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适用于建筑领域。包括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后浇铸混凝土层构成;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包括两侧设有翼缘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底板,蜂窝孔压型钢板为波形薄钢板,蜂窝孔压型钢板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镂空孔洞,蜂窝孔压型钢板的下翼缘和混凝土底板浇筑构成一体,蜂窝孔压型钢板的下翼缘超出混凝土底板边缘,在拼接位置的混凝土底板两侧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坡口。其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简单、无需支模的特点,有效解决叠合楼板的拼接问题;穿过压型钢板的孔洞布置横向钢筋,可以实现双向楼板的结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层高度,减少自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
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叠合楼板,尤其是一种建筑领域中使用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0002]叠合楼板具有施工快速、免支模、工厂预制、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整体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是一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楼板形式。
[0003]在现有叠合楼板中,主要分为普通平板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以及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0004]普通平板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通常预制底板较厚、自重较大,跨度小。跨度较大时设置临时支撑。预制底板多为设置预应力钢筋,制作工艺复杂,且易发生反拱现象。
[0005]为解决此问题,多在预制底板上加设几道混凝土肋,即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但这种楼板自重仍较大。通过在肋上开洞再布置横向钢筋可形成双向板。但设置预应力的方向和横向布置普通钢筋的方向,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异较大,很难达到现浇双向楼板的受力特点,对于楼板的整体抗震不利。且在肋上开孔比较困难。
[0006]钢筋桁架楼板在实际应用当中一般跨度较小,若増大跨度,则要求增加桁架高度,导致叠合楼板的厚度较大,整体造价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重轻,免拆底模,整体性好,受力合理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它包括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后浇铸混凝土层构成;
[0009]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包括两侧设有翼缘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底板,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为弯折成“几”字形的波形薄钢板,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两侧均设有下翼缘,蜂窝孔压型钢板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镂空孔洞,蜂窝孔压型钢板的下翼缘和混凝土底板浇筑构成一体,蜂窝孔压型钢板的下翼缘超出混凝土底板边缘一段距离,在拼接位置的混凝土底板两侧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坡口 ;
[0010]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两侧超出混凝土底板边缘的下翼缘部分相互拼合固定,使混凝土底板两侧边缘的坡口紧挨;
[0011]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的镂空孔洞中设有多根贯穿所有蜂窝孔压型钢板的横向钢筋,从而增加多个连接在一起的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中多个拼接的蜂窝孔压型钢板的整体性;
[0012]所述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处上包裹有与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上方混凝土层找平的混凝土。
[0013]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的下翼缘距底板距离不小于混凝土底板的厚度;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的镂空孔洞为六边形孔、圆孔或其他孔型,所开镂空孔洞宜按照蜂窝状均匀排布设置,同时为了保证能正常穿过横向钢筋和管线,在蜂窝孔压型钢板压制成型时应保证所有镂空孔洞相对应;所述横向钢筋根据需要,间距穿过蜂窝孔压型钢板的镂空孔洞,横向均匀布置;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超出混凝土底板边缘的下翼缘部分通过卡扣或者铁丝相互拼合固定。
[0014]有益效果:
[0015](I)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采用工厂预制生产,可现场吊装拼接,施工方便,极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减少了现场环境污染;
[0016](2)预制底板可作为楼板的底模,减少模板的布设和拆除。压型钢板可起到受力钢筋的作用,减少了现场布设钢筋工作;
[0017](3)蜂窝压型钢板采上规律开有多个开孔,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同时能够使混凝土和钢板有效粘结在一起,极大减少钢材用量;
[0018](4)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通过蜂窝孔压型钢板有效叠合成整体,增强了楼板的叠合效果;
[0019](5)由于蜂窝压型钢板完全被混凝土包裹,可减少对蜂窝压型钢板的抗腐蚀、耐火的考虑;
[0020](6)预制底板拼接处通过蜂窝孔压型钢板外伸的下翼缘上下拼合即钢板上的孔相互对应后通过后浇混凝土粘结成一体,实现楼板的有效拼接,防止预制底板拼接处开裂。
[0021](7)蜂窝压型钢板可以为预制混凝土底板提供抗弯刚度,减小预制板的厚度,从而减轻预制板自重;
[0022](8)穿过蜂窝压型钢板的孔洞布置横向钢筋,可以实现双向楼板的结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层高度,减轻自重,增加有效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的俯视图
[0025]图3是本发明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的拼接俯视图
[0026]图4是本发明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的拼接正视图
[0027]图中:1-蜂窝孔压型钢板,2-混凝土底板,3-横向钢筋,4-镂空孔洞,5-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它包括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后浇铸混凝土层5构成;
[0030]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包括两侧设有翼缘的蜂窝孔压型钢板I和混凝土底板2,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为弯折成“几”字形的波形薄钢板,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两侧均设有下翼缘,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距底板距离不小于混凝土底板2的厚度,蜂窝孔压型钢板I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镂空孔洞4,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为六边形孔、圆孔或其他孔型,所开镂空孔洞宜按照蜂窝状均匀排布设置,同时为了保证能正常穿过横向钢筋和管线,在蜂窝孔压型钢板I压制成型时应保证所有镂空孔洞4相对应;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和混凝土底板2浇筑构成一体,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一段距离,在拼接位置的混凝土底板2两侧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坡口;
[0031]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两侧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的下翼缘部分相互拼合固定,使混凝土底板2两侧边缘的坡口紧挨,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的下翼缘部分通过卡扣或者铁丝相互拼合固定;
[0032]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中设有多根贯穿所有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横向钢筋3,横向钢筋4根据需要,间距穿过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横向均匀布置,有效增加多个连接在一起的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中多个拼接的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整体性;
[0033]所述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处上包裹有与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上方混凝土层5找平的混凝土。
[0034]施工时,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由蜂窝压型钢板I和混凝土底板2浇筑在一起所构成的,作为楼板施工时的模板,待楼板拼接完成后,穿过压型钢板的孔洞4布置横向钢筋3,再整体浇筑形成叠合板。
[0035]进一步,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可根据需要在混凝土底板中预埋纵向钢筋,以增强楼板的抗弯能力。
【主权项】
1.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后浇铸混凝土层(5)构成; 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包括两侧设有翼缘的蜂窝孔压型钢板(I)和混凝土底板(2),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为弯折成“几”字形的波形薄钢板,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两侧均设有下翼缘,蜂窝孔压型钢板(I)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镂空孔洞(4),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和混凝土底板(2)浇筑构成一体,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一段距离,在拼接位置的混凝土底板(2)两侧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坡P; 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两侧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的下翼缘部分相互拼合固定,使混凝土底板(2)两侧边缘的坡口紧挨; 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中设有多根贯穿所有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横向钢筋(3),从而增加多个连接在一起的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中多个拼接的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整体性; 所述多个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拼合处上包裹有与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上方混凝土层(5)找平的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下翼缘距底板距离不小于混凝土底板(2)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为六边形孔、圆孔或其他孔型,所开镂空孔洞宜按照蜂窝状均匀排布设置,同时为了保证能正常穿过横向钢筋和管线,在蜂窝孔压型钢板(I)压制成型时应保证所有镂空孔洞(4)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4)根据需要,间距穿过蜂窝孔压型钢板(I)的镂空孔洞(4),横向均匀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压型钢板-混凝土预制底板超出混凝土底板(2)边缘的下翼缘部分通过卡扣或者铁丝相互拼合固定。
【文档编号】E04B5/38GK106049732SQ201610563515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5日
【发明人】夏军武, 谭永超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