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77703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包含本体部件、侧翼连接基部、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本体部件包含一植体柱与一位于植体柱顶端的支台部,侧翼连接基部设于植体柱与支台部之间,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分别枢设于该侧翼连接基部相对的两侧,或者,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中的任一侧翼部固定于侧翼连接基部的一侧,另一侧翼部枢设于侧翼连接基部的相对的另一侧,使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植体柱植入齿槽骨内,且利用可调整角度的一侧翼部或两侧翼部的构造,能提高侧翼部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间的贴合度,使锁固牙钉正确的实施运作,而得到良好的锁固效果。
【专利说明】
可调式鞍式牙植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牙植体,尤指一种用以植设于人体口腔的齿槽骨中,提供人工牙冠装设其上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
【背景技术】
[0002]早期的人工牙植体不论是一阶式或两阶式构造,其固持力量均取决植入齿槽骨内的牙植体部位骨整合的结果。以两阶式牙植体为例,其构造包含一牙根部件以及一支台齿部件,该牙根部件用于螺设于人体口腔的齿槽骨中,支台齿部件以其下段的螺接部螺设于牙根部件开口朝上的螺孔中,支台齿部件的上端伸出齿槽骨外侧的牙龈皮瓣外,用以组接一人工牙冠。
[0003 ]临床上,植入牙植体的齿槽骨最好有I Omm以上的高度以及5mm以上的宽度,牙植体的植设手术较为安全稳固。然而,早期的人工牙植体仅以其牙根部件与齿槽骨结合,因每一植牙者于植牙前,缺牙的时间长短所产生的齿槽骨萎缩状态,或齿槽骨的骨质疏密或鼻窦位置的变化等影响,造成每一植牙者的齿槽骨状况均不同。常常因为骨质条件不佳,难以提供人工牙植体牢固的结合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骨整合成果。或者,该人工牙冠或牙桥经过一段时间的咬合作用或外力作用,使得支撑人工牙冠或牙桥的牙植体与齿槽骨间易发生松动现象,而导致包括牙植体及上部组接人工牙冠或牙桥的假牙整体的失败等。
[0004]为了一次性解决现有人工牙植体于植牙手术中难以适用于骨质条件不佳的齿槽骨,以及人工牙植体操作的危险及手术后牢固性不佳等问题。本设计人先前曾提出一种牙植体,该牙植体包含植体根部、支台部以及固定覆体,支台部形成于植体根部顶端,固定覆体设于植体根部与支台部之间,且固定覆体相对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翼片部与第二翼片部,且第一翼片部与第二翼片部设定其倾斜角度。该牙植体的植体根部能植入于人体口腔内的齿槽骨中进行骨整合,支台部伸出牙龈皮瓣外,用以固接一人工牙冠,固定覆体则以其相对两侧的倾斜状第一翼片部与第二翼片部覆设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表面且以锁固牙钉加以固定,借此,提供一种能同时兼具植入齿槽骨中牢固而不松动,且易操作、低成本、安全等多重功能的牙植体。
[0005]本设计人完成前述牙植体设计后,临床上确实能够有效证明,该牙植体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持人工牙冠,快速重建植牙区域骨整合的条件,尤其在骨质条件较差的状态下,例如上颚鼻窦底部骨厚度不足的危险区域等,无法以早期一阶式或两阶式人工牙植体完成植牙重建的区域,确实具备实质的效益。
[0006]但是临床上,每个病患的骨萎缩程度都不相同,前揭牙植体预先设定固定覆体的两侧翼片部的夹角,有时仍会发生角度不合适的窘况,也就是说,当考虑咬合所需的最佳支台齿部件位置方向时,将该牙植体的植体根部通过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的骨孔置入齿槽骨后,第一翼片部与第二翼片部的预设角度无法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正确贴合,造成穿过第一翼片部或第二翼片部锁向齿槽骨的锁固牙钉可能部分悬空,或锁入齿槽骨的深度不足,形成锁固牙钉无法正确实施运作的缺陷,造成该牙植体两侧翼片部的锁固能力不够,无法提供牙植体的植体根部与齿槽骨进行骨整合时期所需的稳定力量的问题。对此,有必要进一步作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鞍式牙植体,以解决本设计人先前提出的牙植体的固定式两翼片部预设角度仍可能发生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角度不合适,使该牙植体的固定式两翼片部无法与齿槽骨正确贴合,导致锁固牙钉无法正确实施运作的问题,以期提供一种更完备的全方位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包含一本体部件、一侧翼连接基部、一第一侧翼部以及一第二侧翼部,其中:
[0009]该本体部件包含一植体柱以及一成形于该植体柱顶端的支台部,该植体柱的外周面形成一齿槽骨结合部;
[0010]该侧翼连接基部设于该植体柱与该支台部之间;
[0011]该第一侧翼部与该第二侧翼部分别枢设于该侧翼连接基部相对的两侧,该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
[0012]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一体成形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
[0013]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侧翼连接基部是独立部件,并且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组接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
[0014]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的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台基段形成由上往下尺寸渐缩的圆锥体,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为一具有锥形孔的环形部件,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以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支台基段的圆锥曲面相匹配结合。
[0015]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支台部的支台基段相对的两侧各形成一榫接槽,所述侧翼连接基部包含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各具有一卡榫部以及一位于所述卡榫部一侧的枢接部,两所述连接块各以所述卡榫部嵌设固定于所述支台部的所述榫接槽中,两所述连接块的所述枢接部分别枢接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
[0016]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
[0017]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
[0018]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的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柱段是由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锥形体,且所述支柱段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由上而下倾斜延伸的组接凹槽;所述齿槽骨结合部成形于所述植体柱的下段外周面,所述植体柱的上段外周面形成一止转结合部。
[0019]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平行于所述本体部件的中心轴线的直条凸部所构成,所述直条凸部为凸出于所述植体柱的外周面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的楔形条。
[0020]如上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中,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沿着所述植体柱的周向环绕在其外周面上的环形或螺旋形凸部所构成。
[0021]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另一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包含一本体部件、一侧翼连接基部、一第一侧翼部以及一第二侧翼部,其中:
[0022 ]该本体部件包含一植体柱以及一成形于该植体柱的顶端的支台部,该植体柱的外周面形成一齿槽骨结合部;
[0023]该侧翼连接基部设于该植体柱与该支台部之间;
[0024]该第一侧翼部与该第二侧翼部中的任一个固设于该侧翼连接基部的一侧且形成向下倾斜状,该第一侧翼部与该第二侧翼部中的另一个枢接于该侧翼连接基部相对的另一侦U,该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
[0025]通过前述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除了利用该本体部件的植体柱植入人体口腔的齿槽骨内,利用植体柱外周面的齿槽骨结合部与齿槽骨进行骨整合,且利用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分别以锁固牙钉固定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两侧骨壁上,对植体柱与齿槽骨间进行骨整合的初期提供稳定锁固力。对于齿槽骨骨嵴有严重萎缩、吸收或变形的部位,则可在侧翼部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间的空隙位置适量填补骨粉(骨替代物或自体骨)参与骨整合等,使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能够牢固且不易松动地固定于齿槽骨中,且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还能利用其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提供架设围栅的功能,以便于堆叠骨粉(包含骨替代物或自体骨),防止骨粉流失与移位,且能重建齿槽骨骨嵴高度及宽度(厚度),也能依据齿槽骨状况直接搭配补骨手术,或与上颚窦增高手术并合进行等,具备简便易操作的功能。
[0026]此外,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利用可调整角度的一侧翼部或两侧翼部的构造,不论齿槽骨的角度为何,均能提高第一侧翼部或第二侧翼部与齿槽骨骨壁间的贴合度,提供锁固牙钉正确的实施运作,而得到预期的锁固效果,对于高龄人口的口腔咬合快速重建将作出卓越贡献。
[0027]当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中的任一侧翼部为固定角度、另一侧翼部为可调角度的实施形态时,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植体柱能置入齿槽骨预先钻好的骨孔中,在第一时间先行将角度较合适的固定角度的侧翼部锁定于齿槽骨的一侧骨壁上,接着再调整可调角度的侧翼部贴合于齿槽骨另一侧骨壁上且加以锁固。如此,使其能够增加操作的便利性,并提供可调式鞍式牙植体植入齿槽骨初期较稳定且快速的锁固力,缩短操作所需的时间,增进操作时的简便性。
[0028]其次,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使本体部件的植体柱的齿槽骨结合部为螺牙式构造,当植牙的目标位置的骨质条件属于安全临界条件(也就是齿槽骨骨板厚度介于6mm?8mm之间)时,即可将螺牙式植体柱锁入齿槽骨预定位置后,再将第一侧翼部、第二侧翼部贴合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内外两侧骨壁并锁入固定牙钉,提供稳定完整的锁固力,让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可以顺利地与齿槽骨进行骨整合并提供初期的承载力,满足病患包括美观和咬合的需求。
[0029]再者,当于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的骨板厚度不足时,植牙的实施运作常有将人工牙植体锁固侵入鼻窦的巨大风险,也常因此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和医疗纠纷,具有伤害植牙专科医师与病患之间的互信的问题。对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进一步使该侧翼连接基部与本体部件之间采取可拆组式的组合构造,提供本体部件植入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时的安全防护及锁固强化的辅助构造。借以于植牙操作前先标定本体部件的植体柱预定要植入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的位置后,在侧翼连接基部与本体部件分离的状态下,先行将连接侧翼连接基部的该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以锁固牙钉锁固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上,将利用该侧翼连接基部作为本体部件的植体柱植入齿槽骨骨孔内的引导及保护,达到完全避免牙植体侵入鼻窦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3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6]图6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3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8是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39]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10是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12是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3]图13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一较佳实施例植入齿槽骨及装上人工牙冠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0044]图14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一较佳实施例植入齿槽骨且填入骨粉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0045]图15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第一较佳实施例植入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及装上人工牙冠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0046]附图标号说明:
[0047]I 可调式鞍式牙植体
[0048]10本体部件11植体柱
[0049]111齿槽骨结合部112环形凹槽
[0050]113螺牙部114刃部
[0051]115、116止转结合部
[0052]12支台部121支台基段
[0053]122支柱段123组接凹槽
[0054]124榫接槽13中心轴线
[0055]20A、20B、20C、20D 侧翼连接基部
[0056]21枢柱22连接块
[0057]221卡榫部222枢接部
[0058]23锥形孔
[0059]30A.30B第一侧翼部31穿孔
[0060]40第二侧翼部41穿孔[0061 ]50齿槽骨 50A皮质骨
[0062]50B海绵骨51骨孔
[0063]52上颚窦黏膜53骨粉
[0064]60牙龈皮瓣
[0065]70锁固牙钉
[0066]80人工牙冠
[0067]90推顶器械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9]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多种较佳实施例,所述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包含一本体部件10、一侧翼连接基部20A(或侧翼连接基部20B或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一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以及一第二侧翼部40。
[0070]如图1、图4、图7、图9或图11所示,该本体部件10包含一植体柱11以及一支台部12,所述植体柱11用以植入齿槽骨中,与齿槽骨产生骨整合的部位。该植体柱11的长度依产品的使用需求而设定其长度,该支台部12形成于该植体柱11的顶端,用以固接一人工牙冠。
[0071]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该植体柱11的下段外周面或全段外周面形成一凹凸状的齿槽骨结合部111。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齿槽骨结合部111可成形于该植体柱11全段外周面或下段外周面。如图1及图7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齿槽骨结合部111可为多个环形凹槽112上下间隔排列所构成;或者,如图4、图9及图1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齿槽骨结合部111形成螺牙部113。当所述植体柱11的齿槽骨结合部111为螺牙部113时,该植体柱11下端还可进一步形成一纵向缺口,使螺牙部113下端部形成一刃部114。
[0072]当齿槽骨结合部111成形于该植体柱11下段外周面时,该植体柱11上段外周面还可进一步形成一止转结合部115或止转结合部116,如图2、图3、图7或图8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止转结合部115可为多个平行于本体部件10中心轴线13的直条凸部所构成,所述直条凸部凸出于植体柱11外周面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的楔形条为佳。多个直条凸部以径向对应地排列于植体柱11外周面,或者,多个直条凸部也可等角度分布地排列于植体柱11外周面。如图5、图6、图10或图1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止转结合部116还可以是多个沿着植体柱11的周向环绕在其外周面上的环形或螺旋形凸部所构成。
[0073]如图2、图3、图5、图7或图10所示,该支台部12形成于植体柱11顶端。该支台部12包含一支台基段121以及一支柱段122,该支柱段122成形于支台基段121上端,该支柱段122是由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锥形体,该支柱段122外周面形成多个由上而下倾斜延伸的组接凹槽123。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组接凹槽123呈等角度分布设置于支柱段122外周面。
[0074]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所述侧翼连接基部20A、侧翼连接基部20B、侧翼连接基部20C和侧翼连接基部20D设于该植体柱11与该支台部12之间,如图2、图5及图7所示,该侧翼连接基部20A及侧翼连接基部20B可与本体部件10—体成形。或者,如图10、图12所示,该侧翼连接基部20C及侧翼连接基部20D也可为单一个独立部件或多个独立部件的组合,该侧翼连接基部20C及侧翼连接基部20D能固定或可拆组地设置于该本体部件10的植体柱11与支台部12之间。
[0075]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该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分别设置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A、侧翼连接基部20B、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31和穿孔41。如图7及图8所示,该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中的任一侧翼部固定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B的一侧,另一侧翼部结合一枢柱21枢接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B的另一侧且能旋转改变角度。或者,如图1、图4、图9及图11所示,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分别结合一枢柱21枢设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A、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相对两侧且能分别旋转改变角度。
[0076]如图1、图4、图7、图9及图11所示,前述中,该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可为等长或一短一长等实施形态,该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也可为等宽或一窄一宽等实施形态。当该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为一窄一宽的实施形态时,以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的宽度小于第二侧翼部40的宽度为例,较窄的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上设有一个穿孔31,较宽的第二侧翼部40上设有两个穿孔41。
[0077]如图7及图8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该侧翼连接基部20B与植体柱11及支台部12—体成形,或者,该侧翼连接基部20B也可为一独立部件,且该侧翼连接基部20B固定于该本体部件10的植体柱11与支台部12之间。该第一侧翼部30B—体成形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B的一侧且形成向下倾斜状,该第一侧翼部30B相对于该本体部件10的中心轴线13形成一呈锐角的夹角Θ,该夹角依产品的使用需求而设定。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Θ的角度大概设定于10°至45°之间为佳,例如:10°、20°、25°、30°、35°、40。及45°等,但不以前述角度值为限。该第二侧翼部40则结合一枢柱21枢设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B的另一侧,使该第二侧翼部40能够相对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B旋转而改变角度。
[0078]如图9及图10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该侧翼连接基部20C是一独立的环形部件,该侧翼连接基部20C套设于该本体部件10的植体柱11与支台部12之间予以固定。其中,该支台部12的支台基段121形成由上往下直径渐缩的圆锥体,该侧翼连接基部20C中形成一锥形孔23,该侧翼连接基部20C与支台基段121间利用相匹配的圆锥曲面结合而固定,即侧翼连接基部20C通过锥形孔23与支台基段121的圆锥体的圆锥曲面相匹配结合而固定,该侧翼连接基部20C相对的两侧分别结合一枢柱21枢接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使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能够分别相对于该侧翼连接基部20C旋转而改变角度。
[0079]如图11、图1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本体部件10于支台部12的支台基段121相对的两侧各形成一榫接槽124,所述侧翼连接基部20D包含有两连接块22,两连接块22各具有一^Nf部221以及一位于卡榫部221—侧的枢接部222,两连接块22各以卡榫部221嵌设固定于该支台部12的榫接槽124中,两连接块22的枢接部222分别结合一枢柱21枢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即两连接块22分别通过各自的卡榫部221嵌设固定于支台部12的两榫接槽124中,且其中一个连接块22的枢接部222通过一枢柱21枢接第一侧翼部30A,另一个连接块22的枢接部222通过另一枢柱21枢接第二侧翼部40,使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能于固定在本体部件10上的相对两侧的连接块22上旋转而改变角度。
[008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应用于植牙手术时,植牙专科医师先对植牙者的牙龈进行局部麻醉,再以手术刀割开植牙者口腔缺牙部位的牙龈皮瓣60,翻开牙龈皮瓣60,显露出齿槽骨50,其次,依据植牙者的全口数位影像或3D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选择齿槽骨50适合植设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位置,并以器械于齿槽骨50所选定的该位置钻设一骨孔51,所述齿槽骨50包含一位于内层的海绵骨50B以及一位于表层的皮质骨50A,该骨孔51通过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深入内层的海绵骨50B。再将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植体柱11植入齿槽骨50的骨孔51中,其中还可进一步利用止转结合部115嵌入紧抵齿槽骨50的骨孔51,使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植体柱11与齿槽骨50固接一起,能增进植体柱11与齿槽骨50骨整合的牢固性。
[0081 ]之后,将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分别贴合于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内外两侧骨壁表面,再以多个锁固牙钉70分别穿过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中的穿孔31和穿孔41且锁固于齿槽骨50内外侧骨壁。其中,因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相对于该本体部件10上的侧翼连接基部20A为可调整角度的构造,能提高该第一侧翼部30A、第二侧翼部40与齿槽骨50的骨壁间的贴合度,提供锁固牙钉70正确实施运作,而得到预期的锁固效果。接着将牙龈皮瓣60重新覆盖于齿槽骨50与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表面后加以缝合,使该支台部12伸出牙龈皮瓣60外,用以直接固接一人工牙冠80。
[0082]一般而言,待植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齿槽骨50最好有1mm以上的高度以及5mm以上的宽度,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植设手术成功率可达95%至98%,较为安全。但是因每一植牙者缺牙的时间长短所产生的齿槽骨50萎缩状态,以及齿槽骨50的骨质疏密等,造成每一植牙者的齿槽骨50状况不同,故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植入手术必须视植牙者的齿槽骨50状况而适当地调整手术方式。其中,当植牙的目标位置的骨质条件于安全临界条件(即齿槽骨50的骨板厚度介于6mm?8mm之间)时,可选用图4、图9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且使器械于齿槽骨50所选定的位置钻设的骨孔51孔径略小于植体柱11外径,再利用具有螺牙部113的植体柱11锁入齿槽骨50中,通过螺牙部113增加植体柱11固定于齿槽骨50中的锁固力量。
[0083]当齿槽骨50的骨质条件不佳时,可于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植入齿槽骨50的手术中,一并结合补骨手术,使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植体柱11沉置于齿槽骨50中;又如上颚的齿槽骨50厚度不足时,则可结合上颚窦增高手术及补入骨粉等,提供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与齿槽骨50间足够的骨整合面积。
[0084]前述中,当齿槽骨50的宽度不足等骨质条件不佳时,在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植入齿槽骨50的手术中,须保留齿槽骨50钻设骨孔51时产生的自体骨粉。于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贴覆于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内外两侧骨壁,并以骨钉或螺丝穿过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分别固定于齿槽骨50内外侧后,如图14所示,在缝合牙龈皮瓣60之前,将骨粉53填补于植体柱11外露于齿槽骨50外的部分,所述骨粉53可使用前述齿槽骨50钻设骨孔51时所留下的自体骨粉,若自体骨粉不足时,植牙专科医师还可直接自齿槽骨50其他部位钻取自体骨粉或骨块,或是使用人工骨粉等骨替代物,填补于第一侧翼部30A或/及第二侧翼部40与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骨壁间的空隙,重建齿槽骨50的骨嵴高度与宽度(厚度),防止骨粉53流失与移位,促进齿槽骨50骨质增生以及齿槽骨50与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丨的植体柱丨i间的骨整合,之后,再将牙龈皮瓣60重新覆盖于齿槽骨50与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后加以缝合。
[0085]如图15所示,当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欲植设于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50高度不足的位置时,须结合上颚窦增高手术,提供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与齿槽骨50间足够的骨整合面积。其中,使用器械于齿槽骨50的预定位置钻设骨孔51时,必须控制骨孔51的深度,使骨孔51接近副鼻窦腔底部的上颚窦黏膜52处,再以推顶器械90伸入骨孔51中将上颚窦黏膜52顶高至预定位置,以及将骨粉53通过齿槽骨50的骨孔51填补于上颚窦黏膜52与齿槽骨50内层海绵骨50B间所撑开的空间,前述的骨粉53可使用齿槽骨50钻设骨孔51时所留下的自体骨粉或人工骨粉。之后,将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的植体柱11植入齿槽骨50的该骨孔51中,再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贴合于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内外两侧骨壁表面,并以多个锁固牙钉70分别穿过该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中的穿孔31和穿孔41锁固在于齿槽骨50骨壁中,接续将牙龈皮瓣60重新覆盖于齿槽骨50、侧翼连接基部20A、第一侧翼部30A与第二侧翼部40后加以缝合,该支台部12伸出牙龈皮瓣60外。
[0086]如图10、图1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还能进一步利用该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与本体部件10之间采取可拆组式的组合构造,对本体部件10植入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50时的安全防护及锁固强化的辅助构造。其中,于植牙操作前先标定本体部件10的植体柱11预定要植入上颚鼻窦底部齿槽骨50的位置后,在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与本体部件10分离的状态下,先行将连接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的第一侧翼部30A或第一侧翼部30B与第二侧翼部40以锁固牙钉70锁固于齿槽骨50表层的皮质骨50A的骨壁上,将利用该侧翼连接基部20C或侧翼连接基部20D作为本体部件10的植体柱11植入齿槽骨50骨孔51内的引导及保护,达到完全避免可调式鞍式牙植体I侵入鼻窦的风险!
[0087]经由前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应用于植牙手术中,利用该植体柱植入于人体口腔的齿槽骨中,植体柱外周面的齿槽骨结合部与齿槽骨产生骨整合,或进一步利用止转结合部嵌合固定于齿槽骨中,增进植体柱与齿槽骨间的骨整合牢固性。另夕卜,利用该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覆设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内外骨壁,并利用锁固牙钉加以固定,以此多重固定方式,使该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能够牢固且不易松动地固定于齿槽骨中,该支台部则能伸出牙龈皮瓣外,用以直接固接一人工牙冠。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还利用第一侧翼部与第二侧翼部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为可调整角度的构造,不论齿槽骨的角度为何,均能提高第一侧翼部或第二侧翼部与齿槽骨表层的皮质骨骨壁间的贴合度,提供锁固牙钉正确的实施运作,而得到预期的锁固效果,对于高龄人口的口腔咬合快速重建将作出卓越贡献。
[0088]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能简便易操作地植设于人体口腔的齿槽骨上,大幅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几率。且待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植体柱与齿槽骨产生骨整合后,可调式鞍式牙植体与齿槽骨因能牢固结合一体,对支台部所装设的人工牙冠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增进假牙的咬合力量。本实用新型为植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创新且极具利用价值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的优质实用新型,对于高龄人口的口腔咬合快速重建而言,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将作出卓越贡献。
[008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包含一本体部件、一侧翼连接基部、一第一侧翼部以及一第二侧翼部,其中: 所述本体部件包含一植体柱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植体柱的顶端的支台部,所述植体柱的外周面形成一齿槽骨结合部; 所述侧翼连接基部设于所述植体柱与所述支台部之间; 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分别枢设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一体成形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是独立部件,并且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组接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的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台基段形成由上往下尺寸渐缩的圆锥体,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为一具有锥形孔的环形部件,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以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支台基段的圆锥曲面相匹配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部的支台基段相对的两侧各形成一榫接槽,所述侧翼连接基部包含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各具有一卡榫部以及一位于所述卡榫部一侧的枢接部,两所述连接块各以所述卡榫部嵌设固定于所述支台部的所述榫接槽中,两所述连接块的所述枢接部分别枢接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的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柱段是由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锥形体,且所述支柱段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由上而下倾斜延伸的组接凹槽;所述齿槽骨结合部成形于所述植体柱的下段外周面,所述植体柱的上段外周面形成一止转结合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平行于所述本体部件的中心轴线的直条凸部所构成,所述直条凸部为凸出于所述植体柱的外周面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的楔形条。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沿着所述植体柱的周向环绕在其外周面上的环形或螺旋形凸部所构成。11.一种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包含一本体部件、一侧翼连接基部、一第一侧翼部以及一第二侧翼部,其中: 所述本体部件包含一植体柱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植体柱的顶端的支台部,所述植体柱的外周面形成一齿槽骨结合部; 所述侧翼连接基部设于所述植体柱与所述支台部之间; 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中的任一个固设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的一侧且形成向下倾斜状,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中的另一个枢接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翼部与所述第二侧翼部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一体成形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连接基部是独立部件,并且所述侧翼连接基部组接于所述植体柱及所述支台部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的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台基段形成由上往下尺寸渐缩的圆锥体,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上形成一锥形孔,所述侧翼连接基部以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支台基段的圆锥曲面相匹配结合。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部形成于所述植体柱的顶端,所述支台部包含一支台基段以及一成形于所述支台基段上端的支柱段,所述支柱段是由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锥形体,且所述支柱段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由上而下倾斜延伸的组接凹槽;所述齿槽骨结合部成形于所述植体柱的下段外周面,所述植体柱的上段外周面形成一止转结合部。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为多个环形凹槽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所构成,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平行于本体部件的中心轴线的直条凸部所构成,所述直条凸部为凸出于所述植体柱的外周面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的楔形条。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调式鞍式牙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骨结合部形成螺牙部,所述螺牙部的下端形成一纵向缺口并形成一刃部,所述止转结合部为多个沿着所述植体柱的周向环绕在其外周面上的环形或螺旋形凸部所构成。
【文档编号】A61C8/00GK205459153SQ20162007969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云文平, 蔡译莹, 云柏翔, 李宗宪
【申请人】昱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