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木结构房屋用地梁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梁,尤其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地梁。
背景技术:
楼房有基础,基础连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地梁,地梁上连有楼房体。已有技术中, 地梁只有一层,楼房体的墙体或构造柱是直接地连在地梁上。这种楼房的基础、地梁和楼房体的连接是刚性连接。在发生地震时,地震可使地基产生水平振动,地基水平振动可带动地梁水平振动,地梁水平振动又可带动楼房体振动,即刚性连接的基础、地梁和楼房体可把地震产生的振动经基础、地梁传递到楼房体上,振动产生的剪切力作用在基础、地梁和楼房体上,破坏其刚性连接,使楼房因地震受到严重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地 M
TTC。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包括有混凝土墙体,其中,所述的混凝土墙体顶端设置有一楼地梁组件,所述的一楼地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预制骨墙;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向上延伸有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与一楼地梁组件及预制骨墙相接触。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中,所述混凝土墙体顶端与一楼地梁组件的接触端通过螺钉组件连接有防腐木层。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中,所述防腐木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潮泡沫。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中,所述一楼地梁组件与加固板的接触端设置有围板。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中,所述一楼地梁组件的表面铺设有地板层,所述地板层上表面铺设有压条。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中,所述预制骨墙与加固板之间分布有结构外墙板。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加固板的存在能够有效调整并加强整个地梁与墙体的牢固程度。同时,依托于防腐木层与防潮泡沫的存在,提升了除湿能力,有利于木结构房屋的寿命提升。并且,通过压条的配合,能够有效保证地板的铺设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木结构房屋用地梁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包括有混凝土墙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混凝土墙体1顶端设置有一楼地梁组件2,在一楼地梁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预制骨墙3。其混凝土墙体1向上延伸有加固板4,在加固板4与一楼地梁组件2及预制骨墙3相接触。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所采用的混凝土墙体1顶端与一楼地梁组件2的接触端通过螺钉组件连接有防腐木层5。结合图1来看,防腐木层5的底部铺设有防潮泡沫6。进一步来看,在一楼地梁组件2与加固板4的接触端设置有围板7。并且一楼地梁组件2的表面铺设有地板层8,该地板层8上表面铺设有压条9。其预制骨墙3与加固板4之间分布有结构外墙板10。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加固板的存在能够有效调整并加强整个地梁与墙体的牢固程度。同时,依托于防腐木层与防潮泡沫的存在,提升了除湿能力,有利于木结构房屋的寿命提升。并且,通过压条的配合,能够有效保证地板的铺设效果。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包括有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体顶端设置有一楼地梁组件,所述的一楼地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预制骨墙;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向上延伸有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与一楼地梁组件及预制骨墙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顶端与一楼地梁组件的接触端通过螺钉组件连接有防腐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木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潮泡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楼地梁组件与加固板的接触端设置有围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楼地梁组件的表面铺设有地板层,所述地板层上表面铺设有压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骨墙与加固板之间分布有结构外墙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结构房屋用地梁,包括有混凝土墙体,其特点是木结构房屋用地梁的混凝土墙体顶端设置有一楼地梁组件,在一楼地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预制骨墙。其混凝土墙体向上延伸有加固板,在加固板与一楼地梁组件及预制骨墙相接触。通过加固板的存在能够有效调整并加强整个地梁与墙体的牢固程度。同时,依托于防腐木层与防潮泡沫的存在,提升了除湿能力,有利于木结构房屋的寿命提升。并且,通过压条的配合,能够有效保证地板的铺设效果。
文档编号E04B2/00GK202227481SQ2011202881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聂圣哲 申请人: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