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生病住院时通常需要打点滴,点滴输液成为现代医院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随着电子和网络的普及,自动化的医疗器械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输液方便而且温和,但输液时间缓慢,而且一旦输完液之后无法自动关闭,由于人的血压高于管内的大气压,就会使血液倒回到输液管内,甚至升到吊瓶内,非常不安全,因此需要人们经常观察输液的进度,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当使用传统的输液装置大量输液时,需要家属或医务人员时时看护,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输液结束时可自动止流从而防止空气柱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伤害,避免医患纠纷。
[000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包括莫菲式管、浮体、微孔挡板、密封挡板、输液管,所述浮体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内部,包括浮球、直杆、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挡板与密封挡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内管壁上,浮球与浮球底板通过圆柱形直杆连为整体。
[0005]所述微孔挡板设置有孔洞。微孔挡板可限制浮体的运动,孔洞可供药液通过。
[0006]所述浮球为轻质泡沫材料,所述密封挡板、浮球底板为质密材料。
[0007]所述浮体穿过微孔挡板中心圆孔进行上下运动。
[000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改进,不同于其他的改进装置其改造费用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自动止流功能;(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输液结束时及时自停,给人们一定处置时间,防止空气柱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伤害,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医患纠纷。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莫菲氏管2、浮球 3、微孔挡板 4、浮球底板 5、密封挡板 6、
输液管 7、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3]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包括浮体、莫菲式管1、微孔挡板
3、密封挡板5、输液管6,所述浮体位于莫菲氏管1管腔内部,包括浮球2、直杆7、浮球底板4 ;所述微孔挡板3与密封挡板5固定于莫菲式管1内管壁上,浮球2与浮球底板4通过圆柱形直杆7连为整体,所述浮体通过圆柱形直杆7穿过微孔挡板3中心圆孔进行上下运动。
[0014]工作过程:输液时药液通过与莫菲式管1上端相连的输液管6进入莫菲式管1管腔内,药液通过微孔挡板3上的孔洞渗流到莫菲式管1管腔下部,随着药液滴入量的增加,莫菲式管1管腔内的液面逐渐上升,当液面上升至浮球2处时,由于浮球2排开液体产生浮力,则浮球2与浮球底板4、直杆7所形成的浮体整体上浮,浮球底板4上浮至微孔挡板3处会被阻挡,浮球2与浮球底板4整体悬浮在固定高度,此时药液顺利流入与莫菲氏管1下端相连的输液管6进行输液;当输液即将结束时,不再有药液流入到莫菲式管1管腔内,莫菲氏管1管腔内的液面逐渐下降,浮球2与浮球底板4整体也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莫菲氏管1管腔内剩余液体的重力和静压使浮球底板4与密封挡板5紧密贴合,共同形成不漏液的密封层,自动停止输液。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改进,改造费用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在输液结束时及时自停,给人们一定处置时间,防止空气柱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伤害,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医患纠纷。
[0015]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莫菲式管、浮体、微孔挡板、密封挡板、输液管,所述浮体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内部,包括浮球、直杆、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挡板与密封挡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内管壁上,浮球与浮球底板通过圆柱形直杆连为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挡板设置有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为轻质泡沫材料,所述密封挡板、浮球底板为质密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穿过微孔挡板中心圆孔进行上下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包括莫菲式管、浮体、微孔挡板、密封挡板、输液管,所述浮体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内部,包括浮球、直杆、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挡板与密封挡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内管壁上,浮球与浮球底板通过圆柱形直杆连为整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滴自停防气柱装置,可以在输液结束时自动止流从而防止空气柱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伤害,避免了医患纠纷。
【IPC分类】A61M5/175, A61M5/40
【公开号】CN205073435
【申请号】CN201520853046
【发明人】廖子兰
【申请人】陈磊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