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将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叠合楼板、叠合式预制空调板和预制楼梯运输至施工现场;对首层预制内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对首层预制空调板、飘窗及造型底板进行吊装、校正、固定;对首层预制外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对首层预制飘窗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对首层叠合层钢筋进行绑扎;对首层底梁、叠合板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对首层现浇柱及飘窗构件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对首层外侧造型进行预制构件安装;进行上层叠合板安装;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顶层。本发明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装配的严密性,同时缩短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专利说明】
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是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建造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结构体系。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但其耗费钢材和资金较多,不适合小型建筑使用。现有的小型建筑多为砌块承重结构,施工速度慢,相对工期长,整体性差,保温差是砌块承重结构的弊病。同时现有的装配式施工时的误差控制较难(主要体现在墙板的平面偏差、标高偏差和垂直度偏差的控制和调节)支撑性能及稳定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对施工质量上的要求,此外校正方法过于繁琐复杂,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装配的严密性,同时缩短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0004]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叠合楼板、叠合式预制空调板和预制楼梯运输至施工现场;
第二步,对首层预制内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三步,对首层预制空调板、飘窗及造型底板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四步,对首层预制外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五步,对首层预制飘窗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六步,对首层叠合层钢筋进行绑扎;
第七步,对首层底梁、叠合板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
第八步,对首层现浇柱及飘窗构件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
第九步,对首层外侧造型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第十步,进行上层叠合板安装;
重复上述第一?十步的步骤,直至顶层。
[0005]进一步的,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在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校正时涉及校正调整组件,所述校正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支座、固定螺杆和调整螺杆,调整支座下部通过固定螺杆设置在预制叠合楼板上,调整螺杆的杆身穿于调整支座靠近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一侧,且调整螺杆的端部抵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的内壁上。
[0006]进一步的,在对首层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吊装后需进行支撑安装,所述支撑安装涉及临时支撑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临时支撑采用竖向槽钢支撑,竖向槽钢固定在首层现浇剪力墙和上层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之间,并通过预埋螺栓进行固定;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内墙支撑组件和外墙支撑组件,所述外墙外侧支撑组件为槽钢一,槽钢一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外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外墙支撑不少于两根;内墙支撑组件为槽钢二,槽钢二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内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内墙支撑不少于两根。
[0007]进一步的,在对二层及以上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内侧进行安装时采用斜支撑杆固定,斜支撑杆底部固定在叠合板上,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安装就位后立即安装斜支撑杆,并用耳板、螺栓将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及现浇板上预埋的螺栓连接件上;每面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采用的斜支撑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外墙的内侧面,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内墙的两侧,斜支撑杆与楼板面的夹角在45° -60°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校正涉及相邻墙体连接临时固定装置,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横梁两端的螺栓孔内设有螺杆,螺杆下端与固定夹片相连接,固定夹片下部设有夹板,固定夹片上部设有凹槽,凹槽与活动夹片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通过第一螺母与横梁相连接,螺杆通过第二螺母与固定夹片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在设有凹槽的固定夹片端部设有挡块。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夹片通过通孔套装在凹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数量设有若干个。
[0013]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装配的严密性,同时缩短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的校正调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的相邻墙体连接的临时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图2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图2中固定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图2中活动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装配式环筋扣合砼剪力墙体系的工艺原理为:将剪力墙结构的竖向构件拆分为“一字型”预制构件,楼层墙体采用“L型”、“T型”、“十字形”现浇节点连接,上下层墙体采用“一字型”现浇节点连接,水平构件采用叠合梁板形式,构件通过现浇节点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本体系特点为:在不影响建筑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产业化程度,仍然符合结构设计服从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构件均为“一”字形,制作、运输方便;连接方式单一,便于工人掌握和熟练操作。
本发明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叠合楼板、叠合式预制空调板和预制楼梯运输至施工现场;
第二步,对首层预制内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三步,对首层预制空调板、飘窗及造型底板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四步,对首层预制外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五步,对首层预制飘窗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六步,对首层叠合层钢筋进行绑扎;
第七步,对首层底梁、叠合板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
第八步,对首层现浇柱及飘窗构件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其中包括预制楼梯的安装; 第九步,对首层外侧造型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第十步,进行上层叠合板安装;
重复上述第一?十步的步骤,直至顶层。
[0022]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对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进行吊装的工艺流程是:挂钩、检查构件水平—安装、就位—调整固定—取钩。具体地,用鸭嘴口勾住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上口预埋的球头螺栓,塔吊缓缓起勾,待墙体被调至安装位置上部300cm时,安装工人辅助预制夕卜墙和预制内墙就位。将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两侧的水平U型钢筋套住后浇竖向节点的纵向钢筋,同时将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的下部竖向外露U型钢筋与对应下层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上部外露U型钢筋交错扣合就位,然后将斜支撑杆安装于预制内墙的两侧和预制外墙的内侧,用于墙体的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完毕后,在上下层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连接部位的U型钢筋内出入4根水平钢筋,并用扎丝将水平钢筋固定于U型钢筋四角处,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安装完毕。
[0023]如图1所示,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在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校正时涉及校正调整组件,所述校正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支座1、固定螺杆13和调整螺杆3,调整支座I下部通过固定螺杆13设置在预制叠合楼板上,调整螺杆3的杆身穿于调整支座I靠近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一侧,且调整螺杆3的端部抵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的内壁上。所述调整支座I及调整螺杆3主要用作墙板的水平调节,若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墙板下口平面位置与下层墙板的上口不一致时,应以后者为准,且在保证垂直度的情况下,尽量使外观保持一致。调节标高必须以墙板上的标高及水平控制线作为控制的重点。
[0024]其中在对首层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吊装后需进行支撑安装,所述支撑安装涉及临时支撑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临时支撑采用竖向槽钢支撑,竖向槽钢固定在首层现浇剪力墙和上层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之间,并通过预埋螺栓进行固定,临时支撑设置在首层现浇剪力墙和上层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的两侧,用于固定上层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的底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内墙支撑组件和外墙支撑组件,所述外墙外侧支撑组件为槽钢一,槽钢一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外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外墙支撑不少于两根;内墙支撑组件为槽钢二,槽钢二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内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内墙支撑不少于两根。在槽钢二穿楼板位置在楼板上预留洞口,便于槽钢二的重复利用。
[0025]其中在对二层及以上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内侧进行安装时采用斜支撑杆固定,斜支撑杆底部固定在叠合板上,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安装就位后立即安装斜支撑杆。施工时,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及现浇板的中部预埋螺母,预埋螺母通过螺栓与耳板固定连接,通过螺栓将斜支撑杆与耳板相铰接,可以调节斜支撑杆与楼板的夹角。斜支撑杆是可调节的斜支撑杆,其上设有调节其伸长量的调节结构,可以调节斜支撑杆的杆的伸长量,然后利用螺钉进行固定。每面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采用的斜支撑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预制外墙临时支撑安装在预制外墙的内侧面,预制内墙临时支撑安装在预制内墙的两侧,斜支撑杆与楼板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利用斜支撑杆的调节结构对墙板顶部的水平位移的调节来控制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并用2m靠尺检查墙体垂直度,保证墙板的垂直度满足要求。为了防止外墙向外倾倒,在预制外墙外侧、上层墙体及下层墙体顶侧预埋有内丝埋件,用螺栓将[10钢板垂直固定,下侧墙固定长度为层高1/3,上侧墙为层高的1/2,将上下两块剪力墙固定在一起。
[0026]其中所述的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校正涉及相邻墙体连接安装夹具,为了更好的确定和校正剪力墙墙体的准确位置,操作人员在相邻墙体安装时,可以采用预先加工好的临时固定装置控制相邻墙体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最大程度地控制墙体的安装质量。
[0027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横梁12,横梁12由方钢制成,长度一般选择I米,也可以根据施工中预制外墙、预制内墙墙之间的距离选择不同长度的横梁。横梁12的两端设有螺栓孔7,螺栓孔7之间的距离为50mm。横梁12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7,横梁12两端的一个螺栓孔7与螺杆13相连接,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调节两个螺杆13之间的距离。螺杆13下端与固定夹片14相连接,固定夹片14下部设有夹板11,固定夹片14上部设有凹槽8,凹槽8与活动夹片4相连接。固定夹片14为L形的结构,包括水平部和夹板11,水平部与螺杆13相连接,夹板11与水平部相垂直,水平部的另一端设有等间距的凹槽8,设有凹槽8的长度占水平部的一半,螺杆13安装在没有凹槽的水平部。活动夹片4通过通孔10与凹槽8相连接,通孔10与凹槽8相匹配,可以将活动夹片4卡接在凹槽8内,实现了对活动夹片4的限位,夹板11和活动夹片4组成夹持的两端,实现对预制外墙或预制内墙墙的夹持。固定夹片14的水平部的宽度为50mm,通孔10的宽度比50mm稍大。凹槽8的数量设有若干个,根据墙体的厚度不同,可以调节活动夹片4的通孔10位于不同的凹槽8中,实现活动夹片4与夹板11之间距离的调节。两个固定夹片14相对设置,方便在相邻墙体之间同时对两个预制墙体进行固定。根据预制外墙、预制内墙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螺杆13在不同的螺栓孔7中,可以调节两个螺杆13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两个固定夹片14之间的距离。螺杆13可以在横梁12上转动,调节两个固定夹片14之间的角度,从而固定夹片14和活动夹片4可以实现相互垂直设置的预制外墙、预制内墙墙之间进行临时固定,临时固定装置实现了预制外墙与预制内墙墙上部的连接,从而使预制内墙墙对预制外墙进行临时固定。临时固定装置作为辅助手段加固,在预制内墙墙稳定的情况下,保持预制外墙的稳定。
[0028]螺杆13通过第一螺母5与横梁12相连接,螺杆13通过第二螺母6与固定夹片14相连接。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6实现了螺杆13与横梁12、固定夹片14的连接,通过两个固定夹片14实现墙体之间的连接。同时,通过横梁12上的螺栓孔7可以调节两个固定夹片14之间的距离。在固定夹片14的凹槽8端部设有挡块9,挡块9可以防止活动夹片4在移动中从凹槽8中滑出后从固定夹片14上掉落。
[0029]由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形成的四周围护闭合或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形成“L”、“T”型接头结合的墙体找正完成后,根据相邻墙体之间的距离调节螺杆13在上部在横梁12上螺栓孔7的位置,将两个螺杆13之间的距离调整为相邻墙体之间的距离。然后,在相邻墙体上部安装固定夹片14,然后利用活动夹片4和凹槽8的配合将相连墙体进行固定。临时固定装置将两块剪力墙锁死,形成三角稳定结构,保证了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之间的稳定结构。同时,临时固定装置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再次利用,节约了成本。
[0030]在步骤七和十中对叠合板的吊装和安装的施工方法是:
1、叠合板吊装时设置6-8个吊装点,吊装点利用叠合板内预埋吊环或钢筋桁架上腹筋及腰筋焊接点,吊点在顶部合理对称布置,利用四边形型钢自平衡吊装架,使叠合板的起吊钢丝绳均匀受力,防止叠合板吊装时折断。
[0031]2、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在作业层上空3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叠合板位置调整叠合板方向进行定位。
[0032]3、吊装过程中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的竖向钢筋碰撞,叠合板停稳慢放,以免吊装放置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板面损坏。
[0033]4、叠合板放置到临时支撑角钢上并伸到墙体或梁内不小于10mm。
[0034]5、叠合板就位校正时,采用锲形小木块嵌入调整,不得直接使用撬棍调整,以免出现板边损坏。
[0035]6、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达到4.3米,叠合板安装时设置3道板底支撑,设置在距离两端约0.Sm及跨中间位置。保证板在安装及叠合层浇筑时不变形,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支撑结构形式与斜支撑相同,上端增设顶托用于方梁的架设。
[0036]在步骤八中对预制楼梯安装的具体施工方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弹出预制楼梯安装控制线,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在楼梯段上下口梯梁处铺1mm厚水泥砂浆座浆找平,找平层灰饼标高要控制准确;预制楼梯板采用水平吊装,用专用吊环与楼梯板预埋吊装螺杆连接,确认牢固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待预制楼梯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预制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严禁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及托梁、支撑架等震折损坏;预制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利用撬棍微调,校正。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叠合楼板、叠合式预制空调板和预制楼梯运输至施工现场; 第二步,对首层预制内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三步,对首层预制空调板、飘窗及造型底板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四步,对首层预制外墙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五步,对首层预制飘窗构件进行吊装、校正、固定; 第六步,对首层叠合层钢筋进行绑扎; 第七步,对首层底梁、叠合板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 第八步,对首层现浇柱及飘窗构件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 第九步,对首层外侧造型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第十步,进行上层叠合板安装; 重复上述第一?十步的步骤,直至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在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校正时涉及校正调整组件,所述校正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支座、固定螺杆和调整螺杆,调整支座下部通过固定螺杆设置在预制叠合楼板上,调整螺杆的杆身穿于调整支座靠近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一侧,且调整螺杆的端部抵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首层预制内墙和预制外墙吊装后需进行支撑安装,所述支撑安装涉及临时支撑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临时支撑采用竖向槽钢支撑,竖向槽钢固定在首层现浇剪力墙和上层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之间,并通过预埋螺栓进行固定;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内墙支撑组件和外墙支撑组件,所述外墙外侧支撑组件为槽钢一,槽钢一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外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外墙支撑不少于两根;内墙支撑组件为槽钢二,槽钢二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地下室内墙上,悬挑长度为2米,固定端为3米,每片预制内墙支撑不少于两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二层及以上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内侧进行安装时采用斜支撑杆固定,斜支撑杆底部固定在叠合板上,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安装就位后立即安装斜支撑杆,并用耳板、螺栓将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及现浇板上预埋的螺栓连接件上;每面预制内墙或预制外墙采用的斜支撑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外墙的内侧面,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内墙的两侧,斜支撑杆与楼板面的夹角在45° -6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内墙及预制外墙校正涉及相邻墙体连接临时固定装置,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横梁两端的螺栓孔内设有螺杆,螺杆下端与固定夹片相连接,固定夹片下部设有夹板,固定夹片上部设有凹槽,凹槽与活动夹片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通过第一螺母与横梁相连接,螺杆通过第二螺母与固定夹片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凹槽的固定夹片端部设有挡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片通过通孔套装在凹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设有若干个。
【文档编号】E04G21/18GK105863275SQ20161021533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焦安亮, 冯大阔, 张中善, 石登辉, 魏金桥, 闫亚召, 侯涛, 李永辉, 郜玉芬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