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墙布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用的墙布。
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墙布都是由塑料泡沫面层、胶层和作为底层的纸组成,由于这种墙布的面层是在塑料膜层上加发泡层组成的,所以它的透气性较差,以致使用时很易导致墙面及其墙布发生霉变,并且塑料泡沫面层还会释放出微量的有害气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另外,由于其底层是纸,所以不能多次洗刷,从而日常细久将影响其外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气性强,无有害气体释放,并且抗拉强度高,又能经常洗刷,又同时还能进一步丰富图案提高其装饰效果的新型墙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墙布包括一层胶层,并且在胶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织物面层和无纺布的底层。
上述的织物面层可以是丝绸交织层,它包括全人造丝交织层、人造丝和人棉纱混合交织层、人造丝和棉纱混合交织层。在此,全人造丝交织层光泽鲜艳、牢度强、但其成本较高;为了适应普通家庭的使用,可选用人造丝和人棉纱混合交织层或人造丝和棉纱混合交织层的墙布。
对于将人棉纱或棉纱混合交织于人造丝中,在墙布生产中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然而人造丝和人棉纱的交织层柔软性好、人造丝和棉纱的交织层立体感强,并且其透气性都比全人造丝交织层强,对于这些特征,作为纺织行业中的常规知识,在此不加详述。根据生产成本和这些特性的综合判断来决定墙布生产时其人棉纱或棉纱在人造丝中的渗入比例,在此建议渗入的人棉纱或棉纱的重量比不超过总体的70%。
本发明所得到的墙布,由于从结构上将不透气的面层更改为多孔的织物层,从而使其透气性加强,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纺织出不同的图案,这样使得墙布的图案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墙布来说如何提高其装饰效果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用墙布作为装饰,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达到华丽,然而用丝绸交织层作为墙布的面层正是解决了这一提高装饰效果的问题,并且用丝绸交织层作为墙布的面层使得墙布的图案鲜艳、光泽明亮,提高了其装饰效果,使墙布的发展推向了自然、高雅和豪华的境界。另外由于采用了无纺布作为底层,使得墙布更柔软,便于墙布与墙面的粘贴以及粘贴时的空气排出,减少粘贴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同时,又利于墙布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洗刷,以保持清洁美观。这种织物面层和无纺布底层所得到的墙布,其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附图
所示是本发明所述墙布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墙布,其面层1采用全人造丝纺织而成,纺织后的面料浸于市场上所售的防霉剂(如苯甲酸钠的1%溶液)和防水剂(2%的A型防水剂)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中还加有市售的C型催化剂0.5克/升(C型催化剂是在纺织业中的常用催化剂)和E-1型1克/升的交联剂,其面层1在混合溶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经轧辊机在100℃至130℃高温下烘干,然后再浸入浓度为120克/升左右的市售S型阻燃剂中5至10分钟,再经轧辊机在120℃左右高温下烘干而成。经上述处理后的面料作为墙布的面层1,选用AD502胶水作为胶层2、选用30克/米2的无纺布作为底层3(无纺布也可以是20克/米2至60克/米2中选用)在干式复合机上进行复合、复合温度可以控制在130℃左右,复合后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墙布。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墙布,其面层1采用人造丝和人棉纱各按50%的重量比按确定的图案进行常规纺织,纺织后的面料经纺织业中常规的防霉、防水、阻燃处理,然后用聚乙烯类胶水作为胶层2在挤出复合机上与6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底层3进行高压复合,复合压力可控制在0.3兆帕左右,复合温度控制在摄氏360℃左右,以至使胶层2得到高度固化,以保证复合的牢度。从而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墙布。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墙布,其面层1采用30%的人造丝和70%棉纱按确定的图案进行常规纺织,纺织后的面料按常规的防霉、防水、阻燃处理,然后选用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底层3和聚丙烯类胶水的胶层2在挤出复合机上高压复合,复合压力控制在0.3兆帕左右,复合温度控制在360℃左右,复合后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墙布。
本发明所得到的墙布,透气性强,无有害气体释放,强度较高,特别是图案丰富、鲜艳、光泽明亮,对推进墙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墙布,包括胶层,其特征在于胶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织物面层和无纺布底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面层可以是丝绸交织层,它包括全人造丝交织层、人造丝和人棉纱混合交织层、人造丝和棉纱混合交织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布,它由丝绸交织层作为面层,以无纺布作为底层,中间夹入胶层,这种墙布透气性强,无有害气体释放,还能经常洗刷,并且其图案丰富、鲜艳、光泽明亮,对于推进墙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档编号D06N3/00GK1085278SQ92111559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5日
发明者缪存良 申请人:缪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