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01107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在浇筑钢筋混凝土完毕后,还需将模板拆掉,模板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不佳。现有聚苯乙烯保温模板的内置钢片为平面薄片形,在预制时爪牙不易平整,常会发生扭曲,拐角处的角度也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容易因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或形变。再者,由于对拉钢筋与钢片是线接触,太小的接触面使对拉孔处的应力过大,也不能很好地受力。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当上下层模板由企口连接时,上层内置钢片与下层内置钢片不易对齐,从而影响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解决传统的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需将模板拆掉、模板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不佳的问题;还解决现有聚苯乙烯保温模板的内置钢片在预制时爪牙不易平整、常会发生扭曲、拐角处的角度也容易发生变形和位移的问题;并解决对拉孔处的应力过大、上、下层内置钢片不易对齐,从而影响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由90度折角的内侧模板和与之平行的外侧模板组合而成,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材质为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每隔一段有一组对拉钢骨架;每组对拉钢骨架包括分别预埋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内的匚形钢架、对拉钢筋、横向卡件和竖向卡件,其匚形钢架的横截面为匚形,纵向两边分布有水平向伸出的双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和对拉孔,对拉孔露在模板内面,对拉钢筋两端的钩穿过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两个对应的对拉孔,匚形钢架的中部平面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平齐;横向的对拉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横向卡件固定,横向卡件上有固定槽;纵向的对拉钢筋之间的间距由竖向卡件固定,竖向卡件上有固定槽;在外侧模板的转角部位,预埋有两块135度折角钢片,两块135度折角钢片相对而设,其中一面与外侧模板外表面平齐,另一面有单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和对拉孔,爪牙端部露在模板内面并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在折角部位每隔一段距离可有一加强筋。
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的对拉孔可向外端平行设有小冲压槽。
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可与爪牙平行设有大冲压槽。
上述两块内侧模板之间和两块外侧模板之间的侧面可为企口连接。
上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上下端面可有安装企口。
上述安装企口相对于匚形钢架部位可设有变截面定位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传统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在工厂预制,可实现工业化拼装的快捷模式,适应各种墙体厚度,现场安装,且无须拆模,施工快捷。本实用新型作为永久性保温模板,具有保温、隔声、防水等优点。模板可开槽,用于安装建筑设备管道,为管道提供保温隔音功能,且不会破坏墙体结构强度。
模板内部预埋匚形钢架和135度折角钢片,为外墙提供外挂固定点。匚形钢架和135度折角钢片上的孔洞使钢片与聚苯乙烯保温材料贯通浇注在一起,有助于钢片在聚苯乙烯保温材料中的固定。匚形钢架和135度折角钢片上与爪牙平行的位置有大冲压槽,与对拉孔平行的位置有小冲压槽。大冲压槽可以加强钢架爪牙的刚度,防止爪牙弯曲变形。小冲压槽可以增加对拉钢筋与匚形钢架接触面积,固定对拉钢筋连接位置,防止发生位移。
匚形钢架和135度折角钢片的转角位置每隔一段距离冲压一个角形加强筋,冲压过的钢件可以起到固定钢片转角角度,防止钢片角度变形、抗拉拔、提高抗剪力的作用。
模板的端面安装企口相对于匚形钢架部位设有变截面定位节,可快速、准确地将上下层模板的匚形钢片对齐安装,防止安装位置上下不一致。由匚形钢架、对拉钢筋、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组成的对拉钢骨架可形成稳固的连接体系,钢架对位更加方便,可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135折角钢片的俯视图;图5是135折角钢片的展开图。
图6是匚形钢架与对拉钢筋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匚形钢架、对拉钢筋、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组装示意图。
图中1-135度折角钢片、2-安装企口、3-对拉钢筋、4-90度转角模板、5-竖向卡件、6-横向卡件、7-匚形钢架、8-加强筋、9-孔洞、10-对拉孔、11-小冲压槽、12-大冲压槽、13-定位节、14-内侧模板、15-外侧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8,这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由90度折角的内侧模板14和与之平行的外侧模板15组合而成,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材质为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每隔一段有一组对拉钢骨架。在外侧模板的转角部位,预埋有两块135度折角钢片1,两块135度折角钢片相对而设,其中一面与外侧模板外表面平齐,另一面有单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和对拉孔,爪牙端部露在模板内面并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参见图1图2图3,模板内部预埋匚形钢架7,外侧模板转角处预埋有两块135度折角钢片1,这两块135读折角钢片1相对而设,其中一面与外侧模板外表面平齐,另一面带爪牙的端部穿出模板内面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上下端面有安装企口2。
参见图4、5,每组对拉钢骨架包括分别预埋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内的匚形钢架7、对拉钢筋3、横向卡件6和竖向卡件5,其匚形钢架7的横截面为匚形,纵向两边分布有水平向伸出的双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9和对拉孔10,对拉孔露在模板内面,对拉钢筋两端的钩穿过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两个对应的对拉孔,匚形钢架的中部平面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平齐。135度折角钢片1和匚形钢架7角部每隔一段距离冲压有加强筋8。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的对拉孔可向外端平行冲压有小冲压槽11。与爪牙平行冲压有大冲压槽12。
参见图6、7,由匚形钢架、对拉钢筋、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组成对拉钢骨架。其匚形钢架的横截面为匚形,纵向两边分布有水平向伸出的双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9和对拉孔10,横向卡件和竖向卡件上均有固定凹槽,横向卡件6固定对拉钢筋的横向间距。竖向卡件5竖向固定对拉钢筋之间的间距。
参见图8,内侧模板14和外侧模板15通过对拉钢筋3组成一组墙体90度转角模板4。按照模板安装需要,模板两翼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上述两块内侧模板之间和两块外侧模板之间的侧面可为企口连接,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上下端面可有安装企口,安装企口相对于匚形钢架部位均可设有变截面定位节13,用于定位上下层模板内的匚形钢架位置。
本实用新型外形尺寸实例
长×宽×高=960×560×300mm;长×宽×高=560×960×300mm;长×宽×高=610×1010×300mm;长×宽×高=1010×610×300mm;长×宽×高=610×610×300mm。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由90度折角的内侧模板和与之平行的外侧模板组合而成,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材质为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每隔一段有一组对拉钢骨架;每组对拉钢骨架包括分别预埋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内的匚形钢架、对拉钢筋、横向卡件和竖向卡件,其匚形钢架的横截面为匚形,纵向两边分布有水平向伸出的双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和对拉孔,对拉孔露在模板内面,对拉钢筋两端的钩穿过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两个对应的对拉孔,匚形钢架的中部平面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平齐;横向的对拉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横向卡件固定,横向卡件上有固定槽;纵向的对拉钢筋之间的间距由竖向卡件固定,竖向卡件上有固定槽;在外侧模板的转角部位,预埋有两块135度折角钢片,两块135度折角钢片相对而设,其中一面与外侧模板外表面平齐,另一面有单列爪牙,爪牙上开有孔洞和对拉孔,爪牙端部露在模板内面并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在折角部位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的对拉孔向外端平行设有小冲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135度折角钢片和匚形钢架与爪牙平行设有大冲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块内侧模板之间和两块外侧模板之间的侧面为企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上下端面有安装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企口相对于匚形钢架部位设有变截面定位节。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墙体90度转角模板,由90度折角的内侧模板和与之平行的外侧模板组合而成,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材质为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每隔一段有一组对拉钢骨架;每组对拉钢骨架包括分别预埋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内的匚形钢架、对拉钢筋、横向卡件和竖向卡件,在外侧模板的转角部位预埋两块135度折角钢片。该模板在工厂预制,适应各种墙体厚度,现场安装,且无须拆模,施工快捷,可作为永久性保温模板,具有保温、隔声、防水等优点。预埋匚形钢架为外墙提供外挂固定点。冲压加工过的钢片更能防止钢架角度变形、防止钢架位移,更抗拉拔,钢架对位更加方便,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文档编号E04G9/10GK2937341SQ2006202006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
发明者朱秦江 申请人:朱秦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