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水壶壶盖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63060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水壶壶盖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式水壶的壶盖,以便使用者吸饮水壶内饮料、并保障卫生安全。
习用的携带式水壶,包括一装饮料的壶体,一水塞与一壶盖,其中壶盖除用作保护外,也被当作杯子使用。虽然只要打开水塞,将壶内的饮料倒在壶盖内即可饮用,但是由于多数使用携带式水壶者都是在户外活动中,例如郊游、上学、运动或在户外工作时为解渴而携带者。因此,有很多时候使用者都是在户外没有适当放置水壶的场所饮用水壶中的饮料,使用者在如此情况下,打开壶盖、水塞后,需要一手拿壶体将饮料倒到另一手拿着的壶盖内,而水塞则可能放在一旁较干净的地方或由其中一只拿着壶体或壶盖的手同时拿着水塞,因此,水塞很容易被污染,而且使用者容易将饮料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吸饮水壶内饮料的携带式水壶的壶盖,并保障其卫生安全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一壶盖基座、一活动盖、壶盖基座上设有管座,管座下面套接一导水管,管座上面套接有吸管,壶盖基座上设有气孔或者气管,活动盖螺接或者隅合或者枢接于壶盖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吸管在不使用时,始终位于由活动盖和壶盖基座所构成的腔内,可有效地保护其卫生,另外该吸管是由活动盖的旋转或者上下启闭的方式伸出或者缩入活动盖内外,因此不仅保障其卫生而且使用方便;在吸管伸出缩入的同时,能有效地启闭气孔,即方便使用者能顺畅吸吹壶内饮料,又能在不使用状态下,即使壶体倾倒,壶内液体也不会沿吸管流出。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上面透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另一上面透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上面透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另一上面透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另一纵向剖面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另一纵向剖面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
图1所示,携带式水壶的壶盖1包括有活动盖10与壶盖基座20,活动盖10的表面设有一开口11,活动盖10内设有一呈扁形的弧面凸块12与一引导块13,活动盖10内面周缘设有螺纹14;壶盖基座20与活动盖10的开口11相对应处设有一管座21,管座21上设有一胶管212,胶管212上设一吸管213,壶盖基座20与活动盖10的凸块12相对应处设有一气孔22,气孔22附近设一挡块23,壶盖基座20侧缘设有螺纹24;活动盖10的螺纹14与壶盖基座20的螺纹24相互对应,可相互螺合;壶盖基座20下面周缘设一迫紧垫圈25,壶盖基座20下缘设有内螺纹26;如
图1所示,利用壶盖基座20下缘内螺纹26适可与壶体30上缘的螺纹31相互螺合,只要将活动盖10螺合于壶盖基座20上即完成壶盖1的组合。
图2和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由图2可以看出,此时活动盖10的开口11恰好位于壶盖基座20的挡块23的上缘呈闭合状态,而吸管213受胶管212的弹力作用在壶盖1内呈上扬状并受引导块13侧压而位于活动盖10的开口11回转行程中,而活动盖10的凸块12恰好位于壶盖基座20的气孔22上封闭住气孔22,使壶体30内的饮料不会从气孔22流出,而达到卫生安全封闭吸管213的功效;使用者欲使用壶体30内的饮料时,如图3所示,只要旋转活动盖10,设于壶盖基座20的管座上的吸管213由于活动盖10的旋转,而使活动盖10的开口11触及吸管213,借胶管212的弹张力,使吸管213伸出活动盖10的开口11外,以供使用者吸饮壶体30内的饮料,此时活动盖10内的凸块12已随活动盖10的旋转而位移脱离壶盖基座20的气孔22,使壶体30内呈未封闭状,使用者可利用伸出活动盖10之开口11外的吸管213,轻易吸饮壶体30内的饮料;当使用者不饮用壶体30内的饮料时,应以反方向旋紧活动盖10,如图2所示,吸管213即随活动盖10的旋转并受导引块13的侧压而缩入活动盖10的开口11内,活动盖10内缘凸块12亦随活动盖10的旋转位移至壶盖基座20的气孔22上缘,并封闭住气孔22,使壶体30与活动盖10间仅留有吸管213的通道,壶体30内呈封闭状,当壶体30倾倒,壶休30内的饮料注入吸管213时,因壶体30内呈封闭状态的低压作用,而不虑继续向外流出,可使活动盖10内缘保持干净卫生;此时,活动盖10的开口11亦位移于壶盖基座20的挡块23上缘,隔绝活动盖10内外,避免异物进入活动盖10内污染吸管213,更进一步保障其卫生安全。
实施例二如图4~8所示,携带式水壶的壶盖4,包括有活动盖40与壶盖基座50,活动盖40的表面设有开口41,开口41的内缘左右侧分别设一拨扳42、43,活动盖下缘内侧设有多个凸缘44;壶盖基座50底缘内侧设有与壶体60外缘螺纹61对应的内螺纹501,壶盖基座50外缘设有一环槽502,环槽502周缘设有多数切缘5021。壶盖基座50下面设有一迫紧垫圈503,壶盖基座50上设一管座51与一挡板52,管座51下面设一导水管511,管座51上伸出一通道512,通管一侧边设有一气孔513,管座51上面外缘设有螺纹514,螺纹514下缘设有一垫圈515,管座51上螺设一悬臂式吸管53,悬臂式吸管53,包括一帽盖531与一吸管532,帽盖531内设一软质环垫5311,环垫5311中央设一圆形透孔5312,该圆形透孔5312之内径约等于管座51的通管512的外径,并便于相互紧密套合。如图7、8所示,帽盖531一侧设有一通孔5313,帽盖531连设一向外延伸的吸管532,帽盖531内缘设有内螺纹5314,帽盖531的内螺纹5314可以与管座51的外螺纹514相互螺合,并利用帽盖531内的环垫5311启闭管座51上的气孔513,当螺设于管座51上的悬臂式吸管53的吸管532,转至挡板52侧边时,帽盖531内的环垫5311可封闭管座51上的气孔513,悬臂式吸管53旋转而使吸管532偏离挡板52时,帽盖531内的环垫5311则自管座51上气孔513向上位移,使气孔513开启可以通入空气。
利用活动盖40下缘内侧所设的多数凸缘44对应壶盖基座50外缘的环槽502周缘所设的多数切缘5021,轻压并略微旋转活动盖40,可以使活动盖40的多数凸缘44轻易扣入壶盖基座50的环槽502内,形成活动盖隅合于壶盖基座50,使二者可以相对自由旋转;活动盖40的开口41内缘二侧拨片42、43则随活动盖40对壶盖基座50旋转而迫使设于管座51上的悬臂式吸管53随之左右旋转,使吸管532随活动盖40的转动伸出或者缩入活动盖40的开口41;如图6、图8所示,当悬臂式吸管53的吸管532,伸出活动盖40的开口41时,帽盖531内之环垫5311自管座51上气孔513向上位移,使气孔513开启可以通入空气,此时空气至帽盖531侧壁透孔5312进入环垫5311下面的环状腔体并由气孔513进入壶内60内液体上表面,使用者则可由吸管532,轻松吸饮壶体60内的饮料;如图5、7所示,当悬臂式吸管53的吸管532随活动盖40旋转而至活动盖40的开口41外缩入活动盖40内,活动盖40继续旋转至开口41位于壶盖基座50的挡板52外缘时,悬臂式吸管53受活动盖40的拨片43压迫亦相对管座51向下旋转,使帽盖531内的环垫5311紧封闭住管座51上气孔513,所以即使壶体60倾倒时,其内容的饮料不虑循悬臂式吸管531流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均是利用活动盖对壶盖基座的旋转而使设于壶盖基座上的吸管得以自活动盖的开口伸出或者缩入,并随之启闭设于壶盖基座上的气孔,以便利于使用者吸饮壶体内饮料,并保障活动盖内吸管卫生安全,两实施例仅结构略有不同,但原理完全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9~11所示,携带式水壶壶盖7包括有活动盖70和壶盖基座80,表面呈圆弧状的活动盖70系对应表面呈半圆型的壶盖基座80而设计,活动盖70的下面中央偏后段两侧如图9所示,设有二片向下延伸呈倒三角状的延伸部71、72,二延伸部71、72,分别设一对应孔711、721,两延伸部外侧分别设有两向下延伸而形成凸耳73、74,二凸耳73、74外侧分别向外伸出一凸轴731、741,活动盖70的前缘略呈弧型,并形成一唇部75,在唇部75内缘两侧分别形成一钩部751、752。
表面呈半圆型的壶盖基座80下面内缘设有多数螺纹与壶体90上的螺纹91相对应,壶盖基座80下面设一迫紧圈92、壶盖基座80上部设有一凹部81,凹部81与活动盖70对应可容纳活动盖70,凹部81二侧内缘分别设一对应弧型架811、812,活动盖70可扣合于其上面,二弧型架811、812内缘的间距约等于或略大于活动盖70两延伸部71、72外缘的间距,便于活动盖70的两延伸部71、72于壶盖基座80的凹部81的两弧型架811、812内缘上下自由活动;二弧型架811、812的前缘分别形成一凸扣811a、812a,二凸扣811a、812a与活动盖70唇部75内缘的两钩部751、752相对应,可以相互扣合;二弧型架811、812后部接近凹部81后缘的两侧面分别设一对应孔813、814,在凹部81两对应孔813和814之间设有一管座815,管座815下端设一导水管815a、管座815上端设一挠性吸管815b,吸管815b前端连设一凸型吸嘴816,吸嘴816两侧向后分别形成一对应延伸部8161、8162,二延伸部8161和8162外侧分别凸设一凸轴8161a、8162a。凹部81的前缘817略呈平直状。
如图9、10所示,当活动盖70闭合于壶盖基座80之凹部81内缘时,其呈弧型之唇部75略突出于凹部81呈平直状的前缘817,便于使用者将活动盖70掀起,管座815前侧设有一贯穿凹部81底面的气管818;将分别设于活动盖70之两凸耳73、74外侧的凸轴731、741扣入壶盖基座80凹部81上的两对应孔813、814将两者枢接,使活动盖70得以借两凸轴731、741闭合于壶盖基座80之凹部81内缘,亦可以如
图11所示自凹部81呈掀背掀起。
将连设于壶盖基座80的人815上端吸管815b前端吸嘴816的两延伸部8161、8162上的凸轴8161a和8162a分别隅合于活动盖70的延伸部71、72上所设两对应孔711、721,如
图11所示,活动盖70自凹部81掀起,隅合于活动盖70的吸嘴816即随活动盖70的两延伸部71、72上移,并受吸管815b的弹张力的作用而自壶盖基座80的前缘817伸出,吸管815b自气管818上缘向上位移,而使气管818呈开发状,使用者可以利用吸嘴816轻易吸饮壶体90内的饮料。

图10所示,活动盖70闭合于壶盖基座80的凹部81的内缘,吸管815b下缘复紧密封住气管818,使倾倒的壶体90内的饮料不能自吸管815b流出,此实施例是以掀起活动盖70引导吸嘴816至活动盖70与壶盖基座80的凹部81间形成的缺口伸出,以供使用者吸饮90内的饮料;并利用下压活动盖70使其闭合于壶盖基座80的凹部81内缘,并迫使吸嘴816自活动盖70与壶盖基座80的凹部81间的缺口外缩入活动盖70下面的壶盖基座80内,并因此迫使吸管815b弯曲,而紧紧压住气管818使呈闭合状,即保障吸嘴816卫生安全,在活动盖70闭合于壶盖基座80之凹部81内缘时,又不虑壶体90内的饮料经吸管815b及吸嘴816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二是以旋转其活动盖以吸导吸管自活动盖的开口伸出或者缩入,而实施例三是以向上掀起活动盖或向下压活动盖以引导连设于吸管的吸嘴自活动盖与壶盖基座的凹部间的缺口伸出或者缩入,此实施例中吸嘴属于吸管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均为移动活动盖以启闭水壶的气孔或者气管,并引导吸管伸出或者缩又活动盖内外,即方便使用者吸饮壶内饮料,并便于壶盖的闭合,以达到使用方便、卫生、安全的目的。
以上所举者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具体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壶盖基座、一活动盖、壶盖基座上设有管座,管座下面套接一导水管,管座上面套接有吸管,壶盖基座上设有气孔或者气管,活动盖螺接或者隅合或者枢接于壶盖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盖表面可设有与壶盖基座上管座相对应的开口,其内部设有一呈扁形的弧面凸块与一引导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盖基座上管座与吸管之间可设有一段胶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盖内缘带有螺纹,壶盖基座侧缘设有可与之螺合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盖上可设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内缘左右侧分别设有一拨板,其下缘内侧设有多个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盖基座外缘设有一环槽,活动盖隅合于该环槽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座外缘设有螺纹,其上螺设有一由帽盖和与之垂直联通的吸管所构成的悬臂式吸管,其帽盖内设有一环垫,气孔设于管座一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盖可呈圆弧状,其后端枢接于表面呈半球状的壶盖基座的凹部,其中央偏后端两侧设有两片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设有凸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座上可设有一挠性吸管,该吸管前端设有一凸型吸嘴,该吸嘴枢接于活动盖上两片延伸部的凸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座上可设有气管。
专利摘要一种携带式水壶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壶盖基座、一活动盖、壶盖基座上设有管座,管座下面套接一导水管,管座上面套接有吸管,壶盖基座上设有气孔或者气管,活动盖螺接或者套接或者枢接于壶盖基座上。本实用新型是以旋转或者上下启闭活动盖的方式引导吸管伸出或者缩入活动盖内外,并启闭气孔或者气管,以便使用者吸饮水壶内饮料,并保障卫生安全。
文档编号A45F3/00GK2136610SQ9223423
公开日1993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0日
发明者吴静秋 申请人:吴静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