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
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住宅区建筑物布局,具体涉及一种抗强震 住宅区^筑群布局方法,还涉及建筑构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住宅区建筑物布局方法,多采用"一"字形住宅楼的集合,住 宅楼与住宅楼之间相对独立成排,相互无连接关系,抗震能力较差,更无 抗强震能力。也有采用一排"多边形"住宅楼,多幢住宅楼相围连成"四 合院",虽然较"一"字形住宅楼抗震能力有所提高,但抵御较强级地震的 能力仍显较差,遇到较强地震,基本全部倒塌,成为一片废墟。
传统的住宅区建筑物的地下室,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室结构阻挡地震 波快速释放,释放地震波能力差,容易从建筑物基底扩大对建筑物的破坏 程度。
地下室或楼房的层顶及天花板普遍采用平板预制或平板浇制,承载上 层建筑物能力较差。
住房的天花板结构,当地震发生时容易垮塌破碎,而且堵压房屋空间, 给人们逃生、救生造成不便,严重时给遇灾者造成生命重大危害,财物造 成重大损坏。
传统的墙体砌块呈六面体,砌面平整,灰缝平直,砌块之间相互粘合 程度较差,遇到地震时墙体易裂缝,砌块易摆动,严重时造成墙体倒塌,
建筑物损坏,居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伤亡破坏。......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对现有建筑物的布局方式和建筑物结构现状大量调査,结 合对地震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灾难的综合 分析和考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及进一步 提高住宅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建筑构件及建筑设施,能够提高现有住宅区 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的抗地震能力,尽量减轻地震,特别是较强地震所造 成的灾害破坏程度。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住宅区建筑物的传统布局方式加以 改进,设计一种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采用在至少二排围合形住 宅楼之问连接至少一排辐状住宅楼,构成一座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落。
上述方案将现有一排"多边形"围合住宅楼改为在至少二排围合形住 宅楼之间连接辐状楼,所述辐状楼与二排围合形楼之间相互牵连支撑,在 围合形楼抗震能力较好的基础上又使其更具较强的抗震能力,而且辐状楼 抗震能力比传统的"一"字形住宅楼有极大提高和加强,首先从布局方式 上明显提高和加强了传统"一"字形住宅楼、 一排"多边形"住宅楼的抗 地震灾害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的抗御地震能力,本发明还对现 有建筑物的建筑构件和建筑设施提出了以下重大改进技术方案
在建筑物的墙壁上设置连通地下与楼外的地震波释放通道。当发生地 震时,能使地震波从建筑物的基地经释放通道很快释放出去,释放到空中, 减轻强大地震波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程度,能较理想地保护建筑物整体少
受破坏。
在建筑物墙角外与地下墙体基础的层底相通设置树根引爬坡道。旨在 将建筑物墙角外的植树树根引入地下室最基层内,爬满交织成毯,提髙建 筑物基础的抗地震能力。
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层及地上层顶任一种层顶釆用拱券层顶结构,以 增大地下室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地上层顶抗强震能力,减轻强地震对地下室 基础的破坏程度,较理想地保护地上建筑物整体少受破坏。
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层面上布设加强网,不仅能提高天花板的整体性能, 提高天花板的抗地震免坍塌能力,而且一旦坍塌可以减轻对空间的堵塞, 给遇灾者逃生、实施抢救提供通过空间,减轻人员伤亡。
为了尽量提高住宅建筑物的抗地震能力,还在建筑物楼与楼的外墙上 锚拉钢绞索。钢绞索既能增加楼与楼之间的相互牵连作用,提高抗地震能 力,而且还可代替电杆架设电线。
为了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本发明还对传统砌块砖的形状加以 改进,采用抗摇摆异形砖,在砌砖的砌面上设置凹槽。不仅能改变灰缝形 状,增加灰浆填充量,提高砌砖之间的结合程度,而且砌砖之间象关节之 间改善抗摇摆能力,增强墙体或拱券层顶的牢固性能。
总之,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对传统的住宅区建筑物 布局方式以及建筑物的传统构件、设施加以重大改进,从多方面、多手段 综合提高了住宅区建筑物、其它建筑物的结构性能,稳固可靠性极大提高, 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显著得到提高和加强,必将能大大减轻地震灾害程度, 同时节约用地,便于社区管理,环境治理,节省建设成本,减少污染,为
构建和谐、发展,平安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图1表示本发明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所构成的抗强震住宅区
建筑群平面结构示意图2表示本发明抗摇摆砖结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 所构成的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具体结构,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 和设施所改进的具体技术措施,其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
本发明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所构成的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实 施例l,参见图l,其布局结构为第l排圆形住宅楼l,第2排圆形住宅 楼2,第3排圆形住宅楼3,在第1排圆形住宅楼1与第2排圆形住宅楼2 之间连设辐状住宅楼4, 5, 6, 7,在第2排圆形住宅楼2与第3排圆形住 宅楼3之—间连接辐状住宅楼8, 9, 10, 11;第l排圆形住宅楼l双面三层, 第2排圆形住宅楼2双面六层,第3排圆形住宅楼3双面九层,辐状住宅 楼4, 5, 6, 7依次四层、五层两个单元,辐状住宅楼8, 9, 10, ll依次 为七层、八层两个单元,各住宅楼高低错落,通风采光,适合于大型住宅 区采用。
本发明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所构成的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实 施例2,在实施例1的布局结构中,第1, 2, 3排住宅楼1, 2, 3可釆用"多 边形围合"住宅楼l, 2, 3,适用于中型住宅区采用。
本发明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f构成的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实
施例3,在实施例2的布局结构中,第1, 2, 3排住宅楼1, 2, 3可采用"四 边形围合"住宅楼l, 2, 3,适用于小型住宅区采纳。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1,在住宅楼的四周墙壁内预 设连通地下与楼顶层外的地震波释波管道;也可采用在住宅楼地下室四周 的墙壁上开设连通地下室内与楼外的释波洞。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2,在住宅楼接近墙角的院内 外砌设树根引伸坡道,树根引伸坡道两端与树穴和地下墙体基础底层相连, 在树穴内栽种根长坚韧的桑树树种乔木,在树根引伸坡道内填充适量促进 树根快伸的粪土,引导树根在地下墙体基础层内交织成毯般。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3,住宅楼的地下室、顶层采 用拱券形层顶,或住宅楼的地板采用拱券形地板,增大基层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4,在住宅楼的室内天花板层 面与墙体相连固设耐火纤维网层,提高天花板的抗坍塌性能。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5,在住宅楼的外墙上以及住 宅楼之间的外墙上锚拉钢绞索,可以起到一定的相互牵连作用,辅助建筑 物的稳固性能。
本发明对建筑物构件和设施改进实施例6,住宅楼的砌块砖采用抗摇 摆异形砖,在一侧砌面的中部开设孔洞,在其它侧砌面上幵设增灰凹槽, 提高砌块之间的结合及抗摇摆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抗强震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同样适合于其它建筑物综合或选择 采纳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在至少二排围合形住宅楼之间连接至少一排辐状住宅楼,构成一座抗强震建筑群落。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在所述住宅楼的墙 壁中设置连通地下与楼外的地震波释波通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在所述住宅楼墙脚 外与墙体基础的层底相通设置树根引爬坡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所述住宅楼地下室 和地上层顶任一种层顶采用拱券层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在所述住宅楼的天 花板层面上布设加强网。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在住宅楼的外墙上 锚拉钢绞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震建筑群落,其特征是所述住宅楼的砌块 釆用抗摇摆异形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强震住宅区建筑群布局方法,还涉及对建筑构件或设施的重大改进,主要特点是采用在至少二排围合形住宅楼之间连接至少一排辐状住宅楼,构成一座抗强震的住宅建筑群落,还在建筑墙壁中设置释波通道,在墙外设置树根引爬坡道等多项措施,显著提高传统住宅区建筑物抵御地震灾害的性能,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同时还节约用地,节省建设成本,便于社区管理。
文档编号E04H9/02GK101392607SQ20081023056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仁学 申请人:张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