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

文档序号:198958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施工防护方法,尤其是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帮助现场施工人员克服临边操作时的高空恐惧心理,并防止人或者物体从高处坠落而造成安全事故,都要求对建筑主体采取一定的防护方法,使建筑主体施工现场形成一个四周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目前的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是在建筑主体周围的地面上安放木板,并在木板上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成落地式单(双)排脚手架,并通过水平连墙杆件与建筑物相连,再在脚手架的外围铺装上一层安全网,当在建的建筑物升高时,在原来脚手架的基础上需不断用钢管和扣件往上搭接,使防护架始终高于施工工作面。但这种脚手架一般不能超过30米,当建筑主体超过30米时,需在建筑物上安装钢牛腿,再在钢牛腿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搭设,即高于30米高的建筑只能分段搭设。施工完成后,再从上往下拆防护架(网)。该方法所用钢材多,工人高空搭拆脚手架的安全风险大,费时费力。
另外一种目前采用较多的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是采用附着升降脚手架,该脚手架以定型的钢结构件为基本受力结构,再在其上用钢管扣件搭设双排防护架,一般高度为15米左右,通过电动或液压提升结构,随建筑主体的升高,逐层向上提升,完成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防护。该方法耗用钢材多,动力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且脚手架提升时由于多台动力设备同时运转,同步性很难保证,容易造成荷载集中,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解决现有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中所用材料多,费时费力,安全风险大,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建筑主体第一层施工开始时,首先在建筑主体的外围固定斜撑防护架,该斜撑防护架由数个单片式防护架串接为环绕建筑物的封闭结构,单片式防护架高于作业面,并与建筑主体成不超过30°的夹角,每个单片式防护架由斜撑杆、连接件及安全网组成,相互平行并有一定间距的斜撑杆用相互平行的连接件连接固定,再在上面铺装上安全网,单片式防护架的中上部通过内拉杆件与第一层的撑模钢管架连接,底部固定在楼板上;B.当建筑主体第二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二层的楼板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挑出杆件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上系上安全网,安全网下端绳系在第一层室内楼板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一层的内拉杆件,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的撑模钢管架上;C.当建筑主体第三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三层的楼板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挑出杆件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上系上安全网,安全网下端绳系在第二层室内楼板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二层的内拉杆件,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层的撑模钢管架上,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建筑主体施工完成。
本发明中,在建筑物的第一层修建时搭设的斜撑防护架随着楼层的升高而逐层平行上移,同时在已完主体的下层周围牵上安全网,同样达到了使建筑主体周围相对封闭的效果,在整个主体施工过程中用来搭设防护架的钢材少,减少了逐层搭设钢管架的时间,2~3个人就能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节省人力,操作安全,方便快捷。通过在一个层高3.0米,共30层,周长为150米,主体施工工期为7个月的住宅楼工程中实际应用后,与传统的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效果对比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几种方法相比,本发明节省钢材用量在80%以上,节约费用在70%以上,节约工时在5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材少,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方便快捷。


图1是本发明中单个单片式防护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待施工楼层的单片式防护架安装侧立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主体已浇砼部分防护状态侧立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在建筑物转角处待施工楼层单片式防护架安装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在建筑物外形构造异形处待施工楼层单片式防护架安装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在建筑物转角处主体已浇砼部分安全网安装平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中在建筑物外形构造异形处主体已浇砼部分安全网安装平面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中整个建筑主体已浇砼部分安全网安装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一栋层高3.0米,共30层,周长为150米的住宅楼修建为例,其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的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建筑主体第一层施工开始时,首先在建筑主体的外围固定斜撑防护架,该斜撑防护架由数个单片式防护架串接为环绕建筑物的封闭结构,单片式防护架高于作业面,并与建筑主体成不超过30°的夹角,每个单片式防护架由斜撑杆1、连接件2及安全网3组成,相互平行并有一定间距的斜撑杆1用相互平行的连接件2连接固定,再在上面铺装上安全网3,单片式防护架的中部通过内拉杆件4与第一层的撑模钢管架5连接,底部固定在楼板10上;B.当建筑主体第二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二层的楼板10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12,挑出杆件12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12上系上安全网9,安全网9下端绳系在第一层室内楼板10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一层的内拉杆件4,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4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的撑模钢管架5上;
C.当建筑主体第三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三层的楼板10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12,挑出杆件12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12上系上安全网9,安全网9下端绳系在第二层室内楼板10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二层的内拉杆件4,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4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层的撑模钢管架5上,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建筑主体施工完成。
上述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通过其上的斜撑杆1插接在一钢筋6上,钢筋6预埋在楼板上临边处,并且一端斜向上伸出楼板10(如图4)。
实施例2同样是一栋层高3.0米,共30层,周长为150米的住宅楼的修建,其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焊接有一角叉条7,单片式防护架通过底部角叉条7的两翼卡在施工现场的夹模钢管11上(如图5)。
实施例3同样是一栋层高3.0米,共30层,周长为150米的住宅楼的修建,其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通过扣件固定在伸出已建好楼层的室内水平杆件8上(如图6)。室内水平杆件8固定在已建好楼层内,既可固定在已建好楼层的楼板10上,也可通过扣件连接在已建好楼层的上撑模钢管架5上。
上述实施例1、2及3中,在建筑物转角处或外形构造异形处,单片防护架的连接件2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工成相应的折线或曲线形状,以保证单片式防护架能严密地围住建筑物。在建筑物的第一层修建时搭设的斜撑防护架随着楼层的升高而逐层平行上移,同时在已完主体的下层周围牵上安全网9,同样达到了使建筑主体周围相对封闭的效果,在整个主体施工过程中用来搭设防护架的钢材少,减少了逐层搭设钢管架的时间,2~3个人就能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节省劳动力,方便快捷。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节省钢材用量在80%以上,节约费用在70%以上,节约工时在50%以上,而且操作安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建筑主体第一层施工开始时,首先在建筑主体的外围固定斜撑防护架,该斜撑防护架由数个单片式防护架串接为环绕建筑物的封闭结构,单片式防护架高于作业面,并与建筑主体成不超过30°的夹角,每个单片式防护架由斜撑杆(1)、连接件(2)及安全网(3)组成,相互平行并有一定间距的斜撑杆(1)用相互平行的连接件(2)连接固定,再在上面铺装上安全网(3),单片式防护架的中上部通过内拉杆件(4)与第一层的撑模钢管架(5)连接,底部固定在楼板(10)上;B.当建筑主体第二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二层的楼板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12),挑出杆件(12)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12)上系上安全网(9),安全网(9)下端绳系在第一层室内楼板(10)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一层的内拉杆件(4),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4)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的撑模钢管架(5)上;C.当建筑主体第三层的楼板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首先在第三层的楼板(10)上沿建筑周边3.6米以内的间距固定挑出杆件(12),挑出杆件(12)一端向建筑物外伸出不超过1米,再在挑出杆件(12)上系上安全网(9),安全网(9)下端绳系在第二层室内楼板(10)上固定,将已经完成施工的主体结构部分严密围住,取下第二层的内拉杆件(4),平行上移所有的单片式防护架一个楼层的高度并固定底部,内拉杆件(4)一端连接在单片式防护架中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层的撑模钢管架(5)上,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建筑主体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为通过其上的斜撑杆(1)插接在一钢筋(6)上,钢筋(6)预埋在楼板(10)上临边处,并且一端斜向上伸出楼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为在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焊接一角叉条(7),单片式防护架通过底部角叉条的两翼卡在施工现场的夹模钢管(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步骤中单片式防护架的底部固定方式为单片式防护架上的斜撑杆(1)通过扣件固定在室内水平杆件(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内水平杆件(8)固定在已建好的楼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转角处或外形构造异形处,单片防护架的连接件(2)根据实际情况加工成相应的折线或曲线形状,以保证单片式防护架能严密地围住建筑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主体施工防护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在建筑主体第一层施工开始时,首先在建筑主体的外围固定斜撑防护架,该斜撑防护架由数个单片式防护架串接为环绕建筑物的封闭结构,单片式防护架高于作业面,并与建筑主体成不超过30°的夹角,每个单片式防护架由斜撑杆1、连接件2及安全网3组成,相互平行并有一定间距的斜撑杆1用相互平行的连接件2连接固定,再在上面铺装上安全网3,单片式防护架的中部通过内拉杆件4与第一层的撑模钢管架5连接,底部固定在楼板10上,随着楼层的升高而逐层平行上移单片式防护架,同时在已完主体的下层周围牵上安全网9。本发明用材少,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E04G21/32GK1538019SQ200310110800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姚康华 申请人:姚康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