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0718253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该下沉式广场包括平铺在基坑底部的基础垫层、搭设在基础垫层上的雨水收集结构和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上的雨水下渗结构,雨水收集结构内设置有出水井,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且其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雨水下渗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布设的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基坑开挖;二、基础垫层施工;三、雨水收集结构施工;四、雨水下渗结构施工;五、后续施工。本发明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雨水进行过滤与收集,并形成整体式雨水下渗及收集广场,能有效解决下沉式广场的排水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下沉式广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下沉式广场(Sunkenplaza)是一种城市休闲广场,它是一个围合式的开敞公共空间,下沉式广场的整体或局部下沉于周围环境,它与地面广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围合感、平面形态、地面设计和安全性等方面。下沉式广场现已称为高密度中心城市开放空间的制作手法之一。由于下沉式广场的整体或局部下沉于周围环境,因而下沉式广场的排水问题至关重要。现如今,对下沉式广场的排水结构进行施工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规范的施工方法可供遵循,实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随意、施工成型的排水结构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现有下沉式广场通常仅是在广场内设置多个排水通道,主要靠排水通道进行排水,排水效果受限于排水通道的数量、位置和排水能力,一旦排水通道数量不足、位置设计不合理或者出现堵塞情形,尤其出现强降雨天气时,排水效果则大受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雨水进行过滤、沉淀与收集,以便后续使用,同时形成一个整体式雨水下渗及收集广场,能有效解决下沉式广场的排水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铺在下沉式广场的基坑底部的基础垫层、搭设在所述基础垫层上的雨水收集结构和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上的雨水下渗结构,所述雨水收集结构为对经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下渗的雨水进行沉淀与收集的沉淀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内设置有出水井,所述出水井上部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所述出水井内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所述植被缓冲带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植被缓冲带的高度为I OOmm?150mm ;
[0005]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内端插入至雨水收集结构内,所述溢流管的外端伸入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包括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上的过滤层、平铺在过滤层上的中砂层、平铺在中砂层上的碎石层、平铺在碎石层上的粗砂层和平铺在粗砂层上的滤板,所述过滤层为土工布。
[0006]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出水管连接的雨水回收管道和与进水管连接的补水管。
[0007]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由下至上进行布设,所述过滤层和中砂层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均与雨水收集结构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相同;所述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的平面形状均与雨水收集结构的平面形状相同,所述滤板的平面尺寸小于粗砂层的平面尺寸,所述粗砂层的平面尺寸小于碎石层的平面尺寸;
[0008]所述出水井上部经过滤层和中砂层后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
[0009]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基础垫层包括平铺在所述基坑底部的灰土层、平铺在灰土层上的混凝土垫层和浇筑于混凝土垫层上的钢筋混凝土层。
[0010]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灰土层的层厚为250mm?350mm,所述混凝土垫层为C20混凝土垫层且其厚度为80 mm?120 m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为C25钢筋混凝土层且其厚度为150mm?250mm。
[0011]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的底部和四周外侧均包覆有一层防渗层。
[0012]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防渗层为一层隔水膜,所述隔水膜的内侧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土工布。
[0013]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中砂层的层厚为150mm?250mm,所述碎石层和粗砂层的层厚均为80mm?120mm,所述滤板的层厚为50mm?70mm。
[0014]上述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是:所述出水井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污管;
[0015]所述出水管和排水管均由上至下伸入至出水井的内侧底部;所述排水管上装有排水栗,所述出水管上装有出水栗;
[0016]所述排水栗和出水栗均为由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控制的电动栗;所述出水井内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连接。
[0017]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下沉式广场的基坑进行开挖;
[0019]步骤二、基础垫层施工:步骤一中所述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所述基坑底部平铺所述基础垫层;
[0020]步骤三、雨水收集结构施工:在所述基础垫层上搭设雨水收集结构,并在雨水收集结构内设置出水井,同时在雨水收集结构上部设置溢流管;
[0021]步骤四、雨水下渗结构施工:在雨水收集结构上由下至上施工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完成所述雨水下渗结构的施工过程;
[0022]步骤五、后续施工:在步骤一中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并在步骤二中所述出水井内安装出水管和进水管。
[00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所采用的下沉式广场结构简单且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0025]2、所采用的下沉式广场结构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包括平铺在下沉式广场的基坑底部的基础垫层、搭设在基础垫层上的雨水收集结构和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上的雨水下渗结构,雨水下渗结构、雨水收集结构和基础垫层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0026]3、雨水下渗结构的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实用价值高,该雨水下渗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布设的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能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并使过滤后雨水能直接、快速进入雨水收集结构。
[0027]4、雨水下渗结构中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的结构和尺寸均设计合理,雨水下渗结构中过滤层和中砂层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均与雨水收集结构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相同,雨水下渗结构中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的平面形状均与雨水收集结构的平面形状相同,滤板的平面尺寸小于粗砂层的平面尺寸,粗砂层的平面尺寸小于碎石层的平面尺寸。雨水下渗结构中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均为过滤层,上述结构和尺寸限定具有以下效果:第一、下层过滤层外边缘更大,使上层过滤层过滤后的雨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向外下渗,从而使上层过滤层过滤后的雨水能简便、快速进入下层过滤层进行过滤,能进一步提高雨水下渗速度;第二、防止出现因下层过滤层的过滤速度慢于上层过滤层的过滤速度造成的积水问题;第三、避免因上层过滤层部分区域堵塞造成的雨水下渗缓慢的问题;第四、施工简便,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第五、各过滤层后期更换简便,上一过滤层的更换不会对下一过滤层造成任何影响。
[0028]5、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该雨水收集结构与雨水下渗结构配合使用,雨水收集结构与雨水下渗结构中过滤层、中砂层、碎石层、粗砂层和滤板的结构和尺寸均设计合理,形成一个能实现雨水快速过滤、大面积整体下渗、直接收集等效果的雨水下渗至收集体系,该雨水下渗至收集体系的使用过程不会对周侧土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整体结构稳定,并且能有效保证雨水下渗及收集效果。
[0029]6、所采用的下沉式广场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将周边区域的雨水汇入植被缓冲带进行径流,在低点设置该下沉式广场,具有以下效果:第一、能为游客提供格各样的活动器材、游乐设施及休息场所;第二、整个广场具有透水功能,并且具有雨水收集及蓄水功能;第三、降雨时周边区域雨水汇入植被缓冲带形成径流,流入下沉式广场后储存渗透,最终将雨水下渗过滤后储存在雨水收集结构内,超量雨水进行溢流;第四、在降雨结束后可将雨水收集结构内储存的雨水直接用为绿化浇洒、广场清洗、保洁用水;在第二次降雨来临之前将雨水收集结构内部的水排空,雨水回用、排空采用自动化控制。在整个降雨过程中,采用该下沉式广场可实现区域内雨水零外排,从而减小市政管网压力、控制雨水的污染、节约用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雨水收集结构的大小由汇水区域的面积和植被缓冲带的大小等参数进行确定。
[0030]整个下沉式广场具有透水功能,将雨水过滤下渗后储存在雨水收集结构内,雨水收集结构的顶部透水且其底面和四周均不透水,雨水收集结构的承重能力为40吨/平米以上;雨水收集结构下方设置基础垫层,且雨水收集结构设置雨水下渗结构。雨水下渗结构的上方周侧设置植被缓冲带,植被缓冲带从外到内做坡,将雨水引入处于凹处的下沉式广场,能实现有效蓄水厚度10mm以上,尤其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
[0031]通常情况下,下沉式广场作为老少皆宜的活动中心使用;下雨时,植被缓冲带可滞留部分雨水;除植被缓冲带可控制大量的雨水径流外,流入下沉式广场中部的雨水通过雨水下渗结构中的各过滤层过滤后迅速渗透进入雨水收集结构进行贮存,实现雨水不外排,降低了管网的压力,缓解了城市内涝;同时,雨水经过雨水下渗结构中多层介质的过滤,可实现生化需氧量(BOD5)去除率98%、悬浮固体(SS)去除率94%、氨氮(NH3-N)去除率94%的过滤效果,不下雨时可将贮存的净化雨水回用灌溉绿地、冲洗道路,节约水资源;贮存的雨水经长期蒸发,可降低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0032]7、所采用的下沉式广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泛,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能加大雨水的径流控制与水质控制,提高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同时可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0033]8、所采用的下沉式广场施工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下沉式广场的施工过程,并且能有效保证下沉式广场的施工质量。
[0034]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雨水进行过滤、沉淀与收集,以便后续使用,同时形成一个整体式雨水下渗及收集广场,能有效解决下沉式广场的排水问题。
[003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发明下沉式广场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发明对下沉式广场进行施工的方法流程框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 一防渗层;2—雨水收集结构;3—出水井;
[0040]4一出水管;5—进水管;6—过滤层;
[0041 ] 7 一中砂层;8—碎石层;9 一粗砂层;
[0042]10—滤板;11一溢流管;12—雨水回收管道;
[0043]13一补水管;14一灰土层;15—混凝土垫层;
[0044]16—钢筋混凝土层; 17—排水管;18—排污管;
[0045]19 一排水栗;20—出水栗;21—植被缓冲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如图1所示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包括平铺在下沉式广场的基坑底部的基础垫层、搭设在所述基础垫层上的雨水收集结构2和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的雨水下渗结构,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为对经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下渗的雨水进行沉淀与收集的沉淀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内设置有出水井3,所述出水井3上部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5;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21,所述植被缓冲带21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植被缓冲带21的高度为I OOmm?I50mm;
[0047]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的内端插入至雨水收集结构2内,所述溢流管11的外端伸入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包括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的过滤层6、平铺在过滤层6上的中砂层7、平铺在中砂层7上的碎石层8、平铺在碎石层8上的粗砂层9和平铺在粗砂层9上的滤板10,所述过滤层6为土工布。
[0048I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出水管4连接的雨水回收管道12和与进水管5连接的补水管13。这样,通过补水管13和与补水管13连接的进水管5直接、快速向雨水收集结构2内注水。
[0049]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内贮存的雨水经长期蒸发,可降低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0050]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由下至上进行布设,所述过滤层6和中砂层7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相同;所述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的平面形状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平面形状相同,所述滤板10的平面尺寸小于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所述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小于碎石层8的平面尺寸;
[0051]所述出水井3上部经过滤层6和中砂层7后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
[0052]其中,所述平面形状为上表面形状,所述平面尺寸包括长度和宽度。
[0053]所述过滤层6和中砂层7的平面尺寸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平面尺寸相同,是指过滤层6和中砂层7的长度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长度相同且过滤层6和中砂层7的宽度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滤板10的平面尺寸小于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是指滤板10的长度小于粗砂层9的长度且滤板10的宽度小于粗砂层9的宽度;所述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小于碎石层8的平面尺寸,是指粗砂层9的长度小于碎石层8的长度且粗砂层9的宽度小于碎石层8的宽度。
[0054]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均位于过滤层6的正上方。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垫层包括平铺在所述基坑底部的灰土层14、平铺在灰土层14上的混凝土垫层15和浇筑于混凝土垫层15上的钢筋混凝土层16。因而,所述基础垫层的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能为雨水收集结构2和所述雨水下渗结构提供一个稳固基础。
[0056]所述灰土层14的层厚为250mm?350mm,所述混凝土垫层15为C20混凝土垫层且其厚度为80mm?12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6为C25钢筋混凝土层且其厚度为150mm?250mm。
[0057]本实施例中,所述灰土层14的层厚为300mm,所述混凝土垫层15的厚度为1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6的厚度为200mm。
[0058]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灰土层14、混凝土垫层15和钢筋混凝土层16的层厚分别进行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灰土层14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并且,所述灰土层14为三七灰土层。
[0059]本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的底部和四周外侧均包覆有一层防渗层I。
[0060]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防渗层I,能有效防止雨水收集结构2内收集的水向底部和四周外侧渗出,一方面起到防止水资源浪费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有效保证所施工成型下沉式广场的地基稳固性。
[0061]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渗层I为一层隔水膜,所述隔水膜的内侧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土工布。所述防渗层I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防渗效果好,并且更换简便。
[0062]实际施工时,所述中砂层7的层厚为150mm?250_,所述碎石层8和粗砂层9的层厚均为80mm?120mm,所述滤板1的层厚为50mm?70mm。
[0063]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砂层7的层厚为200mm,所述碎石层8和粗砂层9的层厚均为100mm,所述滤板10的层厚为60_。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的层厚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0064]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排水管17,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排水管17连接的排污管18 ;
[0065]所述出水管4和排水管17均由上至下伸入至出水井3的内侧底部;所述排水管17上装有排水栗19,所述出水管4上装有出水栗20;
[0066]所述排水栗19和出水栗20均为由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控制的电动栗;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连接。
[0067]实际使用时,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为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并使过滤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结构2的下渗结构,由于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为该下沉式广场的上层结构,面积大且没有任何阻挡,雨水经大面积的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后能直接、快速进入雨水收集结构2,能有效防止积水现象,同时能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实用价值高。
[0068]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布设的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由上至下形成复合型过滤结构,过滤效果好,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同时,雨水下渗至直接进入雨水收集结构2进行收集,能有效防止地基沉降,尤其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能有效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无需在地面上再开设排水渠道,省工省时,能大幅降低施工成本,并且使广场上部结构更佳美观,视觉效果更佳,同时能避免因开设排水渠道带来的影响正常通行、后期维修成本高、易出现堵塞、排水不及时易出现积水隐患等问题。
[0069]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拼装简单、施工方便且整体结构不受限,能拼装而成不同形状和结构。同时,在雨水收集结构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11,溢流管11的布设位置合理且施工简便,只需插装入雨水收集结构2上部即可。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溢流管11将使雨水收集结构2内水位不会超出预设的上限水位,能将雨水收集结构2内的多余水迅速排除,能有效解决雨水收集结构2内所收集水过多带来的诸多问题。
[0070]所述雨水下渗结构、雨水收集结构2和所述基础垫层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对雨水进行过滤并使雨水直接、快速下渗至雨水收集结构2,通过雨水收集结构2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与出水井3内设置的出水管4和进水管5相配合,能对雨水收集结构2内收集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并能向雨水收集结构2内注水进行沉淀、存放,使用方式灵活且使用效果好。
[0071]同时,由于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布设的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并且雨水收集结构2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因而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与雨水收集结构2后期更换简便,更换成本低。
[0072]如图2所示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下沉式广场的基坑进行开挖;
[0074]步骤二、基础垫层施工:步骤一中所述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所述基坑底部平铺所述基础垫层;
[0075]步骤三、雨水收集结构施工:在所述基础垫层上搭设雨水收集结构2,并在雨水收集结构2内设置出水井3,同时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部设置溢流管11;
[0076]步骤四、雨水下渗结构施工: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由下至上施工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完成所述雨水下渗结构的施工过程;
[0077]步骤五、后续施工:在步骤一中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21,并在步骤二中所述出水井3内安装出水管4和进水管5。
[0078]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所述基础垫层上搭设雨水收集结构2之前,先采用数据处理器且调用三维建模软件对雨水收集结构2的结构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雨水收集结构2中各PP雨水收集模块的结构、尺寸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确定。
[0079]步骤二中在所述基础垫层上搭设雨水收集结构2时,根据预先确定的雨水收集结构2中各PP雨水收集模块的结构、尺寸和布设位置,对雨水收集结构2进行搭设。这样,不仅施工简便、快速,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有效保证雨水收集结构2的成型质量。
[008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铺在下沉式广场的基坑底部的基础垫层、搭设在所述基础垫层上的雨水收集结构(2)和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的雨水下渗结构,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为对经所述雨水下渗结构下渗的雨水进行沉淀与收集的沉淀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内设置有出水井(3),所述出水井(3)上部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5);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21),所述植被缓冲带(21)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植被缓冲带(21)的高度为10mm?150mm; 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由多块PP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的内端插入至雨水收集结构(2)内,所述溢流管(I I)的外端伸入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所述雨水下渗结构包括平铺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的过滤层(6)、平铺在过滤层(6)上的中砂层(7)、平铺在中砂层(7)上的碎石层(8)、平铺在碎石层(8)上的粗砂层(9)和平铺在粗砂层(9)上的滤板(10),所述过滤层(6)为土工布。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出水管(4)连接的雨水回收管道(12)和与进水管(5)连接的补水管(1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由下至上进行布设,所述过滤层(6)和中砂层(7)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尺寸相同;所述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的平面形状均与雨水收集结构(2)的平面形状相同,所述滤板(10)的平面尺寸小于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所述粗砂层(9)的平面尺寸小于碎石层(8)的平面尺寸; 所述出水井(3)上部经过滤层(6)和中砂层(7)后伸出至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外侧。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垫层包括平铺在所述基坑底部的灰土层(14)、平铺在灰土层(14)上的混凝土垫层(15)和浇筑于混凝土垫层(15)上的钢筋混凝土层(16)。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土层(14)的层厚为250mm?350mm,所述混凝土垫层(15)为C20混凝土垫层且其厚度为80mm?12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6)为C25钢筋混凝土层且其厚度为150mm?250mm。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的底部和四周外侧均包覆有一层防渗层(I)。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I)为一层隔水膜,所述隔水膜的内侧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土工布。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砂层(7)的层厚为150mm?250mm,所述碎石层(8)和粗砂层(9)的层厚均为80mm?120mm,所述滤板(10)的层厚为50mm?70mm。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排水管(17),所述基坑外侧的土体内设置有与排水管(17)连接的排污管(18); 所述出水管(4)和排水管(17)均由上至下伸入至出水井(3)的内侧底部;所述排水管(17)上装有排水栗(19),所述出水管(4)上装有出水栗(20); 所述排水栗(19)和出水栗(20)均为由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控制的电动栗;所述出水井(3)内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连接。10.—种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下沉式广场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下沉式广场的基坑进行开挖; 步骤二、基础垫层施工:步骤一中所述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所述基坑底部平铺所述基础垫层; 步骤三、雨水收集结构施工:在所述基础垫层上搭设雨水收集结构(2),并在雨水收集结构(2)内设置出水井(3),同时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部设置溢流管(11); 步骤四、雨水下渗结构施工:在雨水收集结构(2)上由下至上施工过滤层(6)、中砂层(7)、碎石层(8)、粗砂层(9)和滤板(10),完成所述雨水下渗结构的施工过程; 步骤五、后续施工:在步骤一中所述基坑的上部四周外侧设置有植被缓冲带(21),并在步骤二中所述出水井(3)内安装出水管(4)和进水管(5)。
【文档编号】E03F5/10GK106088684SQ20161064320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8日 公开号201610643204.6, CN 106088684 A, CN 106088684A, CN 201610643204, CN-A-106088684, CN106088684 A, CN106088684A, CN201610643204, CN201610643204.6
【发明人】宋盼, 马龙生
【申请人】陕西昊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