到的。所以,目前厨房的油烟和卫生间的异味都必须通过强制抽吸排出室外,而消防排烟道系统由于没有强制排烟设施,因此,因楼道浓烟阻隔和烟熏致死的情况确是时有发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以解决现有楼房内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等不能自主抽排烟气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包括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所述直通管道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的楼顶上,在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直通或连通的下端开口,所述下端开口为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对流口。
[0007]所述直通管道为排油烟通道,所述排油烟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排油烟通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
[0008]所述直通管道为卫生间排气通道,所述卫生间排气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卫生间排气通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
[0009]所述直通管道为消防排烟道,所述消防排烟道在楼房每层楼梯间的墙壁上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消防排烟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
[0010]所述直通管道为下水管道,所述下水管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下水管道通往楼外检查井的横置段上接有三通,在所述三通的上通口接有一段直立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外墙以外的地面上部,构成下水管的下通风口。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楼房内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的下端设置直通或连通的下端开口,构成上述各直通管道的下端对流口,这样就可使原有一端封闭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变换成为上下贯通的对流通路,利用对流效应,就可以形成排气作用良好的楼房直通管道,从而可将厨房内的油烟、卫生间内的异味和楼道内的火灾浓烟快速、直接地排出,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楼房内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等因不能自动排烟所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火灾逃生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烟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楼房,2、直通管道,3、开通口,4、延长段,5、地下室,6、支座,7、下通风口,
8、三通,9、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楼房I内设置有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2,直通管道2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I的楼顶上。本实施例中的直通管道2是设置在厨房位置中的排油烟通道,该排油烟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内预留有开通口 3,在排油烟通道的最底部设有一段连通的延长段4,该延长段4设置在楼房的地下室5内,在楼房一楼的地面楼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口,延长段4的上端口在一楼楼板的连通口的底面与直通管道2相连通,延长段4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6上。支座6可以是与地下室墙壁一体浇注的混凝土板;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的金属架板。在延长段4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7,该下通风口 7S卩为直通管道I的下端开口,也就是楼房排油烟通道的下端对流口。
[0017]实施例2: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楼房I内设置有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2,直通管道2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I的楼顶上。本实施例中的直通管道2是设置在卫生间中的卫生间排气通道,该卫生间排气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 3,在卫生间排气通道的最底部设有一段连通的延长段4,该延长段4设置在楼房的地下室5内,在楼房一楼的地面楼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口,延长段4的上端口在一楼楼板的连通口的底面与直通管道2相连通,延长段4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6上。支座6可以是与地下室墙壁一体浇注的混凝土板;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的金属架板。在延长段4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7,该下通风口7即为直通管道I的下端开口,也就是卫生间排气通道的下端对流口。
[0019]实施例3:
[0020]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楼房I内设置有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2,直通管道2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I的楼顶上。本实施例中的直通管道2是设置在楼房各单元楼梯间中的消防排烟道,该消防排烟道在楼房每层楼梯间的墙壁上预留有开通口 3,在消防排烟道的最底部设有一段连通的延长段4,该延长段4设置在楼房的地下室5内,在楼房一楼的地面楼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口,延长段4的上端口在一楼楼板的连通口的底面与直通管道2相连通,延长段4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6上。支座6可以是与地下室墙壁一体浇注的混凝土板;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地下室墙体上的金属架板。在延长段4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 7,该下通风口 7即为直通管道I的下端开口,也就是楼房消防排烟道的下端对流
□O
[0021]实施例4:
[002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楼房I内设置有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2,直通管道2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I的楼顶上。本实施例中的直通管道2是设置在楼房卫生间中的下水管道,该下水管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 3,作为连接卫生洁具、坐便器和地漏的连通口。在下水管道通往楼外检查井的横置段上接有三通8,在三通8的上通口接有一段直立的延长管9,延长管9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外墙以外的地面上部。延长管9应高于地面约50公分为宜,并且最好是沿楼房的墙根处设置。延长管9的上端口构成与楼房下水管相连通的下通风口 7,该下通风口 7为直通管道2的下端开口,也就是下水管道的下端对流
□O
【主权项】
1.一种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包括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所述直通管道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的楼顶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直通或连通的下端开口,所述下端开口为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对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直通管道为排油烟通道,所述排油烟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排油烟通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直通管道为卫生间排气通道,所述卫生间排气通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卫生间排气通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直通管道为消防排烟道,所述消防排烟道在楼房每层楼梯间的墙壁上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消防排烟道的最底部增设一段延长段,所述延长段设置在楼房地下室内,所述延长段的上端口连接于开设在楼房一楼楼板的通口处,所述延长段的下端连接在由地下室墙壁伸出的支座上,在所述延长段的侧壁开有下通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直通管道为下水管道,所述下水管道在楼房每层住户的卫生间内预留有开通口,在所述下水管道通往楼外检查井的横置段上接有三通,在所述三通的上通口接有一段直立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外墙以外的地面上部,构成下水管的下通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烟气异味自动排空系统,其结构包括贯通楼房各层的直通管道,所述直通管道的上端口开通在楼房的楼顶上,在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直通或连通的下端开口,所述下端开口为所述直通管道的下端对流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楼房内各种直通管道的下端设置直通或连通的下端开口,构成下端对流口,从而可使原有一端封闭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变成上下贯通的对流通路,具有了性能优良的排气作用,可将住户厨房内的油烟、卫生间内的异味和楼道内的火灾浓烟快速、直接地排出,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楼房内的通风管道系统、消防排烟道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等因不能自动排烟所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火灾逃生困难的问题。
【IPC分类】E04F17/02
【公开号】CN205189363
【申请号】CN201521024580
【发明人】赵梦尧, 赵剑
【申请人】赵剑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