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浸浆槽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浸浆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浆纱机,纱线在导纱棒的导引下,通过浸浆辊使纱线浸没于浆槽中,实现纱线的上浆。其结构的不足在于如果经线密度较大,单层纱线通过浆槽时,会因为缝隙小而使浆液不能充分、均勻地涂在每根经线上,影响浆纱的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浸浆槽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浸浆槽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浆槽,所述的浆槽上方设置有导纱棒,浆槽内设置有浸在浆液中的浸浆辊,在导纱棒和浸浆辊之间设置有将导纱棒引导的纱线分二层浸入浆槽中、在浸浆辊处重新合成一层纱线的分纱棒A和分纱棒B。作为优选,所述的分纱棒A和分纱棒B设置在浆槽的上方,并且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分纱棒结构,将纱线分成两层浸入浆槽中,浸入浆槽的经线密度减小一倍,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隙增大两倍,使浆液更充分、更均勻地涂在每根经线上,有效地提高了纱线的上浆率和浆纱面的浆纱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浸浆辊1,浆槽2,分纱棒A-3,导纱棒4,分纱棒B-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浸浆槽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浆槽2,所述的浆槽2上方设置有导纱棒4,浆槽2内设置有浸在浆液中的浸浆辊1,在导纱棒4和浸浆辊1之间设置有将导纱棒4引导的纱线分二层浸入浆槽2中、在浸浆辊1处重新合成一层纱线的分纱棒A3和分纱棒B5。所述的分纱棒A3和分纱棒B5设置在浆槽2的上方,并且呈对称设置。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分纱棒A3和分纱棒B5,将纱线分成两层浸入浆槽中,浸入浆槽的经线密度减小一倍,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隙增大两倍,使浆液更充分、更均勻地涂在每根经线上,有效地提高了纱线的上浆率和浆纱面的浆纱质量。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浸浆槽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浆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槽(2)上方设置有导纱棒(4),浆槽(2)内设置有浸在浆液中的浸浆辊(1),在导纱棒(4)和浸浆辊(1) 之间设置有将导纱棒(4)引导的纱线分二层浸入浆槽(2)中、在浸浆辊(1)处重新合成一层纱线的分纱棒A (3)和分纱棒B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浆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纱棒A(3)和分纱棒B (5)设置在浆槽(2)的上方,并且呈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浆槽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浆槽,所述的浆槽上方设置有导纱棒,浆槽内设置有浸在浆液中的浸浆辊,在导纱棒和浸浆辊之间设置有将导纱棒引导的纱线分二层浸入浆槽中、在浸浆辊处重新合成一层纱线的分纱棒A和分纱棒B。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分纱棒结构,将纱线分成两层浸入浆槽中,浸入浆槽的经线密度减小一倍,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隙增大两倍,使浆液更充分、更均匀地涂在每根经线上,有效地提高了纱线的上浆率和浆纱面的浆纱质量。
文档编号D06B3/04GK201990849SQ2011200633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松良, 沈忠伟, 沈炳祥 申请人:杭州丰润羊绒织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