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74019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尤为一种对起绒针刺机上的毛刷传动机构中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起绒针刺机上,毛刷输送平面是由插置在若干根毛刷托条上的一个个毛刷共同构成的,毛刷托条固定在毛刷传动机构的传动链上。当起绒针刺机工作,毛刷传动机构动作,驱动传动链运行,带动装固在传动链上的毛刷条运行,从而使插置在各毛刷托条上的毛刷形成一周而复始运行的毛刷输送平面。这种结构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7169C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7170C中已由附图揭示和说明书内容详细描述。特别是在CN1077170C中,介绍了如何消除因毛刷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在纺织产品上造成线痕的问题。其解决方案是将毛刷同驱动传动链运动的主轴构成平行关系,且与相对于毛刷输送平面的运动方向构成一个倾斜角。
该技术方案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增大间隙,而不能消除毛刷本体与毛刷托条以及插置于相邻毛刷托条上的毛刷之间的原始间隙。从该专利的说明书的图2、图4、图5就可以知道,当毛刷插嵌于毛刷托条上后,毛刷底板与毛刷托条之间存在有原始间隙,即毛刷底板难于与毛刷托条无隙贴合,当位于毛刷上方的针板上、下运动时,会因摩擦力而引起毛刷在毛刷托条上的上、下振动;插置于每根毛刷托条上的毛刷外露于毛刷托条的边缘处于悬空状态,无法由毛刷托条对其支承,从而给毛刷边缘的抗变形能力造成真空,易变形而导致相邻毛刷托条上的毛刷之间产生高低不平的衔缝。
鉴上,市场见诸有一种据申请人所知是依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3277860.0技术方案所实施而推出的旨在消除毛刷与毛刷托条之间的间隙的起绒针刺机的毛刷传动机构,其具体结构为,包括一组传动链,彼此排列地连结在一组传动链上的若干毛刷托条,插置在每根毛刷托条上的毛刷,改进点在于在毛刷托条的托条槽中增设插条后,将传动链分别与毛刷托条、插条三者相固定。这种结构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毛刷与毛刷托条之间的装配间隙,也就是说通过向毛刷托条的托条槽中镶嵌起榫头作用的插条来消除毛刷底板与托条槽之间的间隙。但是,若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因用于将毛刷托条、插条、传动链三者固为一起的固定螺钉不可避免会出现松动,导致毛刷与毛刷托条之间依然出现间隙。而且,由于该技术方案未解决插置于相邻毛刷托条上的毛刷之间彼此存在的间隙问题,仍会给无纺织起绒产品带来线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毛刷与毛刷托条之间实现无隙贴合的、毛刷的毛刷底板所外露的边缘不会变形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它包括毛刷3、毛刷托条2,毛刷3包括毛刷底板31和布满于毛刷底板31表面的刷毛36以及突起于毛刷底板31底部的T形嵌脚32,毛刷托条2形成有托条槽23,托条槽23的槽口部位彼此向内弯折构成有一对嵌脚平台24,嵌脚平台24与所述的T形嵌脚32相配合,特点是所述的T形嵌脚32是间断的,在间断的区域之间由弹性条33联结;在所述托条槽3的一侧槽口上沿向外扩设构成有一用于供毛刷底板31外露的边缘支承其上的凸台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条33与毛刷底板31的底面37之间构成有嵌槽3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条33的数量与T形嵌脚32被断开而产生的断开区域的数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T形嵌脚32、弹性条33一体成型于毛刷底板3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刷毛36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毛刷底板31的形状为细长的六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长的六角形状的每一头的外形大体上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将毛刷3插置于毛刷托条2上后,可由弹性条33来消除毛刷底板31的底面37与毛刷托条2上的嵌脚平台24之间所存在的间隙;当毛刷3在毛刷托条2上彼此并合成一个依需大的毛刷输送平面时,第一毛刷托条2上的毛刷底板31外露的边缘可支承到第二毛刷托条2的凸台22上,以防止变形,从而确保整个输送平面平整一致而不会产生虚缝。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毛刷与毛刷托条的嵌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毛刷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翻转180°所见到的毛刷底板31的底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诸
图1并结合图2、3,毛刷托条2通过螺钉4固定在传动链1上。相对于一幅毛刷输送平面或称毛刷传动平面而言,有若干根毛刷托条2固定于传动链1上,每根毛刷托条2上插置若干个毛刷3,如果毛刷3的长度是一定的,那么毛刷托条2的长度愈长,则插置的毛刷3便愈多。对此,可以从申请人在前面提及的中国专利CN1077169&CN1077170中得到充分理解。
每根毛刷托条2构成有托条槽23,毛刷托条2可以用铝挤材成型。托条槽23的槽口部位也即两侧的壁体上部彼此水平地向内弯折构成一对嵌脚平台24,该嵌脚平台24的上、下表面21、25分别为毛刷座面和毛刷托条内腔止口面,毛刷底板31的底面37与上表面21相接触,而弹性条33与下表面25接触。毛刷托条2的托条槽23的一侧槽口上沿向外扩设构成有一凸台22,凸台22的宽度恰好与毛刷底板31外露的边缘相一致,以供外露的边缘支承其上。在
图1中可以看到,当在一根毛刷托条2上插置毛刷3后,在该根毛刷托条2上的毛刷底板31的外露的边缘部分恰好搁置到了相邻一根毛刷托条2上的凸台22上。这样当由若干根插设有毛刷3后的毛刷托条2在传动链1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毛刷输送平面后,不会出现相邻毛刷托条2上的毛刷之间存在高低不平的状况。因为即使在针板上的刺针的作用力下,不会导致毛刷底板31的外露的边缘造成变形。
毛刷底板31底部的T形嵌脚32是被断开的,断开后的区间由弹性条33予以联接。图3中示意了弹性条33有对称的二排,每排有二根,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当T形嵌脚32被断开的区间多,那么弹性条33便相应增加,反之亦然;还如,如果毛刷底板31的尺寸长,也完全可以导致弹性条33的增加,反之亦然。

图1可以看出,当毛刷3被插置于毛刷托条2上后,由弹性条33使本来存在于T形嵌脚32与嵌条平台24的下表面25之间的易引起振动的间隙得以消除,最终使来自于针板上、下运动时因摩擦力而引起的上、下振动得以消除。此外,相邻毛刷托条2上的毛刷的三角齿35之间彼此啮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毛刷与毛刷托条所体现的组合结构既能解决毛刷底板31与毛刷托条2之间实现消除间隙的良好配合,又能解决插置于毛刷托条2上的毛刷底板31外露的边缘的支承问题,确保边缘不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它包括毛刷(3)、毛刷托条(2),毛刷(3)包括毛刷底板(31)和布满于毛刷底板(31)表面的刷毛(36)以及突起于毛刷底板(31)底部的T形嵌脚(32),毛刷托条(2)形成有托条槽(23),托条槽(23)的槽口部位彼此向内弯折构成有一对嵌脚平台(24),嵌脚平台(24)与所述的T形嵌脚(32)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嵌脚(32)是间断的,在间断的区域之间由弹性条(33)联结;在所述托条槽(3)的一侧槽口上沿向外扩设构成有一用于供毛刷底板(31)外露的边缘支承其上的凸台(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条(33)与毛刷底板(31)的底面(37)之间构成有嵌槽(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条(33)的数量与T形嵌脚(32)被断开而产生的断开区域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嵌脚(32)、弹性条(33)一体成型于毛刷底板(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毛(36)为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刷底板(31)的形状为细长的六角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长的六角形状的每一头的外形大体上呈三角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是对起绒针刺机上的毛刷传动机构中的毛刷与毛刷托条组件的改进。毛刷包括毛刷底板和底板表面的刷毛及底板背面的T形嵌脚,毛刷托条具托条槽,槽口部位向内弯折构成一对与T形嵌脚相配的嵌脚平台,所述的T形嵌脚是间断的,间断之区域由弹性条联结;所述托条槽的一侧槽口上沿向外扩设有凸台。毛刷插置于毛刷托条上后,可由弹性条来消除毛刷底板的底面与毛刷托条上的嵌脚平台之间的间隙;当毛刷在毛刷托条上并合成一个依需大的毛刷输送平面时,第一毛刷托条上的毛刷底板外露的边缘可支承到第二毛刷托条的凸台上,以防止变形,确保整个输送平面平整一致而不会产生虚缝。
文档编号D04H18/00GK2727208SQ20042007887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
发明者王建忠, 王永祥 申请人:常熟市腾龙无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