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41636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该厨房设备具有搅拌筒和位于其中的具有从动轴的搅拌装置,其中,从动轴在搅拌筒装入过程中与为搅拌筒容纳部配设的主动轴相连接,其中,该连接装置由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应配设的区段的横截面非圆形的结构构成。
背景技术
已知所述类型的厨房设备。它具有一个可从该厨房设备,具体是从容纳部中取下的搅拌筒,在该搅拌筒中设有可绕一条在运行中垂直定向的轴线旋转的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例如用于混合,具体是例如视搅拌装置的实施方式而定地用于切碎容纳在搅拌筒中的搅拌物。搅拌装置通过设备侧的电机驱动,为此在搅拌筒和仪表侧容纳部之间的接口处设有连接装置。为设备侧的主动轴和搅拌筒侧的从动轴实现旋转随动的连接,这两根轴相应的连接区段的横截面设计成非圆形,具体是例如星形的横截面,其中,至少在搅拌运行中实现形状接合地带动。

发明内容
就前述的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改进所述类型的厨房设备的连接结构。该技术问题首先并主要通过一种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解决,该厨房设备具有搅拌筒和位于其中的具有从动轴的搅拌装置,其中,从动轴在搅拌筒装入过程中与为搅拌筒容纳部配设的主动轴相连接,其中,连接装置由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应配设的横截面非圆形的结构构成。按本发明,主动轴和/或从动轴在连接区域内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其中,超过一定的转矩之后起作用的第二级设计得比第一级更加刚性并且形成第一级的元件只在主动轴或从动轴圆周的部分区域上延伸。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规定,主动轴和/或从动轴在连接区域内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其中,超过一定转矩之后起作用的第二级设计得比第一级更加刚性,其中,形成第一级的元件通过采取减震装置的形成第二级的元件的外轮廓 (即使至少部分地沿径向展宽或缩小)而构成连接区域内主动轴和/或从动轴高度的至少一部分。由于这种设计方案,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线的可能的中心错位由一个差动作用的减震元件补偿,该减震元件设计在第一级中处于具有较低负载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级由于设计得更加刚性的第二级而在高负载运行时不会受损。相应地由于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而使连接带动中的阻尼硬度以自组织的方式和方法与各自的负载状态匹配。由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只在具有该元件的主动轴或从动轴圆周的部分区域上延伸或由于在第一级的元件至少部分地径向展宽或缩小时至少部分采取形成第二级的元件的外轮廓,可以实现连接配合件低摩擦至无摩擦的接合和分离。不过,尤其是最后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看作对前述方案是可选的。也可以省掉该特征。此外,由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设置而可以实现无摩擦的负载变换。因此更优选的是,将形成第一级的元件这样地设置并且设计,使得该元件仅在相应的负载情况下单独与配对轴的为该元件配设的区域优选无摩擦地共同作用。通过前述的布置将尤其是形成第一级的元件在负载状态下被加载的区域的磨损减至最少,这相应地使得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使用寿命增长。在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设计方案中,通过至少部分采取形成第二级的元件的外轮廓而提供一种主动轴和/或从动轴在连接区域内总体上至少近似相同的设计方案。在此,优选沿垂直的方向、也就是与轴平行的方向采取外轮廓,沿周长方向采取外轮廓作为其备选或组合,其中,第一级的元件在横向于轴线观察的横截面中又至少部分地与第二级元件径向向外或向内的轮廓曲线相仿,这又优选在沿径向至少部分展宽或缩小的情况下。这种对外轮廓的采取进一步优选必要时仅设置在实际上处于连接状态或负载状态的区域内。第二级优选由本身形成主动轴或从动轴的结构形成。相应地第二级优选通过主动轴或从动轴的相互作用的结构区段的直接贴靠而构成,因此,可以通过相应地设计这两根轴或相互作用的结构区段的材料来传递最大的负载。减震装置的第一级在设计得更加刚性的、即,比第一级具有更小的弹性的第二级中没有承受负载或没有受到损伤材料的负载。此外,建议的减震装置优选设计为,使得仅沿周长方向传递力。与之相应地建议一种仅径向作用的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通过这两根轴沿周长方向绕其轴线的可相对移动性而起作用。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减震装置与主动轴或从动轴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例如通过以双组分喷射法制造各个轴。减震装置的第一级形成得比第二级更软,弹性也更大。因此第一级又优选通过设置软区而构成,尤其是由形成第一级的元件构成,而第二级由轴的结构区段本身构成。软部件或所述元件在此又例如由橡胶材料或软塑料(如TPE)制成。减震装置的第二级或每个其它级也可以由这种弹性材料组成,但其中,这些其它级的减震特性、 尤其是弹性总是相对前置级更硬。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形成第一级的元件与形成第二级的区段例如插接连接和/ 或粘接连接。在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形成第一级的元件具有比周长更大的垂直长度。前述的周长在此基本上是沿横向于轴线延伸的横截面平面的长度大小,尤其是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作用区段的长度大小,相应更优选的是不考虑尤其用于将第一级元件固定在对应配设的主动轴或从动轴上的元件区段。垂直长度在此又优选是平行于轴线的长度大 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个连接件优选在圆周上具有不同的轮廓,这些轮廓分别关于假想的圆周线在圆周上均勻交替地延伸而形成最大和最小间隔区域,其中,第一级的元件布置在主动轴或从动轴的周长重叠区内,但第一级的元件不会在最大和最小间隔区域内发生贴靠。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应的轮廓设计给出一种沿周长方向(即,沿轴的旋转方向) 的连接带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轮廓不同,在此具有在圆周上看例如相邻排列的波谷和波峰,其中,尤其是一根轴的波谷插入另一根轴的波峰。在此,例如如下地给出不同的轮廓,径向内部的轴在这些波峰和波谷区域之间具有均勻无级的过渡,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波峰, 而径向外部的轴在径向向外指向的波谷两侧具有连接的切线区段,该切线区段通入与这些波谷相比曲率半径明显更小的波峰中。为了无摩擦地接合和分离连接装置,在连接状态中主动轴和从动轴相面对的表面相互间隔,其中,由于在周长上不同的轴轮廓,该间隔沿圆周看不均勻。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周长间隔区或周长重叠区内设有第一级的元件,其中,在负
5载状态下,优选既在低负载状态又在高负载运行下该元件仅通过最小和最大间隔区域之间的区域,即,具体是在负载状态下支承在配对轴的波谷和波峰之间的区域内,又优选该元件通过支承在径向外部的轴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前述切线区域中设置在径向内部的轴上。第一级的元件又优选布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应的侧面实际上没有相对移动超过第一级的元件的挠曲范围的区域内,具体尤其是优选关于沿轴的圆周或转动方向的相对移动。这允许了无摩擦地更换负载。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应的侧面的相对运动在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加载过程中实际上几乎朝一个方向相向移动,而在此不会相互发生摩擦强烈地作用在该元件上的、明显的相对转动,虽然对应侧面沿周长方向的这种相对转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个程度使该第一级元件和对应侧面之间在挠曲过程(Einfedern)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可忽略的摩擦阻力。尤其通过将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相应优选设计成弹性的,可以低摩擦地或无摩擦地补偿对应侧面之间或元件与配对轴对应侧面之间的这种相对转动, 其中,在高负载运行状态下又优选可以给出经过第一级元件的挠曲位移至第二级的旋转带动-接触位置的、在挠曲范围内的0. 5度至2度的枢转角度范围。此外,第一级的元件和其它各轴的配合区域之间的接触优选基本上关于元件的夹持装置在该夹持装置中的支承居中地实现,即垂直于粘接面粘接或这样地插接固定,使得将压力施加到插接附件上。因此,在影响第一级的元件的负载状态下不会形成可能对尤其是元件的夹持装置造成损坏的剪力,尤其是沿轴的周长方向或转动方向作用在该元件上的力。这也提高了形成第一级的元件的使用寿命。元件的易磨损性被减至最小、直至为零。在负载状态下作用于该元件上的压力优选指向该元件的固定区,这必要时尤其通过元件夹持装置实现。第一级的元件优选条形地、平行于轴线延伸地布置,更优选的是,其条形件的纵向长度大于该元件在周向上的大小,更优选的是,具有平行于轴线观察相当于元件周长的2. 5 至10倍,优选4至6倍的长度。第一级的元件优选在无负载状态下设计为具有一个相对于第二级的周围区域的凸出高度,尤其是关于轴线的径向凸出高度,因此在主动轴和从动轴沿周长方向相对移动的负载状态下,首先有针对性地设计第一级的元件。凸出高度量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为0. 2 毫米至1毫米,优选0. 4毫米至0. 5毫米。还优选的是,第一级的元件由自由膨胀腔包围,元件能在负载时,也就是在负载状态下至少部分地偏移到该自由膨胀腔中,这优选视在负载状态下作用在元件上的压力大小而定。在此自由膨胀腔的尺寸至少设定为,使得在设置第二级并因此更硬的级的高负载状态下,至少元件向周围区域突伸的区段完全可以没入自由膨胀腔中,因此相应地在这种高负载状态下第一级的元件不具有相对周围区域的凸出高度。周围区域相应地形成优选第二级,其中,自由膨胀腔又相应地设置在减震装置更加刚性的区域内,即第二级的区域内。还优选的是,多个第一级元件沿主动轴或从动轴的周长方向分布地布置,更优选的是使得这些元件相对于穿过更加刚性的并且形成第二级的区域的半径对称地布置在两侧,因此第一级的元件视轴的转动方向而定地首先与配对轴相贴靠。优选元件尤其在其数量上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圆周上的轮廓匹配,更优选的是在将第一级元件布置在径向内部的轴上时分别对应地配设与波谷连接的切线区段。第一级的元件在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配属于带动件凸尖地设计成空心结构,从而在超过预先设定的负载时进一步支持该元件期望的弹性挠度。优选与之相关地,具有垂直贯通的空心腔的第一级的元件例如设计成软管状,其中,优选在这种软管状设计的元件的圆周上观察,部分区段设计用于与另一个轴件的配合区段相贴靠,而其它软管区段被成形为用于将这样形成的第一元件固定在更加刚性的第二元件上。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元件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相互插接连接,又优选相应地首先制成专门的部件,例如通过塑料喷射法,其中,优选尤其第二级的元件具有相应成型的用于第一级的元件的插接容纳部。在此,优选第一级的元件在与第二级的元件相应插接连接之后摩擦接合地固定,除此外,必要时与第二级的元件锁定。优选插接方向是垂直的,即相对轴线平行延伸,从而在连接位置中使插接方向横向于负载方向指向。除此外,也可以实现一个关于轴的旋转轴线呈径向的插接方向。作为替代,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元件通过双组分喷射法形成,从而相应地使主动轴和/或从动轴这样形成的连接区域整体上构造为一体的。第一和第二级的元件优选不能在不毁坏的情况下分离。在一种设计方案中,第一级的元件对形成第二级的元件的外轮廓的采取由于主动轴和/或从动轴的带动件凸尖在圆周上交替的结构而优选在整个垂直高度上实现为第一级的元件或第二级的元件。这样当主动轴和/或从动轴的连接区域设计具有在圆周上均勻分布的六个带动件凸尖时,三个带动件凸尖成型为第一级的元件,另三个带动件凸尖成型为第二级的元件,其中,在圆周上观察在第一级的两个元件之间设有一个第二级的元件。作为替代,在圆周上观察当具有多个带动件凸尖时仅两个、或者仅三个带动件凸尖完全地设计成第一级的元件,其中也可以选择由第一级元件构成的带动件凸尖数目比沿周长方向观察由更加刚性的第二级元件构成的带动件凸尖数目更多或更少。优选从主动轴和/或从动轴的下侧和上侧起相向地指向的第一级的元件布置在用于形成第二级的元件内,更优选是插接地布置。尤其是第一级的元件可以在此以单个元件存在,除此外,如又优选以笼形整体元件的形式存在,其中,第一和第二级的元件优选通过沿轴的延伸方向梳状套叠地相互插接连接。这已证实对装配是尤其有利的。根据前述的设计方案,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得到一个总共至少两级的减震装置, 其中,第一级通过包括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实现,而第二级在克服这个元件的作用的情况下仅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啮合实现。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此第一级摩擦接合地作用高达35Ncm至70Ncm的转矩,该转矩存在于搅拌装置的空转运行状态下,除此外还存在于低负载状态下。在负载超过第一级的最大值,例如负载大于70Ncm时,搭接减震元件的第二级起作用。减震件或第一级的元件又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由弹性体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 (TPE)、硅酮或丁腈橡胶(NBR),优选聚氨酯(PU)制成。给出的各数字范围还包含所有的中间值(就此而言这些值本身并没有示例性地给出),即,尤其是从上和/或下极限值向分别另一极限值以十分之一的步长限定出的中间值。“和”在此表示两个极限值分别朝极限值移动一个或多个十分之一,也就是收窄。


下列根据仅示出了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按本发明的具有搅拌筒和布置在搅拌筒中的可驱动的搅拌装置的厨房设备的视图;图2是与搅拌装置连接区域有关的图1中区域II的剖视图;图3是设备侧的主动轴和搅拌筒侧的从动轴之间的连接区域在无负载状态下沿图2中的剖分线III-III剖分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IV的放大视图;图5是与图4相应但在低负载状态下的视图;图6是与图4相应的在高负载运行状态下的另一个视图;图7是搅拌筒侧从动轴的立体图;图8是与图6相应的但为第二种实施形式的视图;图9是配设有第一和第二级的元件的从动轴的另一种实施形式详细的立体图;图10是与图4相应的、涉及图9所示实施形式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与图3相应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剖视图;图12是配设有图9中第一和第二级的从动轴的立体图;图13是图11中区域XIII的放大图;图14是与图13相应的、但在低负载状态下的视图;图15是与图13相应的、在高负载运行状态下的另一个视图;图16是具有第一和第二级的元件的从动轴结构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与图3相应的剖视图;图17是图16中配有第一和第二级的元件的从动轴的详细的立体图;图18是图16中区域XVIII的放大图;图19是与图18相应的在低负载状态下的视图;图20是与图18相应的但在高负载运行状态下的另一个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考附图1示出并描述具有外壳2的厨房设备1,该外壳2具有一个操作区域 3。该操作区域3尤其具有一个转速设定器,又必要时具有温度选择器以及显示器。此外,外壳2具有一个用于可取下和必要时可加热的搅拌筒5的搅拌筒容纳部。搅拌筒5配设有刀具形式的搅拌装置6,该搅拌装置6通过连接装置7在搅拌筒5安装于搅拌筒容纳部4中时与一个可用转速设定器调节的、容纳在厨房设备外壳2中的电动机相连接。搅拌筒5的筒底10设计成平坦的并且基本上平面的,其中,在筒底10中可以集成一个例如厚膜加热装置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垂直于筒底10定向的搅拌装置轴线χ居中地贯穿筒底10。搅拌装置6借助夹紧装置固定在筒底10上。如尤其由图2可知,搅拌装置6具有一根贯穿筒底10的从动轴9。该从动轴9抗扭地与搅拌装置6的工具(此处为刀具)连接。从动轴9首先在相应圆形孔11区域内贯穿筒底10的固定壳12的区域内导引。借助固定壳12使整个搅拌装置6夹固在筒底10上。固定壳12的朝下的,即朝筒底10的远离搅拌装置6的一侧突伸出的区段形成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环形体13。
从动轴9的进一步突伸出环形体13的区段抗扭地配设有连接带动件14。该连接带动件14也可以与从动轴9 一体地构成。该连接带动件14在横截面中,即,在横向于轴或搅拌装置轴线χ观察的平面中关于外轮廓基本上设计成星形,这样又在圆周上观察优选具有六个均勻相互间隔布置的倒圆角的带动件凸尖15。在这些带动件凸尖15之间,连接带动件14的外轮廓呈凹形,因此在带动件凸尖15之间形成凹处16。这样就得到径向最大间隔和最小间隔区域,这些区域关于假想的圆周线L在整个圆周上均勻交替地分布。沿周长方向观察,倒圆角的带动件凸尖15与同样倒圆角的凹处16切线相连地直接并因此无级地过渡为同样倒圆角的凹处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带动件凸尖15与凹处16的区域内的带动件直径比大约为 1. 2 1 至 1. 5 1。连接带动件14的轴向长度相当于它最大直径的0. 7至1倍。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带动件14的高度/宽度比在0. 5至2之间,优选在1 至1.5之间。连接带动件14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形成引入辅助装置的环绕倒角17。此外,在厨房设备1中设有一个通过电机可旋转驱动的连接件18。该连接件是主动轴8的一部分。连接件18设计成筒形,以便搅拌装置侧的连接带动件14能够轴向插接配合。连接件18的容纳部内轮廓与连接带动件14的外轮廓近似地相匹配,即,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此径向展宽地平行延伸。由此导致形成在圆周上均勻分布布置的、设计用于容纳连接带动件 14的带动件凸尖15的凸尖容纳区域19,该凸尖容纳区域19与带动件凸尖15的轮廓匹配地在其凹处倒圆角。与连接带动件14的数目相应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同样形成六个凸尖容纳区域19。在两个沿周长方向相邻的凸尖容纳区域19之间,连接件M的内壁突起。突起部20通过连接-插接配合方式配设给连接带动件14的凹处16,但并没采取凹处16的轮廓。相反,突起部20的横截面设计成倒过圆角的尖状,其中,突起部20和与之相连的凸尖容纳区域19之间的过渡区由一个横截面呈直线延伸的切线区段21构成。相应地,连接件18的轮廓关于在突起部20和凸尖容纳区域19之间居中地延伸的圆周线Γ在形成最大和最小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在圆周上均勻交替地分布。凸尖容纳区域19或突起部20的区域内的连接件18的直径大小选择为,使得通过按图3的连接-插接配合,即,在将连接带动件14装入连接件18中时在理想状态下,具体尤其是在没有负载的状态下,在连接带动件14和连接件18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绕的间隙22。 该间隙22沿圆周观察的大小不一样。因此,在图3中所示的理想状态下,在嵌接到凸尖容纳区域19中的带动件凸尖15的区域内形成相同大小的间隙,该间隙22又沿周长方向观察在切线区段21的区域内朝后置的突起部20楔形收缩,由此直接在突起部20和连接带动件侧的凹处16之间的区域内形成最小间隙,该最小间隙的径向间隙大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按图3的理想状态下大致相当于凸尖容纳区域19内的间隙大小的0. 5倍。一般该间隙大小在0. 1毫米至1毫米的范围内。在居中地穿过每个带动件凸尖15的半径R两侧,连接带动件14具有元件23形式的减震部件。元件23由橡胶状或热塑性材料制成,又相应地设计得比连接带动件14更软, 尤其比带动件凸尖15和凹处16的区域更软。连接带动件14例如由一种金属材料或硬质塑料制成。布置在各带动件凸尖15两侧的元件23设计成条状,在此是与搅拌装置轴线χ或轴的轴线平行并且至少近似在连接带动件14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各元件23首先具有固定区段M。该固定区段M在各元件23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使元件23燕尾形地插接固定在连接带动件14的与轴线χ 平行延伸的槽25中。除了这种形状配合连接,优选或可选地设计固定区段M和槽25之间的粘接。垂直穿过槽底中的粘接面26并且沿周长方向平分元件23的线相对前述的半径R 成优选45度的角α。元件23的向外突伸出固定区段对的区段又突伸出连接带动件14的轮廓,相应地在图3和图4所示的无负载状态下,设计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看突伸出连接带动件14的环绕区域的凸出高度a,即,进一步突伸出对应配设的带动件凸尖15和对应配设的凹处16优选0. 4毫米至0. 5毫米的凸出高度a。元件23的由于材料的选择而相应可压缩的贴靠区段 27关于图3和图4的横截面设计成至少近似圆盘形、材料相同地并且一体地过渡为固定区段M。贴靠区段27的与固定区段M对置的圆盘区域在理想状态下,尤其在无负载的连接状态下以凸出高度a突伸出连接带动件14的轮廓并且突伸入间隙22。贴靠区段27放置在连接带动件14中形成的自由膨胀腔观中。该自由膨胀腔相应地包围尤其在贴靠区段27的区域内的元件23,其中,自由膨胀腔观很大程度上地与元件侧的贴靠区段27的体积匹配,尤其是用于容纳径向突出区域。元件23表示覆盖低到中等的负载范围的减震装置E的第一级。减震装置E的第二级由连接带动件14本身构成,其中,第一级的元件23沿连接带动件14的啮合侧面(带动件凸尖1 设置在两侧。以下进一步描述的减震特性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与转动方向b有关,但以相同的方式也适用于相反的转动方向。连接件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定向相互对应于静止状态,即连接装置7未旋转驱动时。当主动轴8相应地旋转驱动时获得图5所示的连接状态。在这种低负载状态下,元件23在所面向的切线区段21区域内形成点状贴靠。通过这种点状贴靠可以实现摩擦接合的传递,在连接带动件14和连接件18之间没有相对转动位移的情况下进一步摩擦接合地传递高达极限值的转矩。在此作用在元件23上的压力P定向为垂直于元件23的支承面和/或粘接面26, 以使作用在元件23上的压力P由于粘接面沈中心受载而作用在元件23的固定装置上或支承地作用在插接固定装置上。相应地在此不会出现剪切力等。在超过负载极限值并且达到作用在连接装置7上的高负载之后才压缩分别沿转动方向b作用的元件23的贴靠区段27,其中,被压缩的贴靠区段27可以偏移到自由膨胀腔观中。在压缩的过程中,具体是在从图5所示的低负载状态过渡到图6所示的高负载运行状态的过程中,压力P —直朝粘接面沈的方向作用,其中,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对应的侧面关于周长方向或转动方向实际上并没有相对移动超过挠曲范围(Einfederimgsbereich)。 在按图5的负载情况和按图6的负载情况之间,尤其考虑到摩擦地作用在贴靠区段27表面上的力,连接带动件14相对连接件18只会出现一个忽略不计的、大约为2度的枢转角度 (参见图6角β ),该枢转角度相当于连接件18中的连接带动件14的整个在圆周上的自由运动角度的大约十分之一。按图6的图示,在较高负载情况下达到减震装置E的第二级,其中,通过压缩元件 23使连接带动件14的包围元件23或自由膨胀腔观的区域直接贴靠连接件18的对应配设的切线区段21。通过连接对(Kupplungspartner),尤其是连接带动件14相应的材料选择,第二级相应比由可压缩元件23形成的第一减震级设计得更加刚性或更坚硬。连接带动件14和连接件18由在高负载范围内传递力的材料制成,例如由相应设计的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如果元件23、尤其是其贴靠区段27按图1至图7的第一种实施形式横截面设计成圆形,分配给横截面上看为多边形的自由膨胀腔观,则在按图8的实施形式中,尤其在双组分实施方案中给出元件23的横截面成蘑菇形的贴靠区段27,该贴靠区段27放置在梯形的自由膨胀腔观中,其中,与贴靠区段27相邻地形成的楔形部四简而言之具有至少贴靠区段27的突伸出连接带动件14的轮廓的尺寸。图9和图10示出基本上基于之前描述的实施形式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相应地第一级的元件23为整体上呈条状的、与从动轴的第二级的元件,在此为连接带动件14可插接配合的单个元件。这些单个元件也分别从沿轴线方向看连接带动件14的上侧30和下侧31 起基本上沿垂直方向,平行于轴线χ延伸,其中,这些元件23关于相向地指向的端部又彼此间隔,在此容纳一个共同的中央的、平行于轴线χ延伸的轴线。元件23进一步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参考图10的横截面布置在带动件凸尖和邻接的凹处16之间的过渡区域内。元件23的横截面进一步设计成环形,以便相应地形成具有在配合状态下垂直贯通的空心腔32的、整体上为软管状的元件23。横截面成环形的元件23的直径进一步选择为,使得从横截面上观察在约270度的圆周上形成一个按之前描述的实施例的、约为0. 4至 0.5毫米的凸出高度a。由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软管形或环形的实施方式,在连接装置7的高负载状态下可实现对元件23的自由地突伸出设计得更加刚性的第一级的边缘轮廓(在此为连接带动件14)的区段的挤压。空心腔32大概形成一个用于待挤压材料的偏移腔。在元件23沿轴向观察相互面对的端部的间隔区域内,带动件凸尖15和凹处16之间的对应的侧面优选设计成硬的第一级。图11至图15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示出从动轴9,其中,沿轴向观察在整个圆周上的部分区段设计为更加刚性的第二级,而与该从动轴9轴向连接的元件23设计用于形成第一级。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元件23包括整体上成环形的连接带动件14的硬核。整体在整个圆周上设置的元件2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设给连接带动件14的上侧 30。但该元件23也可以配设给下侧31,除此外,还可以既配设给上侧又配设给下侧,其中, 此处在两个这种元件23之间环绕地设有用于形成第二级的硬质元件。与之有关地也可以考虑相反的设置,相应地分别将硬质的第二级配设给上侧和下侧区域,而在这两个硬质级之间设有用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与前述实施例相应地,第二级的优选直接由连接带动件14的材料构成的区域在圆周上观察均勻地配设有带动件凸尖15和凹处16,其中,带动件凸尖15和凹处16均被倒圆角,这使得凹处16优选切线地过渡为带动件凸尖15。
沿轴向配设的元件23参考横向于轴线χ观察的横截面采取第二级的外轮廓,相应地同样容纳波谷和波峰,其中,又优选参考到第二级区域上的垂直投影,在凸尖区域内元件 23的波峰和波谷至少与连接带动件14的带动件凸尖15和凹处16重合,而为了形成贴靠区段27,在带动件凸尖15向凹处16过渡的区域内元件23与之相关地沿径向增大0. 4至0. 5 毫米的凸出高度a。与各带动件凸尖15对应地,用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配设有垂直的、并且因此相应地平行于轴线X延伸的贯通的空心腔31。元件23在具有连接带动件14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连接带动件14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双组分喷射法制成并因此与连接件18连接。作为备选,与之相关地设置一种插接连接,进一步尤其是沿轴向指向的插接连接。进一步尤其由图13至图15可知,连接装置7的作用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在主动轴8旋转驱动时得到按图14的连接状态,在该连接状态中在低负载状态下在元件23 的贴靠区段27与主动轴8的切线区段21之间的点K处形成点状贴靠。通过这个点状贴靠, 可以实现施力接合连接。在此由于压力在元件23或其贴靠区段27上的作用形成的压力线以与搅拌装置轴线χ的径向距离几乎正切地延伸穿过连接带动件14或从动轴9。在超过负载极限值并且达到作用在连接装置7上的高负载之后,压缩贴靠区段 27,其中,通过配设给各贴靠区段27的空心腔32的形成,允许分别形成贴靠区段27的元件区域向内偏移,按图15的图示,在高负载时达到减震装置E的第二级,其中,沿轴向设计用于元件23的、连接带动件14的区域与分别对应的连接件18的切线区段21直接贴靠。由图16至图20示出另一种实施形式。在此,各元件23优选在形成第二级元件的连接件18的整个轴向高度上延伸。参考在连接区域内具有在圆周上均勻分布的六个带动件凸尖15的从动轴9的结构,在该实施形式中沿周长方向看仅每两个带动件凸尖15形成由连接带动件14构成的坚硬的第二级。沿圆周观察在两个这种带动件凸尖15之间分别布置一个用于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该元件23在连接带动件14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由硬质材料,例如硬质塑料通过双组分喷射法制成或可选地注塑在连接带动件14上。此外,作为替代,与之相关地在元件23和连接带动件14之间设计一种插接连接。每个元件23基本上采取由连接带动件14的带动件凸尖15预先给定的外轮廓,因此,相应地在元件23径向向外的区域内形成相对于连接带动件14的带动件凸尖15较软的带动件凸尖连接带动件14的带动件凸尖15和元件23的带动件凸尖15、之间的过渡形成按前述实施例的凹处16,该凹处16部分地由形成第二级的连接带动件14和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构成。如果元件侧的带动件凸尖15、的边缘轮廓与连接带动件14的带动件凸尖15轮廓相同地并且以与其距轴线X相同的径向距离延伸,则为了形成贴靠区段27,元件23与该元件侧的带动件凸尖15、两侧连接的、朝凹处16倾斜向下的区段相对连接带动件14类似的区域至少近似沿径向扩宽,这个径向扩宽量选择为,使得在按图19的接触位置(低负载状态并且贴靠区段27点状地贴靠在面向的切线区段21内)中,连接带动件侧在相关切线区段21和面对的、带动件凸尖15与凹处16之间的过渡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量^,该间隙量与前述实施例的凸出高度a相当,优选为约0. 4至0. 5毫米。也在该实施形式中,各元件23配有平行于轴线延伸的、贯通的空心腔32,该空心腔32在连接的高负载状态下支持形成贴靠区段27的材料区段的弹性偏移的形成。
所有公开的特征(本身)对发明都是实质性的。对此,在本申请的公开文本中还包含有关的/附带的优先权文本(在先申请副本)所记载的全部公开内容,为此目的,还将这些文本的特征加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各从属权利要求以其可任意选择的并列形式表征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独立的改进方案,尤其以便基于这些权利要求提出分案申请。
0092]附图标记列表0093]1厨房设备0094]2外壳0095]3操作区域0096]4搅拌筒容纳部0097]5搅拌筒0098]6搅拌装置0099]7连接装置0100]8主动轴0101]9从动轴0102]10筒底0103]11孔0104]12固定壳0105]13环形件0106]14连接带动件0107]15带动件凸尖0108]15、带动件凸尖0109]16凹处0110]17倒角0111]18连接件0112]19凸尖容纳区域0113]20突起部0114]21切线区段0115]22间隙0116]23元件0117]对固定区段0118]邪槽0119]26粘接面0120]27贴靠区段0121]28自由膨胀腔0122]29楔形部0123]30上侧0124]31下侧0125]32空心腔
a凸出高度εΓ间隙量b转动方向χ搅拌装置轴线E减震装置K接触点L圆周线Γ圆周线P 压力R 半径α 角β 角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1),该厨房设备具有搅拌筒(5)和位于该搅拌筒中的具有从动轴(9)的搅拌装置(6),其中,所述从动轴(9)在搅拌筒( 装入过程中与配设给搅拌筒容纳部的主动轴(8)连接,其中,连接装置(7)由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 的对应配设的区段的横截面非圆形的结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和/或从动轴(9)在所述连接区域内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E),其中,超过一定的转矩之后起作用的所述第二级设计得比第一级更加刚性,并且形成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只在所述主动轴(8)或从动轴(9)的圆周的部分区域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和/或从动轴(9)在所述连接区域内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E),其中,超过一定转矩之后起作用的所述第二级设计得比第一级更加刚性,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级的元件通过采取所述减震装置(E)的形成所述第二级的元件的外轮廓,即使至少部分地沿径向展宽或缩小,而构成所述连接区域内主动轴(8)和/或从动轴(9)的高度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和/或2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级的元件03) 具有比周长更大的垂直长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所述两个连接件在圆周上具有不同的轮廓,这些轮廓在形成最大和最小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分别关于假想的圆周线(L、Γ)在圆周上均勻交替地延伸,所述第一级的元件布置在所述主动轴(8)或从动轴(9)的周长重叠区内,但其中,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在最大和最小间隔区域内不会发生贴靠。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布置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对应的侧面实际上没有相对移动超过该第一级的元件03)挠曲范围的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夹持装置的支持下,即,在垂直于所述粘接面06)粘接或插接固定使得将压力(P)施加到所述插接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级的元件与各自的另外一根轴的配合区域的接触基本上关于夹持装置居中地进行。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条形地、平行于轴线延伸地布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在无负载状态下具有突伸出所述第二级的周围区域的凸出高度。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凸出高度量(a)为 0. 2毫米至1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被自由膨胀腔08)包围,所述元件在受到负载时至少部分地偏移到该自由膨胀腔(28)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膨胀腔 (28)设置在所述减震装置(E)的设计得更加刚性的区域内。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的元件 (23)与带动件凸尖(15)对应配设地设计成空心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元件 (23)具有一个垂直贯通的空心腔(32)并因此例如设计成软管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元件相互插接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元件通过双组分喷射法制成。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圆周上交替地将带动件凸尖(15、15、)在垂直高度上完全设计成所述第一级的元件或所述第二级的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厨房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动轴(8) 和/或从动轴(9)的下侧和上侧起相向地指向的所述第一级的元件布置在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级的元件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厨房设备(1),所述厨房设备具有一个搅拌筒(5)和位于其中的具有从动轴(9)的搅拌装置(6),其中,从动轴(9)在搅拌筒(5)装入的过程中与为搅拌筒容纳部(4)配设的从动轴(8)相连接,其中,该连接装置(7)由主动轴(8)和从动轴(9)的对应配设的区段的横截面非圆形的结构构成。为有利于使用地改进该厨房设备的连接结构,建议主动轴(8)和/或从动轴(9)在连接区域内具有一个沿周长方向至少两级作用的减震装置(E),其中,超过一定转矩后起作用的第二级设计得比第一级更加刚性并且形成第一级的元件(23)只在主动轴(8)或从动轴(9)的圆周的部分区域上延伸。
文档编号A47J43/08GK102334925SQ2011101955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C.雅各布斯, H-P.阿诺德, T.布劳恩 申请人: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