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

文档序号:10696581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方法如下:分别称取计算量的聚己内酯和量取一定量的氯仿溶液,在振荡器上搅拌至聚己内酯全部溶解,再添加一定浓度的纳米锌溶液,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最后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纺丝膜。由于静电纺丝溶液中添加了纳米锌,因此本发明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及可降解等作用,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组织工程修领域,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可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1n ,GBR),以促进骨缺损处的愈合。临应上使用引导组织再生膜很多,如不可吸收的钛合金、取四氟乙烯;可吸收的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等。其中PCL应用最为广泛。
[0003]聚己内酯是半结晶的聚合物,其结构组成上包含5个非极性亚甲基-CH2-和一个极性酯基-C00-,这种结构使PCL具有良好的柔韧NM,./性和加工性。研究表明: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可以完全降解,不在体内蓄积,排泄完全,无毒副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现已是被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
[0004]静电纺丝(Electrospinning)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如聚己内酯)或恪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进行纺丝加工的工艺。其核心原理是带电荷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高压静电场中流动与变形,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得到纤维状物质。静电纺丝装置主要有三部分:1、让聚合物溶液带电和产生静电场的高压电源;2、压力栗和注射器组成的供液系统;3、接收得到的电纺纤维的接收器。由于经静电纺丝制得的膜具备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洞交联充分等优点,使其在促进骨修复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期已有大量文章研究静电纺丝膜材料在结构、成分的可调控性,在其中掺入羟基磷灰石(HA)、β-磷酸三钙(β-TCP)、胶原等活性成分促进成骨功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PCL与纳米锌混合纺成纤维膜,以制备用于抗菌、消炎及促进骨愈合的人工修复膜。至今为止,本发明是首次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锌/聚己内酯静电纺丝膜的方法。
[0006]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混合,并充分搅拌;
[0008]S2、将一定浓度的纳米锌溶液倒入步骤SI中的溶液中,并充分混合搅拌;
[0009]S3、吸取2ml的步骤S2中的溶液到规格为5ml的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中的接收装置上;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 X 30cm铝箔的钢板;
[0010]S4、调节供液系统中的控制器,使注射器的溶液流量为0.5-2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0-20cm,环境温度为25°C;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装置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15KV;
[0011]S5、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中的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液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
[0012]进一步的,步骤SI中得所述聚己内酯与氯仿的质量百分比为10%_15%。
[0013]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锌的浓度为0.08%-2%。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抗菌修复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及可降解等作用,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发明的静电纺丝镜下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
[0017]步骤:称取7.5g聚己内酯及量取50ml氯仿,边搅拌边缓慢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室温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Sh至溶液完全呈粘稠、透明状,再加入0.04ml的纳米锌溶液继续搅拌2h,即得10%的静电纺丝液。在常温条件下,将纺丝液加入5ml的针筒内,针筒前装上20号的针头,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上,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X30cm铝箔的钢板,调节电源控制器溶液流量为l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钢板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KV,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剂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由图1可见,静电纺丝膜整体形态较好,表面光滑,直径较均匀,局部几乎未见液滴。
[0018]实施例二
[0019]步骤:称取11.25g聚己内酯及量取50ml氯仿,边搅拌边缓慢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室温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Sh至溶液完全呈粘稠、透明状,再加入0.04ml的纳米锌溶液继续搅拌2h,即得15%的静电纺丝液。调节环境温度25°C,将纺丝液加入5ml的针筒内,针筒前装上20号的针头,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上,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X 30cm铝箔的钢板,调节电源控制器溶液流量为l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cm,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钢板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KV,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剂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
[0020]实施例三
[0021 ]步骤:称取7.5g聚己内酯及量取50ml氯仿,边搅拌边缓慢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室温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Sh至溶液完全呈粘稠、透明状,再加入Iml的纳米锌溶液继续搅拌2h,即得15%的静电纺丝液。调节环境温度25°C,将纺丝液加入5ml的针筒内,针筒前装上20号的针头,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上,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X30cm铝箔的钢板,调节电源控制器溶液流量为l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cm,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钢板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KV,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剂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
[0022]实施例四
[0023]步骤:称取11.25g聚己内酯及量取50ml氯仿,边搅拌边缓慢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室温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Sh至溶液完全呈粘稠、透明状,再加入Iml的纳米锌溶液继续搅拌2h,即得15 %的静电纺丝液。调节环境温度25 0C,将纺丝液加入5ml的针筒内,针筒前装上20号的针头,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上,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X30cm铝箔的钢板,调节电源控制器溶液流量为l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cm,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钢板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KV,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剂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将聚己内酯加入氯仿溶液中混合,并充分搅拌; 52、将一定浓度的纳米锌溶液倒入步骤SI中的溶液中,并充分混合搅拌; 53、吸取2ml的步骤S2中的溶液到规格为5ml的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安置在供液系统中的接收装置上;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的规格为包有20cmX30cm铝箔的钢板; 54、调节供液系统中的控制器,使注射器的溶液流量为0.5-2ml/h,针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0-20cm,环境温度为25°C;将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到针头上,负极接在接收装置上,设置电纺电压为10-15KV; 55、开启高压电源,然后启动供液系统中的控制器,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纺丝液飞向接收装置的过程中被拉伸,随着溶液的挥发,最终形成无纺布形式的纤维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中得所述聚己内酯与氯仿的质量百分比为10%-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人工抗菌修复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锌的浓度为0.08 % -2 %。
【文档编号】D01F1/10GK106065515SQ201610633510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8月4日
【发明人】张 杰, 许钦, 严红, 严一红
【申请人】江阴金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