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纱嘴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70258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工位纱嘴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用的导纱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 三工位纱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针织机用纱嘴都只有上和下两个工作位,图2中所 示的就是一种应用在针织圆机上的普通纱嘴,该纱嘴包括一根可绕着 转轴11作上下摆动的摇杆6,摇杆6的一端加工制成纱嘴头1,另一 端则与弹簧9相连固定在针织机的机体上。针织机工作时,纱嘴头l 上安装针嘴7,针嘴7中穿过绕线8,该绕线8是由在针线选板10上 所分布着的小圆孔内可作选择性穿入;摇杆6绕转轴11作上下摇摆 动作,当摇杆6下压,接触到针织机圆筒表面上的针板12时,安装 在纱嘴头1上的针嘴7将绕线8穿入分布在针板12的圆周内密布着 的针脚上,再由针脚的动作来完成编织的不同形态;在摇杆6的下压 工步完成后,由弹簧9将摇杆6拉回,使该纱嘴回归工作等待,再由 相邻的其它纱嘴继续进行下压工步的编织。 一台针织机通常包括数 十、数百只的纱嘴,而这种结构形状的纱嘴只能是作上和下的两个工 作步骤,因此,针嘴7与针脚之间的工作间距值只能是依赖于针嘴7 在纱嘴头1上的安装位置来进行调节,其操作性和精准性均较难控 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 方便调节针嘴与针脚之间的工作间距的三工位纱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工位纱嘴,包括纱嘴头l和臂杆,所述臂杆由摇臂2和拉
杆3构成,摇臂2的一端与纱嘴头1相连,另一端与拉杆3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连接为铰链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拉杆3为十字形,顶端设有所 述铰链相连的铰孔,前端部分分叉,形成U形的开槽;所述摇臂2 活动固定在开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摇臂2与拉杆3之间有复位弹 簧4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三工位纱嘴,采用的是一种摇臂与拉杆活动连接的 方式,取代之前单一臂杆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拉杆带动摇臂 在下压过程中,当纱嘴头接触到针板受阻时,拉杆还能够进一步的下 压,从而使得摇臂能产生一个相对前进的运动,因此纱嘴头与针板的
位置多了一种变化,实现三工位的功能;通过拉杆上方限位的调节螺 栓可方便地进行调整针嘴与针脚之间的工作间距。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工位纱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纱嘴在工作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工位纱嘴在下压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工位纱嘴包括纱嘴头1和臂
杆,所述臂杆由摇臂2和拉杆3构成。摇臂2的一端与纱嘴头1相连, 可用同材料一体制成,另一端与拉杆3为铰链活动相连。拉杆3的外 形呈十字形,十字形的顶端设有安放所述铰链的铰孔;十字形的前端 部分,左右分叉,形成一种U形的开槽,摇臂2就活动固定在其间, 只能作前后的摆动;十字形的底端部分与摇臂2之间相连有一根复位 弹簧4,复位弹簧4的作用是在拉杆3在作进一步下压使得摇臂2在 向前作步进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减并保持力的作用;下压工步完成后, 当拉杆3受弹簧9的拉力作用回到原来位置时,复位弹簧4也释放弹 力使摇臂2也回复到原来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针嘴与针脚之 间的工作间距由调节螺栓5进行调节,调节螺栓5的位置越靠上,拉 杆3下压的距离就越大,摇臂2的步进值也就越大,因此针嘴与针脚 之间的距离就越小,反之亦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 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三工位纱嘴,包括纱嘴头(1)和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由摇臂(2)和拉杆(3)构成,摇臂(2)的一端与纱嘴头(1)相连,另一端与拉杆(3)活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铰链 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工位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为十字 形,顶端设有所述铰链相连的铰孔,前端部分分叉,形成U形的开槽; 所述摇臂(2)活动固定在开槽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与拉杆(3)之间有复位弹簧(4)作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用的导纱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三工位纱嘴。该纱嘴包括纱嘴头1和臂杆,所述臂杆由摇臂2和拉杆3构成,摇臂2的一端与纱嘴头1相连,另一端与拉杆3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三工位纱嘴在拉杆3带动摇臂2下压的过程中,能实现进一步的下压,从而使得摇臂2产生一个相对的前进动作,使得纱嘴头1与针板的位置多了一种变化,实现三工位的功能;而且通过调节螺栓5可方便地调整针嘴与针脚之间的工作间距。
文档编号D04B15/38GK201190222SQ200820086230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史生水, 叶江平, 杰 朱, 楼叶明 申请人:楼根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