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它属于一种用于屋面排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排水不畅,或因雨水口周围防水材料剥落,造成屋面漏水。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用于屋面雨水排水的雨水斗,结构陈旧,不适应新型防水材料及施工方法的要求。
[0003]建筑屋面雨水排水根据排水系统不同一般常用的有重力式雨水斗和虹吸式雨水斗。由于重力式雨水斗和虹吸式雨水斗结构的不同,生产企业往往需要配备两个系列的多种模具,才能生产出相应产品,由于品种繁多,造成库存量大。传统的重力式雨水斗其结构形状一般为喇叭形带有尾管的漏斗。这种雨水斗安装时,防水处理往往采用防水油膏和玻璃纤维布涂覆在漏斗内壁,然后摆放一个平篦子。这种结构一方面由于日光暴晒防水层容易翘起剥落造成屋面漏水,另一方面,平篦子容易被杂物树叶堵塞排水口,造成排水不畅。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雨水斗存在的防水层容易翘起剥落造成屋面漏水和排水口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即可用于重力流、也可用于虹吸式压力流的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包括斗身、压盘、斗帽和尾管,其中:它还包括反涡旋整流器,所述反涡旋整流器由圆环、圆盘和若干导流片构成,圆环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上部,圆盘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中间,若干导流片竖直的设在圆盘的周围且导流片的顶部与圆环的底面连接,反涡旋整流器设在斗身中。
[0006]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斗存在的防水层容易翘起剥落造成屋面漏水和排水口易堵塞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0007]1、可以防止防水材料在日光暴晒下变形剥落造成屋面漏水。
[0008]2、斗帽可以防止树叶杂物堵塞雨水斗排水口。
[0009]3、结构尺寸统一,便于批量生产存货,施工方法一致,工程质量有保障。
[0010]4、具有重力式雨水斗和虹吸式压力流雨水斗双重功能。
[0011]5、零配件互换性好,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涡旋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包括斗身4、压盘2、斗帽I和尾管5,其中:它还包括反涡旋整流器3,所述反涡旋整流器3由圆环31、圆盘32和若干导流片33构成,圆环31设在反涡旋整流器3的上部,圆盘32设在反涡旋整流器3的中间,若干导流片33竖直的设在圆盘32的周围且导流片的顶部与圆环31的底面连接,反涡旋整流器3设在斗身4中;所述斗身4为一个漏斗形形状,斗身4内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带有螺孔的凸台;压盘2为一个环状体,在压盘2环状体的上表面上设有间断凸环,在压盘2环状体的内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与斗身螺孔凸台相对应的带缺口翅片;斗帽I为一个带有格栅的半球状体;斗身4与尾管5螺纹连接,尾管5与雨水排水管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先将反涡旋整流器3放在斗身4中,螺杆8穿过压盘2带缺口翅片旋入斗身4凸台螺孔内,垫圈7设在带缺口翅片上且装在螺杆8上,斗身4上盘面与压盘2下平面之间铺设防水卷材,然后旋紧螺杆上的螺母6,使压盘2和斗身4将防水卷材紧紧夹住压紧。斗帽I放置在压盘2上面间断凸环内。
【主权项】
1.一种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包括斗身、压盘、斗帽和尾管,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反涡旋整流器,所述反涡旋整流器由圆环、圆盘和若干导流片构成,圆环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上部,圆盘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中间,若干导流片竖直的设在圆盘的周围且导流片的顶部与圆环的底面连接,反涡旋整流器设在斗身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它属于一种用于屋面排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的雨水斗存在的防水层容易翘起剥落造成屋面漏水和排水口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屋面排水用雨水斗,包括斗身、压盘、斗帽和尾管,其中:它还包括反涡旋整流器,所述反涡旋整流器由圆环、圆盘和若干导流片构成,圆环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上部,圆盘设在反涡旋整流器的中间,若干导流片竖直的设在圆盘的周围且导流片的顶部与圆环的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尺寸统一、便于批量生产存货、施工方法一致、工程质量有保障和具有重力式雨水斗和虹吸式压力流雨水斗双重功能、零配件互换性好、便于维修更换的优点。
【IPC分类】E04D13-04
【公开号】CN204435693
【申请号】CN201420844275
【发明人】吴克建, 任少龙
【申请人】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