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
背景技术:
喜欢喝茶的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出门在外时,怎样才能方便地取 出茶叶进行冲泡、饮用。 一般情况下,当需要出远门时,通常会随身携带一个 茶叶袋和一个茶杯,需要喝茶时,取出茶叶袋内的茶叶,放入茶杯内,再用开 水冲泡,然后就可以饮用。当外出几个小时或者半天或一天时,可能就不会专 门携带一个茶叶袋,往往是在外出前,先将茶叶放入茶杯内,用开水冲泡以后 再出行。因此,不过是哪种形式,都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以携带和使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杯体、杯盖及杯底,在杯体内设置用于 放置茶水的内腔;其特征是在杯盖或/和杯底上设置用于存放茶叶的空腔。
当所述空腔位于杯盖内时,应在杯盖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口, 在茶叶取放口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茶叶盖。当所述空腔位于杯底内,应在杯底上 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窗,在所述茶叶取放窗上设置可以开启的盖子。
为避免杯体内热水对存放于空腔内的茶叶产生影响,应当在杯底与杯体的 底部之间设置隔热层。
也可以在杯体的底部设置底板,所述杯底与杯体的底部之间利用螺纹相互 连接;这时,可以在杯底靠近杯体的一侧设置隔热层,或者在杯体的底板上设 置隔热层。
S于同样的原因,在杯盖上靠近杯体的一侧也应设置隔热层。在茶叶盖上 设置便于开启茶叶盖的旋钮。在盖子上设置便于开启盖子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杯底或杯盖上设置了用于存放茶叶的空腔后, 在准备外出时,可以在所述空腔内放入一些茶叶,在达到目的地后,取出茶叶, 即可以方便地冲泡、饮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杯子包括杯体5、杯盖3及杯底6,在杯体5内设置用于放 置茶水的内腔;在杯盖3或/和杯底6上设置用于存放茶叶的空腔。当需要临时 外出时,可以抓一把茶叶放入所述空腔内,在达到目的地后,可以方便地取出 空腔内茶叶进行冲泡和饮用。
当所述空腔位于杯盖3内,应当在杯盖3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 放口,再在茶叶取放口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茶叶盖2。当所述空腔位于杯底6内,应该在杯底6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 放窗,再在所述茶叶取放窗上设置可以开启的盖子7。
为避免杯体5内热水对存放于空腔内茶叶产生影响,应在杯底6与杯体5 的底部之间设置隔热层。
也可以在杯体5的底部设置底板,所述杯底6与杯体5的底部之间利用螺 纹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时应在杯底6靠近杯体5的一侧设置隔热层,或者在杯 体5的底板上设置隔热层。出于同样的考虑,在杯盖3上靠近杯体5的一侧也 应设置隔热层。
在茶叶盖2上设置便于开启茶叶盖2的旋钮1 。在盖子7上设置便于开启盖 子7的手柄8。
权利要求1、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包括杯体(5)、杯盖(3)及杯底(6),在杯体(5)内设置用于放置茶水的内腔;其特征是在杯盖(3)或/和杯底(6)上设置用于存放茶叶的空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所述空腔位于杯盖(3)内,在杯盖(3)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口,在茶叶取放口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茶叶盖(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所述空腔位于杯底(6)内,在杯底(6)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窗,在所述茶叶取放窗上设置可以开启的盖子(7)。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在杯底(6)与杯体(5)的底部之间设置隔热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在杯体(5)的底 部设置底板,所述杯底(6)与杯体(5)的底部之间利用螺纹相互连接;在杯底(6)靠近杯体(5)的一侧设置隔热层,或者在杯体(5)的底板上设置隔热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在杯盖(3)上靠近杯体(5)的一侧设置隔热层。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在茶叶盖(2)上设置便于开启茶叶盖(2)的旋钮(1)。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其特征是在盖子(7)上设置便于开启盖子(7)的手柄(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茶叶存放腔的杯子。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杯体、杯盖及杯底,在杯体内设置用于放置茶水的内腔;其特征是在杯盖或/和杯底上设置用于存放茶叶的空腔。当所述空腔位于杯盖内时,应在杯盖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口,在茶叶取放口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茶叶盖。当所述空腔位于杯底内,应在杯底上设置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茶叶取放窗,在所述茶叶取放窗上设置可以开启的盖子。本实用新型可以携带和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398781SQ20092003856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王甫洲 申请人:王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