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38550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炉,特别是一种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烤炉。
现有便携式炭烤炉多为民间自制,炭在燃烧时,一部分空气通过炭层下面炉栅的孔进入燃烧室,另一部分空气则在上面与炭层接触参与燃烧,其缺陷如下1)燃烧时空气供给的均匀程度受环境影响较大,炉栅底部近风口处燃烧强,而远离进风口处则弱。
2)经过一段时间燃烧,一部分炭灰将炉口堵塞,使空气供应不足,人们不得不用扇子煽,强力供风,此时炭大纷飞,火星四溅,不安全,不卫生,不方便。
3)炭层燃烧时,向下有较强的辐射,因此其安全距离必须大于200mm,使烧烤炉高度增加,体积增大,使用和携带均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燃料热效率,燃烧不受外界影响,卫生、安全、方便的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烤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燃烧室被固定在上、下敞口的防护罩内,其底面与侧壁均与防护罩之间有可使空气流通的间隔,形成空气室,燃烧室上面的敞口与防护罩上开口相对,燃烧室底面与侧壁均带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验,效果较为理想,其最大特点是炭在燃烧时空气供给充分、均匀。炭被引燃后,在其周围的温度梯度形成空气对流条件,当热气上升,空气由燃烧室底面与侧面的通气孔进入燃烧室,在防护罩的遮挡下,空气只能从防护罩底部进入由燃烧室与防护罩形成的空气室内,因此燃烧不会受侧风影响,通气孔也不会堵塞,保证了助燃空气的畅通,热场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加炭时从上部开始引燃,红炭放置在最上层,会很快将下层黑炭引燃,加新炭时,将红炭集中在一起,将新炭放在红炭旁,新炭会很快被引燃,这种方式炭燃烧的利用率最高。本实用新型的水盆结构保障了使用的安全,即使水开了也不会有火险发生,加热后的水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弥漫向上,非常均匀的进入燃烧室,水分子遇高温裂解,燃烧效果更好,水盆的使用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高度,使用和携带变得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使燃烧物与烧烤炉有一定距离,能保持烤具清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燃烧室4被固定在上、下敞口的防护罩3内,其底面与侧壁均与防护罩3之间有可使空气流通的间隔,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室4与防护3由支撑柱5支撑隔离,形成空气室10,燃烧室4上面的敞口与防护罩3上开口相对,燃烧室4底面与侧壁均带有通气孔9,在防护罩的遮挡下,空气只能从防护罩3底部进入空气室10,因此燃烧不会受侧风影响。防护罩3上部两侧带有支撑板6,它可使燃烤物与烧烤炉有一定距离,烧烤盘8使用时,直接置于支撑板6上,作朝鲜烧烤或蒙古烧烤,野餐时还可用于热菜、作汤,甚至可以作炒锅用。防护罩3下端带有可折叠的支架2,支架2由金属丝制成,在支架2内与燃烧室4底部形成的空间有一个水盆1,它位于正对燃烧室4底部的位置,支架2在不使用时可折起,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便于携带。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没有实施1中的支架2结构,而是在防护罩3内有一个被支撑柱5固定在防护罩3侧壁上的水盆1,其位置正对燃烧室4底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对于蒸汽和空气混合后产生的助燃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它在燃烧性能上优于实施例1,但实施1在收藏与携带方面优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这里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包括防护罩燃烧室、纤子、烧烤盘,其特征是燃烧室(4)被固定在上、下敞口的防护罩(3)内,其底面与侧壁均与防护罩(3)之间有可使空气流通的间隔,形成空气室(10),燃烧室(4)上面的敞口与防护罩(3)上开口相对,燃烧室底面与侧壁均带有通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其特征是防护罩(3)上部两侧带有支撑板(6),防护罩(3)下端带有可折叠的支架(2),在支架(2)内侧与燃烧室(4)底部形成的空间有一个水盆(1),它位于正对燃烧室(4)底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其特征是防护罩(3)上部两侧带有支撑板(6),在防护罩(3)内有一个被固定在防护侧壁上的水盆(1),其位置正对燃烧室(4)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对流式多用炭烧烤炉,它包括防护罩、燃烧室、钎子、烧烤盘,燃烧室被固定在防护罩内,其底面与侧壁均与防护罩之间有可使空气流通的间隔,且均带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对炭燃烧的空气供给充分、均匀,火焰不受侧风影响,并能形成水蒸气助燃,本实用新型热效率高,适于携带,使用安全,卫生清洁,是用于家庭或野外烧烤的优良用具。
文档编号A47J37/07GK2208878SQ94246950
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9日
发明者陈晓农 申请人:陈晓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