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蒸饭柜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依次包括有蒸室和下端的加热水箱,所述柜体的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加热水箱和蒸室之间连接有蒸汽输送管,所述蒸室连接有泄压管,其中所述泄压管的输出端朝向蒸室外,所述泄压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泄压阀门,所述蒸室内置有竖直支架,其中所述竖直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竖直支架的下端与蒸汽输送管连接,所述竖直支架开有蒸汽喷口;该蒸饭柜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特别是通过带蒸汽喷口的竖直支架和泄压管相配合,使蒸室内的气压能保持在稳定水平的同时,蒸室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保证在较高的蒸室中的饭也能保持较佳的好感,也有利于在不降低蒸饭效率的同时节省厨房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圆柱形蒸饭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蒸煮大量食物的自动蒸饭柜。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像单位饭堂或者酒店之类需要煮饭的量较大的场合,蒸饭柜具有很明显的用处,因此目前酒店、各企事业及学校等多使用蒸饭箱加工主食或对饭盒进行加热。蒸饭柜一般由蒸室和蒸汽发生器两部分组成,其中蒸室用于放置需要加热的蒸饭架和食物,空间比较大。要保证蒸室内各个位置食物都能加热的恰到好处,蒸室内的热量和压力的控制就十分重要,一旦出现局部的过热或者压力多高,就会直接影响蒸煮出来的食物的味道,反之亦然。这个问题在一些大容积的蒸饭柜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煮量更大的圆柱形蒸饭柜。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依次包括有蒸室和下端的加热水箱,所述柜体的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加热水箱和蒸室之间连接有蒸汽输送管,所述蒸室连接有泄压管,其中所述泄压管的输出端朝向蒸室外,所述泄压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泄压阀门,所述蒸室内置有竖直支架,其中所述竖直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竖直支架的下端与蒸汽输送管连接,所述竖直支架开有蒸汽喷口。
[0006]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竖直支架沿着蒸室内壁分布,所述蒸汽喷口朝向蒸室的中心处。
[0007]为了避免操作人员误打开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推拉门闩,所述推拉门闩上朝向柜体的一侧开有门闩插孔,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可插进门闩插孔的安全伸缩杆,所述安全伸缩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安全伸缩杆的后端与蒸室联通。
[0008]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蒸汽输送管从加热水箱的底端伸入加热水箱,其中所述蒸汽输送管位于加热水箱内的部分作为蒸汽管输入端并延伸至加热水箱内腔上部。
[0009]为了使蒸饭柜可在需要时外接热蒸汽,所述加热水箱连接有外接压力管。
[0010]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外接压力管连接有外接开关阀门,其中所述外接开关阀门位于柜体上部,所述外接压力管的输入端设置在柜体的下部后侧。
[0011]为了便于蒸饭柜卸压排出蒸汽,所述蒸室外接有放汽管,所述放汽管连接有放汽阀门。
[0012]为了避免加热水箱干烧,所述加热水箱内置有带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浮球。
[0013]为了避免电源线被蒸汽热坏短路,所述加热器的导线外置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端部延伸至柜体上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蒸饭柜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特别是通过带蒸汽喷口的竖直支架和泄压管相配合,使蒸室内的气压能保持在稳定水平的同时,蒸室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保证在较高的蒸室甚至采用圆柱状这种紧凑型柜体,蒸煮后的饭也能保持较佳的好感,也有利于在不降低蒸饭效率的同时节省厨房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柜门时的立体图;
[0018]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安全伸缩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图4,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I内依次包括有蒸室2和下端的加热水箱3,所述柜体I的前端设置有柜门4。加热水箱3上端盖有密封顶盖或者带微孔的顶盖。所述加热水箱3和蒸室2之间连接有蒸汽输送管5,所述蒸室2连接有泄压管6,其中所述泄压管6的输出端朝向蒸室2外,所述泄压管6的输出端设置有泄压阀门61,避免蒸室2的气压过高。所述蒸室2内置有竖直支架21,其中所述竖直支架21为中空结构。竖直支架21连接有水平支架24用于支撑装有食物的蒸饭盘25。所述竖直支架21的下端与蒸汽输送管5连接,所述竖直支架21开有蒸汽喷口 22。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竖直支架21沿着蒸室2内壁分布,所述蒸汽喷口 22朝向蒸室的中心处,使蒸室2中的食物加热更均匀。即蒸汽输送管5收集蒸汽经过竖直支架21并从蒸汽喷口 22喷出。蒸室2还外接有压力表23辅助检查蒸室2内的压力状况。
[0021]参照图1、图5,柜门4平时可通过旋转柄45控制开关。为了增强柜门4安全性,所述柜门4上设置有推拉门闩41,当推拉门闩41卡住柜体I的卡环46时,柜门4就打不开。所述推拉门闩41上朝向柜体的一侧开有门闩插孔42,所述柜体I上设置有可插进门闩插孔42的安全伸缩杆43,所述安全伸缩杆43上套装有弹簧44,所述安全伸缩杆43的后端与蒸室2联通。推拉门闩41连接有门闩柄47。当蒸室2处于高压状态时,安全伸缩杆43就会被顶出插进门闩插孔42使推拉门闩41不能被操作人员拉动。而当蒸室2的蒸汽被卸完后,安全伸缩杆43在弹簧44的作用下被拉进去,操作人员就可以拉动推拉门闩41打开柜门4。
[0022]所述加热水箱3连接有外接压力管7,通过外接压力管7,可在有需要的时候往加热水箱3充入热蒸汽。所述外接压力管7连接有外接开关阀门71,其中所述外接开关阀门71位于柜体I上部,所述外接压力管7的输入端设置在柜体I的下部后侧。
[0023]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蒸汽输送管5从加热水箱3的底端伸入加热水箱3,其中所述蒸汽输送管5位于加热水箱3内的部分作为蒸汽管输入端51并延伸至加热水箱3内腔上部,这种结构收集蒸汽的效果更好。蒸汽输送管5和竖直支架21、外接压力管7通过位于加热水箱3底端的通阀连接。
[0024]所述蒸室2外接有放汽管8,所述放汽管8连接有放汽阀门81,打开放汽阀门81后,就可以对蒸室2快速卸压。[0025]所述加热水箱3内置有带通孔31的隔板32,所述隔板3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33,所述隔板32的另一侧设置有浮球34,通过浮球34可及时监测加热水箱3的水位状况,避免干烧。
[0026]所述加热器33的导线外置有保护管35,所述保护管35的端部延伸至柜体I上部,避免线路被蒸汽烫坏粘结或者短路。
[0027]在实际蒸饭时,蒸室2在温度、气压在预定范围中上升,米饭处于预热吸水状态,然后温度和气压升高到预定水平使米饭甜味能够充分释放,然后猛火加热把饭蒸熟,接着气压慢慢下降以保持饭的口味,最后手动卸压,完成蒸饭过程。
[0028]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I)内依次包括有蒸室(2)和下端的加热水箱(3),所述柜体(I)的前端设置有柜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和蒸室(2)之间连接有蒸汽输送管(5),所述蒸室(2)连接有泄压管(6),其中所述泄压管(6)的输出端朝向蒸室(2)外,所述泄压管(6)的输出端设置有泄压阀门(61),所述蒸室(2)内置有竖直支架(21),其中所述竖直支架(21)为中空结构,所述竖直支架(21)的下端与蒸汽输送管(5)连接,所述竖直支架(21)开有蒸汽喷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架(21)沿着蒸室(2)内壁分布,所述蒸汽喷口(22)朝向蒸室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4)上设置有推拉门闩(41),所述推拉门闩(41)上朝向柜体的一侧开有门闩插孔(42),所述柜体(I)上设置有可插进门闩插孔(42 )的安全伸缩杆(43 ),所述安全伸缩杆(43 )上套装有弹簧(44 ),所述安全伸缩杆(43)的后端与蒸室(2)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管(5)从加热水箱(3)的底端伸入加热水箱(3),其中所述蒸汽输送管(5)位于加热水箱(3)内的部分作为蒸汽管输入端(51)并延伸至加热水箱(3)内腔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连接有外接压力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压力管(7)连接有外接开关阀门(71),其中所述外接开关阀门(71)位于柜体(I)上部,所述外接压力管(7)的输入端设置在柜体(I)的下部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室(2)外接有放汽管(8),所述放汽管(8)连接有放汽阀门(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内置有带通孔(31)的隔板(32),所述隔板(3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33),所述隔板(32)的另一侧设置有浮球(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蒸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3)的导线外置有保护管(35 ),所述保护管(35 )的端部延伸至柜体(I)上部。
【文档编号】A47J27/16GK203815242SQ20142016615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李运宇, 罗玉基 申请人:李运宇, 罗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