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
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不少钢结构建筑物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加固改造,不断探索更有效、更 合理、更经济的加固方法和加固材料成为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纤维增 强塑料板材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及耐久性、施工便捷等优点,因此将纤维增强塑料板材 用于结构加固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加固方法。在现有的加固钢结构技术中纤维增强塑料板 材的应用是采用"普通粘贴法",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利用纤维增强塑料板材加固钢结构受弯构件时,其高强度的特点仅在钢梁屈 服后才得以充分发挥,而在钢梁屈服前,纤维增强塑料板材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它对提 高被加固构件的屈服荷载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对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性能的提高也 有限; (2)钢结构构件往往不仅要求强度加固,还需要刚度加固,而纤维增强塑料板材的 性质决定了普通的粘贴工艺不能明显提高钢构件的刚度。 上述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纤维增强塑料在钢结构加固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 若对纤维增强塑料板材预先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再粘贴到钢结构表面,即能克服以上技术 缺陷。 但是采用现有的张拉装置对钢结构加固的纤维增强塑料板材施加预应力,又存在 以下技术难点(l)张拉装置与混凝土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在混凝土开孔用螺栓连接;(2) 由于预应力纤维增强塑料板材的锚具有一定厚度,一般在混凝土保护层开槽以安放锚具, 才能保证纤维增强塑料板材能粘贴在结构表面。而钢结构的材料特点决定了不能在其表面 过多的开孔或开凿,因此目前还没有用于钢结构加固的纤维板材预应力张拉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固钢结构受弯构件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 定装置,它在保证被加固钢结构表面不被开凿破坏的前提下,能够对纤维板材进行张拉以 产生预应力,并通过固定装置长期保持一定预应力,有效实现纤维板材层对被加固构件的 抗弯强度和刚度的增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固定支架、张拉支架、固定端锚具以及张 拉端锚具,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一端有前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的上 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设有卡住所述转向板的卡槽,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设有限 位块,所述的固定端锚具设置在所述限位块的后方;所述的张拉支架的一端有前伸的伸出 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张拉支架上设有卡住转向板 的卡槽,在所述的张拉支架上设有移位块,所述的张拉端锚具是设置在所述移位块的后方,在所述张拉支架的后方安装有千斤顶,在该千斤顶的后方设有顶推横梁,在该顶推横梁上 穿装有螺杆,该螺杆穿过所述张拉支架的后侧板与所述的移位块连接,在所述的螺杆上位 于所述张拉支架后侧板的外侧设有螺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板以及转向板的一端可以为一段水平形状,其后为曲 线弯曲形状;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伸出部是与所述转向板的水平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 槽与所述的转向板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状;所述的张拉支架的伸出部是与转向板的水平 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槽与转向板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状;所述的转向板呈曲线弯 曲状的一端可以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插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的转向 板呈曲线弯曲状的一端可以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插接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的转向板上呈水平状的一段距离可为^ 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固定支架和一个张拉支架,两者采用钢结构焊接形 成,将纤维板材放在支架上进行张拉,被加固钢结构受弯构件产生反拱形成预应力状态,通 过固定装置使纤维板材长期保持一定的预应力。钢梁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趋 势,处于预应力状态下的纤维板材发挥其高强抗拉作用,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达到 有效增强构件抗弯能力的目的。2、由于本实用新型转向板的一端为一段水平形状,其后为 曲线弯曲形状,并且固定支架以及张拉支架的伸出部沿其曲线变化与其贴合,相同的曲线 设计,保证在钢结构表面不被开凿破坏的前提下,纤维板材能粘贴在钢结构的表面。施工装 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加固钢结构受弯构件的纤维板材的预应力张拉及固定。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张拉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俯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包括有固定支架1、底板l-l、侧板l-2、卡槽l-3、固定端锚具2、转向板 3 、卡位3-1 、限位块4、螺母5 、移位块6 、螺母7 、螺杆8 、千斤顶9 、螺母10 、螺栓11 、顶推横梁 12、碳纤维板材13、张拉支架14、底板14-1、侧板14-2、转向板15、卡位15_1、螺栓16、张拉 端锚具17。 所述的固定支架1的一端有前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3的 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固定支架1上设有卡住所述转向板3的卡槽l-3,在所述的固定支架 1上设有限位块4,所述的固定端锚具2设置在所述限位块4的后方;所述的张拉支架14的 一端有前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15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张拉支
4架14上设有卡住转向板15的卡槽14-3,在所述的张拉支架14上设有移位块6,所述的张 拉端锚具17是设置在所述移位块6的后方,在所述张拉支架14的后方安装有千斤顶9,在 该千斤顶9的后方设有顶推横梁12,在该顶推横梁上穿装有螺杆8,该螺杆8穿过所述张拉 支架14的后侧板与所述的移位块6连接,在所述的螺杆8上位于所述张拉支架14后侧板 的外侧设有螺母7。 所述的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的一端为一段水平形状,其后为曲线弯曲形状;所 述的固定支架1的伸出部是与所述转向板3的水平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槽1-3与所 述的转向板3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状;所述的张拉支架14的伸出部是与转向板15的水 平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槽14-3与转向板15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状。 所述的转向板3呈曲线弯曲状的一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3-1 插接在所述卡槽1-3内;所述的转向板15呈曲线弯曲状的一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 部作为卡位15-1插接在所述卡槽14-3内。 所述的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上呈水平状的一段为^ 40mm。 所述的固定支架1有底板l-l,在该底板1-1上竖立地连接有两块侧板l-2,所述 的卡槽1-3是设在所述的侧板1-2上,所述转向板3呈凸字型形端的凸出部分伸入所述的 两块侧板1-2之间,卡位3-1插接在所述的卡槽1-3内;所述的张拉支架14有底板14-1 ,在 该底板14-1上竖立地连接有两块侧板14-2,所述的卡槽14-3是设在所述的侧板14-2上, 所述转向板15呈凸字型形端的凸出部分伸入所述的两块侧板14-2之间,卡位15-1插接在 所述的卡槽14-3内。 位于所述卡槽1-3的后侧在所述的侧板1-2以及所述的转向板3的相应位置上分 别设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装有螺栓11将两者固定。 位于所述卡槽14-3的后侧在所述的侧板14-2以及所述的转向板15的相应位置 上分别设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装有螺栓16将两者固定。 所述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的曲线弯曲部位是呈圆弧过渡状。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有一个固定支架 1和一个张拉支架14。其中固定支架1有一块底板l-l,在底板1-1上竖立的焊接有两块侧 板l-2,在这两块侧板1-2上分别设有两个卡槽l-3,在两块侧板1-2之间设有一块转向板 3,这块转向板3的一端呈一段长度大于40mm的水平状,其后呈弧形过渡向上弯曲形状,另 一端呈凸字型,凸字型的凸出部分伸入两块侧板1-2之间,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3-1插入 卡槽1-3内将转向板3和侧板1-2联接。两块侧板1-2的伸出部的下端沿转向板3的曲线 变化与转向板3的上表面贴合。位于卡槽的后侧在转向板3以及两块侧板1-2的相应位置 上分别开有螺孔,在螺孔内安装螺栓11将转向板3与两块侧板固定联接。在两块侧板1-2 之间安装有两个限位块4,固定端锚具2设置在所述限位块4的后方。张拉支架有一块底板 14-1,在底板14-1上竖立的焊接有两块侧板14-2,在这两块侧板14-2上分别设有两个卡 槽14-3,在两块侧板14-2之间设有一块转向板15,这块转向板15的一端呈一段长度大于 40mm的水平状,其后呈弧形过渡向上弯曲形状,另一端呈凸字型,凸字型的凸出部分伸入两 块侧板14-2之间,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14-1插入卡槽14-3内将转向板15和侧板14-2 联接。两块侧板14-2的伸出部的下端沿转向板15的曲线变化与转向板15的上表面贴合。 位于卡槽14-3的后侧在转向板15以及两块侧板14-2的相应位置上分别开有螺孔,在螺孔内安装螺栓16将转向板15与两块侧板14-2固定联接。在张拉支架14上设有移位块6,张 拉端锚具17是设置在所述移位块6的后方,在张拉支架14的后方安装有一个千斤顶9,在 该千斤顶9的后方设有顶推横梁12,在该顶推横梁12上穿装有螺杆8,该螺杆8穿过张拉 支架14的后侧板与移位块6连接,在所述的螺杆8上位于所述张拉支架14后侧板的外侧 设有螺母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固定支架1和张拉支架14分别焊接在被加固钢梁的表面, 将螺杆8穿入张拉支架14,将螺母7穿入螺杆8。碳纤维板材13按下料长度准备好,将移 位块6穿入纤维板材的张拉端,碳纤维板材13两端装好锚具2和张拉端锚具17,并在碳纤 维板材13粘贴面涂上专用环氧胶。将固定端锚具2放在限位块4的后面,然后将转向板3 插入固定支架1的卡槽中,用螺栓11将转向板3固定好;移位块6穿入螺杆8,用螺母5固 定好移位块6的位置,然后将转向板15插入张拉支架14的卡槽中,用螺栓16将转向板15 固定好,保证碳纤维板材能粘贴于被加固钢梁的表面。将顶推横梁12穿入螺杆8,用螺母 10固定顶推横梁12的位置,通过千斤顶9输入驱动外力,使螺杆8带动移位块6以及张拉 端锚具水平移动,碳纤维板材13开始被张拉,当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停止驱动外力,将螺 母7扭紧,从而固定移位块6,确保千斤顶9回油时碳纤维板材张拉状态保持不变。移走千 斤顶,拆下螺母10以及顶推横梁12,将螺杆8的长度裁至合适长度。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架(1)、张拉支架(14)、固定端锚具(2)以及张拉端锚具(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的一端有前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3)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固定支架(1)上设有卡住所述转向板(3)的卡槽(1-3),在所述的固定支架(1)上设有限位块(4),所述的固定端锚具(2)设置在所述限位块(4)的后方;所述的张拉支架(14)的一端有前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下端与弯曲的转向板(15)的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的张拉支架(14)上设有卡住转向板(15)的卡槽(14-3),在所述的张拉支架(14)上设有移位块(6),所述的张拉端锚具(17)是设置在所述移位块(6)的后方,在所述张拉支架(14)的后方安装有千斤顶(9),在该千斤顶(9)的后方设有顶推横梁(12),在该顶推横梁上穿装有螺杆(8),该螺杆(8)穿过所述张拉支架(14)的后侧板与所述的移位块(6)连接,在所述的螺杆(8)上位于所述张拉支架(14)后侧板的外侧设有螺母(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的一端为一段水平形状,其后为曲线弯曲形状;所述的 固定支架(1)的伸出部是与所述转向板(3)的水平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槽(1-3)与 所述的转向板(3)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状;所述的张拉支架(14)的伸出部是与转向板(15) 的水平形状部位贴合,其伸出部、卡槽(14-3)与转向板(15)形成向上弯曲的贴合形 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板(3)呈曲线弯曲状的一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部作为卡位(3-1)插接 在所述卡槽(1-3)内;所述的转向板(15)呈曲线弯曲状的一端呈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的肩 部作为卡位(15-1)插接在所述卡槽(14-3)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上呈水平状的一段距离为^4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有底板(l-l),在该底板(1-1)上竖立地连接有两块侧板 (l-2),所述的卡槽(1-3)是设在所述的侧板(1-2)上,所述转向板(3)呈凸字型形端的凸 出部分伸入所述的两块侧板(1-2)之间,卡位(3-1)插接在所述的卡槽(1-3)内;所述的张 拉支架(14)有底板(14-1),在该底板(14-1)上竖立地连接有两块侧板(14-2),所述的卡 槽(14-3)是设在所述的侧板(14-2)上,所述转向板(15)呈凸字型形端的凸出部分伸入所 述的两块侧板(14-2)之间,卡位(15-1)插接在所述的卡槽(14-3)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卡槽(1-3)的后侧在所述的侧板(1-2)以及所述的转向板(3)的相应位置上分别 设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装有螺栓(11)将两者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卡槽(14-3)的后侧在所述的侧板(14-2)以及所述的转向板(15)的相应位置上 分别设有螺孔,在螺孔上安装有螺栓(16)将两者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板(3)以及转向板(15)的曲线弯曲部位是呈圆弧过渡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架、张拉支架、固定端锚具以及张拉端锚具,其特点是固定支架和张拉支架均采用钢结构焊接形成,通过固定支架的转向板、固定端锚具对碳纤维板材固定,张拉支架、张拉端锚具以及由千斤顶、螺杆、顶推横梁等构成的张拉移动组件张拉碳纤维板材。其优点是它在保证被加固钢结构表面不被开凿破坏的前提下,能够对纤维板材进行张拉以产生预应力,并通过固定装置长期保持一定预应力,有效实现碳纤维板材层对被加固构件的抗弯强度和刚度的增强作用。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1502182SQ20092030234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
发明者张鹏, 朱万旭, 燕柳斌, 邓郎妮, 陈华 申请人:广西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