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尤其涉及大板块、大体积 的混凝土的无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进行建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新浇混凝土在 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
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l ~ 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 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 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施工中通常设置后浇带,即在过长的建 筑物中,每隔30 40米设置宽度为700 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 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 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 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 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 ~ 40% 。后 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 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 ,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 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例如,在进朽-大面积地下室的施工时,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横竖的两道后浇带,如图l 所示。
但是,如果留设后浇带,不但施工速度慢,而且操作复杂、工序繁 多,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后浇带处混凝土施工缝的凿毛、清理工作,无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可能在后浇带处形成两道施工缝,成为渗水 的最大隐患。再者,如果施工期赶上雨季,对后浇带处的防水及钢筋防 锈蚀都极为不利。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即使不留设后浇带,也能够完成 大板块、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板块、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无缝施工
方法,在进行建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不需要留设后浇
带, 一次浇筑成型,就能实现大面积的现浇混凝土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
方法,不需要留设后浇带就能够形成无缝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
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水泥选择步骤,使用低热或者 中热的水泥,并且,在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的同时,增加不大 于30%重量比的活性细掺料替代水泥;(b)纟参加剂加入步骤,在水泥中 加入抑制早期收缩的FS-102掺加剂;(c)骨料选择步骤,在选择细骨料 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以便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 量;(d)混凝土浇铸步骤,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不 留冷缝,并且依次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同时在内部设置规 定个数的测温孔和冷却水循环管;(e)混凝土保养步骤,在混凝土浇 筑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层,以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当混凝 土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差不大于2(TC时,可以清除上述保温层; (f )在混凝土的浇铸完成之后、且底板混凝土终凝之前,将混凝土的 表面抹平搓毛两遍,以防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终凝之后,喷水进行 保养,浇水次数应能保持其表面湿润为宜;(g)向上述已铺设的冷却 水循环管中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5山灰水泥。
另外,上述活性细掺料优选粉煤灰。
再者,在上述浇铸步骤中,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
不留冷缝,并且依次振揭密实;在此,根据泵送混凝土流淌自然形成的 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设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的 泵管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揭实;第二道设置在中间,保证厚 度的中间层混凝土振捣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保证下部混 凝土的密实。
通过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在进行建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时,有效地了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 各种裂缝的产生,不需要留设后浇带, 一次浇筑成型,就能实现大面 积的现浇混凝土结构。
图1是表示留设有纵横两道后浇带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施工方法的基础平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进行本发明涉及的未设置后浇带的大板块、大体积混 凝土无缝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3是表示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测温孔和冷却水循环管的施工 示意图。
图4是表示通过测温孔测量的混凝土结构内的上部、中部及下部 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涉及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 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申请的发明人仔细分析了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 各种原因。
(1)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如果取消后浇带,就必须解决超出规范规定几何尺寸,混凝土 可能产生裂缝的问题。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极为复杂,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作用,即外荷载作用和变形作用。我们把变形作用称为"变形荷
载",由此引起的裂缝约占8o。/。以上。变形作用包括气温(日温差和
年温差)生产热源,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形作用;温度变形作用 (收缩和膨胀变形)等。
以往,后浇带的设置主要解决的是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问题,收缩是 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它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有很大的 影响。在一般使用条件下,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应力,足以使结构产生 变形、以至裂缝,从而降低了其强度和刚度。它还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 微裂缝,破坏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通过以上对混凝土裂缝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我们认为通过选用 一种合适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就能够补偿混凝土的全部 或部分收缩。
(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 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 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 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这将 成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天左 右,一4殳每立方米混省是土将;^丈出17500KJ 27500KJ的热量,/人而^f吏混凝 土内部温度升高(可达7(TC左右,甚至更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 讲,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结构的中心温度会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 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我们把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 缩。在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 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 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 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 形。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 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 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 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
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 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 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 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另夕卜,混凝土配合比不良会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 一般情况下, 当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砂率及水灰比不当, 会造成裂缝。此外,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 也会产生裂缝。
在本发明中,针对如上所述的各种裂缝的产生原因,做出了包括如 下各步骤的大板块、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图2是表示进行本发明涉及的未设置后浇带的大板块、大体积混 凝土无缝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首先,为了消除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可能产生的收缩裂 缝,在水泥中加入了抑制早期收缩的FS-102掺加剂。该掺加剂会与水泥水化析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结晶体和凝胶体,减小混凝土的体积收 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凝胶体在生成过程中,将水泥石中的 孔隙填充和堵塞,切断毛细管道的连通,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变小, 密实度和抗渗性提高。
再者,为了消除和抑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采用了控制混凝 土的温度升高和温度变化速度的措施。首先,在选择水泥的步骤,优选 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并且尽量降低混凝 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稳定 性。减少水泥用量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 失,可适度增加粉煤灰等活性细掺料替代水泥。然后,在选择骨料的步 骤,优先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子。这样做,既可以
减少用水量,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小混;疑土的收缩和泌 水现象。在选择细骨料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这样可降低混 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的步骤,通过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 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粉煤灰的掺加量不能大 于30%。同时,如果掺加适量的减水剂,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 性,且能提高水泥水化率,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降低水化热,同时 明显延緩水化热的释放速度。
此外,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 循环水,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
另外,在混凝土养护步骤,使混凝土结构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 产生和发展。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顶面及时加以覆盖,要求覆盖
严密,并经常检查覆盖保湿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二 一是蓄水保温,防 止表面水分蒸发和抵抗受太阳辐射与刮风时温度骤变,二是保持内外温 差的稳定。此外,在浇铸步骤中,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不留 冷缝。并且,依次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在此,才艮据泵送混 凝土流淌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设置三道振动 棒,第一道在混凝土的泵管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 道设置在中间,保证厚度的中间层混凝土振捣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混凝 土坡脚处,保证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基础底4反与外墙节点处,300mm高的外墙混凝土 必须振捣密实,在浇筑振捣过程的同时,用木槌在模板外面轻敲击配 合,以防拆模后出现峰窝、麻面等施工缺陷。外墙振捣密实后,严禁碰 动止水钢斧反,混;疑土免筑到止水钢^反中部(止水钢斧反40Qx4mm,中部 距底板面为300mm)。
另外,混凝土的浇铸完成之后,在底板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将混 凝土的表面抹平搓毛两遍,以防产生收缩裂缝。
之后,在混凝土保温及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及时覆盖 保温层,以降低内外温差。该覆盖的保温层材料可以使用毛毡。当混凝 土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差不大于20。C时,可以清除上述保温层。
此外,在混凝土终凝(约6小时左右)之后,喷水进行保养,浇水 次数应能保持其表面湿润为宜。常温下,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天。
另外,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绝对温度,减少温度应力,在混凝土 厚度较大的部位设置循环冷却水管。图3是表示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 测温孔和冷却水循环管的施工示意图。该冷却水管是在混凝土浇铸时同 时铺设的,例如在水平方向布置直径为cj)32的薄壁钢管,可以降低混凝 土的内部温度。在此,采用循环水降温,冷水的水源例如可以是基坑外 侧的集水坑积水或施工用自来水,排出的热水被排;故在基坑附近的集水 坑内。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出23。C时,在进水口处用高压泵将冷水泵入 水管;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少于23。C时,通水速度放慢。经过上述的冷却 处理之后,通过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测温孔,连续测量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其结果如图4所示。由该图可知,经 过19天之后,混凝土结构内的上部、中部及下部间的温度差逐渐减小, 可以有效地抑制温度引起的裂缝。
通过在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如上所述的各步 骤,可以完全控制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收缩裂缝、温度裂缝 等各种裂缝的产生。
如上所述,虽然利用与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限定 的实施例及图说明了本发明,但这只是为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本发 明,本发明并没有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 人员均可通过上述记载进行多种变更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思想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思 想范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还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或者 等价的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不需要留设后浇带就能够形成无缝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水泥选择步骤,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并且,在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的同时,增加不大于30%重量比的活性细掺料替代水泥;(b)掺加剂加入步骤,在水泥中加入抑制早期收缩的FS-102掺加剂;(c)骨料选择步骤,在选择细骨料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以便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d)混凝土浇铸步骤,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不留冷缝,并且依次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同时在内部设置规定个数的测温孔和冷却水循环管;(e)混凝土保养步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层,以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当混凝土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差不大于20℃时,可以清除上述保温层;(f)在混凝土的浇铸完成之后、且底板混凝土终凝之前,将混凝土的表面抹平搓毛两遍,以防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终凝之后,喷水进行保养,浇水次数应能保持其表面湿润为宜;(g)向上述已铺设的冷却水循环管中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上述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是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上述活性细掺料是粉煤灰。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浇铸步骤中,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不留冷 缝,并且依次振捣密实;在此,根据泵送混凝土流淌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 中、后设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的泵管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 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设置在中间,保证厚度的中间层混凝土振捣密 实;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i皮脚处,保证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全文摘要
一种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方法,不需要留设后浇带就能够形成无缝的大板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包括如下步骤(a)水泥选择步骤,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b)掺加剂加入步骤,在水泥中加入FS-102掺加剂;(c)骨料选择步骤,在选择细骨料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d)混凝土浇铸步骤,在一个施工段内,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不留冷缝,并且依次振捣密实,同时在内部设置规定个数的测温孔和冷却水循环管;(e)混凝土保养步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层;(f)将混凝土的表面抹平搓毛两遍,并且喷水进行保养;(g)向上述已铺设的冷却水循环管中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文档编号E04G21/02GK101638940SQ2009100848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暮春波, 杰 王, 程晓勇, 豆素芬 申请人: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