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单桧乒乓球底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603081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单桧乒乓球底板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底板,尤其是纯木结构乒乓球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单桧乒乓球底板(即由一整块桧木制作而成的单层乒乓球底板),以其独特 的“吞吐式”击球手感为广大球迷所喜爱。但是,由于桧木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单桧底板必 须做得很厚,一般在7至11毫米之间才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击球手感。这就限制了单桧底板 仅适合制作成单面攻的日式直板形状,若制成中式直板或者横板,两面贴上胶皮后整体厚 度会接近20毫米,这个厚度会极大的影响使用者的技术发挥,所以虽然市面上也有这样的 单桧底板出售,在专业运动员中却几乎无人使用。而且由于桧木仅产于日本、台湾等地,十 分稀少,而单桧底板对木材的选材又过于挑剔,导致单桧底板的生产销售长期被少数国家 垄断,且价格昂贵,难以被大多数乒乓爱好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单桧底板必须做厚而且原材料稀少昂贵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 仿桧木结构的乒乓球底板。该底板在击球时能够得到如单桧般良好的“吞吐”手感,同时又 不必将底板做得很厚,并且可以实现原材料选择上的多样化,并非局限于某一单一木材,从 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用两种不同硬度的木材,一 种软木,要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一种硬木,要求具有良好的弹力。将两种木材制成约一毫 米厚的薄板(这个厚度并非固定,可以根据所选木材的硬度进行细微调整),软木略厚于硬 木。再根据所制作底板需要的厚度,将两种木板切割成木条,例如制作6毫米厚度的底板, 可将木板切割成约7毫米厚的木条。再将两种不同硬度的木条相隔横向排列、粘贴,成为一 块7毫米厚的木板。最后,将这块木板切割成乒乓球底板形状,两面打磨、抛光至整体6毫 米厚,安装上手柄,即制作完成。本实用新型亦可多层叠加,可将不同层次木条同向或异向 排列以获得多种不同手感,够成本实用新型所独有的纯木底板体系。本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运用两种不同硬度的木材模仿单桧底板木纹区 硬度大于其非木纹区硬度的特性。通过对桧本的解剖研究证明,桧木木纹区的硬度要远大 于其非木纹区的硬度,木纹区木质硬而弹,而非木纹区木质柔软,柔韧性强。木纹越深刻,颜 色越深,其二者硬度的差异就越大,也就是说,整个桧木板面,是由无数个硬度不同的板材 横向相隔,紧密排列而成。木质中天然形成了一种按照硬度的软、硬、软、硬、软、硬相隔排列 的奇妙结构。单桧底板在击球时,非木纹区的柔软韧性能够产生良好的局部形变,吸收来球 力量,增加底板的持球时间,同时,木纹区的高硬度产生高弹性,给予来球极大的反弹力量。 高柔韧性与高弹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单桧底板独特的“吞吐式”手感。本实用新型通过用 两种不同硬度木材模仿桧木这种独特的硬度排列结构,从而达到运用低成本木材制成仿单 桧底板,获得其独特手感的目的。
3[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单桧底板原材料稀缺、昂贵的缺点。可以用其它 木材模仿获得单桧底板独特的“吞吐”式手感。单层底板的厚度没有局限,可与其它碳素、 纤维等现有的底板制造技术结合运用,也可多层叠加构成本实用新型所独有的纯木底板体 系。底板的硬度可以通过变更其中两种不同硬度木材的使用比例进行任意调整,不会被木 材本身的硬度所局限。利记博彩app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结构剖析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结构剖析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结构剖析图。图中,1为软木,2为硬木,3为木质面材,4为碳素层力材,5为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芯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实用新型是运用两种不同硬度的木条相隔排列构成的板材制作而 成。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软木1略厚于硬木2。在整个底板中软木的应用比例大于硬 木,底板板材整体趋向于软,柔韧性强,适用于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硬木2略厚于软木1。在整个底板中硬木的应用比例大于软 木,底板板材整体趋向于硬,弹性突出,适用于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与木质面材3及碳素层力材4相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 芯材5与现有乒乓球底板制作技术结合应用。
权利要求一种乒乓球底板,由两种木材结合组成,其特征是由两种不同硬度的条形木材相隔排列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仿单桧结构的乒乓球底板,可以获得与单桧底板相类似的“吞吐式”击球手感。也可多层叠加,将不同层次木条同向或异向排列以获得多种不同手感,够成本实用新型所独有的纯木底板体系。它模仿天然桧木的内部构造,由两种不同硬度的条形木材横向相隔排列构成。在两种不同硬度的木材中,软木控制底板的柔韧性,硬木控制底板的弹性。可以通过变更整只底板中两种木材的应用比例控制底板的软硬程度。
文档编号A63B59/04GK201727918SQ2010200101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吕闻达 申请人:吕闻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