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包括间隔竖直排列的多列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相邻两列立柱之间的平台底板本体,所述每列立柱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列的多个安装点;所述平台底板本体一端设置有与一列立柱上的一个安装点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底板转向骨架,所述底板转向骨架上设置有与另一列立柱上的一个安装点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水平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底板转向骨架使所述相邻两列立柱与平台底板本体两端进行连接的两个安装点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安装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或者拆除某块平台底板本体,不影响相邻的其它平台底板本体。
【专利说明】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
【背景技术】
[0002]脚手架(scaffold)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传统的升降脚手架主要采用钢管、连接扣件及其它部件搭设,其存在的缺点主要为如下几点:一是在组装时存在钢管规格多、组装程序复杂、组装速度慢、效率低、影响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进度等缺点;二是在保证相同施工进度的条件下,不得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也较大;三是在架体组装时,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增加,有时会出现架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造成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四是在拆卸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五是在建筑的转角部位,因传统钢管脚手架的连接结构影响,建筑转角两侧的脚手架不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六是不适用于建筑外墙面为曲面或异形的建筑结构施工。
[0003]目前也有采用钢管组、部件搭设的升降脚手架,而这类升降脚手架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安装和拆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钢管组之间的连接一般为钢管扣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对于建筑的非直角转角部位,建筑转角两侧的脚手架不能方便地适应建筑转角角度而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基于前述的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升降脚手架的结构做进一步研宄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或者拆除某块平台底板本体,不影响相邻的其它平台底板本体的情况下,能保证立柱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0005]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包括间隔竖直排列的多列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相邻两列立柱之间的平台底板本体,所述每列立柱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列的多个安装点;所述平台底板本体一端设置有与一列立柱上的一个安装点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底板转向骨架,所述底板转向骨架上设置有与另一列立柱上的一个安装点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水平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底板转向骨架使所述相邻两列立柱与平台底板本体两端进行连接的两个安装点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安装点。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立柱上的安装点为安装孔。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平台底板本体一端的连接部与平台底板本体另一端的底板转向骨架上的连接部都为连接孔。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平台底板本体的一侧边上设置有预留孔。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平台底板本体的一侧边上设置有功能附件。
[001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功能附件为铰链。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I)平台底板本体上通过铺设不同形式的材料,形成实面底板、网面底板和空面底板,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0016](2)同一块平台底板本体的两端与立柱连接的安装孔相对水平面错开,且立柱上只需设置竖直的一列安装孔,就可实现相邻两块平台底板本体紧凑拼接,形成人行道和施工平台;
[0017](3)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或者拆除某块平台底板本体,不影响相邻的其它平台底板本体。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的网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包括间隔竖直排列的多列立柱11、12、13、14和设置在所述相邻两列立柱11、12、13、14之间的平台底板本体21、22、23,所述每列立柱11、12、13、14上各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列的多个安装点111、121、131、141 ;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 —端设置有与一列立柱11、12、13上的一个安装点111、121、131连接的连接部211、221、231,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另一端设置有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所述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上设置有与另一列立柱12、13、14上的一个安装点121、131、141连接的连接部2121、2221、2321 ;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水平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使所述相邻两列立柱11、12、13、14与平台底板本体21、22、23两端进行连接的两个安装点111、121、131,141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安装点111、121、131、141。
[0023]所述立柱11、12、13、14上的安装点111、121、131、141都可以为安装孔。
[0024]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 —端的连接部211、221、231与平台底板本体21、22、23另一端的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上的连接部2121、2221、2321都为连接孔。
[0025]具体地,以图1中的平台底板本体21为例,平台底板本体21通过底板转向骨架212上的连接部2121与立柱12进行连接的一个连接点121位于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通过连接部211与立柱11进行连接的一个连接点111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即通过底板转向骨架212提升了一定高度,并使得平台底板本体21处于水平;位于该水平面上的立柱12上的安装点121再与另一平台底板本体21连接,两块平台底板本体21、22就位于同一水平高度。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立柱11、12、13、14上只有一列安装点111、121、131、141的情况下,相邻两块平台底板本体21、22、23不需要同时连接在同一立柱的同一个安装点上,不但保证了立柱11、12、13、14的力学性能,还方便了相邻两块平台底板本体21、22、23在同一立柱11、12、13、14上安装,从而方便拆卸,即在拆卸一块平台底板本体时,也不会影响另一块平台底板本体的使用。
[0026]如果立柱11、12、13、14上各设置有多列安装点,则会降低立柱的力学性能,因此本实施例的同一直线上间隔排列的多个安装点111、121、131、141的方式提高了立柱的承载强度。
[002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的网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对于该平台底板本体21上设置有加强筋3形成网面结构,用于加强架体结构。如果该平台底板本体21设置为空面,即图2中加强筋3所在空间,可以安装爬梯,方便上下通过。如果该平台底板本体21上铺置实面,其可供人行走。
[0028]继续参见图2所示,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的一侧边4上设置有预留孔41。该平台底板本体21的一侧边4上还设置有功能附件42,该功能附件42可以为铰链等。
[0029]综上所述,(I)平台底板本体上通过铺设不同形式的材料,形成实面底板、网面底板和空面底板,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0030](2)同一块平台底板本体两端与立柱连接的安装孔相对水平面错开;立柱上只需设置竖直的一列安装孔,就可实现相邻两块平台底板本体紧凑拼接,形成人行道和施工平台。
[0031](3)平台底板本体两端至少各通过一个连接孔与立柱采用螺栓或销轴固定连接;
[0032](4)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或者拆除某块平台底板本体,不影响相邻的其它平台底板本体。
[003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0034]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35]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竖直排列的多列立柱(11、12、13、14)和设置在所述相邻两列立柱(11、12、13、14)之间的平台底板本体(21、22、23),所述每列立柱(11、12、13、14)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的多个安装点(111、121、131、141);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 —端设置有与一列立柱(11、12、13)上的一个安装点(111、121、131)连接的连接部(211、221、231),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另一端设置有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所述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上设置有与另一列立柱(12、13、14)上的一个安装点(111、121、131、141)连接的连接部(2121、2221,2321);在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水平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使所述相邻两列立柱(11、12、13、14)与平台底板本体(21、22、23)两端进行连接的两个安装点(111、121、131、141)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安装点(111、121、131,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12、13、14)上的安装点(111、121、131、141)为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 —端的连接部(211、221、231)与平台底板本体(21、22、23)另一端的底板转向骨架(212、222、232)上的连接部(2121、2221、2321)都为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的一侧边(4)上设置有预留孔(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底板本体(21、22、23)的一侧边(4)上设置有功能附件(4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附着式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平台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42)为铰链。
【文档编号】E04G3-28GK204299150SQ201420724086
【发明者】张帅, 陈德学, 盛鹰, 齐宏 [申请人]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