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45152阅读:1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尾松木材防腐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马尾松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土建工程、家具、室内装修、工业包装等主要材料。但马尾松木材在存放过程中,极易受到蓝变菌和霉菌的侵染,导 致木材变色。木材变色菌虽然不会造成木材的腐朽,但是会使木材变黑、变青或变蓝,导致材面污染,严重降低木材的品质,影响其外观,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防止木材蓝变色的成功技术主要是依赖于化学药剂处理。化学防治,采用杀菌药液浸蘸或喷涂木材表面防止真菌的侵入。常用的防腐剂包括五氯酚钠、杂酚油、8-羟基喹啉铜、环烷酸铜、环烷酸锌、硼化物(硼酸和硼砂),3-碘代-2-丙炔基甲氨酸丁酯,三唑类,百菌清、水溶性加铬砷酸铜CCA类等。五氯酚钠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对防治木材变色非常有效。但后来人们发现五氯酚钠的毒性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污染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这促使了人们去寻找其它的替代药剂。CCA类木材保护剂具有潜在的砷和重金属离子污染,在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完全禁止使用,美国也于2004年禁止用CCA处理木材进入家具和房屋建筑市场。铜盐系列防霉防腐剂有颜色,影响木材外观,从而受到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木材保护技术的发展,始终围绕环境保护这个核心,寻找低毒、安全性好的木材防腐剂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各种蓝变真菌和霉菌在马尾松木材上的生长繁殖,抑菌效果明显,并且操作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药剂使用浓度低、低毒。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配置防蓝变防霉液,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05 O. 15%、多菌灵
O.05 O. 15%、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O. 50 I. 00%,溶剂为水或者75%酒精,搅拌均匀,制成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2)将新鲜马尾松锯材,不经干燥,刨光,自然条件下干燥广2天;(3)药剂处理将自然干燥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用上述配置好的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常温常压下冷浸处理10 20min ;或用涂刷或喷淋的方式处理新鲜松木,自然干燥后,再涂洒2 3遍,(4)干燥将防蓝变防霉液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开放式堆垛,自然干燥。本发明通过抑菌圈试验进行化学防治药剂配方和浓度的初步筛选,再将抑制效果良好的药剂配置不同浓度溶液进行马尾松的室内防蓝变防霉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止马尾松变色的药剂和配方。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I、研究表明,同等低浓度同等用量的杀菌剂,单一配方的杀菌剂在马尾松材上的抑菌效果较差,如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多菌灵单独使用对马尾松蓝变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两种药剂或多种药剂和辅助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达到明显的抑菌功效。2、本发明的马尾松防护试剂可以用于木材保护领域,对木材蓝变菌可可球二孢和松球壳孢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特别对棘孢木霉、黄绿木霉、深绿木霉等霉菌抑制效果更好、具有广谱性。3、配方简单,使用方便,药剂复配增效大大减少药剂用量,降低了杀菌剂的浓度,最低有效抑制浓度是五氯酚钠的十分之一,降低处理成本,简化操作工艺,抑菌效果明显, 具有高效、低浓度、低毒等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05% +多菌灵O. 05%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O.50%防蓝变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3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O. 3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3g,加水配成600g的防霉液,搅拌均匀。马尾松生材IOOmmX 20mmX 20mm,刨光,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实施例2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05% +多菌灵O. 05%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O. 50%防蓝变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3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
0.3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3g,加75%酒精配成600g的防霉液。溶剂为酒精,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溶解效果更好,配置的防蓝变防霉液防治效果更显著。马尾松生材IOOmmX 20mmX 20mm,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实施例3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10% +多菌灵O. 10%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1.00%防蓝变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6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O. 6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6g,加水配成600g的防霉液,搅拌均匀。马尾松生材IOOmmX 20mmX 20mm,刨光,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实施例4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10% +多菌灵O. 10%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I. 00%防蓝变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6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
O.6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6g,加75%酒精配成600g的防霉液。马尾松生材IOOmmX 20mmX 20mm,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实施例5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15% +多菌灵O. 15%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I. 00%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9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O. 9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6g,加水配成600g的防霉液,搅拌均匀。马尾松生材IOOmmX 20mmX 20mm,刨光,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实施例6配置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15% +多菌灵O. 15%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I. 00%防蓝变防霉液甲基硫菌灵为70%可湿性粉剂O. 9g,多菌灵为50%可湿性粉剂
O.9g,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98%溶液6g,加75%酒精配成600g的防霉液。马尾松生材 IOOmmX 20mmX 20mm,不经干燥,冷浸法处理,浸溃时间10 20min,按常规气干方法堆垛,自然干燥,放置于室内,可达到长期防蓝变防霉的抑菌效果。(I)侵染毒性试验效果检验试材用防蓝变防霉液浸溃30min,每个培养皿内放2块试样,放入温度为25 28°C,相对湿度85%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周后,目测试菌感染面积及蓝变程度。根据试块表面是否被菌感染及菌丝体覆盖试块面积将被害值划分5级,结果见表1,被害值越低,则防治效力越大。表I试样被害值
mm'MmMmiMtmmt
0 及外觸Λ色均iF.S
1 <+1 , λ 部囊&丨F常
25£面《丨
3 If 表面面《 I /2*4/4, A Λ K 藍 <1/1
4 ; #<Β] 3 Ε) > . 变圏fi!>WI 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种混合配制的防蓝变防霉液,在实验室防治试验中,对可可球二孢、松球壳孢、棘孢木霉等蓝变菌和霉菌,抑菌效果均表现为O级或I级,防治效力均达75 100%。75%酒精为溶剂的复合药剂比水为溶剂的复合药剂防治效果更佳。(2)室外试验效果检验凡表面无明显霉斑、蓝变,面积小于5%,且内部材色正常或只有轻微蓝变,面积小于5%,可认为防霉防蓝变合格。防治效果以合格试材数占试材总数的百分比表示。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主要配方配置不同浓度防蓝变防霉液处理后的马尾松试材,一组放置于天台,天气干燥的冬季松木可保持2个月不蓝变,试材合格率均达到100%。另一组放置于实验室内,6个月后试材均未出现蓝变,霉菌侵染现象,试材合格率均达到100% ;即使在低浓度的配方甲基硫菌灵O. 05% +多菌灵O. 05%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O. 50%处理后,试材也未出现蓝变和霉菌侵染现象。
权利要求
1. 一种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配置防蓝变防霉液,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硫菌灵O. 05 O. 15%、多菌灵O.05 O. 15%、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O. 50 I. 00%,溶剂为水或者75%酒精,搅拌均匀,制成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 (2)将新鲜马尾松锯材,不经干燥,刨光,自然条件下干燥f2天; (3)药剂处理将自然干燥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用上述配置好的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常温常压下冷浸处理10 20min ;或用涂刷或喷淋的方式处理新鲜松木,自然干燥后,再涂洒2 3遍, (4)干燥将防蓝变防霉液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开放式堆垛,自然干燥。
全文摘要
一种马尾松木材的防蓝变防霉的处理方法,是用甲基硫菌灵0.05~0.15%、多菌灵0.05~0.15%、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0.50~1.00%,溶剂为水或者75%酒精,搅拌均匀,制成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然后将自然干燥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用所述马尾松木材防蓝变防霉液常温常压下冷浸处理10~20min;或用涂刷或喷淋的方式处理新鲜松木,自然干燥后,再涂洒2~3遍,再将防蓝变防霉液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开放式堆垛,自然干燥。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各种蓝变真菌和霉菌在马尾松木材上的生长繁殖,抑菌效果明显,并且操作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药剂使用浓度低、低毒。
文档编号B27K3/12GK102672772SQ20121013904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任世奇, 刘媛, 卢翠香, 叶露, 周维, 李昌荣, 罗建举, 陈健波, 项东云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