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尔夫球车的转折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车附加结构,尤其适合于不同身高的人更方便使用的高尔夫球车的转折结构。
众所周知,高尔夫球的运动场地面积宽广,且各种特殊地形所需的球杆亦不同,所以每位球员需要具备多种不同设计的球杆,过去装入一球袋随时携带,由于负荷过重,已用高尔夫球车代替。
目前,常见的高尔夫球,如图6-8所示,在球车承接座1的固定杆11上方适当处设一U型板12,两侧并可平设一活动杆13,以一支轴14枢接,而在活动杆13套设一套筒2形成间隙滑动,在其两侧各设有两对应的长条孔洞21,可从一对应连结座3 上的两滑板31插入,以一螺栓22穿设套筒2另二侧的孔洞23及滑板3上的长条孔洞32后锁合旋钮24,并把连结座3的盖套33套合固定杆3顶端,依角度调整锁紧旋钮24定位;若要收合时,只需拆松螺帽,拨下盖章33即可向上或向下折合在固定杆3一侧,但是,在使用中仍存在不少缺点。
1、由于连接座的滑板与套筒系以一螺栓穿设由外旋钮夹紧固定,由于成平面的接触,且为避免用力过重而裂损又只能适当锁合,容易在拖拉载重球具的球车时产生滑动现象,致使无法定位,而失去符合人体需要的角度。
2、由于连结座及滚筒材质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又在套筒上留设诸多孔洞,供连结座的滑板穿入,并枢接螺体栓,因其产生滑动现象而无法固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连结座及套筒的损坏。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连结座的滑板上设有呈圆弧波浪,且内具有一长条孔洞的锥形凹槽,有利于旋钮及螺栓锁合,使活动杆不会产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承接座是由一固定杆及其下段连接的U型板,并在U型板上以一支轴枢接一活动杆下端形成可折合座,其特征是在承接座的固定杆顶端处套设有一连结座,该连结座的一侧具有一盖套、另一侧具有两片突出的滑板,其上具有圆弧波浪的锥形凹槽、且其内还设有一长条孔洞;在连结座的两滑板间套设一套筒,该套筒两侧上各设有两同心的孔洞、且该孔洞上滑板的长条孔洞用螺栓穿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调整角度定位稳固,而不会产生滑脱。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立体图;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水平剖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侧向剖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活动杆调整示意图;图6习用的分解图;图7习用的示意图;图8习用的一个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由连结座4、套筒5及承接座1组合而成,如
图1所示,其中连接座4的一侧具有一盖套41,另一侧呈一两片突出的滑板42,其上具有圆弧波浪的锥形凹槽43、且由设有一长条孔洞44。
套筒5为一中空的筒,且在两侧壁各设有同心的一孔洞51。
承接座1设有一固定杆11,并在其下段适当处设有一U型板12,并可夹设一活动杆13,以一支轴14枢接形成一可折合的活动的间隙(与习用技术相同);如图2-4所示,先将套筒5套设在活动杆13上,形成一适当的滑动间隙,再把连结座4上两滑板42夹持设在套筒5两侧,并利用一螺栓45穿设滑板42上锥形凹槽43的长条孔洞44与套筒5两侧的孔洞51,借旋钮46锁合,待连结座4上的盖套41套设在承接座1的固定杆11顶端适当处,衡量整活动杆13的角度后,如图5所示,予以旋钮46及螺栓45与锥形凹槽43成对应的突出端461、451锁入固定,借此,可使滑板42更具有稳固作用、且不会造成滑脱。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连结座的滑板上设有圆弧波浪的锥形凹槽,其内具有一长条孔洞,可供螺栓穿设滑动,并供由与锥形凹槽对应的旋钮及螺栓的突出端锁合定位在球车拖拉时,更不会产生滑动现象,并可依使用者所需角度的调整来使用。
2、连结座的滑板夹设在套筒两侧,所以该套筒只需在两侧设一孔洞,供螺栓穿设,其结构简便,可避免在使用中产生裂损。
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车的转折结构包括一承接座,该承接座是由一固定杆及其下段连接的U型板,并在U型板上以一支轴枢接一活动杆下端形成可折合座,其特征是在承接座的固定杆顶端处套设有一连结座,该连结座的一侧具有一盖套、另一侧具有两片突出的滑板,其上具有圆弧波浪的锥形凹槽、且其内还设有一长条孔洞;在连结座的两滑板间套设一套筒,该套筒两侧上各设有两同心的孔洞、且该孔洞上滑板的长条孔洞用螺栓穿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车附加结构,尤其适合于不同身高的人更方便使用的高尔夫球的转折结构。它主要是在承接座的固定杆顶端处套设一连结座,该连接座的一侧具有一盖套、另一侧具有两片突出的滑板,其上具有圆弧波浪的锥形凹槽、且其内还设有一长条孔洞;在连结座的两滑板间套设一套筒,该套筒两侧上各设有两同心的孔洞、且该孔洞与滑板的长条孔洞用螺栓穿接。从而,调整角度定位稳固,而不会产生滑脱。
文档编号A63B55/08GK2279191SQ9621859
公开日1998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日
发明者吴孟融 申请人:吴孟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