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的折叠式高尔夫球车主要包括有车底架、主杆、手把、前轮架、后轮架等,后轮架上安装后轮组件,后轮组件包括后车轮、轮轴、后轮支撑座、脚踏式刹车装置,后车轮通过轮轴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后车轮与后轮支撑座之间通过刹车装置连接,但是现有的刹车装置刹车时是将刹车装置的踏板踩下,解锁时需要用脚将踏板向上勾回原位,使用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操作方便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它包括后车轮、轮轴、固定在后轮架上的后轮支撑座,后车轮通过轮轴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还包括有固定在后车轮上的刹车卡轮、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的单向齿轮、驱动单向齿轮单向旋转的刹车踏板、滑动设置在后轮支撑座上的推杆,刹车踏板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刹车卡轮上开设有供推杆卡合的刹车齿槽,单向齿轮朝向刹车卡轮的端面上设有推动推杆进行往复进退动作的轨迹曲面,推杆的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上,另一端延伸至刹车齿槽处。所述轨迹曲面包括有锁止顶升斜面、解锁顶升斜面,锁止顶升斜面的结束端的高度大于与解锁顶升斜面的起始端的高度,锁止顶升斜面的起始端形成解锁卡槽,锁止顶升斜面的结束端与解锁顶升斜面的起始端之间形成锁止卡槽。所述单向齿轮朝向刹车卡轮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轨迹曲面。所述刹车踏板通过棘轮机构驱动连接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与后轮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止动销和止动销弹簧,止动销的一端通过止动销弹簧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另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上。所述推杆与后轮支撑座之间连接有推杆复位弹簧。所述推杆朝向刹车卡轮的一端滑动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与推杆之间设有伸缩复位弹黃。所述刹车卡轮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刹车齿槽。所述刹车踏板与后轮支撑座之间连接有踏板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后车轮、轮轴、后轮支撑座、刹车卡轮、单向齿轮、刹车踏板、推杆,刹车踏板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刹车卡轮上开设有供推杆卡合的刹车齿槽,单向齿轮朝向刹车卡轮的端面上设有推动推杆进行往复进退动作的轨迹曲面,推杆的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上,另一端延伸至刹车齿槽处,用脚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带动单向齿轮单向转动一定角度,轨迹曲面推动推杆卡入刹车齿槽中,这时刹车装置为锁车状态;再一次用脚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带动单向齿轮单向转动一定角度,推杆被迫沿着轨迹曲面运动脱离刹车齿槽,这时刹车装置为解锁状态,如此循环,本实用新型只需向下踩刹车踏板就能够实现锁车和解锁操作,使用操作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杆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见图I 5所示,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它包括后车轮20、轮轴21、固定在后轮架上的后轮支撑座22、固定在后车轮20上的刹车卡轮23、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的单向齿轮24、驱动单向齿轮24单向旋转的刹车踏板25、滑动设置在后轮支撑座22上的推杆26,后车轮20通过轮轴21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刹车踏板25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刹车卡轮23上开设有供推杆26卡合的刹车齿槽231,单向齿轮24朝向刹车卡轮23的端面上设有推动推杆26进行往复进退动作的轨迹曲面240,推杆26的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240上,另一端延伸至刹车齿槽231处。轨迹曲面240包括有锁止顶升斜面242、解锁顶升斜面244,锁止顶升斜面242的结束端的高度大于与解锁顶升斜面244的起始端的高度,锁止顶升斜面242的起始端形成解锁卡槽241,锁止顶升斜面242的结束端与解锁顶升斜面244的起始端之间形成锁止卡槽243,推杆26沿着轨迹曲面240运动就能够完成锁车和解锁过程,结构简单。单向齿轮24朝向刹车卡轮23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轨迹曲面240,单向齿轮24转动ー圈就能够进行多次锁车和解锁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轨迹曲面240为4个。刹车踏板25通过棘轮机构27驱动连接单向齿轮24,棘轮机构27可以防止单向齿轮24后退,使得刹车踏板25能够驱动单向齿轮24单向转动,踩下刹车踏板25吋,单向齿轮24跟随转动,刹车踏板25复位时,单向齿轮24不转动。单向齿轮24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设置有止动销28和止动销弹簧281,止动销28的一端通过止动销弹簧281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另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240上,止动销28与推杆26对称分布在后轮支撑座22的两侧,止动销28使得刹车踏板25复位吋,单向齿轮24不与刹车踏板25 —起转动。推杆26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连接有推杆复位弹簧261,使得推杆26始终顶压在轨迹曲面240上。推杆26朝向刹车卡轮23的一端滑动插设有伸缩杆262,伸缩杆262与推杆26之间设有伸缩复位弹簧263,当推杆26前进而顶压到其它部位时,伸缩杆262就能够自动伸縮,避免损坏。刹车卡轮23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刹车齿槽231,锁车方便。刹车踏板25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连接有踏板复位弹簧29,使得刹车踏板25能够自动复位。[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正常状态下刹车装置为解锁状态,推杆26处于解锁卡槽241中;用脚踩下刹车踏板25吋,刹车踏板25带动单向齿轮24单向转动一定角度,推杆26受轨迹曲面240的锁止顶升斜面242顶推前进,使推杆26卡入刹车齿槽231中,并且推杆26卡止在锁止卡槽243中,这时刹车装置为锁车状态,刹车踏板25在踏板复位弹簧29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再一次用脚踩下刹车踏板25吋,刹车踏板25带动单向齿轮24单向再转动一定角度,推杆26受轨迹曲面240的解锁顶升斜面244顶推继续前进,经过解锁顶升斜面244的结束端后掉落到下一个轨迹曲面240的解锁卡槽241中,使推杆26后退脱离刹车齿槽231,这时刹车装置为解锁状态,刹车踏板25在踏板复位弹簧29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如此循环,本实用新型只需单向向下踩刹车踏板25就能够实现锁车和解锁操作,使用操作方便。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它包括后车轮(20)、轮轴(21)、固定在后轮架上的后轮支撑座(22),后车轮(20)通过轮轴(21)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后车轮(20)上的刹车卡轮(23)、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的单向齿轮(24)、驱动单向齿轮(24)单向旋转的刹车踏板(25)、滑动设置在后轮支撑座(22)上的推杆(26),刹车踏板(25)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刹车卡轮(23)上开设有供推杆(26)卡合的刹车齿槽(231),单向齿轮(24)朝向刹车卡轮(23)的端面上设有推动推杆(26)进行往复进退动作的轨迹曲面(240),推杆(26)的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240)上,另一端延伸至刹车齿槽(231)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曲面(240)包括有锁止顶升斜面(242)、解锁顶升斜面(244),锁止顶升斜面(242)的结束端的高度大干与解锁顶升斜面(244)的起始端的高度,锁止顶升斜面(242)的起始端形成解锁卡槽(241),锁止顶升斜面(242)的结束端与解锁顶升斜面(244)的起始端之间形成锁止卡槽(24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齿轮(24)朝向刹车卡轮(23)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轨迹曲面(24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25)通过棘轮机构(27)驱动连接单向齿轮(24)。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齿轮(24)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设置有止动销(28)和止动销弹簧(281),止动销(28)的一端通过止动销弹簧(281)连接在后轮支撑座(22)上,另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2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6)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连接有推杆复位弹簧(261)。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6)朝向刹车卡轮(23)的一端滑动插设有伸缩杆(262),伸缩杆(262)与推杆(26)之间设有伸縮复位弹簧(263)。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卡轮(23)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刹车齿槽(23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25)与后轮支撑座(22)之间连接有踏板复位弹簧(2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尔夫球车刹车装置,其包括后车轮、轮轴、后轮支撑座、刹车卡轮、单向齿轮、刹车踏板、推杆,刹车踏板转动连接在后轮支撑座上,刹车卡轮上开设有车齿槽,单向齿轮上设有轨迹曲面,推杆的一端顶压在轨迹曲面上,另一端延伸至刹车齿槽处,用脚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带动单向齿轮单向转动一定角度,轨迹曲面推动推杆卡入刹车齿槽中,这时刹车装置为锁车状态;再一次用脚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带动单向齿轮单向转动一定角度,推杆被迫沿着轨迹曲面运动脱离刹车齿槽,这时刹车装置为解锁状态,如此循环,本实用新型只需向下踩刹车踏板就能够实现锁车和解锁操作,使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3B55/08GK202654638SQ2012202181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本寰 申请人:王本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