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57226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
背景技术
背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上学还是旅行,都会使用到背包。 背包通常包括背袋、背板和背带,背袋主要用于容纳物品,背板作为背袋的支撑,与背带一起作为背负系统。传统的背包往往只注重其装载的功能性,设计或者购买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背包有多少个袋子,能装载多少东西或者是外观好不好看等等,极少顾及背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但是一些特殊的用户群体,比如登山者、远行者或者小学生,对于背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会很高。因为他们在使用背包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受到长时间的超负荷承受,其肩部、腰部、颈部及背部等多个部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劳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则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为了减轻背包负重给人带来的损害,现有技术是在背包的背板部位设置缓冲装置,例如在背包后背装设用发泡棉质材料做成的气垫,但气垫气压大小的恒定不变的,影响了其缓冲效果和舒适性。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更加舒适,同时又能尽可能减少对人体损害的背负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舒适且具有防震功能的背负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包括背板、背带和背袋,所述背负系统还包括
内置在所述背板中的避震减压装置,该避震减压装置,包括
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由上杆和下杆两部分组成,所述右杆由上杆和下杆两部分组
成;
所述上杆上套接有在该上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所述下杆上套接有在该下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
所述上杆上套接有在该上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所述下杆上套接有在该下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
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所述避震减压装置的紧固件分别与所述背袋的紧固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中的避震减压装置可以随着背袋的上下振动而振动,对背袋的振动进行缓冲,以使背袋的振动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5是图4所示的避震减压装置的分解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7是图6所示的避震减压装置的分解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避震减压装置中的旋转开关以及支撑杆的侧视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的结构示意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块的结构示意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与磁扣块的装配示意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背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背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一个应用效果示意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应用效果示意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应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见图I、图2、图3,图I-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一种结构不意图。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包括背板10、背带11和背袋3。如图2所示,所述背负系统的背袋3和背板10是相互独立可分离的,背袋3和背板10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内置在背板10中的避震减压装置2(图中不可见)的紧固件203、204、213、214分别与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连接。
详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分解图。内置在所述背板10中的避震减压装置2,具体包括左杆20和右杆21。所述左杆20由上杆200和下杆201两部分组成,所述右杆21由上杆210和下杆 211两部分组成;
所述上杆200上套接有在该上杆200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03,所述下杆201上套接有在该下杆201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04 ;在所述紧固件203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05和弹性部件206 ;在所述紧固件204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07和弹性部件208 ;
所述上杆210上套接有在该上杆210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13,所述下杆211上套接有在该下杆211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14 ;在所述紧固件213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15和弹性部件216 ;在所述紧固件214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17和弹性部件218 ;
所述紧固件203与所述紧固件213之间通过横杆220连接,所述紧固件204和紧固件 214之间通过横杆221连接;
所述紧固件203、204、213、214分别与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中的避震减压装置可以随着背袋的上下振动而振动,对背袋的振动进行缓冲,以使背袋的振动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在具体实现中,所述左杆20上套接的弹性部件205、206、207、208以及所述右杆21 上套接的弹性部件215、216、217、218为弹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可以选择是否让弹性部件205、206、207、208以及215、
216、217、218起作用,也即本发明还可以控制弹性部件205、206、207、208以及215、216、
217、218不起作用,这样整个背负系统相对稳定,适用于不需要防震的情况,本发明也可以控制弹性部件205、206、207、208以及215、216、217、218起缓冲作用,适用于需要防震的情况。详见图6和图7,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分解图。图6和图7除了包括图4和图5中的部件以外,所述左杆20的上杆200和下杆 201之间还通过竖向连接件202连接,所述右杆21的上杆210和下杆21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212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202和竖向连接件212之间通过横杆222连接;
所述横杆222上设置有旋转开关23以及由该开关控制指向的支撑杆24。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支撑杆24在旋转开关23的控制下呈竖直状态时支撑所述横杆 220以使所述横杆220和所述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具体的,当旋转开关23关闭时,所述支撑杆24呈现竖直状态支撑所述横杆220以使所述横杆220和所述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此时,避震减压装置上的弹性部件不起作用,背负系统相对稳定。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旋转开关23开启时,所述支撑杆24呈现水平状态,此时支撑杆24无法支撑所述横杆220,此时,避震减压装置上的弹性部件起作用,背负系统具备防震功能。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图未示),所述支撑杆24在旋转开关23的控制下呈竖直状态时支撑所述横杆221以使所述横杆221和所述横杆221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具体的,当旋转开关23关闭时,所述支撑杆24呈现竖直状态支撑所述横杆221以使所述横杆221和所述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此时,避震减压装置上的弹性部件不起作用,背负系统相对稳定。当旋转开关23开启时,所述支撑杆24呈现水平状态,此时支撑杆24无法支撑所述横杆221,此时,避震减压装置上的弹性部件起作用,背负系统具备防震功能。参见图10,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避震减压装置中的旋转开关以及支撑杆的侧视图。所述支撑杆24的一端与旋转开关23连接,另一端端头内凹,这样在支撑杆24呈现竖直状态的时候,其凹槽的地方用于卡住所述横杆220或者横杆221,以使所述横杆220 或者横杆221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背袋3与背板10相套接,采用了创新结构的磁扣结构。具体的,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具体为结构相同的磁扣套34,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213、204、214具体为结构相同的磁扣块14 ;所述磁扣套34和所述磁扣块14分别对应套接。如图11、12所示,为设置在背袋3上的磁扣套34的结构示意图。磁扣套34包括固定板341、底座342以及套夹343,底座342设置在固定板341上,套夹343设置在固定板 341和底座342的连接处。固定板341是多边状板体,形状对称设置,其上具有用于将磁扣套34与附袋3连接固定的安装孔位(如图所示圆孔,未标号)。底座342是设置在固定板341顶端的矩形块结构,在底座342的内部开设用于容置磁铁340的腔室3421,该腔室3421的形状与磁铁340的形状适应匹配,为矩块状,其可固定磁铁340在其中。置于腔室3421中的磁铁340将使底座342连同与其接连的套夹343 产生磁极。套夹343为一槽腔结构,包括围挡在底座342 —侧面的相对设置的两板体3432以及一端板3431。套夹343在如图11所示的底部和一侧端分别设置开口,套夹343具有定位和卡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构成该套夹343的一板体设置在固定板341和底座342的连接处,另一板体自底座342的一侧转角延伸,设置与固定板341相平行,端板3431设置在上述两相对平行设置的板体3432间将该套夹343的一端侧开口封闭。套夹343的侧开口端与上述腔室3421的开口方向设置在同一侧,即腔室3421的开口方向与端板3431设置在底座342相对的两侧面。再请参照图13、14所示,为设置在背板10上的磁扣块14的结构示意图。磁扣块 14包括固定板141、锁块142和连接板144,连接板144连接在固定板141上,锁块142和连接板144固定连接为一体。锁块142和固定板141的位置设置相对,在其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使形成一条形缝隙(卡位143),该缝隙的作用是使上述磁扣套34的套夹343能够插置在其中进行卡持。固定板141的形状和结构与上述磁扣套34的固定板341的形状和结构大致相同,亦具有用于将磁扣块14与背板10连接固定的安装孔位。锁块142设置在固定板141的底端,在其内部设置与上述磁扣套34的底座342功能相同的腔室1421,置于该腔室1421中的磁铁140可使锁块142的整体产生磁极。锁块 142的端部亦具有一限位板1422,该限位板1422在当磁扣套34的套夹343与磁扣块14的锁块142相装配时可将套夹342的侧开口端封闭。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422与腔室1421 的开口方向设置在同一侧。锁块142的尺寸与套夹343的尺寸相适配以满足装配需要,具体的,锁块142的长宽尺寸与套夹343的长宽尺寸相同,锁块142的高度尺寸与套夹343的腔槽深度尺寸相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锁块142的端侧设置限位槽1423,该限位槽1423的开设方向与所设置的限位板1422的方向平行,并垂直于固定板141 ;套夹343在其两相对设置的板体3432上设置与上述限位槽1423位置相对应的凸起件3433,该凸起件3433可在锁块22与套夹343适配套接时卡持在限位槽1423中。所设置的凸起件3433与限位槽1423 的装配结构和上述设置的限位板1422的限位结构可以增强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连接时沿套夹343或锁块142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左右方向)的锁紧强度,使两者不易滑脱。磁扣套34与磁扣块14装配时,请参照图15所示,将磁扣套34套夹343的底开口端朝向磁扣块14具有锁块142的方向进行插置(如图所示的纵向套接),由于固定板141和锁块142间具有的条形缝隙(卡位143)的尺寸刚好设置成套夹343外侧板体的尺寸相同,锁块142可以从套夹343的底开口端全部滑入并插置在套夹343中,由于在腔室3421、1421中放置了磁极方向相反的磁铁,底座342连同与其接连的套夹343和锁块142间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可以加速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间的装配。当锁块142完全滑入套夹343 中后,套夹343的两相对板体3432分别夹持在锁块142的两相对侧体上(其中一板体卡持在卡位143中)。锁块142与套夹343适配套接后,磁扣套34的固定板341分别抵顶在磁扣块14 锁块142的底部连接板144和限位板1422的侧端,磁扣块14的固定板141抵顶在套夹343 的端板3431上。同时,锁块142的限位板1422抵顶在套夹343的侧开口端,套夹343的端板3431抵顶在锁块142的端侧。套夹343的底面与锁块142的顶面通过磁铁产生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对接锁紧为一体。至此,完成了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间的匹配固定。当锁块142完全滑入套夹343中后,磁扣套34的底座342和磁扣块14的锁块142 大致为中心对称布置,置于底座342中磁铁340的重心位置与置于锁块142中磁铁140的重心位置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固定后的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中的磁铁是相平行但位置交错布置的,这使得套夹343和锁块142间产生相向方向的作用力,使套夹343朝向锁块142的限位板1422的方向吸附,也就是上述锁块142的限位板1422抵顶在套夹343 的侧开口端,套夹343的端板3431抵顶在锁块142的端侧的状态。由于使用者在背负背包时,背袋通常主要系在纵向(即沿使用者身高的上下方向) 上运动,本实施例的磁扣结构在纵向的锁紧设置可以牢固地将背袋固定在背板上。但使用过程中,背袋仍然会发生横向的运动(例如随使用者走路或跑步动作背袋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针对背袋横向的运动在磁扣结构上做相应设置,否则背袋极易在横向上脱落,将大大降低本实施例磁扣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对于防止背袋在横向上从背板上脱落,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通过限位板1422在左右方向一侧上堵死,二是通过凸起件3433与限位槽1423的卡持,三是通过互相平行但错开一段距离布置的两磁铁间的相向作用力。相对于纵向上的运动,横向的运动幅度较小,上述的设置能有效地防止背袋在使用中左右摆动时的脱落。当需要将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拆卸时,使用垂直于套接方向(亦即磁扣套34朝向其端板3431或磁扣块14朝向限位板1422的方向,如图所示的左右方向)方的外力,使套夹343的凸起件3433从锁块142的限位槽1423中脱离,该外力同时需大于磁扣套34和磁扣块14中的磁铁相向作用力,当磁扣块14的锁块142从磁扣套34的套夹343的侧开口端中全部脱离即完成拆卸。当然,可理解的是,除了磁扣的套接方式之外,还可以在背袋3顶部设置挂钩,在背板10顶部对应设置挂环,通过挂钩挂在挂环里实现将背袋3安装在背板10上。此外,在背袋3顶部和背板10顶部对应设置魔术贴,通过贴合方式实现将背袋3安装在背板10上。参见图16和图17,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背板10包括内面 100和外面101 ;
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内置在所述背板10的内面100和所述外面101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外面101上设置有与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磁扣块203、213、204、214位置相对的四个开口 1010、1011、1012、1013。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磁扣203、213、204、214分别贯穿所述外面101上开设的四个开口 1010、1011、1012、1013,与背袋3的磁扣套30、31、32、33套接,实现背袋3与背板10的紧固连接。参见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一个应用效果示意图。如图18所示,旋转开关23处于开启状态,支撑杆24属于水平位置,横杆220和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可变的。当本发明的背负系统的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 204、213、214没有受到外界的作用力,其左杆20上的弹簧205和弹簧207,以及右杆21上的弹簧215和弹簧217处于正常状态,左杆20上的弹簧206和弹簧208,以及而右杆21上的弹簧216和弹簧218也处于正常状态,此时背负系统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其既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又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但其综合受力为零或者很小时,该背负系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参见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应用效果示意图。如图19所示,旋转开关23处于开启状态,支撑杆24属于水平位置,横杆220和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可变的。当背负系统处于振荡状态,受到向上的压力时,其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204、213、214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其左杆20上的弹簧205和弹簧 207,以及右杆21上的弹簧215和弹簧217处于压缩状态,而左杆20上的弹簧206和弹簧 208,以及而右杆21上的弹簧216和弹簧218此时处于伸长状态,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使得避震减压装置2与背板1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也即振荡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10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参见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应用效果示意图。如图20所示,旋转开关23处于开启状态,支撑杆24属于水平位置,横杆220和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可变的。当背负系统处于振荡状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其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204、213、214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其左杆20上的弹簧205和弹簧 207,以及右杆21上的弹簧215和弹簧217处于伸长状态,而左杆20上的弹簧206和弹簧208,以及而右杆21上的弹簧216和弹簧218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使得避震减压装置2与背板1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也即振荡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10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包括背板(10)、背带(11)和背袋(3),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负系统还包括内置在所述背板(10)中的避震减压装置(2),该避震减压装置(2),包括左杆(20 )和右杆(21),所述左杆(20 )由上杆(200 )和下杆(201)两部分组成,所述右杆(21)由上杆(210)和下杆(211)两部分组成;所述上杆(200 )上套接有在该上杆(200 )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03 ),所述下杆(201) 上套接有在该下杆(201)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04);在所述紧固件(203)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05)和弹性部件(206);在所述紧固件(204)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07)和弹性部件(208);所述上杆(210)上套接有在该上杆(210)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13),所述下杆(211) 上套接有在该下杆(211)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214);在所述紧固件(213)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15)和弹性部件(216);在所述紧固件(214)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217)和弹性部件(218);所述紧固件(203)与所述紧固件(213)之间通过横杆(220)连接,所述紧固件(204)和紧固件(214 )之间通过横杆(221)连接;所述紧固件(203、204、213、214)分别与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20)的上杆(200)和下杆(20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202)连接,所述右杆(21)的上杆(210)和下杆(21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212)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202)和竖向连接件(212)之间通过横杆(222)连接;所述横杆(222)上设置有旋转开关(23)以及由该开关控制指向的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 )在旋转开关(23 )的控制下呈竖直状态时支撑所述横杆(220 )以使所述横杆(220 ) 和所述横杆(222)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20)的上杆(200)和下杆(20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202)连接,所述右杆(21)的上杆(210)和下杆(211)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212)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202)和竖向连接件(212)之间通过横杆(222)连接;所述横杆(222 )上设置有旋转开关(23 )以及由该开关控制指向的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在旋转开关(23)的控制下呈竖直状态时支撑所述横杆(221)以使所述横杆(221) 和所述横杆(221)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具体为结构相同的挂钩,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213、 204,214)具体为结构相同的挂环;所述挂钩和所述挂环分别对应挂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袋(3)的紧固件(30、31、32、33)具体为结构相同的磁扣套(34),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紧固件(203、 213、204、214)具体为结构相同的磁扣块(14);所述磁扣套(34)和所述磁扣块(14)分别对应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扣套(34)具有套夹(343),所述磁扣块(14)具有锁块(142),所述磁扣套(34)和所述磁扣块(41)上分别安装磁极方向相反的磁铁(340、140 ),所述套夹(343 )和所述锁块(142 )通过所述磁铁(3 ) 的吸附做相适配的套接;所述磁扣套(34)和所述磁扣块(14)通过所述套夹(343)与所述锁块(142)间的吸附套接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扣套(34) 还包括固定板(341)和底座(342),所述底座(34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41)上,所述套夹 (34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41)和底座(342)的连接处;所述底座(342 )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41)顶端的矩形块结构,所述底座(342 )还开设有用于容置磁铁(340)的腔室(3421),所述套夹(343)包括围挡在所述底座(342) —侧面的相对设置的两板体(3432)以及一端板(3431),所述套夹(343)的底部和侧端分别设置开 □。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扣块(14)还包括固定板(141)和连接板(144),所述连接板(144)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41)上,所述锁块 (142)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44)上,所述固定板(141)和所述锁块(142)间设置卡位(143), 所述锁块(142)设置有用于容置磁铁(140)的腔室(1421),所述锁块(142)的端部还具有一限位板(1422);所述锁块(142)两相对侧体设置限位槽(1423),所述套夹(343)在其两相对设置的板体(3432 )上设置凸起件(3433 ),所述凸起件(3433 )在所述锁块(142 )与所述套夹(343 )适配套接时卡持在所述限位槽(1423)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 包括:内面(100)和外面(101);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内置在所述内面(100)和所述外面(101)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外面(101)上设置有与所述避震减压装置(2)的磁扣块(14)位置相对的四个开口( 1010、 1011、1012、1013)。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20) 上套接的弹性部件(205、206、207、208)以及所述右杆(21)上套接的弹性部件(215、216、 217,218)为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包括背板(10)、背带(11)和背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系统还包括内置在所述背板(10)中的避震减压装置(2)。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中的避震减压装置可以随着背袋的上下振动而振动,对背袋的振动进行缓冲,以使背袋的振动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45F3/08GK102578794SQ2012100649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林汉雄 申请人:盈喜(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