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高层、超高层、 高耸结构核心砼、大型桥梁主塔等建筑的液压爬模系统的防坠调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高层、超高层、高耸结构核心砼、大型桥梁主塔等所用的液 压爬模系统基本采用进口设备,国内也有少量公司采用国内设备进行施 工,但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功能不够完善、操作不方便、劳动率低等缺点。 现有的液压爬模系统,由于其设计上只能单向爬升(一般上升运动),即 爬升系统和导轨只能做单向运动,这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拼装导轨,影 响进度和施工效率。另外此种单向爬升的方式,对于爬升系统部件等的初 步可靠性功能调试(设备可靠性功能试验)也带来困难,设备的逐级加载 需要上下来回试验和检测,而试验台不可能搭设很高,由于只能单向爬升, 爬升系统设备每次爬到顶部时均需要人工拆下来重新安装才能进行下面的 试验,不仅施工麻烦,而且影响试验进度、效率和试验质量。
为此,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充分节约设备材料,大大提高施工 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使爬升系统能双向爬升,也即导轨能自动爬升, 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实现液压爬模 系统双向爬升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 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液压爬模系统的箱式
卡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摇杆、手柄座、手柄、弹簧装置、中心销 轴和卡块,所述摇杆前端通过中心销轴与箱式卡座转动连接;弹簧装置一 端与箱式卡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两摇杆的前 端和末端分别置于中心销轴两端和手柄座两端的定位凹槽中,使其正确定 位,保持平行;所述卡块设置在箱式卡座内,且与中心销轴固定连接,所 述卡块可在摇杆和弹簧装置的带动下绕中心销轴转动,且其两端可分别卡 入导轨的矩形方孔中,卡块与导轨矩形方孔相接触的表面为平面;所述手
柄固定设置在手柄座上。
所述卡块绕中心销轴的回转角度a为90度。
所述液压爬模系统包括爬升箱式卡座、导轨、提升动力等,爬升箱式 卡座可在提升动力的作用下沿导轨向上爬升,其中提升动力采用双作用液 压千斤顶完成,导轨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矩形方孔,便于整个液压爬模系 统力系转换、交替爬行。
本实用新型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原理如下
1、 液压爬模系统的向上爬升导轨相对静止,依靠动力千斤顶的交 替顶升动作,使爬升箱式支座内的卡块发生小幅旋转运动,在弹簧力作用 下使卡块始终紧贴导轨面,使其交替在导轨面上滑移爬行和进入导轨矩形 方孔内、并将动力荷载传递于导轨。达到逐步向上爬升运动的过程。
2、 导轨的爬升液压爬模系统相对静止,要千斤顶动力和实现反爬, 即导轨的向上爬升,首先依靠摇杆调向,通过扳动手柄使摇杆转动,从而
将箱式卡座机构内的卡块旋转90度,此时,调向机构的弹簧装置受力也
对称相反,同样依靠千斤顶的交替顶升动作,使爬升箱式卡座内的卡块发 生运动(转向),卡块在摇杆调向机构中的弹簧力作用下始终紧贴导轨面, 使其交替在导轨面上滑移爬行和在导轨矩形方孔内、爬升箱式卡座内侧面 受力支撑并作提拉动作,由于系统模架相对静止,从而实现导轨提升,也 即反爬。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 通过利用弹簧装置并且通过弹簧的压縮性能使调向机构很容易的实现受力 体系的方向变化,从而实现爬模系统的爬升和导轨的爬升。还可以方便的 通过更换压縮弹簧来调整摇杆调向机构中摇臂的转矩,从而有效地调整卡 块的转矩,确保爬升(顶升)或反爬(导轨爬升)过程中,防坠动作的可 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 就结构本身而言,结构紧凑,配合合理,安装十分方便。
2、 可方便有效的实现爬模系统的爬升(顶升)或反爬(导轨爬升), 动作安全可靠。
3、 由于实现了双向爬升,提高了设备的综合技术性能。
4、 由于避免了拆装调向的繁琐动作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辅助工料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经济 效益;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5、 由于实现了导轨的自动爬升,节约了导轨的用量,提高了经济效
、/-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固定 设置在液压爬模系统的箱式卡座1上,包括一对摇杆2、手柄座8、手柄3、 弹簧装置4、中心销轴6和卡块5,所述摇杆2前端201通过中心销轴6 与箱式卡座1转动连接;弹簧装置4 一端与箱式卡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 与手柄座8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两摇杆的前端201和末端202分别置于中
心销轴6两端和手柄座8两端的定位凹槽801中,实现相互定位;所述卡 块5设置在箱式卡座1内,且与中心销轴6固定连接,所述卡块5可在摇 杆1和弹簧装置4的带动下绕中心销轴6转动,且其两端可分别卡入导轨 7的矩形方孔701中,卡块5与导轨矩形方孔701相接触的表面501为平 面;所述手柄3固定设置在手柄座8上。
所述卡块5绕中心销轴6的回转角度a为90度。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弹簧装置4包括外套401、内套402和弹簧403, 所述外套401和内套402分别为圆筒型,圆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且 封闭一端的底部设有铰支座404,所述外套401和内套402分别通过其底 部的铰支座404与摇杆末端202和箱式卡座1转动连接,内套402开放端 伸入到外套401的圆筒内,弹簧403设置在内套402的圆筒内。
如图2所示,所述摇杆2平行且对称设置在箱式卡座1垂直于导轨7 的前后两侧壁IOI、 101'上,所述弹簧装置4设置在两摇杆2之间,弹簧 装置一端的转轴405设置在平行于导轨7的箱式卡座1的外侧壁102上。 中心销轴两端设有摇臂槽,所述摇杆2前端嵌入摇臂槽内,通过加紧钉螺 栓固定连接,可以互相实现定位。销轴两端槽孔间距略大于防坠装置调向 机构壳体的宽度,以便于相互定位。卡块与中心销轴采用键连接,中心销 轴上设置键槽,中心销轴两端的摇臂槽方向和键槽方向一致,便于定位。
摇杆2、手柄座8与弹簧外套401、隔套等通过弹簧装置另一端的转 轴406连接起来,除弹簧、隔套能与转轴406转动外,其余不能运动。手 柄3与手柄座8螺纹连接。手柄与手柄座采用可拆卸式螺纹连接,有两个 作用 一是需调向时,可通过调整手柄长度提高转矩来降低操作强度。二 是在非调向时,可以拆卸调整手柄来减少结构部件的长度体积。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液压爬模系统的箱式卡座(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摇杆(2)、手柄座(8)、手柄(3)、弹簧装置(4)、中心销轴(6)和卡块(5),所述摇杆(2)前端(201)通过中心销轴(6)与箱式卡座(1)转动连接;弹簧装置(4)一端与箱式卡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8)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两摇杆的前端(201)和末端(202)分别置于中心销轴(6)两端和手柄座(8)两端的定位凹槽(801)中;所述卡块(5)设置在箱式卡座(1)内,且与中心销轴(6)固定连接,所述卡块(5)可在摇杆(1)和弹簧装置(4)的带动下绕中心销轴(6)转动,且其两端可分别卡入导轨(7)的矩形方孔(701)中,卡块(5)与导轨矩形方孔(701)相接触的表面(501)为平面;所述手柄(3)固定设置在手柄座(8)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5)绕中心销轴(6)的回转角度为9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装置(4)包括外套(401)、内套(402)和弹簧(403),所述外 套(401)和内套(402)分别为圆筒型,圆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且 封闭一端的底部设有铰支座(404),所述外套(401)和内套(402)分别 通过其底部的铰支座(404)与摇杆末端(202)和箱式卡座(1)转动连 接,内套(402)开放端伸入到外套(401)的圆筒内,弹簧(403)设置 在内套(402)的圆筒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杆(2)平行且对称设置在箱式卡座(1)垂直于导轨(7)的前后 两侧壁(101)和(IOI')上,所述弹簧装置(4)设置在两摇杆(2)之 间,弹簧装置一端的转轴(405)设置在平行于导轨(7)的箱式卡座(1) 的外侧壁(10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3)与手柄座(8)螺纹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销轴(6)两端设有摇臂槽(601),所述摇杆(2)前端(201) 嵌入摇臂槽(601)内,通过紧钉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爬模系统防坠调向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液压爬模系统的箱式卡座上,包括一对摇杆、手柄座、手柄、弹簧装置、中心销轴和卡块,摇杆前端通过中心销轴与箱式卡座转动连接;弹簧装置一端与箱式卡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相互转动连接;两摇杆的前端和末端分别置于中心销轴两端和手柄座两端的定位凹槽中;所述卡块设置在箱式卡座内,且与中心销轴固定连接,卡块可在摇杆和弹簧装置的带动下绕中心销轴转动,且其两端可分别卡入导轨的矩形方孔中,卡块与导轨矩形方孔相接触的表面为平面;手柄固定设置在手柄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实现液压爬模系统双向爬升。
文档编号E04G11/28GK201003282SQ200620042639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0日
发明者秦峥宇, 顾国明 申请人: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