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解决了现有搅拌站效率低、质量差且无法同时满足混凝土和稳定土搅拌作业的问题。该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包括可进行双向搅拌的立式双向搅拌机(1),设置于立式双向搅拌机(1)下方的成品料斗(6),与立式双向搅拌机(1)连接的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9),通过螺旋输送机(3)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1)的粉仓(2),通过斜皮带输送机(4)将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1)的双功能配料机(5),以及控制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工作的控制室(10)。本实用新型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且可同时满足混凝土和稳定土的搅拌作业。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站,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
【背景技术】
[0002]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主要用途为搅拌混合混凝土,也叫砼搅拌站,适用于城市商品预拌混凝土、道桥、水利、机场、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混凝土需求量大的场所。现有的搅拌站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搅拌效率低、效果差;(2)搅拌的适用范围窄,无法同时满足混凝土和稳定土的配料。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效果好且可同时满足混凝土和稳定土的配料的高效双功能搅拌站。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包括可进行双向搅拌的立式双向搅拌机,设置于立式双向搅拌机下方的成品料斗,与立式双向搅拌机连接的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螺旋输送机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的粉仓,通过斜皮带输送机将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的双功能配料机,以及控制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工作的控制室。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螺旋输送机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粉料称,粉料通过粉料称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在所述斜皮带输送机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存料斗,料通过存料斗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
[0007]优选的,所述粉仓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每个粉仓均通过螺旋输送机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粉仓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斜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双功能配料机出料口的下方。
[0008]具体的说,所述立式双向搅拌机包括搅拌罐,具有输出轴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且具备连接轴的搅拌臂,内圈具有内齿的回转支承;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搅拌臂的连接轴连接并组合构成传动轴,在该传动轴上套接有与其同步运动并位于回转支承内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设有同时与第一齿轮和回转支承内圈的内齿哨合的第二齿轮;回转支承内圈下端还设有由内圈带动并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机构,在该连接机构的相对两端则分别设有由连接机构带动并位于搅拌罐内部的第一刮臂。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盘,以及垂直于连接盘边沿、用于连接连接盘和回转支承内圈的连接体。
[0010]再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双向搅拌机还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回转支承外圈的外侧上还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圈,该转动圈上设有外齿,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回转支承转动圈上的外齿啮合的第三齿轮,在转动圈的下端还设有由其带动的连接件,并在该连接件上设有位于搅拌罐内部的第二刮臂。
[00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搅拌罐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堆积的阻隔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I)本实用新型建立搅拌站,配合立式双向搅拌机和双功能配料机,其即可满足混凝土的配料又可以满足稳定土的配料,且用于混凝土搅拌时,生产效率高,经实验得出,搅拌站的循环时间大幅缩短40秒,每小时的循环次数增加90次,产量为普通搅拌站的1.5倍,用于稳定土交班时,其可缩短搅拌时间20秒每次,每小时的循环次数可达180次。
[0014](2)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双向搅拌机,其一方面通过动力装置直接输出带动搅拌臂正转,另一方面,将齿轮和回转支承组合使用,通过形成的齿轮副构成传动机构,然后由该传动机构带动连接机构反转,从而带动刮臂反转,搅拌臂的正转和刮臂的反转同步运行,从而形成搅拌的正反转的组合运动,使得混凝土在罐内运动更充分,搅拌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闻。
[0015](3)本实用新型还在搅拌罐的底部中心设有阻隔件,通过阻隔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罐内物料在中心堆积,提高了物料利用率、搅拌效果和混匀度。
[0016](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其材质均为普通材质,价格低廉,具备非常高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一种立式双向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立式双向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0]1-立式双向搅拌机,2-粉仓,3-螺旋输送机,4-斜皮带输送机,5-双功能配料机,6-成品料斗,7-粉料称,8-存料斗,9-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10-控制室;
[0021]11-搅拌罐,12-第一动力装置,13-搅拌臂,14-回转支承,16-传动轴,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连接机构,110-第一刮臂;
[0022]111-第二动力装置,112-第三齿轮,113-连接件,114-第二刮臂,115-联轴器,116-阻隔件,117-搅拌叶片,191-连接盘,192-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002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该搅拌站包括可进行双向搅拌的立式双向搅拌机1,设置于立式双向搅拌机I下方的成品料斗6,与立式双向搅拌机I连接的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9,通过螺旋输送机3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的粉仓2,通过斜皮带输送机4将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的双功能配料机5,以及控制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工作的控制室10 ;其中,双功能配料机为现有成熟部件,故对其不做赘述。进一步的,在螺旋输送机3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粉料称7,粉料通过粉料称7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1,在斜皮带输送机4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存料斗8,料通过存料斗8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
[0025]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①双功能配料机将料配好后,将料抛入斜皮带输送机,由斜皮带输送机将料输送到存料斗,在存料斗中通过翻板门的控制,将料送入搅拌机;②与此同时,粉仓内的粉料进入螺旋输送机,通过螺旋输送机将粉料输送至粉料称,粉料称称量适宜的粉料后,将称量的粉料送入搅拌机中;③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将水或/和外加剂加入搅拌机,上述三步同时进行,粉料、料及水或/和外加剂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匀后,由搅拌机中出料至成品料斗,再由罐车装车运至施工现场。搅拌过程的工作通过控制室实现,其控制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且通过控制室控制搅拌站的运行属于现有成熟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粉仓2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每个粉仓2均通过螺旋输送机3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当粉仓有多个时,其围绕搅拌机呈扇形分布。
[002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端位于粉仓2出料口的下方,斜皮带输送机4的进料端位于双功能配料机5出料口的下方。通过上述设置,料及粉料的送料更便捷。
[0028]本实施例中搅拌机采用立式双向搅拌机,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立式双向搅拌机包括搅拌罐11,具有输出轴的第一动力装置12,以及由第一动力装置21驱动且具备连接轴的搅拌臂13,内圈具有内齿的回转支承14 ;动力装置12的输出轴与搅拌臂13的连接轴连接并组合构成传动轴16,在该传动轴16上套接有与其同步运动并位于回转支承内圈的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 —侧设有同时与第一齿轮17和回转支承内圈的内齿哨合的第二齿轮18 ;回转支承内圈下端还设有由内圈带动并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机构19,在该连接机构19的相对两端则分别设有由连接机构19带动并位于搅拌罐11内部的第一刮臂110。其中,第一刮臂呈“L”形,其拐角处倒圆角,在其下端还倾斜设有搅拌叶片117,该搅拌叶片的作用在于增大与罐内物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0029]搅拌罐,采用现有普通搅拌罐,其属于物料的存放装置,物料的搅拌混匀在搅拌罐内进行,本实施例中搅拌罐与螺旋输送机和斜皮带输送机分别通过粉料称和存料斗连接。第一动力装置,固定在搅拌机的机架上,主要为搅拌臂、刮臂提供动力输出,一般地,第一动力装置选用电机和减速器。搅拌臂,搅拌物料所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轴,横向设置于该连接轴下端的连接臂,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臂两端的搅拌件。本实施例中,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5与搅拌臂的连接轴同轴连接,二者组合构成将电机输出传递至搅拌臂的传动轴16。进一步的,在传动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17,优选地,第一齿轮套接在搅拌臂的连接轴上。
[0030]回转支承,由内外圈组合构成,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承的内圈具有内齿,第一齿轮位于回转支承的内圈内,进一步的,在第一齿轮和回转支承内圈之间还设有第二齿轮18,且第二齿轮的一侧与回转支承内圈上的内齿啮合、其另一侧与第一齿轮啮合。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在搅拌机的机架上,第二齿轮的支撑轴同样固定在机架上,以确保第二齿轮能正常转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回转支承、传动轴、第一齿轮均同轴设置。
[0031]回转支承内圈下端还设有由内圈带动并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机构19,在该连接机构19的相对两端则分别设有由连接机构19带动并位于搅拌罐内部的第一刮臂110。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盘191,以及垂直于连接盘边沿、用于连接连接盘和回转支承内圈的连接体192。具体的讲,连接盘呈圆盘状,连接体的截面相当于两个以连接盘圆形为对称点对称设置的“L”形。
[0032]进一步的,在基于上述立式双向搅拌机的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立式双向搅拌机的变种,如图4所示,其还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第二动力装置111,回转支承14外圈的外侧上还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圈,该转动圈上设有外齿,第二动力装置111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回转支承14转动圈上的外齿啮合的第三齿轮112,在转动圈的下端还设有由其带动的连接件113,并在该连接件113上设有位于搅拌罐11内部的第二刮臂114,该第二刮臂设置在第一动力装置的一侧即可,其与第一刮臂结构相同。
[0033]考虑到搅拌臂和第一刮臂都是对称结构,二者两边的搅拌执行件之间均有一定的空隙,而在搅拌作业中,物料又极易在搅拌罐内部的底部中心堆积,以至于影响物料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因此,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搅拌罐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堆积的阻隔件116。进一步的,阻隔件116位于搅拌罐11底部的中心并与传动轴16和第一齿轮17同轴。作为一种优选,阻隔件116为圆柱形钢管。
[0034]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进行双向搅拌的立式双向搅拌机(1),设置于立式双向搅拌机(I)下方的成品料斗(6),与立式双向搅拌机(I)连接的水及外加剂添加装置(9 ),通过螺旋输送机(3 )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的粉仓(2 ),通过斜皮带输送机(4)将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的双功能配料机(5),以及控制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工作的控制室(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输送机(3)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粉料称(7),粉料通过粉料称(7)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1),在所述斜皮带输送机(4)送料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存料斗(8 ),料通过存料斗(8 )进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2)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每个粉仓(2 )均通过螺旋输送机(3 )将粉料送入立式双向搅拌机(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端位于粉仓(2)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斜皮带输送机(4)的进料端位于双功能配料机(5)出料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向搅拌机(I)包括搅拌罐(11),具有输出轴的第一动力装置(12),以及由第一动力装置(21)驱动且具备连接轴的搅拌臂(13),内圈具有内齿的回转支承(14);所述动力装置(12)的输出轴与搅拌臂(13)的连接轴连接并组合构成传动轴(16),在该传动轴(16)上套接有与其同步运动并位于回转支承内圈的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侧设有同时与第一齿轮(17 )和回转支承内圈的内齿啮合的第二齿轮(18 );回转支承内圈下端还设有由内圈带动并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机构(19),在该连接机构(19)的相对两端则分别设有由连接机构(19)带动并位于搅拌罐(11)内部的第一刮臂(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9)包括具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的连接盘(191),以及垂直于连接盘边沿、用于连接连接盘和回转支承内圈的连接体(1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向搅拌机(I)还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第二动力装置(111),所述回转支承(14)外圈的外侧上还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圈,该转动圈上设有外齿,第二动力装置(111)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回转支承(14)转动圈上的外齿啮合的第三齿轮(112),在转动圈的下端还设有由其带动的连接件(113 ),并在该连接件(113)上设有位于搅拌罐(11)内部的第二刮臂(114)。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高效双功能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罐(II)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堆积的阻隔件(116)。
【文档编号】B28C9/02GK204054354SQ20142047648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薛辉, 税小明 申请人:四川宏劲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