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张拉套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的新型张拉套件。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过程中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序一张拉工序。张拉工序是采用液压千斤顶,通过张拉螺杆,张拉板与端板相连,把拉力传递到纵向钢筋上,使钢筋的预应力值达到994MPa。预应力达到数值后,通过张拉螺杆上锁紧螺母,将张拉螺杆在纵向锁紧在模具端面上。与此同时,混凝土桩中纵向钢筋应力一直保持到混凝土硬化,一直存在于混凝土桩中,从而使预制桩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强度性能。在传统的张拉工序中,使用的张拉部件有张拉板,张拉螺杆(无论新旧张拉装置都具备的零件,张拉挡板(也叫“封头板”,该板处于模具端部,无论新旧张拉装置都具备的零件)。张拉板被M27螺栓与端板相连;张拉板有内孔梯形螺纹,张拉螺杆两头有梯形螺纹,一端与张拉板的内孔螺纹相连。该传统张拉套件具备以下缺陷。1、当起吊装配好的钢筋笼,张拉板,张拉螺杆进入模具的过程中,由于传统张拉板重量(较重)及张拉螺杆重量同时作用于钢筋笼端部,容易造成钢筋笼散笼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桩制造质量。2、对于张拉板与张拉螺杆预先放置于模具中安装钢筋笼(带端板)的安装方式,缺陷在于紧固螺栓时体力耗费较大、钢筋笼在扭曲时产生散笼。3、对于模具张拉端处的封头板制造成上下两半固定于上下模具的情况,张拉挡板容易受压变形报废,不及时更换则直接导致桩端面倾斜。4、对于模具张拉端处的封头板制造成整体形式的情况,在拆卸张拉板与张拉螺杆时先要拆下该零件;在安装完张拉板与张拉螺杆后必须安装该零件。该零件重量约230KG,工人体力消耗巨大。5、该传统形式的张拉板外圆厚度最大为50_,所以张拉板与模内孔的接触面只为长50_的环带,在张拉时,由于间隙的作用,容易导致桩端面倾斜,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新型张拉套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张拉套件,所述新型张拉套件包括模具、张拉板、张拉卡环、张拉盘、封头板、张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所述张拉卡环、所述张拉盘、所述封头板安装于管桩的桩端板张拉一端,所述张拉板与桩端板用螺栓相连,所述张拉盘与张拉螺杆相连,所述张拉卡环将张拉板与张拉盘连接,所述张拉板、所述张拉卡环、所述张拉盘都位于模具内,所述封头板位于张拉盘与所述张拉螺杆的螺母之间,且所述封头板靠近张拉盘的端面与模具的外圈接触。所述张拉卡环为圆环结构,且其轴向端面的两边向圆心方向凸出,中间向远离圆心方向凹陷形成内卡槽,所述张拉板靠近张拉卡环的部分有外凸台、而张拉盘靠近张拉卡环的部分也有外凸台,所述张拉板的外凸台与张拉盘的外凸台均位于张拉卡环的内卡槽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张拉卡环为两部分组成的可分离圆环,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第二卡环部份,所述第一卡环部份为半圆形放置于模具内,所述第二卡环部分为半圆形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之上,两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与张拉盘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张拉卡环可以分三部分组成可分离圆环,所述三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第二卡环第一部份,第二卡环第二部份,所述第一卡环部份为半圆形环放置于模具内,所述第二卡环第一部份与第二卡环第二部份分别两个四分之一圆环,可组成一个半圆形环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上,三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与张拉盘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张拉套件具有以下优
占-
^ \\\ ·1、减少需要起吊的张拉板重量(对于封头板为上下两半的情况,通常把带张拉螺杆的张拉板与钢筋笼、桩端板装配好后一起吊入模具),减少PC钢笼的松散现象。2、增长张拉导向长度,100%的杜绝桩头倾斜现象。3、拆卸方便,张拉板螺栓的拆卸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或传统的地面上完成,张拉卡环分为2-3部分,重量轻便。4、不需要拆卸封头板,减少员工搬运重量达230KG的封头板动作,减少体力劳动。5、可实现整体式封头板固定于模具上,防止封头板因为做成分开式出现容易变形的现象,减少配件消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时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模具1、张拉板5、张拉卡环6、张拉盘7、封头板8、张拉螺杆10,张拉板5、张拉卡环6、张拉盘7、封头板8安装于管桩2的桩端板4张拉一端,张拉板5与桩端板4用螺栓11相连,张拉盘7与张拉螺杆10相连,张拉卡环6将张拉板5与张拉盘7连接,张拉板
5、张拉卡环6、张拉盘7都位于模具I内,封头板8位于张拉盘7与张拉螺杆10的螺母之间,且封头板8靠近张拉盘7的端面与模具I的外圈接触。张拉卡环6为圆环结构,且其轴向端面的两边向圆心方向凸出,中间向远离圆心方向凹陷形成内卡槽,张拉板5靠近张拉卡环6的部分有外凸台、而张拉盘7靠近张拉卡环6的部分也有外凸台,张拉板5的外凸台与张拉盘7的外凸台均位于张拉卡环6的内卡槽内。在管桩2施工过程中,将桩裙板3与桩端板4通过焊接方式固结在一起,然后通过螺栓11将桩端板4与张拉板5连接在一起,然后依次将张拉卡环6、张拉盘7、封头板8,张拉螺杆10安装在模具I内,合上模具I后,就可以通过拧紧张拉螺杆10的螺母进行张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张拉卡环6可以分为两部分,形成可分离圆环,如图2所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61,第二卡环部份62,第一卡环部份61为半圆形放置于模具I内,第二卡环部分62为半圆形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61之上,两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5与张拉盘7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张拉套件安装完毕后,张拉力通过张拉盘7的外凸台传递到张拉卡环6上,然后依次通过张拉板5、螺栓11、桩端板4、桩裙板3传递到张拉件上。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张拉卡环6可以分为三部分组成可分离圆环,如图3所示,三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61,第二卡环第一部份621,第二卡环第二部份622,第一卡环部份61为半圆形环放置于模具I内,第二卡环第一部份621与第二卡环第二部份622分别两个四分之一圆环,可组成一个半圆形环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61上,三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5与张拉盘7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张拉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张拉套件包括模具(I)、张拉板(5)、张拉卡环(6)、张拉盘(7)、封头板(8)、张拉螺杆(10),其特征在干,所述张拉板(5)、所述张拉卡环(6)、所述张拉盘(7)、所述封头板(8)安装于管桩(2)的桩端板(4)张拉一端,所述张拉板(5)与桩端板(4)用螺栓(11)相连,所述张拉盘(7)与张拉螺杆(10)相连,所述张拉卡环(6)将张拉板(5)与张拉盘(7)连接,所述张拉板(5)、所述张拉卡环(6)、所述张拉盘(7)都位于模具(I)内,所述封头板(8)位于张拉盘(7)与张拉螺杆(10)的螺母之间,且所述封头板(8)靠近张拉盘(7)的端面与模具(I)的外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张拉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卡环(6)为圆环结构,且其轴向端面的两边向圆心方向凸出,中间向远离圆心方向凹陷形成内卡槽,所述张拉板(5)靠近张拉卡环(6)的部分有外凸台、而所述张拉盘(7)靠近张拉卡环(6)的部分也有外凸台,所述张拉板(5)的外凸台与张拉盘(7)的外凸台均位于张拉卡环(6)的内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张拉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卡环(6)为两部分组成的可分离圆环,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61)、第二卡环部份(62),所述第一卡环部份(61)为半圆形放置于模具(I)内,所述第二卡环部分(62)为半圆形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61)之上,两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5)与所述张拉盘(7)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张拉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卡环(6)分三部分组成可分离圆环,所述三部分分别为,第一卡环部份(61),第二卡环第一部份(621),第二卡环第二部份(622),所述第一卡环部份(61)为半圆形环放置于模具(I)内,所述第二卡环第一部份(621)与第二卡环第二部份(622)分别两个四分之ー圆环,可组成ー个半圆形环放置于第一卡环部份(61)上,三者之内卡槽卡住张拉板(5)与张拉盘(7)的外凸台,并组成圆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张拉套件,所述套件包括模具(1)、张拉板(5)、张拉卡环(6)、张拉盘(7)、封头板(8)、张拉螺杆(10),该套件的张拉卡环可以分为2部分或3部分组成可分离圆环,承受PC钢棒纵向拉力,张拉板与张拉盘由张拉卡环连接,与传统张拉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套件减少需要起吊的张拉板重量(对于封头板为上下两半的情况,通常把带张拉螺杆的张拉板与钢筋笼、桩端板装配好后一起吊入模具),减少PC钢笼的松散现象;完全杜绝管桩端面倾斜问题;减轻员工的体力劳动。
文档编号B28B21/60GK202862384SQ20122034571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万世红 申请人:天津中技桩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