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78033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横编织机,特别涉及一种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电脑横编织机是目前各羊毛衫厂家最普遍使用的加工设备,电脑横编织机有半自 动织机和全自动织机之分,半自动织机可配上手摇横机,即可实现自动放针的功能, 一定程 度上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然而在编织产品的过程中,除了放针之外还有大量的收针, 而半自动织机的收针还是由大量手工操作来完成,因此,无法实现自动编织,使得编织效率 无法真正提高;全自动织机的走针控制是通过三角底板的走针轨迹引导和织针组件的配 合,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实现编织机的全自动控制;目前的全自动织机的织针组件一般包括 若干织针和选针片,每个选针片对应一个织针为一组,设置在针床的一个针槽中,三角底板 上设有选针器,通过选针器选择选针片的工作与否, 一旦选择选针片工作,则选针片根据三 角底板的轨迹做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推动织针至设定位置,然后织针会根据三角底板线 路做上下方向的移动 ,完成编织、集圈、翻针、接圈等不同工作,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织 针组件只有织针和选针片,因此选针片行走的轨迹线路较长,使得故障发生的几率增加;虽 然也有针织组件由织针、推针片、选针片三部分构成,如中国专利200810196755. 8公开的 一种具有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以及中国专利200820034322. 8 公开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中公开的针织组件,由织针、推针片、选针片三部分 构成,但其织针和推针片之间采用关节状配合,织针的移动完全是由推针片来控制,因此实 际上是将织针的移动转移到推针片上来控制而已,并且由于编织、集圈、翻针、接圈等不同 工作均通过推针片与选针片两个部件来完成,选针片和推针片的行走线路并没有改变,行 程依旧较长,因此选针片和推针片相对磨损比较严重,走针轨迹的可控制性也较差,且由于 只是通过选针片和推针片两个部件来控制走针线路,只能通过较为复杂的三角底板控制, 增加了三角底板的复杂程度和电脑程序的控制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工作稳定性高、走针线路控制性
好,结构简单、选针片和推针片不易磨损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具有针
床,针床上横向排列若干针槽,每个针槽内设有一组可纵向移动的织针组件以及设置在针
床上方与织针组件相配合的三角底板,每组织针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织针、推针片和选针
片,推针片上设有推针踵,选针片上设有上针踵、下针踵、选针踵和复位踵,三角底板上设有
选针器,所述织针下部设有针踵,所述三角底板上设有控制织针移动轨迹的织针控制组件
控制推针片移动轨迹的推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选针片移动轨迹的选针控制组件。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三角底板的织针控制组块包括设置在三角底板上方中部的人字三角、人字三角下方的翻针三角、翻针三角下方的挺针三角、人字三角 左侧的左密度三角、人字三角右侧的右密度三角、左密度三角左侧的左护针三角、右密度三 角右侧的右护针三角、左护针三角下方的左回退三角以及右护针三角下方的右回退三角; 其中人字三角、左护针三角、右护针三角、左回退三角以及右回退三角为固定连接,翻针三 角、挺针三角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平面的活动连接,左密度三角和右密度三角可斜向滑 动连接;右护针三角、右密度三角、人字三角、右密度三角以及右护针三角从左至右紧密排 列;翻针三角与人字三角之间具有间隔,翻针三角与挺针三角紧密排列,左回退三角与左护 针三角、右回退三角与右护针三角之间具有间隔。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推针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挺针三角下方的 挡针三角、挡针三角下方的起针三角、起针三角下方的左接圈三角和右接圈三角、左接圈三 角与右接圈三角中间的预接圈三角、起针三角左方的左推针片复位三角、起针三角右方的 右推针片复位三角;其中挡针三角、预接圈三角、左推针片复位三角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 为固定连接,起针三角、左接圈三角和右接圈三角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平面的活动连接; 左推针片复位三角、挡针三角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从左至右紧密排列,起针三角、左接圈 三角、右接圈三角以及预接圈三角紧密排列,起针三角与挡针三角、左推针片复位三角以及 右推针片复位三角之间具有间隔;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选针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选针器上方并 且在左推针片复位三角下方的左选针片复位三角、选针器上方并且在右推针片复位三角下 方的右选针片复位三角、选针器下方的选针三角,选针三角左下方的左抬针三角、选针三角 右下方的右抬针三角;左选针片复位三角与左推针片复位三角之间具有间隔,右选针片复 位三角与右推针片复位三角之间具有间隔。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织针组件的织针尾部设有与其移动方向垂 直的受推部;推针片端部为矩形推针部,后部贴近针槽底部处设有细长压尾部;选针片前 端设有矩形推送部,选针片的推送部压在推针片的压尾部上。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针床横向设有织针限位槽、推针限位槽和选 针限位槽,织针限位槽内设有针尺,推针限位槽和选针限位槽内各设有一根限位钢丝。 上述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的针床的织针限位槽、推针限位槽和选针限位 槽均为燕尾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l)本实用新型织针组件的织针上设有针踵,三角底 板上设有控制织针移动轨迹的织针控制组件、控制推针片移动轨迹的推针控制组件以及控 制选针片移动轨迹的选针控制组件,可单独控制织针、推针片和选针片的移动,使得织针、 推针片和选针片均有独立的行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推针片与选针片移动距离过长和无效行 程过多的问题,减少了选针片和推针片的无谓磨损,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简化了三 角底板的控制问题,走针轨迹的可控制性较强,工作稳定性高;(2)本实用新型的选针片、 推针片以及织针之间各级均只存在前推的关联,而无后拉的关联,收针复位的步骤均由三 角底板上的控制组件独立控制织针、推针片和选针片复位,同时通过限位钢丝和针尺的限 位,大大减少了联动失误的可能性,将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错误降至最低,提高了生产效 率;(3)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生产和维护费用低,设计合理,实用性 较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针组件与三角底板之间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织针组件设置在针床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编织时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编织时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圈时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翻针时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接圈时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中各标注为 针床(1):织针限位槽(11)、推针限位槽(12)、选针限位槽(13); 织针组件(2): 织针(21):针踵(211)、受推部(212); 推针片(22):推针踵(221)、压尾部(222)、矩形推针部(223); 选针片(23):上针踵(231)、下针踵(232)、选针踵(233)、复位踵(234)、矩形推送
部(235); 三角底板(3): 织针控制组件(31):人字三角(311)、翻针三角(312)、挺针三角(313)、左密度 三角(314L)、右密度三角(314R)、左护针三角(315L)、右护针三角(315R)、左回退三角 (316L)、右回退三角(316R);推针控制组件(32):挡针三角(321)、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右接圈 三角(323R)、预接圈三角(324)、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 选针控制组件(33):左选针片复位三角(331L)、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选针 三角(332)、左抬针三角(333L)、右抬针三角(333R); 选针器(4):选针刀片(41); 限位钢丝(5); 针尺(6)。
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针床l,针床1上横向排列若干针槽,每个针槽内设 有一组可纵向移动的织针组件2以及设置在针床1上方与织针组件2相配合的三角底板 3,每组织针组件2包括依次排列的织针21、推针片22和选针片23,织针21下部设有针踵 211,尾部设有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受推部212;推针片22上设有推针踵221,前端部为矩形 推针部223,后部贴近针槽底部处设有细长压尾部222 ;选针片23上设有上针踵231、下针踵232、选针踵233和复位踵234,前端设有矩形推送部235,选针片23八个为一套,每套的八个选针片23的选针踵233位置依次变化,等距分布;选针片23的推送部235压在推针片22的压尾部222上;针床1横向设有织针限位槽11、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织针限位槽11、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均为燕尾槽,织针限位槽11内设有针尺6,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内各设有一根限位钢丝5,针尺6闩住织针21,从上方对织针21进行限位,另外两根限位钢丝5分别闩住推针片22和选针片23,从上方对推针片22和选针片23进行限位; 见图5,三角底板3上设有选针器4、控制织针移动轨迹的织针控制组件31、控制推针片移动轨迹的推针控制组件32以及控制选针片移动轨迹的选针控制组件33,选针器4具有左右两个,每个选针器4具有八个选针刀片41,每个选针刀片41均通过高速电磁铁控制,可实现选与不选两档位置变换,选针片23的八个选针刀片41与一套选针片23的选针踵233——对应; 仍见图5,织针控制组块31包括设置在三角底板3上方中部的人字三角311、人字三角311下方的翻针三角312、翻针三角312下方的挺针三角313、人字三角311左侧的左密度三角314L、人字三角311右侧的右密度三角314R、左密度三角314L左侧的左护针三角315L、右密度三角314R右侧的右护针三角315R、左护针三角315L下方的左回退三角316L以及右护针三角315R下方的右回退三角316R ;其中人字三角311、左护针三角315L、右护针三角315R、左回退三角316L以及右回退三角316R为固定连接,翻针三角312、挺针三角313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3平面的活动连接,左密度三角314L和右密度三角314R可斜向滑动连接;右护针三角315R、右密度三角314R、人字三角311、右密度三角314R以及右护针三角315R从左至右紧密排列;翻针三角312与人字三角311之间具有间隔,翻针三角312与挺针三角313紧密排列,左回退三角316L与左护针三角315L、右回退三角316R与右护针三角315R之间具有间隔。 仍见图5,推针控制组件32包括设置在挺针三角313下方的挡针三角321、挡针三角321下方的起针三角322、起针三角322下方的左接圈三角323L和右接圈三角323R、左接圈三角323L与右接圈三角323R中间的预接圈三角324、起针三角322左方的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起针三角322右方的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 ;其中挡针三角321、预接圈三角324、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为固定连接,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和右接圈三角323R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3平面的活动连接;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挡针三角321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从左至右紧密排列,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右接圈三角323R以及预接圈三角324紧密排列,起针三角322与挡针三角321、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之间具有间隔。[0040] 仍见图5,选针控制组件33包括固定设置在选针器4上方并且在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下方的左选针片复位三角331L、选针器4上方并且在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下方的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选针器4下方的选针三角332,选针三角332左下方的左抬针三角333L、选针三角332右下方的右抬针三角333R ;左选针片复位三角331L与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之间具有间隔,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与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之间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的翻针三角312、挺针三角313、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和右接圈三角323R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3平面的活动连接,是通过高速电磁铁控制,在各图示中,阴影部分表示进入三角底板3平面内,不参与控制;左密度三角314L和右密度三角314R可斜向滑动是通过步进电机及密度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各自按斜槽方向移动;[0042] 见图6,图示为本实用新型不编织时的走针轨迹,以三角底板3右行为例,选针器4的选针刀片41变换至不选择位置,选针刀片41与选针片23的选针踵233接触,将选针片23压入针槽中,使得选针片23的下针踵232不与选针控制组件33的选针三角332接触,选针片23直线走完三角底板3,并通过复位踵234在右抬针三角333R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推针片22与织针21均以直线轨迹走完三角底板3。 见图7,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编织时的走针轨迹,以三角底板3右行为例,翻针三角312进入三角底板3平面内,不参与控制,选针器4的选针刀片41变换至选择位置,选针刀片41与选针片23的选针踵233不接触,选针片23处于工作位置,选针片23的下针踵232与选针控制组件33的选针三角332接触,沿选针三角332上行至选针三角332顶部后继续沿选针三角332平移,至选针片23的上针踵231与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接触,并沿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下行至结束,选针片23通过复位踵234在右抬针三角333R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选针片23沿选针三角332上行时推动推针片22上行,推针片22的推针踵221进入起针三角322与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之间的间隔通道中,并依起针三角322上行至高点后平移,至推针片22的推针踵221与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接触,并沿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下行至回复初始状态结束;推针片22依起针三角322上行时推动织针21上行,进入挺针三角313与人字三角311间隔通道中,并沿挺针三角313上行至最高点后平移,与人字三角311接触后沿人字三角311、右密度三角314R、右回退三角316R移动至回复初始状态结束,左护针三角315L的作用在于当织针21位置不当时可将其调整至正常位置;在此轨迹中,选针片23与推针片22之间、推针片22与织针21之间只有上推作用,其余轨迹均由各部件独立完成,出现错误的几率明显减少。 见图8,图示为本实用新型集圈时的走针轨迹,以三角底板3右行为例,翻针三角312、挺针三角313进入三角底板3平面内,不参与控制,各部件轨迹控制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见图9,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翻针时的走针轨迹,以三角底板3右行为例,各部件轨迹控制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见图10,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圈时的走针轨迹,以三角底板3右行为例,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进入三角底板3平面内,不参与控制,各部件轨迹控制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部件轨迹是以三角底板3横向移动,依次经过各织针组件2,织针组件2的各部件依轨迹线路做上下方向移动。
权利要求一种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具有针床(1),针床(1)上横向排列若干针槽,每个针槽内设有一组可纵向移动的织针组件(2)以及设置在针床(1)上方与织针组件(2)相配合的三角底板(3),每组织针组件(2)包括依次排列的织针(21)、推针片(22)和选针片(23),推针片(22)上设有推针踵(221),选针片(23)上设有上针踵(231)、下针踵(232)、选针踵(233)和复位踵(234),三角底板(3)上设有选针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21)下部设有针踵(211),所述三角底板(3)上设有控制织针移动轨迹的织针控制组件(31)、控制推针片移动轨迹的推针控制组件(32)以及控制选针片移动轨迹的选针控制组件(3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底板 (3)的织针控制组块(31)包括设置在三角底板(3)上方中部的人字三角(311)、人字三角 (311)下方的翻针三角(312)、翻针三角(312)下方的挺针三角(313)、人字三角(311)左侧 的左密度三角(314L)、人字三角(311)右侧的右密度三角(314R)、左密度三角(314L)左侧 的左护针三角(315L)、右密度三角(314R)右侧的右护针三角(315R)、左护针三角(315L) 下方的左回退三角(316L)以及右护针三角(315R)下方的右回退三角(316R);其中人字 三角(311)、左护针三角(315L)、右护针三角(315R)、左回退三角(316L)以及右回退三角 (316R)为固定连接,翻针三角(312)、挺针三角(313)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3)平面的活 动连接,左密度三角(314L)和右密度三角(314R)可斜向滑动连接;右护针三角(315R)、右 密度三角(314R)、人字三角(311)、右密度三角(314R)以及右护针三角(315R)从左至右 紧密排列;翻针三角(312)与人字三角(311)之间具有间隔,翻针三角(312)与挺针三角 (313)紧密排列,左回退三角(316L)与左护针三角(315L)、右回退三角(316R)与右护针三 角(315R)之间具有间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控制 组件(32)包括设置在挺针三角(313)下方的挡针三角(321)、挡针三角(321)下方的起针 三角(322)、起针三角(322)下方的左接圈三角(323L)和右接圈三角(323R)、左接圈三角 (323L)与右接圈三角(323R)中间的预接圈三角(324)、起针三角(322)左方的左推针片复 位三角(325L)、起针三角(322)右方的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其中挡针三角(321)、预 接圈三角(324)、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为固定连接,起 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和右接圈三角(323R)为可垂直进出三角底板(3)平面 的活动连接;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挡针三角(321)以及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从 左至右紧密排列,起针三角(322)、左接圈三角(323L)、右接圈三角(323R)以及预接圈三角 (324)紧密排列,起针三角(322)与挡针三角(321)、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以及右推针 片复位三角(325R)之间具有间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控制 组件(33)包括固定设置在选针器(4)上方并且在左推针片复位三角(325L)下方的左选 针片复位三角(331L)、选针器(4)上方并且在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下方的右选针片 复位三角(331R)、选针器(4)下方的选针三角(332),选针三角(332)左下方的左抬针三角 (333L)、选针三角(332)右下方的右抬针三角(333R);左选针片复位三角(331L)与左推针 片复位三角(325L)之间具有间隔,右选针片复位三角(331R)与右推针片复位三角(325R) 之间具有间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组件(2)的织针(21)尾部设有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受推部(212);推针片(22)端部为矩形推针 部(223),后部贴近针槽底部处设有细长压尾部(222);选针片(23)前端设有矩形推送部 (235),选针片(23)的推送部(235)压在推针片(22)的压尾部(222)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1) 横向设有织针限位槽(11)、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织针限位槽(11)内设有 针尺(6),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内各设有一根限位钢丝(5)。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1) 的织针限位槽(11)、推针限位槽(12)和选针限位槽(13)均为燕尾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具有针床,针床上横向排列若干针槽,针槽内设有可纵向移动的织针组件以及设置在针床上方与织针组件相配合的三角底板,每组织针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织针、推针片和选针片,三角底板上设有选针器,织针下部设有针踵,三角底板上设有控制织针移动轨迹的织针控制组件控制推针片移动轨迹的推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选针片移动轨迹的选针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可单独控制织针、推针片和选针片的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推针片与选针片移动距离过长和无效行程过多的问题,减少了选针片和推针片的无谓磨损,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简化了三角底板的控制问题,走针轨迹的可控制性较强,工作稳定性高,设计合理。
文档编号D04B15/10GK201501969SQ20092031091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叶飞, 陶金华 申请人:江苏盛天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