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在针板下方夹持在 缝制开始的第1针脚处的插入缝针中的上线的线端部。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一种上线保持装置(上线 夹紧装置),其可以在针板的下方,夹持在缝制开始的第1针脚处的 插入缝针穿线孔中的上线(针线)的线端部。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在缝制开始时,将形成 框状的线捕捉部(透孔)配置在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上,同时设置第
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该第1夹持部构成线捕捉部的内孔的一部分, 该第2夹持部以与该第1夹持部相对的方式,可接触/远离地配置。 并且形成为,在缝制开始的第1针脚处,在线捕捉部的内部捕捉上线 后,使线捕捉部从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离开,之后在第1夹持部和第 2夹持部之间夹持上线的线端部,详细地说夹持上线的前端(线端) 的附近,然后在形成预先设定的线迹数之后,放开夹持的上线的线端 部。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67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如后述存在下述问题,艮P, 在夹持的上线的线端部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中而形成穿 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情况下,无法使线环从线捕捉部脱离。
这样,如果无法将线环从线捕捉部释放,即,上线的线端部无 法从线捕捉部脱离,则会产生布料偏移(缝制形状偏移)、切线、装 置的动作不良等,从而无法得到稳定的线迹。在这里,所谓布料背面,是指在缝制时载置于针板上的作为缝 制对象物的布料的针板侧的面。
根据图32至图35,对于上线的线环无法从前述线捕捉部脱离的
情况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现有的上线保持装置101中,如果用于形成缝制开始的最初 (第一针脚)的线迹的缝针进行下降(落针),则缝针N沿其上下 移动路径NL下降。此时,缝针N以在设置于其前端部附近的穿线孔 Na中插入上线T的状态,刺穿在底座部MB上配置的针板P上载置 的布料C,下降至针板P的针孔Pa的下方。
该缝针N的下降,经过设置在第1夹持部件102上的平面框状 的线捕捉部103而进行。并且,如果缝针N上升,则形成上线线环 TL。该上线线环TL,通过由釜K的尖端Ka被挑起,成为前端Ta 下垂的状态,上线T被捕捉到线捕捉部103的内部。该线捕捉部103 在捕捉上线T之后,向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的侧方离开,之 后在构成线捕捉部103的内表面103a的一部分的第1夹持部104、 和设置在第2夹持部件105上且以与第l夹持部104相对的方式配置 的第2夹持部106之间,夹持上线T (图32)。
在该状态下,如果缝针进一步下降(落针)预先设定的次数、 例如一次或两次,则上线T会与未图示的下线打结,在载置于针板P 上的布料C上形成线迹。并且,在上线T和下线打结之后的落针(第 3针脚或第4针脚)之前,放开在第1夹持部104和第2夹持部106 之间夹持的上线T,在该状态下依次形成线迹。此外,上线T的前端 Ta,通过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C的进给而从线捕捉部103拔出。
在这里,如果在第1针脚处,夹持在第1夹持部104和第2夹 持部106之间的上线T的经过线捕捉部103的部分即线端部TA,位 于第2针脚以后的上线线环TL的提升路径上,例如落在釜K的尖端 Ka的经过路径上,则线端部TA会进入第2针脚的上线线环TL的内 部(图33)。
这时,在第1夹持部104和第2夹持部106之间夹持的上线T 的线端部TA的长度,详细地说,上线T的从夹持部位至前端Ta为止的长度(以下,记为"线端长度"),与上线T的从夹持部位至 布料C的落针点DP为止的距离相比更长的情况下,上线T的线端部
TA成为进入上线线环TL中的状态,通过利用未图示的天秤提升上 线T,使上线T的线端部TA与上线线环TL一起被提升(图34)。 因此,如果上线T的提升完成,则穿过线捕捉部103的上线T 的线端部TA的前端Ta侧会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S中,形成穿过 线捕捉部103的线环W(与用于形成线迹S的上线线环TL不同)(图 35)。
即使通过使第1夹持部104和第2夹持部106相互间分离而放 开夹持的上线T,该线环W也不会从线捕捉部103脱离,而是成为 与线捕捉103缠绕的状态,因此通过与针数的增加,即缝制的进行相 伴的布料C的进给,该线环W被布料C拉拽或是拉拽布料C,因此 会产生布料偏移(缝制形状偏移)、切线、以及装置的动作不良等。
另外,由上线保持装置101夹持时的上线T的"线端长度", 主要由下述6个要素决定
1. 缝制开始时的上线T从穿线孔Na至前端Ta长度(以下,记 为"插入长度")
1-1.在前一缝制周期中切线后的上线T的"插入长度"
—切线时的上线T的张力(调整值)/布料C与上线T之间
的阻力等;
1-2.在存在上线T的换线等的情况下,(由操作者导致的)上 线T的"插入长度";
2. 在第1针脚处上线T与布料C之间的阻力;
3. 在第1针脚处上线T与缝纫机缝线路径部件(针棒导向部、 针孔引导部、臂线导向部等)之间的阻力;
4. 第1针脚向上线T施加的张力(由通常的线调整引起的张力 调整值);
5. 取线弹簧的张力、行程(调整值);
6. 第1针脚的线迹S的长度、布料C的厚度。
在这里,对于要素2、 5,在上线T与布料C之间的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在由天秤提升上线时不能抵抗上线T与布料C之间的阻力, 取线弹簧进行动作的移动量增加,其结果,被提升的上线量减少,布
料背面残留的上线T的长度变长。结果,上线T的"线端长度"变长。
对于要素3,只要没有标准件更换,则上线T的"线端长度"
保持恒定,不会产生波动。另外,所谓标准件,可以举出针棒引导部、
针孔引导部、臂线引导部等缝线路径部件。此外,所谓标准件更换, 是指在厚料缝制等中更换各线路径标准件。
对于要素4,通过将夹持上线T时的线张力控制为与缝制张力 值相比较高等,从而抑制上线T的"线端长度"的波动。另外,所 谓夹持上线T时的线张力,是捕捉第1针脚的上线T时的线张力, 例如使其瞬时向最大张力提高后使其稳定。此外,所谓缝制张力值, 是指第2针脚之后的正常缝制时的张力。
. 对于要素6,因为第1夹持部件102在第1针脚处由线捕捉部 103捕捉上线T之后,在第2针脚时通过与第2夹持部件105的协同 动作而夹持上线T,因此如果线迹S的长度较长,布料C的厚度较 厚,则上线T被消耗,夹持上线T时的上线T的"线端长度"变短, 但多数情况下会预测到这种情况而将"插入长度"调整为较长,如果 在缝制开始设置结线缝的小间距,或布料C的厚度变薄,则上线T 的"线端长度"变长。
另外,如果缝制对象物变化,则上线T与布料C之间的阻力、 线迹S的长度(缝制间距)、以及布料C的厚度等会变化,存在因 上线T或布料C的品质或特性,在每次缝制时阻力变化的情况。因 此,根据缝制条件或其条件变化,缝制开始的上线T的"插入长度" 会变化,与此相伴,上线T的"线端长度"也会变化。很多情况下 考虑安全而在更换缝线时将由操作者设定的"插入长度"也定得稍长。
并且,在缝制开始的"插入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夹持上线T 之前线端部TA会从第1夹持部件102的线捕捉部103脱离,从而无 法夹持上线T。因此,使第1夹持部件102的线捕捉部103靠近缝针 N的上下移动路径NL,即使"插入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捕捉 夹持上线。
但是,在上述构成中,在线捕捉部103位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
路径NL的附近,在有意地(调整)或因波动而使"插入长度"较长 的情况下,上线在第2针脚之后会被缝入布料背面而形成线环W。
并且,在现有的线保持装置101中,在上线T的"线端长度" 与从上线T的夹持部位至布料C的落针点DP的距离相比更长的情况 下,夹持的时间(针数)越多,上线线环TL越会反复经过,因此线 端部TA被提升,被缝入频率变高。
另外,还可以在第2针脚处夹持上线T之后, 一边保持夹持状 态,一边使线捕捉部103移动至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远离的 位置,在第2针脚之后的上线线环TL的提升路径上,例如使夹持的 上线T的线端部TA与釜K远离,但这种情况下,也使夹持的上线T 移动,如果夹持力较强则会成为布料偏移或切线的主要原因,如果夹 持力较弱则会在上线T的线端部TA较短的情况下,从夹持部分脱离。
因此,寻求下述的缝纫机,即,即使在夹持的上线的线端部的 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情况 下,也可以使线环从线捕捉部脱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夹持着的上线的线端部的前端侧被
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情况下,也可以
从线捕捉部容易且可靠地使线环脱离。
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 其具有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具有第}夹持部件,其形成缺
口部,该缺口部中插入与缝针相连的上线;以及第2夹持部件,其配 置为可相对于前述第1夹持部件接触/远离,在其与前述第1夹持部 件之间夹持前述上线,
在缝制开始时,该上线保持装置在针板下方夹持前述上线的线 端部,在规定针数的落针之后,放开前述线端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夹持部件具有第1夹持部,其配置为,可以使由前 述缺口部形成的开口部开闭;以及预紧单元,其对第1夹持部进行预紧,以将前述开口部闭合,
前述第2夹持部件具有第2夹持部,其配置为可相对于前述第1 夹持部接触/远离,在其与前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前述线端部。
此外,技术方案2涉及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 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第1夹持部件还具有安装部,前述第 1夹持部相对于前述安装部,可旋转地被支撑。
并且,技术方案3涉及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 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在前述第1夹持部将前述缺口部的 开口部闭合的状态下,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第1夹持部形成贯穿了前述 针板的针孔的缝针可以通过的框。
并且,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 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具有驱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
移动至下述位置初始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开口部位于前述上下
移动路径上,且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隔着前述上下移动
路径在两侧相对;以及夹持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第l夹持部和前
述第2夹持部向前述上下移动路径的侧方离开,且在前述第1夹持部 和前述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前述线端部。
并且,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 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前述驱动单元还使前述夹持单元移动 至放开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从前述 夹持位置进一步向前述上下移动路径的侧方离开,且前述第1夹持部 和前述第2夹持部放开前述线端部。
并且,技术方案6涉及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 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设置预紧力调节单元,其用于调节 前述预紧单元的预紧力。
并且,技术方案7涉及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 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前述预紧单元,具有在向前述第1 夹持部施加前述上线的张力时容许前述第1夹持部打开前述开口部 的预紧力。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在第1夹持部(开 闭体)和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的上线的线端部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 面的线迹中而形成穿过缺口部(线捕捉部)的线环的情况下,可以使 由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的进给而形成的线环动作,以利用拉拽第 1夹持部的力使第1夹持部打开缺口部,从而使线环脱离。可以通过 简单的结构实现用于开闭上述缺口部的结构,防止在缝制时上线缠绕 线捕捉部等的事故。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的实施方 式的缝纫机的要部的部分切断外观正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图3的第1夹持部的放大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1的釜机构的上线引导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釜机构的中釜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针下部分的结构的要部的局部斜视图。
图8是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初始位置的状 态的要部的正视图。
图9是图8的上线夹持单元的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IO是图8的上线保持装置的要部的仰视图。 图11是图10的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夹持位置的状 态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夹持位置的状 态的要部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放开位置的状 态的要部的侧视图。图15是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放开位置的状 态的要部的仰视图。
图16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相对位置调节连 杆体的摆动动作、与第1夹持部件及第2夹持部件的相对位置变化的 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要部的框图。
图18是图1的缝纫机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上线保持装置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夹持位置 而上线的线端部处于由第2针脚的上线线环提升的中途状态的说明 图。
图20是表示图19之后的上线的线端部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 而形成通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图20之后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放开位置而解除上 线的线端部之后,线环不从线捕捉部脱离而使布料和线捕捉部通过线 环相连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图21之后利用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的进给使 线捕捉部成为打开状态,线环使第1夹持部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的图22的上线保持装置的第1夹持部 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图22之后利用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的进给, 线环从线捕捉部脱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的图24的线环从线捕捉部脱离的状态 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的其它实 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上线夹持单元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要部的正视 图。
图27是图26的上线保持装置的要部的仰视图。 图28是图26的引导板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图26的上线保持装置的强制动作单元使第1夹持 部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0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图29的上线保持装置的第1夹持部的 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的图29的线环从线捕捉部脱离的状态 的说明图。
图32是现有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的夹持上线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的线端部进入上线 线环内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图33之后上线的线端部与上线线环同时被提升的 状态的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图34之后上线的线端部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中 而形成通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根据图l至图25,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 置(以下,简称为上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进行说明。 (缝纫机的整体概略结构) 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l,如当前公知所示,整体形
成大致-字状,其具有底座部2;连结机体部3,其设置于底座部 2的图1的右侧所示的后部,向上方突出设置;臂部4,其从该连结
机体部3的上部向图1的左侧所示的前方,与底座部2平行地延伸设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具有圆筒底座缝纫机的基本结构,
艮口,底座部2的前端部形成大致筒状,同时后述X轴方向的宽度与 其它部位相比设置得较窄。
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明,以后述的缝针N的上下移动方向作为 Z轴方向,以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底座部2及臂部4的长度方 向作为Y轴方向,以与Z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作为 X轴方向。前述缝纫机l具有缝针N,其设置在臂部4的前端部,利用 缝纫机电动机5 (图17)的驱动力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未图示的 上线供给源,其设置于臂部4的上部,用于向缝针N供给上线T; 线调节装置6,其在该上线供给源和缝针N之间,以规定载荷夹持上 线T,对该进给方向的移动产生阻力;天秤装置,其利用天秤7,在 该线调节装置6和缝针N之间以规定的定时进行上线T的提升;针 板8,其设置在底座部2的上表面,设有使缝针N的前端部插入的针 孔8a(图7);釜机构9,其设置在底座部2的内部、且位于针板8 的下方,具有垂直半周旋转釜,该垂直半周旋转釜从下降的缝针N 钩起上线线环TL (图6),同时在该上线线环TL中插入未图示的下 线;上线保持装置10,其在针板8和釜机构9之间,在缝针N的第 1针脚上升时进行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未图示的切线装置, 其设置在底座部2的内部,在缝制后切断上线T及下线;以及控制 单元ll,其进行后述的各部分动作的控制(图17)。
前述缝针N,在图1下方所示的前端稍上方形成穿线孔Na (眼 孔图7),以使上线T可插入该穿线孔Na中。此外,缝针N的图 1上方所示的基端部,经由未图示的针夹,可自由安装/拆卸地安装 在针棒12的下端部。该针棒12,配置在臂部4的图l左侧所示的自 由端侧,针棒12的下端部配置为,从臂部4的自由端侧的下表面, 向底座部2的落针位置突出、详细地说向针板8的针孔8a突出。并 且,针棒12与未图示的针棒驱动机构连接,该针棒驱动机构形成为, 可以使下端部安装有缝针N的针棒12,与利用缝纫机电动机5的驱 动力被旋转驱动的未图示的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联动,以规定的周期、 且按照规定的行程,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在前述缝纫机电动机5中,同时设置用于检测其旋转相位角度 的编码器13 (图17),其可以以缝针N位于上死点时为0° ,向控 制单元11输出当前的缝纫机电动机5的输出轴位于0 360。中的哪 一个角度位置。
前述天秤7,设有插入上线T的未图示的引导孔,其通过在上 线T插入的状态下进行上下移动,在其上升时对插入在缝针N的穿线孔Na中的上线T进行提升。此外,天秤装置,使天秤7以与缝针 N相同的周期上下移动,但天秤7位于上死点的定时,设定为与缝针 N位于上死点的时刻相比稍微延迟。
如图8所示,釜机构9具有中釜16,其进行摆动运动(交互 地反复进行向正旋转方向的半周旋转运动及向逆旋转方向的半周旋 转运动的往复半周旋转运动),利用沿周方向突出的尖端15捕捉上 线线环TL;大釜17,其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中釜16;上线引导板18, 其设置在大釜17的上部;以及釜轴19,其从连结机体部3侧朝向大 釜17,在底座部2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延伸,经由未图示的驱动器, 对中釜16施加摆动驱动力(在图l中仅图示一部分)。
前述中釜16,沿其外周形成轨道状的突出构造部20,以使摆动 动作可反复进行,在其两侧具有与大釜17的支撑槽17a滑动接触的 摩擦面21、 22。此外,尖端15,形成在轨道状的突出构造部20的端 部,可以利用中釜16的一个方向的半周旋转动作,通过经过从上线 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a进入的缝针N的穿线孔Na的正侧方,挑起 上线线环TL。因此,尖端15的前端部形成为偏向沿中釜16的旋转 轴线RL的一个方向L的形状,同时尖端15及突出构造部20,相对 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配置在沿旋转轴线RL的另一个方向R 侧。
此外,釜轴19,相对于中釜16位于R侧(以下,将方向R侧 作为釜轴侧),虽然没有直接与中釜16连结,但经由设置于中釜16 上、同时进行摆动运动的驱动器,向中釜16传递用于进行摆动运动 的驱动力。
前述釜机构9的釜轴19,在Y轴方向上平行地配置,相对于中 釜16位于Y轴方向后侧,同时可以从该方向施加使中釜16进行摆 动运动的驱动力。此外,釜轴19可以使从缝纫机电动机5分支出的 驱动力变换为摆动驱动力而传递,可以使缝针N向上下方向的往复 运动和中釜16的摆动运动以规定的相位差同步。
前述上线引导板18,是用于防止上线T与中釜16的摩擦面21、 22接触,或向大釜17与摩擦面22之间的滑动面(接触面)进入的板状部件,如果从图8的箭头标记U所示的上方观察,则如图5所
示,设有引导孔18a,其形状为,Y轴方向后侧的端部向X轴方向两 侧扩展,Y轴方向前侧的端部向右侧扩展,在该引导孔18a上设有分 线部18b,其用于扩展由中釜16的尖端15挑起的上线线环TL。
如图6及图7所示,利用在图7的箭头标记E所示的方向上进 行旋转的尖端15而被挑起的上线线环TL,利用该分线部18b,以尖 端15为界,缝针N侧的上线TF和布料侧的上线TB在前后方向上 较大地分离,防止相对于中釜16的两个摩擦面21、22的接触或巻入。 (上线保持装置的结构)
前述上线保持装置10,为了可靠地形成缝制开始的线迹S,即 防止缝制开始的上线T的线端部TA从布料C拔离,在针板8的下 方、且在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离开的位置,捕捉并夹持在缝 制开始的第1针脚处的缝针N中的上线T的线端部TA,同时,在此 之后落针预先设定的针数之后,放开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TA。
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具有上线夹持单元26,其具有 可相对地接触/远离的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它们用于捕 捉上线T的线端部TA并夹持(以下,简称为夹持单元);以及驱动 单元27,其用于驱动该夹持单元26。该驱动单元27还具有移动单元 28和联动单元29。
前述移动单元28可以使夹持单元26在初始位置、夹持位置、 以及放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初始位置位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 上(图8 图11),该夹持位置从该初始位置相对于缝针N的上下 移动路径NL (与Z轴方向平行,将从上死点时的缝针N的前端位置 至下死点时的缝针N的前端位置连结的路径)向后方(连结机体部3 侧)远离(图12、图13),该放开位置与该夹持位置相比进一步向 后方(连结机体部3侦lj)远离(图14、图15)。此外,移动单元28, 使夹持单元26在缝制开始时从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在落针预 先设定的针数后停止,之后从夹持位置向放开位置移动。
前述联动单元29,在夹持单元26位于初始位置时,将第2夹持 部25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相比配置在连结机体部3侧的位置,同时将第1夹持部24隔着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配置在与 第2夹持部25相对的位置,使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与移 动单元28的移动机械地连动,以使得在夹持单元26从初始位置向夹 持位置移动时,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向接近的方向移动 而进行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在使夹持单元26向放开位置移 动时,使第2夹持部25从第1夹持部24远离而放开夹持的上线T 的线端部TA。
艮P,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27构成为,可以使夹持单元26动 作,以选择性地位于初始位置、夹持位置、放开位置这三个位置。
在这里,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如下地详细进行 说明。
(上线保持装置的夹持单元)
图2是表示上线保持装置的主要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 图2的局部分解斜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夹持单元26具有第l夹持 部件31,其具有第1夹持部24;以及第2夹持部件32,其具有第2 夹持部25。这各个部件31、 32,其整体形状均为长条板状,它们以 使第2夹持部件32处于上方的方式重合,并均在使其长度方向与Y 轴方向平行的状态下,两者可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滑动地被支 撑在联动单元29上。
另外,在夹持单元26的各部分的说明中,在表示方向的情况下, 除例外之外,均表示夹持单元26被支撑在联动单元29上的状态下的 方向。
如图4所示,第1夹持部件31,在Y轴方向前方侧即前端部设 置线捕捉部33。该线捕捉部33由缺口部34和开闭板(开闭体)35 构成。前述缺口部34,形成沿前后方向较长的平面矩形状,从而形 成在前述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前端侧)开口的开口部34A。在前述第 1夹持部件31的前端的右侧部上,突出形成俯视大致呈三角状的安 装部(开闭板用安装板部)36,在该安装部36的上表面安装台阶螺 钉(开闭板用支撑部件)37。前述开闭板35,具有细长状的闭塞部35a以可以闭塞前述开口 部34A,其将基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前述台阶螺钉37的台阶部 上。
前述线捕捉部33,在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将缺口部34的开 口闭合的闭合状态下,整体形成框状,贯穿针板8的针孔8a中的缝 针N经过该框状内。
此外,在前述台阶螺钉37上安装扭转螺旋弹簧38(预紧单元)。 该扭转螺旋弹簧38配置在开闭板35的上表面侧, 一端挂在形成于开 闭板35上的卡止槽39上,另一端挂在在安装部36的上表面向上方 突出设置的销状的弹簧钩挂体40的外周。并且,扭转螺旋弹簧38 的弹力使开闭板35旋转,通过使前述闭塞部35a的前端与第1夹持 部件31的前侧端面抵接,可以保持在将线捕捉部33闭合的闭合状态。 另外,与缺口部34的空间相对的闭塞部35a的内侧面,构成第1夹 持部24,在其与第2夹持部25之间夹持上线T。即,第1夹持部24 形成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的一部分。并且,闭塞部35a的前端形 成圆角部41,其形成平面半圆状、平面圆弧状等。
另外,在闭塞部35a的位于与缺口部34相对一侧的上端缘及下 端缘上,优选分别设置半圆状的倒角,如后所述其意义在于,在线环 W从闭塞部35a、即第1夹持部24 —边接触一边拔离时,可以防止 切断缝线。
因此,开闭板35形成为,总是利用扭转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 将线捕捉部34保持在闭合状态。
以闭塞缺口部34的开口的方式保持前述开闭板35的扭转螺旋 弹簧38的预紧力,与后述的第2夹持部25抵接第l夹持部24的力 (载荷)相比,形成得较大。
当然,构成开闭板35的一部分的第1夹持部24可移动地形成, 以使得在线捕捉部33上从内侧向外侧的方向施加大于扭转螺旋弹簧 38的预紧力的载荷的情况下,线捕捉部33以台阶螺钉37为中心, 使开闭板35成为打开状态。
艮P,如后所述,在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TA形成线环W而无法从夹持单元26脱离,并随针数增加而使布料C进给,从而对上线
T施加较大的张力时,其可以进行动作,以使得该上线T的张力施加 在第1夹持部24上而由第1夹持部24、进而由开闭板35打开缺口 部34的开口。
因此,第l夹持部24可动地形成,以使得在夹持上线T之后, 可以由上线使开闭板35打开缺口部34的开口,从而使线捕捉部33 成为打开状态。
钩挂前述扭转螺旋弹簧38的另一端的弹簧挂钩体40设置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以可以调节扭转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
利用设置多个前述弹簧挂钩体4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的 结构,构成用于调节扭转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单元42。
本实施方式的缺口部34,还作为对第2夹持部件32的第2夹持 部25的前后方向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起作用。
另外,作为缺口部34的形状,与设计理念等需要相应地,也可 以形成平面矩形之外的形状,例如将底部设为大致圆弧状或半圆状的 大致U字状,并不特别限定为本实施方式的俯视矩形形状。
此外,作为闭塞部35a,不仅限于四角棒状,也可以是剖面圆形 的同谅、片 免i而汔免形的存棒、^ 益5当*同带 以"ST以Gtn卜七刀
口.j四' "丰甲'1/、 、 r'j i_cd少/H /t/ wj yn '1'4^'1/、 ° i/u <iii门y yy罔乂!> , H」 tA hVJ J_L VJ 断缝线。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位于第1夹持部件31的Y轴方向后侧的 后端上,形成沿前后方向较长的俯视矩形的通孔43。该通孔43中, 配置有后述的联动单元29的拉伸弹簧44,形成其进行伸縮的动作区 域。在该通孔43的前端部连结拉伸弹簧44的一端部。此外,在第1 夹持部件31的Y轴方向中间部稍偏后的位置上,设有向右侧延伸设 置的托架部45,在其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圆棒状的卡合销46以使 其前端朝下方的方式固定安装。并且,联动单元29经由卡合销46 向第1夹持部件31输入前后方向的移动力。
如图3所示,第2夹持部件32,被分割为前侧部48和后侧部 49这两部分,它们由连结体50连结而形成一体的大致长条板状。并 且,在前侧部48的前端部设置第2夹持部25,该第2夹持部25具有夹持面25a,其可以相对于构成闭合状态的线捕捉部33 —部分 的第l夹持部24接触/远离;以及弯曲部25b,其在相对于第l夹持 部24抵接时,经过第1夹持部24的下方而与第1夹持部件31的前 端面相比向前方突出。
因此形成为,通过第1夹持部件31和第2夹持部件32之间的 相对的接近动作,使从上方插入第1夹持部件31的线捕捉部33中的 上线T,可以由第l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夹持。此外,被夹持 的上线T,可以利用从夹持面25a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弯曲部25b 向前方弯折,成为使上线T从前方向下方弯曲的状态。其结果,上 线T的线端部TA利用弯曲部25b而以位于更前方的状态垂下,所以 与位于其下方的釜机构9的中釜16相比,位置向前方偏移,可以防 止相对于中釜16的接触或巻入。
另外,作为第l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也可以形成使第l 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的夹持面25a经由上线T抵接的形状, 例如平面圆弧状等的弯曲。
前述后侧部49沿前后方向形成通孔51,在第2夹持部件32和 第1夹持部件31以重叠的状态被支撑在联动单元29上的情况下,通 71. Sl ^前汰笛1求娃邬你31的诵孔zH莆仝,齐亡们的由価l配罟胖
动单元29的拉伸弹簧44,形成其进行伸縮的动作区域。在该通孔51 的后端部连结拉伸弹簧44的另一端部。
因此,第2夹持部件32成为经由拉伸弹簧44与第1夹持部件 31连结的状态,第1夹持部件31的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件 32的第2夹持部25,总是被向相互接近而抵接的方向施加预紧力。
在前述第2夹持部件32的后侧部49的Y轴方向的中间部,设 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托架部52,在其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圆棒状 卡合销53以使其前端朝下方的方式被固定安装。并且,联动单元29 可经由卡合销53向第2夹持部件32输入前后方向的移动力。 (上线保持装置的移动单元)
前述移动单元28,对于夹持单元26的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 持部25,进行使其向下述三个位置的移动,SP,在缝制开始前预先移动至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的下方即初始位置(图8);在缝 制开始后且在第1针脚的缝针N从布料被拔出时,相对于缝针N的 上下移动路径NL,移动至与初始位置相比靠后侧的夹持位置(图 12);以及如果进行预先设定次数的落针(例如2 3针),则相对 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移动至与夹持位置相比更后方的放开 位置(图14)。
因此,移动单元28具有Y轴移动机构55,其使被联动单元 29支撑的夹持单元26沿Y轴方向进行往复驱动;检测单元(移动位 置检测单元)56,其检测夹持单元26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夹持位置 及放开位置中的某一个位置;以及移动定位控制单元,其基于检测单 元56的检测,进行Y轴移动机构55的动作控制。
前述Y轴移动机构55如图3所示,具有夹线用电动机58, 其作为驱动单元27的驱动源,输出旋转驱动力;主动连杆体59,其 使自身的摆动中心位置与夹线用电动机58的输出轴连结;从动连杆 体61,其对联动单元29的调节连杆体60施加Y轴方向的移动力; 以及传动连杆体62,其从主动连杆体59向从动连杆体61传递驱动 力。
作^i前汰本线田由动机仿il加伸田先讲由.云ti机.苴诵讨坊制
单元ll的动作控制,可在正反方向上,以任意的旋转角度量驱动。
前述主动连杆体59,其一端部与夹线用电动机58的输出轴固定 连结,其另一端部可转动地与传动连杆体62的一端部连结。
前述从动连杆体61,其一端部轴支撑在联动单元29的后述引导 板63上,其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传动连杆体62的另一端部上。 此外,在从动连杆体61上设置卡合突起部64,其用于对联动单元29 的调节连杆体60施加沿Y轴方向的移动力。
前述传动连杆体62,以大致沿Y轴方向的方式配置,形成为在 由夹线用电动机58的驱动使主动连杆体59摆动的同时,使从动连杆 体61摆动。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夹线用电动机58进行驱动,则在主动连杆 体59摆动的同时,从动连杆体61摆动,经由卡合突起部64而使联动单元29的调节连杆体60沿Y轴方向进行移动。
根据图10、图13、图15,对前述检测单元56进行说明。另外, 在图2及图3中省略了检测单元56的图示。
前述检测单元56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同时具有第l及 第2状态传感器66、 67,它们检测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有无遮 蔽物存在;以及遮蔽板70,其设置在前述Y轴移动机构55的传动连 杆体62上,并具有第l及第2遮蔽区域68、 69。
前述第1及第2状态传感器66、 67,沿遮蔽板70的移动路线并 排地配置,同时第1状态传感器66配置在后侧。由此,各状态传感 器66、 67成为大致沿Y轴方向并列的状态。各状态传感器66、 67 的受光元件,以有遮蔽物的状态为ON状态,以无遮蔽物的状态为 OFF状态,并将可识别各状态的信号向控制单元ll输出。
另一方面,遮蔽板70固定支撑在传动连杆体62上,以使得对 于第1及第2状态传感器66、 67这两者,经过发光元件一受光元件 之间。并且,第1遮蔽区域68的Y轴方向位置及Y轴方向长度设定 为,使得如图10所示在夹持单元26位于初始位置时,位于第1状态 传感器66和第2状态传感器67之间,在位于夹持位置时,如图13
加不UL丁巡敝邻丄状7&T5^SV琉OO tfJUL且,1土1AL t刀乂丌'UL且口、J , 乂n tai
15所示依然位于遮蔽第1状态传感器66的位置。
前述第2遮蔽区域69的Y轴方向位置设定为,如图IO、图13 所示,夹持单元26在位于初始位置或夹持位置时,无论哪一种情况, 均与第2状态传感器67相比位于前侧,而在位于放开位置时,如图 15所示,位于遮蔽第2状态传感器67的位置。
因此,在控制单元ll中,可以根据第l及第2状态传感器66、 67这两者均为OFF状态而判断夹持单元26位于初始位置,根据第1 状态传感器66为ON状态且第2状态传感器67为OFF状态判断夹 持单元26位于夹持位置,根据第1及第2状态传感器66、 67这两者 均为ON状态判断夹持单元26位于放开位置。
对于前述移动定位控制单元进行说明。
前述移动定位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11实现,控制单元11预先存储用于使夹持单元26从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的夹线用电动机
58的旋转角度、及使其从夹持位置向放开位置移动的旋转角度量, 在将夹持单元26定位于夹持及放开位置时,参照存储角度位置而进 行夹线用电动机58的动作控制。
另外,对于初始位置,控制单元ll构成为,在缝纫机l的主电 源接通时,利用检测单元56进行作为初始位置控制部的控制(初始 化动作处理),驱动夹线用电动机58,检索第1及第2状态传感器 66、 67这两者均成为OFF状态的位置,在该位置待机。
此外,如果在缝制开始后的第1针脚中,由缝纫机电动机5的 编码器13检测出输出轴角度是例如245° ,则识别为缝针N从布料 C向上方拔出,进行将夹持单元26定位于夹持位置的作为上线保持 控制部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设定为,在对于缝纫机电动 机5的输出轴,以缝针N的上死点位置为0°的情况下,如果旋转至 245° ,则使得缝针N经过下死点而向针板8的上方拔出。并且,根 据编码器13的输出,如果检测出缝制开始后的规定数的落针,则进 行将夹持单元26定位于放开位置的作为上线放开控制部的控制。在 这里,由编码器13的输出进行的针数识别,例如可以通过对由编码 器13得到的表示180°的信号输出次数进行计数来进行。 (上线保持装置的联动单元) 参照图2至图16,对前述联动单元29进行说明。 前述联动单元29具有作为引导单元的引导板63,其沿Y轴 方向可往复移动地分别支撑第2夹持部件32和第1夹持部件31;作 为张力预紧单元的拉伸弹簧44,其在使第2夹持部25和第1夹持部 24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在第2夹持部件32和第1夹持部件31之间 持续施加张力;调节连杆体60,其可以与由自身摆动导致的姿态变 化相应地,使第2夹持部25和第l夹持部24接触/远离,并分别卡 合第2夹持部件32和第l夹持部件31,同时从移动单元28输入向 夹持单元26的各移动位置的移动力;第1抵接部件72,其在夹持单 元26位于初始位置时,与调节连杆体60抵接而在使第2夹持部25和第l夹持部24分离的方向上摆动;以及第2抵接部件73,其在夹
持单元26位于放开位置时,与调节连杆体60抵接而在使第2夹持部
25和第l夹持部24分离的方向上摆动。
前述引导板63,固定安装在底座部2的上部、针板8的后方。 下面,在说明联动单元29的各部分时使用表示方向的词语的情
况下,只要不特别指出,均表示引导板63固定安装在底座部2上的
状态时的方向。
在前述引导板63的上表面设置引导槽75,其在X轴方向上的 中间位置处沿Y轴方向。在该引导槽75中,夹持单元26的第1夹 持部件31及第2夹持部件32以长度方向对齐而被叠放的状态被收 容,并且从其上方盖有压紧板76,以使得第1夹持部件31及第2夹 持部件32不会从引导槽75脱落。由此,第1夹持部件31及第2夹 持部件32可以被引导槽75引导而分别沿Y轴方向滑动。
但是,如前所述,因为第1夹持部件31和第2夹持部件32经 由拉伸弹簧44连结,所以只要不施加外力,各部件31、 32就会维持 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抵接的状态。
在前述引导板63的隔着引导槽75的两侧,分别设置通孔77、 78。 一个通孔77内从上方嵌入设置在第1夹持部件31上的卡合销 46,在另一个通孔78内嵌入第2夹持部件32的卡合销53。此外, 各通孔77、 78的Y轴方向长度均设定为,使得在从夹持单元26的 初始位置至放开位置的移动以及与此相伴的第1夹持部件31及第2 夹持部件32的相对移动中,各个孔77、 78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均不与 各卡合销46、 53接触。并且,插入各通孔77、 78中的各卡合销46、 53,其前端部从引导板63的下表面侧稍微突出,分别与调节连杆体 60卡合。
前述调节连杆体60,以沿其长度方向并排的配置,设有与第1 夹持部件31的卡合部79、与第2夹持部件32的卡合部80、以及与 位于它们之间的移动单元28的卡合部81。
艮口,与第l夹持部件31的卡合部79,是沿调节连杆体60的长 度方向的长孔状的通孔,使卡合销46插入。与第2夹持部件32的卡合部80是圆形通孔,使卡合销53插入。与移动单元28的卡合部81, 是沿调节连杆体60的长度方向的长孔状的通孔,使卡合突起部64 插入。
如图16所示,第1夹持部件31及第2夹持部件32,如前所述 只要不受外力,就由拉伸弹簧44维持第1夹持部24与第2夹持部 25之间的抵接状态。
此时,相对于由拉伸弹簧44引起的第1夹持部24与第2夹持 部25之间的抵接力,由扭转螺旋弹簧38得到的使开闭板35与第1 夹持部件31的前端(缺口部34的开口端)抵接的抵接力,设定为充 分大的载荷。该状态成为上线T的夹持状态。并且各卡合销46、 53 的位置设定为,在第l夹持部24与第2夹持部25位于抵接状态时, 在Y轴方向上在大致相同位置处并列。
因此,经由这些各卡合销46、 53和各卡合部79、 80而连结的 调节连杆体60,也会利用拉伸弹簧44的预紧力,在通常状态下维持 大致沿X轴方向的状态(图16的实线所示状态)。
此外,在该状态下,例如,如果利用来自移动单元28的卡合突 起部64的Y轴方向移动力,对调节连杆体60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 钴+t. mil沐诵书甚ff汰ag埕云h - 甘恣太^生亦仆—龙久"t ^ 部79、 80上,通过在Y轴方向上产生位移,在第1夹持部件31和 第2夹持部件32之间施加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相互分 离的方向的外力。
因此,抵抗拉伸弹簧44的张力,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 25分离,从上线T的保持状态切换至放开状态。
根据图IO、图16,对于前述第l抵接部件72进行说明。
前述第1抵接部件72形成为,对调节连杆体60的摆动进行操 作,以使得在夹持单元26位于初始位置时,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 夹持部25成为分离状态,在从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时,使第1 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在到达夹持位置 之前抵接。
为了实现上述动作,第1抵接部件72配置为,相对于位于初始位置的调节连杆体60,在移动单元28的卡合部81和第2夹持部件 32的卡合部80之间,从前方抵接。通过这样配置,在为了将夹持单 元26定位于初始位置,而利用移动单元28对调节连杆体60施加向 前方的移动力的情况下,调节连杆体60抵抗拉伸弹簧44的张力而以 与第1抵接部件72的接点为支点摆动。此时,与抵接时相比,第2 夹持部件32的卡合部80向后方移动,第1夹持部件31的卡合部79 向前方移动。
因此,第1夹持部24经由第1夹持部件31向前方移动,第2 夹持部25经由第2夹持部件32向后方移动,因此它们成为相互分离 的状态(图16的双点划线)。在该状态下,在第l夹持部24和第2 夹持部25之间进行上线T的插入。
并且,如果夹持单元26从该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则因为 由第1抵接部件72进行的与调节连杆体60的抵接状态逐渐被解除, 因此调节连杆体60利用拉伸弹簧44的张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在与第l抵接部件72的抵接状态完全解除之前,调节连 杆体6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2夹持部25经由第2夹持部件32向 前方移动,同时第1夹持部24经由第1夹持部件31向后方移动。因 此,由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进行的上线T的夹持,在初 始位置的第1夹持部24的后方、初始位置的第2夹持部25的前方的 位置进行。
根据图13、图15,对于前述第2抵接部件73进行说明。
前述第2抵接部件73形成为,对调节连杆体60的摆动进行操 作,以使得在夹持单元26从夹持位置向放开位置移动时,使处于夹 持状态的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再次向分离的方向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动作,第2抵接部件73配置为,在夹持单元26 从夹持位置向放开位置移动时,相对于调节连杆体60经过的区域, 从右侧与该调节连杆体60滑动接触。
因此,在大致沿X轴方向的状态(图13)下,第2抵接部件73 相对于设置在与放开位置接近的调节连杆体60的右侧端部的滑动接 触部60a滑动接触。对于该调节连杆体60的滑动接触部60a,因为其前方侧是向右侧逐渐延伸的形状,所以通过在滑动接触开始后,调
节连杆体60进一步向后方移动,调节连杆体60如图15所示,向逆 时针方向摆动,在该状态下夹持单元26到达放开位置。通过该摆动, 第2夹持部件32的卡合部80,与第l夹持部件31的卡合部79相比 较大地向后方移动。其结果,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成为相 互分离的状态(图15),进行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 间保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TA的放开。
(各移动位置的第l、第2夹持部的配置)
在前述夹持单元26向初始位置移动而被定位的情况下,如前所 述,第l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且, 如果到达初始位置,则如图8所示,第1夹持部24位于缝针N的上 下移动路径NL的前方。
此外,第2夹持部25,其弯曲部25b的前端部至少位于直线M 的后侧。该直线M,是通过连结下述部分而确定的直线,即,从针 孔8a下端部的后方侧缘部(从下方观察的圆形针孔8a的、沿Y轴 方向直径的Y轴方向后侧端部的位置),至接近缝针N的上下移动 路径NL的后方侧而配置的中釜16的后侧的一个摩擦面22的上端 部。
通过如上所述对前述第2夹持部25的前端部的配置进行设定, 在缝制中第1针脚处的上线线环TL,被中釜16的尖端15捕捉而由 上线引导板18的分线部18b扩展(扩张)的情况下,不会因第2夹 持部25的前端部与上线T接触而妨碍分线部18b扩展上线线环TL, 因此可以有效抑制上线T与摩擦面22接触。
另外,第1夹持部24的位置和第2夹持部25的前端位置,是 由第1夹持部件31及第2夹持部件32的Y轴方向长度和相对于调 节连杆体60的第l抵接部件72的抵接位置而决定的。例如,如果第 1抵接部件72的抵接位置靠近移动单元28的卡合部81,则第1夹持 部件31的位置更靠前方,第2夹持部25的前端位置更靠后方。此外, 如果抵接位置靠近第2夹持部件32的卡合部80,则第1夹持部24 的位置更靠后方,第2夹持部25的前端位置更靠前方。此外,作为初始位置,只要线捕捉部33位于上—下移动路径NL
上、且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经由上下移动路径NL而在两 侧相对的位置即可。
前述夹持单元26的夹持位置,如图13所示,位于缝针N的上 下移动路径NL的附近,优选更接近。这是因为通过在接近缝针N的 位置处进行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可以使从夹持单元26垂下 的上线T的线端部TA的长度较短。
另外,图13是表示进行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的夹持位置 的一个例子的图,夹持位置位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的稍侧方, 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形成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同时移 动的结构,在缝针N位于针板8下方的上下移动路径NL上时,可以 使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位于与缝针N的上下移动不干涉 的位置,因此可以使夹持位置接近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例 如可以位于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NL上。
此外,从夹持位置至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的距离,也由
第l抵接部件72相对于调节连杆体60的抵接位置而决定。例如,如
果第1抵接部件72的抵接位置靠近移动单元28的卡合部81,则夹 姓/TV晉苗豈;fr卜"TT壬聖;fi終;K \TT it曰 力n里iFPi主/ffr置竞4fr笛,龙i去
J、JH_S_J^^F"ALJ__I 'l, i^14 |丄丄,L 乂l 7 》HZI、JK、J乂 H q F >1 J" 乂 、 J 、J
部件32的卡合部80,则夹持位置远离上下移动路径NL。
另外,作为夹持位置,只要是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 向上下移动路径NL的侧方分离,即,第1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 25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远离,不与缝针N干涉的位置即可。
在前述夹持单元26向放开位置移动而被定位的情况下,第1夹 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仅分离可放开上线T的距离即可。
另外,对于放开位置,只要位于第l夹持部24及第2夹持部25 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径NL远离,而不与缝针N干涉的位置即可, 但为了不与缝制所需的其它机构干涉,设定为夹持位置的后方。
此外,也可以在从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进行上 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单独设置放开位置,而是设在与夹持位置相同的位置,即,在夹持位置进行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和 放开这两者。
(控制单元)
如图17所示,控制单元11虽未详细地图示,但其具有CPU
(也可以是MPU),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ROM,其记忆、存储进 行控制、判断等各种处理用的各种程序;以及RAM,其作为各种处 理中的工作存储器而使用。并且,在控制单元ll中,经由系统总线 及驱动电路等而连接缝纫机电动机5、编码器13、夹线用电动机58、 切线装置的切线电动机83、检测单元56的第1状态传感器66、第2 状态传感器67、用于输入缝制开始和停止的起动/中止开关84等。
前述控制单元11,根据从设置在缝纫机电动机5的输出轴上的 编码器13输入的脉冲信号,可以识别缝纫机电动机5的旋转角度。
此外,控制单元ll,根据从第1状态传感器66、第2状态传感 器67输入的检测信号,可以确认夹持单元26的各个移动位置。
并且,如果控制单元11从起动/中止开关84输入缝制开始信号, 则可以与己确认、识别的缝纫机电动机5的旋转角度或移动位置检测 单元46的动作位置检测对应地,控制作为驱动单元27的驱动源的夹
^ m Ftl ^4r 士门《Q 1117 ;"f!
rn力~j i乂 L j 6 u :j ^/匕wj o
另外,作为驱动单元27,也可以取代移动单元28及联动单元 29,同时使用下述两种结构,即,利用第l致动器的驱动力使夹持单 元26的整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位于初始位置、夹持位置及放开位置 这三个位置(也存在初始位置及夹持位置这两个位置的情况),和利 用第2致动器的驱动力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相对地进行 接触/远离动作。
下面,根据图8至图25,对于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 作用进行说明。
图18是说明具有本发明涉及的上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的实施方 式中的动作的流程图。
(缝纫机的动作说明) 如图18所示,控制单元11根据来自起动/中止开关84的缝制开始信号,由检测单元56进行初始位置的检测(步骤S1)。该检测可
以通过第1及第2状态传感器66、 67是否均为OFF状态而判断。
如前所述,动作控制是在未图示的主电源输入时,利用检测单 元56使夹持单元26定位于初始位置。因此,夹持单元26位于缝针 N的上下移动路径NL上,第1夹持部24位于缝针N的上下移动路 径NL的前方,第2夹持部25位于直线M的稍后方(图8至图11 的状态)。此外,虽然预先定位于初始位置,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而 第l或第2状态传感器66、 67中的某一个检测出ON状态,则进行 错误处理(显示,警告等)(步骤Sal),中止缝纫机l的各部分的 动作(步骤Sa2),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l中,如果第1或第2状态传感器66、 67 均检测出OFF状态,则开始缝纫机电动机5的驱动(步骤S2)。由 此,缝针N贯穿针板8的针孔8a,上线T经过成为闭合状态的线捕 捉部33的内部、且经过第l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并且, 在其下方,缝针N侧面的上线线环TL被釜机构9的尖端15捕捉。 并且,上线线环TL由中釜16的旋转和上线引导板18而被扩展,但 此时,因为第2夹持部25的前端部位于充分的后方,所以不会妨碍 由卜线引异板is讲行的卜线线环TL.的扩女。ra吐.可W防i卜卜錄T
与位于后方的摩擦面22接触。
并且,利用缝纫机电动机5的编码器13,可以从编码器信号的 检测角度,判断出第1针脚处的缝针N是否从布料C拔离,天秤7 是否到达上死点(步骤S3),在达到预先设定的角度之前,反复进 行步骤S3的处理。如果该编码器13的输出表示天秤7到达上死点, 则控制单元11对移动单元28的夹线用电动机58进行动作控制,以 开始使夹持单元26向夹持位置移动的驱动(步骤S4) 。 gp,参照与 从预先设定的初始位置至夹持位置的移动量对应的旋转角度量的存 储,与其相对应地进行夹线用电动机58的驱动。
由此,夹持单元26开始进行从初始位置向夹持位置移动。由此, 因为联动单元29的调节连杆体60利用拉伸弹簧44的预紧力以沿X 轴方向的方式开始摆动,所以第1夹持部24向后方移动,第2夹持部25向前方移动。
在前述天秤7到达上死点之后由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 夹持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原因在于,因为在天秤7的上死点处天秤 7对上线T的提升完成,所以位于针孔8a稍下方的上线T处于最短 状态,如果此时利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夹持上线T,则 可以使从被夹持的部分至端部的上线T的长度即"线端长度"最短。
然后,如果进行与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量相应的夹线用电动机 58的驱动并停止,则夹持单元26到达夹持位置,同时第l夹持部24 向后方移动,第2夹持部25向前方移动,在它们相互接近的同时, 第1夹持部24与第2夹持部25的夹持面25a抵接(图12及图13 的状态)。由此,插入在它们之间的上线T的线端部TA被夹持。另 外,实际上,在夹持单元26到达夹持位置的途中,第1夹持部24 与第2夹持部25的夹持面25a就会抵接。
然后,如果进行与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量相应的夹线用电动机 58的驱动并停止,则控制单元11确认检测单元56的各状态传感器 66、 67的输出(步骤S5)。
在前述夹持位置,正常状态下第1状态传感器66为ON状态、 第2状态传感器67为OFF状态,但在对于某一个传感器66、 67检 测出除此之外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错误处理(显示、警告等)(步 骤Sal),停止缝纫机1的各部分的动作(步骤Sa2),结束处理。
此外,在步骤S5中,在各传感器66、 67表示正确的状态的情 况下,以上线T被夹持部件20夹持的状态而使缝制继续进行。艮卩, 缝纫机1进行第2针脚以后的缝制(步骤S6)。另外,向夹持位置 的移动,在缝针N的针尖位于针板8上方的期间完成。
然后,控制单元11,判断是否进行了预先设定的针数的落针(例 如,两次落针)(步骤S7)。例如可以通过对由编码器13得到的表 示180°的信号输出次数进行计数,而识别落针的次数。
如果前述控制单元11,判断没有进行规定次数的落针(步骤S7: 否),则直至进行规定次数的落针为止反复步骤S7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单元11判断进行了规定次数的落针(步骤S7:是),则进行步骤S8。
前述控制单元11对移动单元28的夹线用电动机58进行动作控 制,以开始使夹持单元26向放开位置移动的驱动(步骤S8)。艮口, 参照与预先设定的夹持位置至放开位置的移动量对应的旋转角度量 的存储,与之相应而进行夹线用电动机58的驱动。
由此,夹持单元26开始进行从夹持始位置向放开位置的移动。 并且,在夹持单元26接近放开位置的过程中,联动单元29的调节连 杆体60的滑动接触部60a与第2抵接部件73滑动接触。并且,如果 夹持单元26的移动继续,则调节连杆体60抵抗拉伸弹簧44的预紧 力而摆动,第2夹持部25与第1夹持部24相比较大向后方移动。因 此,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夹持状态被解除,上线T的线端部TA从 夹持单元26被方文开,同时夹持单元26到达放开位置(图14及图15 的状态)。
如果前述夹持单元26到达放开位置,则控制单元11确认检测 单元56的各状态传感器66、 67的输出(步骤S9)。在放开位置, 正常状态为第1状态传感器66为ON状态,第2状态传感器67为 ON状态,但在对于任意一个传感器66、 67检测出除此之外的状态 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1判断夹持单元26未到达放开位置,在两传感 器66、 67成为ON状态之前反复步骤S8的处理。
然后,控制单元11进行缝制是否结束的判断(步骤S10)。如 果控制单元11判断缝制未结束(步骤S10:否),则直至缝制结束, 反复步骤S10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单元11判断缝制已结束(步骤S10:是), 则进行步骤Sll。
如果缝制结束,则控制单元11向切线机构的切线电动机82输 出驱动信号,利用切线电动机82的驱动力,由切线机构进行用于缝 制的线(上线T及下线)的切线(步骤Sll)。
并且,控制单元11对移动单元28的夹线用电动机58输出驱动 信号,利用夹线用电动机58的驱动力,夹持单元26从放开位置返回 初始位置(步骤S12)。并且,通过经由这些从步骤Sl的处理到歩骤S12的处理〈包含
步骤Sal、步骤Sa2的处理),具有上线保持装置10的缝纫机1的 缝制的一个周期结束。
另外,在夹持单元26构成为在夹持位置处进行上线T的放开的 情况下,省略前述步骤S7 S9。
上述说明是上线T的"线端长度"较短的情况下的各移动位置 中的夹持单元26的基本动作,对于提高缝制开始的缝制品质起作用。
但是,在前述夹持单元26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长度"大于或 等于某固定长度的情况下,如果夹持单元26夹持的线端部TA位于 第2针脚以后的上线线环TL的提升路径上,例如处于中釜16的尖 端15的经过路径上,则被上线线环TL拉拽(图19),会被缝入布 料背面的线迹S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33的线环W (图20),但该 线环W可以使开闭板35以台阶螺钉37为中心旋转以使线捕捉部33 成为打开状态,从而使上线T的线环W从线捕捉部33脱离。
在这里,所谓大于或等于某固定值的"线端长度",是如前所 述,与从上线T的夹持部位至布料C的落针点DP的距离相比更长的 情况。
讲一先迕细他说昍.沐太恋施卞^"的卜錄^呆持^罟in中.沐求
a ' t1 I一hH ,v u Z — ' ' , 一-, 、 /v"乂一 ~1~■ 一z、 iz i 、 一 -j 一- k、 -en- w , / z 、
持位置处由开闭板35(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夹持面25a) 进行线夹持,维持该夹持位置而进行数针的缝制,夹持的线端部TA 由第2针脚以后的上线线环TL的提升而被拉拽,被缝入布料背面的 线迹S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33的线环W。如果该线环W向布料 背面的线迹S的缝入较强,则即使夹持单元26向放开位置移动而放 开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夹持的上线T,线环W也不 会从线捕捉部33脱离,详细地说从构成第1夹持部24的开闭板35 的闭塞部35a脱离,布料C和线捕捉部33成为由线环W连结的状态 (图21)
如果在该状态下进行缝制,则因为布料C向进给方向移动,所 以由连结的线环W拉拽夹持单元26的第1夹持部24的力(张力) 伴随布料C的进给而逐渐增大,如果将该第1夹持部24、即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向Y轴方向前侧拉拽的力,超过由扭曲赠旋弹簧38 将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向Y轴方向后侧预紧而将线捕捉部33保 持为闭合状态的力,则开闭板35使线捕捉部33以台阶螺钉37为旋 转中心旋转,成为打开状态,从闭塞部35a的缺口部34的开口端分 离,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图22、图23)。另外,在图19至 图22中,仅对要部标记标号。
该开闭板35的旋转随着布料C的进给而变大,由此与线环W 的闭塞部35a接触的部分,使闭塞部35a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前端侧, 一边接触一边移动,如果经过闭塞部35a前端的圆角部41,则线环 W从线捕捉部33以及夹持单元26脱离(图24、图25)。并且,如 果线环W从线捕捉部33脱离,则利用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 开闭板35返回,以使线捕捉部33成为闭合状态。另外,在图19至 图25中,仅对要部标记了标号。
在这里,.在用于缝制的上线T较粗的情况下等,拉拽夹持单元 26的力变大的缝制条件下,更换挂有扭曲螺旋弹簧38的另一端的弹 簧挂钩体40,将扭曲螺旋弹簧38的弹力设定得较高(为了防止产生 切线或布料偏移,在上线T或布料较软的情况下不能提高扭曲螺旋 弹簧38的弹力的设定)。
因为在前述闭塞部35a的前端形成圆角部41,所以可以防止在 线环W超过前端时误切断。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可动地形成, 以使得在第1夹持部24夹持上线T之后,可以由上线T使线捕捉部 33成为打开状态,因此即使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 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TA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S中而形 成穿过线捕捉部33的线环W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由与缝制的进行相 伴的布料C的进给而产生的线环W,利用将第1夹持部24向Y轴方 向前侧拉拽的力,使线捕捉部33容易且可靠地成为打开状态。并且, 通过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可以从线捕捉部容易且可靠地使 线环W脱离、进而使上线T脱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线捕捉部33可以在初始位置,在开闭板35将缺口部34的开口闭合的闭合状态下,经过 贯穿针板8的针孔8a的缝针N的穿线孔Na,捕捉上线T的线端部 TA,夹持单元26可以在夹持位置,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 25之间夹持上线T的线端部TA,同时可以在放开位置,解除在第1 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TA。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可动地形成, 以使得第1夹持部24夹持上线T之后,可以由上线T使作为开闭体 的开闭板35打开缺口部34的开口,从而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 态,因此即使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夹持的上线T 的线端部TA的前端侧,被缝入线迹S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33的 线环W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由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C的进给而 产生的线环W,利用拉拽第1夹持部的力,使作为开闭体的开闭板 35进行打开缺口部34的开口的动作,从而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 状态,因此可以从线捕捉部33容易且可靠地使线环W脱离,进而使 上线T脱离。其结果,可以容易且可靠地防止布料偏移、切线、装 置的动作不良等产生,同时可以可靠地确保较高的缝制品质。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作为开闭体的 开闭板35形成为,总是利用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使线捕捉部 33保持闭合状态,因此可以容易地使线捕捉部33成为闭合状态,在 对第1夹持部24施加抵抗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的力的情况下, 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设有用于调节 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单元42,所以可以容易地调 节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即使在如"插入长 度"变化这样的缝制条件下,也可以使用上线保持装置10,因此起 到可以维持 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缝制开始的高速化(生产效率) 这样的附属效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不需要与上线 保持装置IO相应地调整"插入长度",所以不需要进行缝制条件变更时的"插入长度"的调整,从而还起到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附属效 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不论"插入长 度"如何均可以使用,所以可以不进行对"插入长度"产生影响的取 线弹簧的调整或缝线路径部件(标准件)更换,因此还起到提高生产 效率这样的附属效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因为开闭板35仅在
线环W超过扭曲螺旋弹簧38的预紧力而拉拽第1夹持部24时可动, 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而拔出线环W,所以通常线捕捉部33 维持闭合状态,因此根据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C的进给,使上 线T的线端部TA逐渐地从线捕捉部33拔离,还起到可以防止如同 鸟巢这样缝线缠绕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驱动单元27可以利 用一个夹线用电动机58的驱动力,容易且可靠地驱动,以使得夹持 单元26有选择地位于初始位置、夹持位置、放开位置这三个位置。
图26至图3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的其 它实施方式的图。
太企施卡^的k錄保娃接罟1f A_」ffl"罟祝生ll;fl你单^ 01 甘龙
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位于放开位置时,使第1夹持部24 机械地动作,以使得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
艮P,如图26至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A 中,具有作为强制动作单元91的开闭板驱动部件92。该开闭板驱动 部件92,在从位于引导板63A的Y轴方向前侧的前端面的中央部靠 近右侧,形成向Y轴方向前侧突出的棒状。此外,开闭板驱动部件 92的前端,配置在位于开闭板35的Y轴方向后侧的侧面之中的下述 位置,即,与旋转中心和第1夹持部24之间的部位相对的位置,该 第l夹持部24与第2夹持部25相对。当然,开闭板驱动部件92配 置在与台阶螺钉37不干涉的位置。
另外,开闭板驱动部件92不仅限于配置在引导板60A上,也可 以配置在底座部2等其它固定部位上。此外,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位于放开位置时,开 闭板驱动部件92使第1夹持部24旋转以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 态的旋转角度(打开角度),优选设为可以使线环W容易地从第1 夹持部24拔出的角度。
因此,作为开闭板驱动部件92,也可以构成可沿Y轴方向调节 Y轴方向前侧的前端位置的结构。例如可以举出在开闭板驱动部件 92的基端部形成螺纹部,在将该螺纹部螺入设置在引导板60A或其 它固定部位的螺纹孔时使螺入量变化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 放宽部件精度而实现降低成本,可以精细地调整开闭板35的转动定 时及打开角度,可以对上线T的粗细或强度进行精细的设定,从而 可以防止切线,可以进一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另外,因为第1夹持部24如前所述可动地形成,以使得在夹持 上线T之后可以由上线T使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因此在由于 某种理由而使线环W被第1夹持部24 (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挂 住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C的进给,由线环 W进一步逐渐增加开闭板35的旋转角度(打开角度变大),使线环 W从第l夹持部24脱离。
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移动至放 开位置的Y轴方向后侧,对第1夹持部24的旋转角度(打开角度) 进行调节。
对于其它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相同,在此省 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A,如图 29所示,在夹持单元26从夹持位置移动至放开位置的过程中,开闭 板35的侧面与开闭板驱动部件92的前端抵接。并且,如果夹持单元 26到达放开位置,则如图30所示,开闭板35以台阶螺钉37为旋转 中心旋转至预先设定的角度,以使得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闭 塞部35a从位于缺口部34的前端侧的开口端远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A,在第1夹持部24 和第2夹持部25位于放开位置时,利用强制动作单元91,可以使第1夹持部24机械地动作,以使得线捕捉部33成为打开状态。其结果,
即使在第1夹持部24和第2夹持部25之间夹持的上线T的线端部 TA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S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3的 线环W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与缝制的进行相伴的布料C的进给, 线环W向成为打开状态的线捕捉部33的开闭板35的闭塞部35a的 前端侧移动,经过闭塞部35a的前端的圆角部41,如图31所示从线 捕捉部33脱离,进而从夹持单元26脱离。
艮P,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A,因为利用强制动作 单元91使夹持单元26位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定时的放开位置时,可以 使线捕捉部33强制地从闭合状态变成打开状态,所以可以对强度较 低的线或缝制物不施加张力地,从夹持单元26使线环W脱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A,可以起到与前述 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10相同的效果,同时即使在夹持的上线T 的线端部TA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S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 部33的线环W的情况下,也不必对各个上线T、线迹S、布料C施 加张力,可以从线捕捉部33容易且更可靠地使线环W脱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线保持装置IOA,可以更容易且更 可靠地防止布料偏移、切线、装置的动作不良等发生,同时可以可靠 地确保更高的缝制品质。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开闭板使线捕捉部可开闭的缝纫机的上线
保持装置的结构,可以用于已有的下述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具 有上线夹持单元,该上线夹持单元具有框状线保持部。
此外,本发明不仅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具有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具有第1夹持部件,其形成缺口部,该缺口部中插入与缝针相连的上线;以及第2夹持部件,其配置为可相对于前述第1夹持部件接触/远离,在其与前述第1夹持部件之间夹持前述上线,在缝制开始时,该上线保持装置在针板下方夹持前述上线的线端部,在规定针数的落针之后,放开前述线端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夹持部件具有第1夹持部,其配置为,可以使由前述缺口部形成的开口部开闭;以及预紧单元,其对第1夹持部进行预紧,以将前述开口部闭合,前述第2夹持部件具有第2夹持部,其配置为可相对于前述第1夹持部接触/远离,在其与前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前述线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夹持部件还具有安装部,前述第1夹持部相对于前述安装部,可旋转地被支撑。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夹持部将前述缺口部的开口部闭合的状态下,前述 缺口部和前述第1夹持部形成贯穿了前述针板的针孔的缝针可以通 过的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 在于,具有驱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移动至下述位置初始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开口部位于前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上,且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隔着前述上下移动路径在两侧相对;以及夹持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向前述上 下移动路径的侧方离开,且在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之间 夹持前述线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单元还使前述夹持单元移动至放开位置,在该位置处,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从前述夹持位置进一步向前述上下 移动路径的侧方离开,且前述第1夹持部和前述第2夹持部放开前述 线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预紧力调节单元,其用于调节前述预紧单元的预紧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预紧单元,具有在向前述第1夹持部施加前述上线的张力时容许前述第1夹持部打开前述开口部的预紧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其在上线的线端部的前端侧被缝入布料背面的线迹中而形成穿过线捕捉部的线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线环容易地从线捕捉部脱离。这种上线保持装置具有线捕捉部,其具有缺口部以及使该缺口部的开口可开闭地配置的开闭体,该上线保持装置由第1夹持部件和第2夹持部件形成夹持单元,该第1夹持部件利用闭塞开闭体内的缺口部的开口的部位而形成第1夹持部,该第2夹持部件具有第2夹持部,其相对于第1夹持部可相对接触/远离地配置,并在与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上线的线端部。第1夹持部可动地形成,以使得在夹持上线之后可由上线使线捕捉部成为打开状态。
文档编号D05B65/06GK101435140SQ20081017702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加藤大介, 坂井克秋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